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超低膨胀陶瓷K2xBa1—xZr4(PO4)6系统的X射线衍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高温X射线射方法对磷酸锆钡钾系统陶瓷材料的各向异性热膨胀作了研究,对七个组份试样的77套高温X射线衍射图作了仔细的指标化和精密点九测定,点阵常 数随温度作非线性变化,对K2xBa1-xZr4(PO4)6的不同组份不同温度(300-1300K)的热膨胀系数αa、αc、α作了测定,该系统零膨胀陶瘊的组份为K1.16Ba0.42Zr4(PO4)6(x=0.56)。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差热分析(DTA)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研究了Bi_2O_3-PbO二元系相平衡.在该二元系中存在一个结构为体心立方,点阵常数a=0.4350nm的新化合物,化合物的组成为2Bi_2O_3.3PbO.该化合物是6Bi_2O_3·PbO和α固溶体在590℃包晶反应形成的.温度为615℃,组成为Bi_2O_3:PbO=3:7发生共晶反应L6Bi_2O_3.PbO+α615℃时Bi_2O_3在。相中的最大固溶度大约是10mol%.温度为702℃,Bi_2O_3:PbO=19:1存在共析反应C_ssβ+6Bi_2O_3.PbO高温型),6Bi_2O_3.PbO高温型)的分解温度为720℃.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差热分析(DTA)和X射线衍射(XRD0技术研究了Bi2O3-PbO二元相平衡;在该二元系中存在一个结构为体心立方,点阵常数a=0.4350nm的新化合物,化合物的组成来2Bi2O3,3PbO,该化合物是6Bi2O3-PbO和a固溶体在590℃包晶反庆形成的,温度为615℃,组成为Bi2O3:PbO=3:7发生共晶反应L=6Bi2o3.PBO+α615℃时Bi2O3在α相中的最大固溶度大约是  相似文献   

4.
Ca1-xBaxZr4(PO4)6(0≤x ≤1,简称CBZP)是由具有相反热膨胀异向性的 CaZr4(PO4)6和BaZr4(PO4)6互溶形成的二元固溶体型NZP族陶瓷,其热膨胀系数具有可裁剪性.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整组成,制备具有较好耐热冲击性的零膨胀材料.为此,首次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单相的 CBZP系列粉体。分别添加 3%ZnO和 4%MgO为烧结助剂,制成T CBZP系列陶瓷材料,用热机械分析(TMA)压缩法测定了试样在20~1000℃的平均线膨胀系数a20/1000,以及加热(20~1000℃)和冷却(1000~400℃)过程的热膨胀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添加 ZnO和 MgO时的近零膨胀材料分别为Ca0.85Ba0.15Zr4(PO4)6(x=0.15)和CaZr4(PO4)6(x=0),α20/1000依次为 0.6×10-6/°C和一0.8×10-6/°C,但热膨胀曲线上却由于微裂纹的产生而呈现出较大的滞后环,耐热冲击性不理想.可见,对CBZP系列而言,调整组成虽然能实现零膨胀,但很难消除热膨胀异向性,提高其耐热冲击性的有效途径可能是适当抑制晶粒生长以避免产生过多的微裂纹.  相似文献   

5.
以高岭石和NaTi2(PO4)3为基的钠快离子导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高岭石为起始原料、以NaTi2(PO4)3为母体结构,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快离子导体Na1+2xAlxTi2-xSixP3-xO12系统,并研究了此系统的相组成、结构和电性能.大多数合成反应在1073~1223K下完成.在。x<0.6的组成范围内可形成具有NASICON结构、空间群为C2/c的固溶体·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明随。的增大,系统各合成物的晶胞参数增大.x=0.4的合成物具有最好的离子电导率,673K时达3.00×10-3S/cm,而激活能为36.02kJ/mol.  相似文献   

6.
应用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及电测量技术对Na2Mo(0.1)S(0.9)O4(α)-Pr2(SO4)3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a2Mo(0.1)S(0.9)O4相中加入少量的Pr2(SO4)3就可以形成完全固熔体,且无任何相变存在,当Pr2(SO4)3含量达到4mol%时,电导率较纯Na2Mo(0.1)S(0.9)O4提高两个数量级(553K时,σ=1.09×10(-3)Scm(-1)),同时还证明了该类导体的导电机理,揭示了电导率与有效空位浓度、掺杂剂浓度及温度之间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了不同温度下两次烧结的新方法,制备了系列X射线影象存储材料BaF_xCl_(2-x):Eu ̄(2+)(x=0.90,0.95,1.00,1.05,1.101.15)。通过改变F/Cl比值,研究了在X射线辐照后BaF_xCl_(2-x):Eu ̄(2+)的热释发光性质,给出了热释发光峰的温度与缺陷种类的关系。最后,我们研究了BaF_xCl_(2-x):Eu ̄(2+)的光激励发光性质,给出了F/Cl比值与光激励发光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X射线和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机械合金化(MA)对Fe_(71.3)Al_(28.4)(CeO_2)_(0.3)和Fe_(73.3)Al_(9.8)Si_(16.6)(ceO_2)_(0.3_成分合金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MA时间的增加,α-Fe固溶体形成。当MA至72h后,α-Fe固溶体相对稳定化,其点阵常数、有效晶粒直径不再变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X射线和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机械合金化(MA)对Fe_(71.3)Al_(28.4)(CeO_2)_(0.3)和Fe_(73.3)Al_(9.8)Si_(16.6)(ceO_2)_(0.3_成分合金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MA时间的增加,α-Fe固溶体形成。当MA至72h后,α-Fe固溶体相对稳定化,其点阵常数、有效晶粒直径不再变化。  相似文献   

10.
杨书廷  曹益林 《功能材料》1996,27(5):396-398
应用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及电测量技术对Na2Mo0.1S0.9O4(α)-Pr2(SO4)3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a2Mo0.1S0.9O4相中加入少量的Pr2(SO4)3就可以形成完全固熔体,且无任何相变存在,当Pr2(SO4)3含量达到4mol%时,电导率较纯Na2Mo0.1S0.9O4提高两个数量级(553K时,σ=1.09×10^-3Scm^-1),同时还证明了该类导体的导电机  相似文献   

11.
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不同乙烯基吡啶基的聚(甲基丙烯酸丁酯 (4-乙烯基)吡啶)共聚物,并以低真空度法测试了其氧氮渗透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共聚物膜中乙烯基吡啶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密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氧氮选择性都随之增加,但氧氮渗透率和扩散系数、溶解度系数却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12.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研究了非晶态合金Co_(65)Fe_4Ni_2Si_(15)B_(14)的非等温晶化动力学.结果表明,初始晶化的晶化峰值温度T_p与升温速率β呈线性关系:T_p=11.49lnβ+795.43.采用Kissinger和Doyle-Ozawa方法计算了表观晶化激活能E_a,分别为471.68kJ/mol和461.50kJ/mol.进一步研究发现,该非晶合金的晶化为多阶段的连续形核直至饱和的过程;当进入稳定晶化阶段时,剩余非晶的局域晶化激活能逐渐下降,非晶基体的热稳定性降低,这是由B原子的高温扩散导致的.同时,局域Avrami指数n(α)也反映了不同晶化阶段的形核长大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胶原纤维为模板,首先将Zr(Ⅳ)负载在胶原纤维上,然后吸附磷,最后经高温煅烧除去胶原纤维模板制备了介孔磷酸锆钠(NaZr2(PO4)3,NZP).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散光谱仪(ICP)、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透射电镜(FE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2吸附/脱附分析等对NZP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胶原纤维模板在800℃时即可完全去除,并形成介孔结构;当以磷酸二氢钠(NaH2PO4)为磷源、n(Zr)/n(P)=0.62时,经800℃煅烧得到了介孔率为97%的NZP.  相似文献   

14.
刘希  周和平 《功能材料》1998,29(6):616-618
用普通的电子陶瓷一次合成法,在903K下制备了高度有序的Pb(Li1/4Fe1/4W1/2)O3铁电体,介电特性测量显示该材料有明显的弥散相变现象。从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的分析表明为面心立方钙钛矿结构,晶胞参数为8.024×10-10m。提出其有序化结构特点是Li 、Fe3 随机分布,同时它们与W6 相间在〈111〉方向作有序排列。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产率,以对乙酰氨基酚和三氯硫磷为原料采用酰胺水解法合成了硫代磷酸三(4-氨基苯)酯,通过实验得到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各原料物质的量之比为n(对乙酰氨基酚)∶n(三乙胺)∶n(三氯硫磷)=3.10∶3.80∶1,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3.5h.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对实验方法的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在三乙胺中加入少量的吡啶,组成复式缚酸剂后,能有效地提高反应的产率.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产率为84%.  相似文献   

16.
用电子陶瓷工艺制备主晶相为(Zr,Sn)TiO4的介电陶瓷,(Zr;Sn)TiO4的结构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bcn.研究用Fe,Ni掺杂对(Zr,Sn)TiO4陶瓷的介电性能的影响:铁掺杂降低了瓷料的烧结温度,同时减小了系统的Q值(Q=1/tgδ);但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Ni掺杂量的增大,Q值的下降被抑制,这可能是因为Ni离子阻碍了Fe离子扩散进入晶粒,使得Fe离子富集在晶界上,形成Fe-Ni尖晶石结构,减少了Fe对Q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用缓慢升温法成功研制出非铁电性二元系压电新晶体Al0.88Ga0.12PO4,通过原子光谱吸收,Rutherford背散射及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其组分结构,并给出了新晶体和电弹常数和温度系数。  相似文献   

18.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rBi_4Ti_4O_(15)陶瓷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铋含量及掺杂Nd对SrBi_4Ti_4O_(15)陶瓷结构、热扩散率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SrBi_4Ti_4O_(15)陶瓷材料的热扩散率和介电常数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佳烧结温度为1100℃,铋含量过量达10%时,SrBi_4Ti_4O_(15)陶瓷的热扩散率和介电常数最大.随着掺杂量Nd的增加,SrBi_4Ti_4O_(15)陶瓷的热扩散率和介电常数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9.
《福建分析测试》2001,10(1):1372-1375
本文研究了在抗坏血酸存在下TTPS_4与Zn(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为4.40的NaAc—HAc缓冲体系中,以抗坏血酸和吐温—60为辅助配位剂,在沸水浴中加热8分钟,Zn(Ⅱ)与TTPS_4即形成稳定的高灵敏度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30 nm,ε_(430)=5.5×10~5。Zn(Ⅱ)浓度在0~0.120μg/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应用此法直接测定补锌口服液葡萄糖酸锌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在X射线衍射仪上收集了Bi_4(SiO_4)_3的衍射数据;利用Rietveld方法对衍射数据进行指标化,F_(30)=158.90;确定了Bi_4(SiO_4)_3的晶体结构参数。结果发现:该结构中硅氧四面体是变形的孤立四面体,其中两个O-Si-O键角为107.13°,而另两个为114.26°,详细报道了晶体结构,给出了晶体结构图;提出Bi离子最外层孤对的6s2电子的存在是形成这种变形配位多面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