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当前IDC网络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网络攻击的手段,针对IDC中心的网络实际情况,从理论上提出了网络安全设计的原则、安全防御的策略和措施,列举了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相关技术,探讨建立综合性的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确保网络及信息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当前网络安全所面临的问题的论述,对当前的网络攻击手段的方式进行了总结。然后对网络防御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的发展和历史进行了总结,归纳了这两种安全防御技术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网络安全防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共享与信息安全是网络上最大的悖论。分析了网络攻击的主要手段及防范措施,探讨了常用网络安全技术,针对网络攻击手段多样化的特点,提出利用复杂系统和安全工程风险管理的思想与方法来处理网络安全问题,构建全面的安全防御系统,并设计了该系统的功能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防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网络攻击的手段层出不穷,而传统网络安全防御措施在技术滞后、应对手段单一以及缺乏智能化等方面存在不足。本文着重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与影响,分析其中的挑战与机遇。首先概述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然后深入分析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安全防御的威胁,并针对这些威胁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性应对策略。最后,探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提高网络安全水平中的重要性,为网络安全防御工作提供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5.
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忠仁青 《福建电脑》2008,(3):66-66,102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当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网络攻击手段的分析,提出了合理的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原则、安全防御的策略和措施,以阻止可能存在的网络攻击、改善整个网络的监控和管理,最终有效的提高网络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丰富的应用场景下暴露的网络安全风险和问题越来越多.基于此,介绍了渗透攻击技术、网络攻击检测技术和入侵防御技术,对涉及的关键技术展开原理性研究,将网络攻击分为前期、中期、后期.选取攻击者发起网络渗透攻击时几个关键节点步骤进行网络攻击技术反制研究.希望能够提升网络安全管理者对抗网络攻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网络攻击追踪溯源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为了有效防御网络攻击, 人们提出了网络攻击追踪溯源技术, 用于追踪定位攻击源头。网络安全系统能在确定攻击源的基础上采取隔离或者其他手段限制网络攻击, 将网络攻击的危害降到最低。由于攻击追踪溯源技术能够为网络防御提供更加准确攻击源、路径等信息, 使得防御方能够实施针对性的防护策略, 其相关技术及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发展。介绍了追踪溯源四层次划分, 重点分析追踪溯源各层次问题, 并就相应技术及追踪过程进行了深入讨论, 以期对追踪溯源有一个全面的描述, 提高对网络攻击追踪溯源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攻击手段逐渐多样化,为了确保网络安全,网络防御系统也需要更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建立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防御体系是网络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就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求精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伴随网络攻击事件的层出不穷,如何有效防范各类网络攻击、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是网络安全技术的主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其攻击原理的基础上,针对这些网络安全隐患讨论和分析了具体的防御策略。  相似文献   

10.
网络攻击手段的多样性和攻击行为的动态性,对网络安全防御带来了困难,目前,传统的静态防御方法显得非常被动。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密罐技术的主动、动态防御安全模型,该模型可以弥补传统放火墙、vpn、反病毒软件以及入侵检测系统(ids)安全防御的不足,降低网络被攻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加速水利行业对信息网络技术需求的同时也给网络安全防守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为了克服疫情管控对网络安全实战演练防守工作带来的影响,太湖流域管理局分析了当前网络安全工作面临疫情管控暴露出的短板,充分将人防加技防的理念落实到实战演练中,开展了互联网云端联防、骨干网边界反渗透、筑牢安全意识、创新激励机制以及基于流量为核心的全面监测预警与动态安全处置等一些列针对性举措,促进了网络安全工作向主动、纵深、动态、精准化发展,弥补了疫情管控对现有网络安全防守架构的冲击,为太湖局在本次水利网络安全实战演练中名列前茅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相关举措及启示可为其他单位在疫情常态化管控下做好实战网络安全防守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规模的不断发展,新的安全威胁不断出现。而当前的安全防御技术主要采用被动式防御,存在反映滞后问题,在分析现有安全防御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一种基于进程指纹识别的主动式安全防御系统模型,采用进程指纹特征识别来决定进程的合法性,从而确定系统的安全性。能够有效实现对未知非法进程的主动防御,提高系统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目前网络攻击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的协同防御体系成为新一代安全防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协同网络防御存在的问题,构造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协同防御模型,该模型集成审计分析、多层次协同防御、应急响应、事故恢复、电子取证和各种安全技术,它不但能够有效地解决大规模网络所面临的安全防御问题,而且还可以实现协同、动态、自治的防御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14.
网络攻防对抗的本质是攻防双方非对等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针对现有网络防御策略研究中攻防博弈双方主体地位对等的先验假设缺陷,将博弈论非对等局中人思想引入网络防御策略生成模型构建过程,提出一种基于Stackelberg安全博弈的动态防御策略生成方法,通过建立网络模型,利用Stackelberg安全博弈强均衡策略算法生成网络的最优防御策略,既充分考虑攻防行为中双方关系彼此影响,又能确保防御策略生成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所提模型和方法能够加强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发展及网络规模的快速扩大,对网络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其中人工智能已成为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主要研究了网络安全检测模型行,在总结DoS/DDoS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对现有网络安全模型进行分析,据此完成了改进的网络安全模型的构建。对网络攻击行为应用支持向量机完成分类,同时采用了基于多个核函数的混合策略的算法,数据包通过改进的网络安全模型即可完成训练和测试。通过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比传统软硬件相结合的网络防御系统更能满足网络的攻防需求,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为网络安全检测模型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面向主动防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部署和应用受通信信道开放、动态拓扑和节点资源严格受限等因素制约,其安全性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挑战。文中在分析了现有WSN安全防御的特点和难点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处于被动防守、扩展性差、动态防护能力不强的问题,分析并设计了面向主动防御的WSN安全框架。通过各模块协同联动,运用“预防-〉入侵探测(预测)-〉防御响应-〉动态加固”多重手段,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主动防御安防模式。  相似文献   

17.
移动自组网(Mobile Ad Hoc Networks,MANETs)的固有特性(如有限资源、动态拓扑等)使其比有线网络更易遭受各种安全威胁。现有的MANETs安全技术不能有效适应这些特性,尤其是不能在网络性能和网络安全之间保持平衡。在MANETs时空动态性及其识别的基础上,构建了安全威胁和入侵防御收益与代价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系统化的MANETs入侵防御系统模型(IDMSLP),并实现基于网络安全和性能平衡的防御策略生成与防御性能优化方法。通过比较分析,IDMSLP可有效地克服已有MANETs安全技术存在的缺陷,可适于MANETs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一种安全防御系统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了现有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特点及其缺陷后。提出了一种安全防御系统框架.该框桌为开放的系统,具有很好的可伸缩性。通过将被动防御系统与主动防御系统集成起来,协作互动。形成集成网络防御系统。以期达到实时、智能地对入侵行为做出响应.  相似文献   

19.
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通过进一步将电信蜂窝网延伸至其他无线接入网络,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网络中回程链路负载过重、时延较长的问题。但由于 MEC 服务节点暴露在网络边缘,且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能量受限,更易受到攻击者的青睐。在分析移动边缘计算面临的安全威胁问题基础上,针对设备安全、节点安全、网络资源及任务和迁移安全等4个不同的安全主体归纳并阐述了移动边缘计算面临的若干关键问题与挑战,总结归纳了现有的安全解决方案。最后,从动态场景下的有限资源防御模型、综合信任基础的资源部署、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可靠性保证3个方面,展望了移动边缘计算安全防御面临的开放性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防御技术难以应对未知特征和未知缺陷的攻击,近年来,工业界和学术界尝试发展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性防御技术。网络空间拟态防御(CMD:Cyberspace Mimic Defense)以动态异构冗余(DHR:Dynamical Heterogeneous Redundant)作为核心架构技术。针对信息系统保护的元功能,采用非相似余度设计方法构造多个功能等价的异构执行体;在系统运行期间,动态调度元功能的不同异构执行体在线运行,以阻断攻击者的攻击过程;同时,利用多模判决机制对多个异构执行体的输出结果进行判决,以检测是否发生攻击。本文针对DHR模型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种理论分析方法,并进行了实验仿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DHR能够大幅提升攻击者攻击难度,增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