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领导高位推动、政企高效合作、企企共建共享、一线建设者主动作为是实现新时代"三峡治水"方案中"九江速度"的重要力量。九江市长江大保护工作参与各方,集思广益,积极推进新模式、新机制、新政策、新标准及新规范的探索,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长江大保护经验贡献了九江经验和智慧,为深入研究治水模式,为长江生态修复、长江经济  相似文献   

2.
为摸清长江经济带污水处理现状,助力长江经济带城市水环境保护,采用座谈、资料收集和现场走访的方式,调查了长江经济带7个重点省区城镇600座污水处理水厂的运行规模、处理工艺、运营模式,分析了污水处理领域主要竞争主体和市场空间。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7个重点省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7.69%,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普遍低于全国平均值;污水处理工艺以A2/O和氧化沟工艺为主,运营模式主要为BOT和托管运营,占比约50%;污水处理市场空间仍较大,污水管网的建设和修复将引领新的投资热点。研究成果可为长江经济带城镇污水处理投资和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问题立场决定了政策制定、制度建构和技术创新的走向。共抓大保护是长江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的制度安排,反映了治江思路的转变。尽管自2016年国家提出共抓大保护战略以来,全面践行大保护理念的实践全面铺开,但对于精准实施和科学施策尚有较大距离。文章在阐明共抓长江大保护治江思路基础上,提出以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治理对象、治理主体、治理方式为框架,围绕"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三个基本问题进行分析,试图分析共抓长江大保护的问题清单及发生场域,并因应不同问题诉求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分析河长制在水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功能和特点,按照"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要求,提出了构建河工体系、支撑河长制政策措施更好落地的思路;并按"河长"与"河工"政企分工、相互配合的原则,研究合作模式及配套政策,以期为完善河湖管理保护长效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是指在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基础上,将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垃圾及污水处理等结合到一起的一种综合治理模式。建设城镇周边生态清洁小流域,有利于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建设生态宜居环境,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加快推进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文章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重点和目标为切入点,探索城镇周边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游湖泊众多、水系发育、河网密布交织,开展中小河流系统治理,对促进长江大保护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湖北省中小河流系统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强化系统综合治理效果、推进长江大保护战略,提出了增强生态意识、明确责任主体、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树立系统治理理念、落实长效管护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应对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保护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对所涉及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新时期下的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保护需要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水问题治理目标和模式,其中涉及到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影响下四水问题耦合驱动机制、水环境与水资源开发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四水问题多维系统治理与保护技术及集成方法和协调多利益主体的水资源多目标协同保护与开发管理体制机制。对上述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了解析和阐释,总体而言需要从理论、技术和管理等多个层面进行解决。研究成果可为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以城镇污水处理为切入点,以摸清本底为基础,以现状问题为导向,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依据,以总体规划为龙头,坚持流域统筹、区域协调、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遵循"一城一策",突出整体效益和规模化经营,通过"厂网河(湖)岸一体"、"泥水并重"、资源能源回收、建设养护全周期等模式开展投资建设和运营,促进城镇污水全收集、收集全处理、处理全达标以及综合利用,保障城市水环境质量整体根本改善。这是三峡的治水新方案。  相似文献   

9.
清洁小流域治理对于促进浙江省水资源保护、农村饮用水安全、新农村建设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全省清洁小流域治理建设中遇到的污水处理问题,提出了适合浙江省的污水处理模式,并对其特性、可行性、处理需要遵循的原则、工程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典型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河道整治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等方面的调研,梳理了当前农村水环境治理投融资模式,总结其建立投融资机制的先进做法经验、存在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健全农村水环境治理投入保障制度和创新投融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云华 《东北水利水电》2004,22(7):13-14,17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水旱灾害各因素的发生发展规律、特点及物理成因,对今后一段时间洪旱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辽宁省防灾减灾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态环境恶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改善人类与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提高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过程中,必须讲求科学,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的防治措施,以"防重于治"为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地解决淤泥质基础大荷载下的稳定问题,出现了一种适合淤泥质滩地建筑的新桩型-夯扩桩.文中对夯扩桩的特点、施工工艺;设计和计算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夯扩桩在设计施工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黑土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肥沃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然而由于每年的自然侵蚀和过度的人为开垦,黑土区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不少地方的黑土已完全丧失了生产能力,因此加快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抢救性地治理和保护黑土资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生物选择器与除磷脱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各种生物选择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指出好氧选择器是利用丝状菌和菌胶团细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反应动力学参数来工作的 ;而缺氧、厌氧选择器是利用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在不同的环境化学条件下独特的代谢功能来工作的。另外 ,缺氧、厌氧选择器同除磷脱氮所设置的缺氧池和厌氧池虽然在机理上相同 ,但在目的和结果上具有根本的不同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中应采用不同的形式和参参数  相似文献   

17.
据2005年完成的《绥宁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资料表明:该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为70690人。该县把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做为落实省政府八件实事后,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做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2004年以来,共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4处,解决3.32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总投资1141.245万元。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张家口、承德地区风沙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防沙治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河北省不同类型区的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风沙治理模式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对沙尘暴的形成、土地沙化、荒漠化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大水土保持力度、严格执法等防止土地进一步沙化、荒漠化的措施,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影响工程质量的诸因素,提出了控制工程质量,创造精品工程的工程质量评定和工程验收的具体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