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兢  周哲  方敏 《浙江电力》2020,(5):88-92
近年来随着大批主动配电网项目在各地开展,客观准确地进行项目的经济活动外部性评价能够有效确保主动配电网项目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成为了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步。首先构造了主动配电网经济活动外部性评价系统,接着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及灰色聚类决策模型,最后针对某主动配电网项目进行经济活动外部性全面性评价。为日后开展此类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主动配电网的概念由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和国际供电会议(CIRED)于2008年提出之后,其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层出不穷,国外已有11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主动配电网的项目,国内也密切跟踪该项技术前沿。2012年国内开展了863项目"主动配电网的间歇式能源消纳及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并在广东电网进行示范。"多源协同的主动配电网运行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也已经获得2014年度的863项目立项,将分别在北京、贵阳、厦门进行示范。  相似文献   

3.
《华东电力》2013,(3):537-541
在对德国慕尼黑大停电事故原因以及德国现有电网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为应对分布式能源对传统配电网愈来愈高的渗透率,使现有被动配电网更好地向智能电网要求下的主动配电网过渡,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通过改变电网的基础拓扑结构,升级电网额定电压等级,并安装配套储能系统等网络升级工作对于现有配电网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主动配电网是提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智能电网用电的有效手段,而需求侧响应机制能够显著提高配电网的灵活性。着重介绍国外最新需求侧管理技术在主动配电网管理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包括需求侧管理技术对配电网规划、网络一体化的影响以及欧洲的需求侧管理项目实践。  相似文献   

5.
能源供给的联动协调与互补配合可实现输送和利用效率的提升,多能互补主动配电网能够充分发挥电力系统在能源供给中的基础配置作用,将各种能源供给通过电网协调实现互补运行,从而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新能源消纳,最终达到发挥综合效益的目标。文章提出能源变革是持久战,分析了多能互补主动配电网的优势,明确了建设原则和技术要求,提出了多能互补主动配电网技术方案,并在内蒙古库布其"多能互补主动配电网示范项目"中进行应用,该项目实现了以电力供应为中心的电、热、冷的联合优化供给,满足提高分布式发电渗透率、供能经济灵活及可靠性等目标。  相似文献   

6.
大规模高密度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改变了配电网的原有形态,容易引发诸如线路过电压、设备过载、短路电流越限等问题,制约了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接入和消纳。主动配电网利用先进的电力电子、通信、储能等技术,对配电网中可控元件进行主动控制与管理,具有解决上述问题的潜力。文章以海宁尖山新区开展的"基于柔性互联的源网荷储协同主动配电网试点工程"为背景,从现状分析、工程方案设计、项目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着重介绍该项目通过应用柔性互联、多端口电力能量路由器、储能系统、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等技术促进海宁尖山新区新能源消纳、提高新区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质量。该项目可以为相关主动配电网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ADN)的概念在学术界探讨了很久,在国外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而在国内还处于摸索阶段。为了了解国内主动配电网的进展情况,本刊记者到北京"未来科技城"主动配电网示范项目现场,采访了专家组成员,从用户角度去体会主动配电网的内涵。"未来科技城"位于北京北部,是充分融入了人文、科技、绿色元素而建设的功能齐全、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智慧生态新城。这里的能源利用将100%使用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8.
刘东 《供用电》2014,(1):28-29
正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ADN)是智能配电网的高级阶段技术形态,其基本定义和构成目前已得到国际学术界与业界的广泛认可。主动配电网在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研究探讨。2008年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配电与分布式发电专委会(C6)的C6.11项目组在其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ADN)的运行与发展"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9.
主动配电网作为配电网发展的高级阶段和智能配电网建设的重要环节,采用主动策略能够高效消纳大规模间歇式能源,与大电网形成互补,是实现我国电源结构调整和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探讨主动配电网技术的内涵,在与被动配电网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主动配电网整体架构,从运行控制、市场运营和规划设计3个方面分析主动配电网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建设主动配电网的发展策略,为我国主动配电网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主动配电网作为一种"源-网-荷"相互协调的新三元结构配电网,是未来解决分布式能源大规模高渗透并网的主要技术手段。重点研究了主动配电网的整体架构和主要特征,阐述了主动配电网的技术理念。在此基础上系统和完整地提出了主动配电网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间歇式能源并网特性指标、主动配电网控制特性指标以及主动配电网运行特性指标。这些指标对主动配电网的"原因-过程-结果"进行了具体的量化评估,对于主动配电网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生产分时定向无功表和峰谷分时无功表的设想,以使现行的无功电能在与峰谷分时有功电能在相匹配,按峰、谷、平三个时段分别计算用户的功率因数数值,按三个时段分别计收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增加电网经济效益,改善电网电压质量。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第七届亚洲电池会议(7ABC)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并报道了此次会议的概况。  相似文献   

13.
14.
非晶态合金材料应力阻抗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力阻抗效应(SI)是近年来在非晶态合金材料中发现的又一新的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特殊物理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可以研制出高灵敏度的应力/应变传感器。简单介绍了应力阻抗效应的理论依据,分析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有非晶丝、非晶带和薄膜应力阻抗效应的研究以及不同处理工艺对其应力阻抗效应的影响,适当的处理工艺引入的各向异性对应力阻抗效应的提高有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输电线路工程现已成为我国冻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发现,在世界各冻土大国输电线路的建设中,俄罗斯在多年冻土区输电线路建设历史最长,累积长度约接近10万公里,电压等级主要为220 kV和500 kV;在环境变化条件下,各国工程建设中均发现冻胀融沉、冻拔问题、不良冻土现象等冻融灾害对对塔基稳定性造成的严重影响;鉴于输电线路点线工程特性,可充分结合冻土发育规律、合理选线和设置杆塔,有效减少冻融灾害发生;桩基础是多年冻土区较为通用的塔基形式,冬季施工是重要的选择原则;热管等工程措施的采用是减少冻融灾害和维护塔基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17.
微晶玻璃具有电阻率高、介电特性好、硬度高、机械强度大以及铁电性等特点,因而在电子元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近几年来电子元器件用微晶玻璃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电气》2011,(2):14-18
With the incessant development of power market reform,the existing cross-subsidy in electricity tariffs has become a critical problem in China’s power industry development.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ies of cross-subsidy and electricity universal service,the authors take foreign countries’ experience as reference to design several solutions to cross-subsidies in electricity tariffs in different phases of China’s power industry development.Furthermore,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solution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9.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confidence which many biologists have in problem-solving methods is unwarranted and that there are very important limitations in almost all current methods for solving biological problems. The standard problem solving approach that computer scientists use is outlined. An example of an error in an evolutionary tree problem-the case of the African Eve-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电声脉冲法装置测量了乙丙橡胶(EPR)不同拉伸状态下以及不同加压状态下空间电荷分布特性,并运用有限元计算空间电荷对乙丙橡胶(EPR)试样内部电场的畸变。实验结果表明,在乙丙橡胶弹性形变范围内,一定的拉伸率可以减少介质中空间电荷的积聚;非弹性拉伸导致乙丙橡胶中的深陷阱增加,使加压以及短路时的空间电荷量增多。用聚合物的能带理论以及介质中电场计算解释了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