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吉林西林河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好均 《黄金》2004,25(7):11-14
在简要介绍西林河金矿区成矿地质背景与金矿化特征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区太古宙韧性剪切带与元古宙劈理带的地质特征,探讨了两种构造对金矿的控矿规律,并指出西部构造带具有良好的金矿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调查,区内与程家坑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矿密切相关的有利地层为双桥山群浅变质岩地层,有利构造部位为韧性剪切带内,有利石英脉为韧性剪切带中与剪切作用同期或后期的石英脉,有利矿化为黄铁矿化和毒砂化。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认定该金矿为叠加型金矿,以蚀变糜棱岩型矿石为主,剪切带石英脉型为辅。其成矿模式为随着韧性剪切带的不间断发展,动力变质作用下的含金热液沿剪切带上升,在韧脆性、脆性域造成不同类型金矿化的叠加。  相似文献   

3.
韩丽  李广慧 《黄金》1998,19(8):8-11
从韧性剪切带的地质特征,合金性以及与金成矿的时空关系出发,探讨了韧性剪切带与金矿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老柞山金矿的韧性剪切带形成金矿之前,韧性剪切作用不仅促进了Au元素的初始活化和富集,产生了矿源层,而且还为后期构造岩浆活动的迭加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金山式”金矿床属于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床。金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双桥山浅变质岩内,并严格受韧性剪切带控制。韧性剪切带内构造岩、围岩蚀变分带明显,并具有典型的“(超)糜棱岩一石英、黄铁矿、铁白云石化—金矿化”等“三位一体”成矿特征。基于对金山式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和研究,笔者提出了“火山沉积一区域变质一韧性剪切带控矿容矿一叠加改造”的“金山式”金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金宝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高台山~鄣公山东西向构造岩浆岩带与景德镇~祁门深断裂带交汇部位,定位于江南地台东段中部的鹅湖金矿化集中区。金宝金矿体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三位一体"特征,即金矿体严格受到韧性剪切石英脉带、新元古界浅变质岩系及鹅湖花岗闪长岩岩基及云斜煌斑岩脉的控制。金宝矿区金矿体数量较多,单矿体规模较小,由单个或几个质量点组成,在韧性剪切石英脉带中沿走向及倾向上均呈现尖灭再现,膨大缩小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其矿区地质特征、矿(化)体特征、矿石特征,阐述了本地区找矿标志。对赣东北鹅湖金矿化集中区剪切石英脉带型金矿的勘查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金山式”金矿床属于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床。金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双桥山浅变质岩内, 并严格受韧性剪切带控制。韧性剪切带内构造岩、围岩蚀变分带明显, 并具有典型的“(超)糜棱岩—石英、黄铁矿、铁白云石化—金矿化”等“三位一体”成矿特征。基于对金山式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和研究, 笔者提出了“火山沉积—区域变质—韧性剪切带控矿容矿—叠加改造”的“金山式”金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7.
鄂北地区近期发现敷条韧性剪切带,以封江口—青苔脆韧性剪切蒂含矿性最好 本文在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 简述1该区韧性剪切带的空间展布特征,岩石变质变形及带状分布特征和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等。指出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有密切关系,其中封江口一青苔脆韧性剪切带为含矿韧性剪切带。在含矿韧性剪切带上及附近, 先后发现了黑龙潭、汪家湾、卸甲沟等剪切带型金矿。  相似文献   

8.
四川甘孜嘎拉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光富  毛英 《黄金》2007,28(5):9-13
甘孜嘠拉金矿为位于甘孜-理塘断裂带内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矿物学、控矿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表明,该矿床受断裂带内的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体主要赋存于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带中央部位.容矿岩石主要为上三叠统曲嘎寺组的糜棱岩和糜棱岩化岩石.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和浸染状.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和地壳深部,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详细叙述江西山枣岭金矿韧性剪切带的特征,指出该区控矿断裂早、晚期都经历过韧性剪切变形阶段.为韧性剪切带对金的成矿和富集提供了容矿空间.  相似文献   

10.
前言正确识别金矿与韧性剪切作用(或带)的关系,对认识金矿成因和分布规律,对指导金矿勘查均有重要的意义。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关系的研究,是当前金矿地质研究的“热点”之一,已引起广泛重视。我国许多金矿区,都存在韧性剪切带。太古宙变质岩区是我国金矿的主要分布区,其与韧性剪切带的关系更加密切。韧性剪切带在成矿中所产生因素,根据研究成果(刘连登等,1987、1988),可将金矿与韧性剪切带的关系概括如下三种。  相似文献   

11.
河台金矿床产于燕山早期左行直剪作用下形成的韧性剪切带和糜棱岩带中,其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都较为特殊,成矿作用过程复杂。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成矿物理化学条件、金的迁移、沉淀机制和成矿作用阶段等成因特征,认为:河台金矿床的定位受韧性剪切带等构造因素的控制;成矿物质来源是多源的,但主要来源于震旦系c组地层,其次是来源于深源岩浆热液;矿床成因类型归纳为韧性剪切带中有深源叠加的层控型热动力变质+热液循环富集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台金矿含矿构造带的构造演化过程与剪切带演化过程中的金成矿研究,结果表明,深层韧性剪切作用在早中海西期形成糜棱岩带——容矿构造带(当期金迁出)、晚海西期和印支期(重要的成矿时期)提供含金热液,燕山期以后对金成矿的作用不明显。印支期,侵入作用为金成矿提供大量热液,对金进一步富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韧性剪切带内产生的次级断裂为金矿成矿提供了有利场所,剪切带内的裂隙是Au元素富集成矿的有利部位,这些次级断裂与围岩有较明显的电性差异,因此,可以利用精细物探方法寻找这些次级构造,为地质找矿提供依据。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巴润萨拉韧性剪切带西段的巴彦温多尔金矿的产出与韧性剪切带密切相关,通过Sting-Swift R1高密度电法仪对此矿区勘查应用结果显示:矿脉具有低阻高极化的物性特征,并且异常范围较小。研究表明,Sting-Swift R1高密度电法仪在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中寻找较小规模的矿脉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文中论述了谢家沟金矿床矿区地质构造演化特征;谢家沟金矿床主要矿脉体特征及矿化类型;厘定了谢家沟金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同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确定了张家庵-谢家沟-铁夼韧脆性剪切带控矿构造系统的存在,并对其地质特征、控矿模式及成矿远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中蒙边境成矿带金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论述中蒙边境成矿带地质构造演化与金成矿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分别由华力西期侵入岩、韧性剪切带、华力西期火山活动及晚古生界二叠系(以格根敖包组和大石寨组为标志)控制的金矿床类型,初步探讨了其找矿方向,认为该带找金的重点在东乌旗以西的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一带,成矿时间主要为晚古生代,构造以韧性剪切带和层间滑脱拆离带为主,以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火山-次火山岩与金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6.
王勇  张继 《黄金》2020,41(1):19-23
台里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燕山沉降带山海关古隆起的东段,是近年来在阜新-台里韧性剪切型金成矿带南西段发现的新矿床。台里金矿床矿(化)体产于新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中,沿韧性剪切带的次级脆性断裂分布,受韧性剪切带控制明显,具有多阶段、多期次的成矿特征,其最终成矿期为燕山中晚期,矿床成因类型属于太古宙绿岩建造后韧性剪切带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甘肃白银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银地区晚元古代以来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奠定了金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金矿成矿作用受一定的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控制,不同级别和规模的构造分别控制着金矿成矿带、矿床(体)的产出、矿床类型及成矿元素组合。进一步找矿方向应为深大断裂两侧及韧(脆)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中部地区金矿床控矿构造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一鸿  张业明 《黄金》1993,14(2):5-9
  相似文献   

19.
自20 世纪80 年代初由民采发现河台金矿韧性剪切带含金蚀变糜棱岩型矿床以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找矿,也引起广大地质工作者极大关注。通过对其与赋存条件有关的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的分析研究,发现河台金矿韧性剪切带含金蚀变糜棱岩型矿床的成因与液态矿源从形成、运移及经过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