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适应智能电网发展,提高电力调度交换系统的安全性。文章提出一种电力调度软交换容灾系统设计方案。采用电路交换与IP混合方式组网的方式,将现有的2B+D调度台扩展为支持2B+D接口和IP接口的双模调度台组,实现软交换与现有的电力调度交换系统的融合。并通过异地城市容灾提高调度交换网络的整体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调度电话业务多样性,提高调度交换系统的容灾能力,安徽省电力公司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通信网规划,结合现有设备运行状况和实际需求,建设了全省调度软交换系统。文章在保证调度软交换系统与调度程控交换系统相对独立情况下,采用核心设备1+1热备、跨网同组、异地容灾等技术将全省调度软交换平台进行融合组网。调度程控交换系统与调度软交换系统形成调度交换系统的主备系统,在调度程控交换系统出现故障时,调度电话业务可以通过调度软交换系统实现互通,从而提高了安徽电网调度交换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调度交换系统的业务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电力调度交换系统方案。本文通过对现有电力调度交换系统的业务需求分析,提出将软交换技术应用于电力调度交换系统中整体设计,并通过双机备份口设计实现与现有电力调度交换系统的有效融合,对电力调度交换系统发展和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软交换调度系统双归属功能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软交换调度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基于初始会话协议技术的软交换双归属概念.利用双归属技术,软交换调度台可注册到多个异地的软交换设备,保证调度系统稳定运行.文章重点介绍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背景、软交换技术相关概念及特点;详细阐述了软交换的异地容灾原理和机制、软交换调度台的双归属原理和机制;分析软交换调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并根据双归属概念提出软调度系统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调度交换网组网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指出调度交换网应组成叠加网络,即调度交换AB网:考虑到调度台既要满足调度的常规需求,又要保证一定的灵活性和兼顾运行维护方便的要求,提出可选择CTI调度台模式;阐述了调度交换AB网组网方案,描述了基于CTI技术的调度台系统,说明了基于API虚拟坐席技术解决调度台异网同屏同响铃问题以及调度系统反事故预案.实践证明,AB网组网模式安全可靠,CTI和API技术灵活,可行且可扩展.  相似文献   

6.
《供用电》2013,(1):15
2012年12月19日,由浙江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与南瑞信通公司合作完成的"基于软交换架构的智能调度交换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浙江省电力工业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在解决电力系统程控调度交换与软交换融合应用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电力调度交换系统使用的传统电路交换技术已无法满足发展智能电网的需求。文章提出杭州地区电力调度软交换系统建设方案。对其中软交换的系统定位、组网方式、IP终端接入模式、呼叫路由组织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并确定使用行政软交换承载网作为该系统的承载网。该方案可为电力调度软交换系统的建设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软交换技术是语音通信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详细分析了苏州供电公司调度交换系统的现状,结合IP通信技术的发展,提出了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调度交换组网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实现了调度交换机联网,通过扩展多媒体调度台和IP电话,还可以建成作为备用系统的多媒体调度通信系统.该方案的实施为调度交换组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吕晓勇 《电力系统通信》2007,28(B06):46-47,53
软交换技术是语音通信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详细分析了苏州供电公司调度交换系统的现状,结合IP通信技术的发展,提出了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调度交换组网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实现了调度交换机联网,通过扩展多媒体调度台和IP电话,还可以建成作为备用系统的多媒体调度通信系统。该方案的实施为调度交换组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提出现有变电站通信业务的需求及传统电路交换系统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问题,通过分析软交换技术及其优势,设计利用软交换技术建设变电站一体化IP调度系统的方案。一体化IP调度系统改变原有程控交换的方式,采用分组交换的方式,将变电站的语音调度、视频调度、多媒体调度等业务通过一套调度系统实现一体化整合。该系统解决了传统电路交换不能承载多媒体数据业务的问题,实现变电站多媒体数据业务通信,简化网络结构,节省人力和物力投资。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变电站调度交换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文章对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体制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分析,详细阐述了一体化IP调度系统的结构组成。最后探讨了一体化IP调度系统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建设方案,方案可满足站内调度电话与市话的要求.提高带宽利用率,节约成本和有利于运维。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华中电力调度交换网的实际情况,对未来将其升级成软交换调度交换网的技术方案给出了建议,分析了升级为软交换方案后的调度交换网将具备的视频通信、音视频会议及数据通信等功能,新方案也将大大提高调度业务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对专网软交换系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网通信系统从电路交换向软交换逐渐演进是大势所趋,目前专网正在进行小规模的软交换系统试验建设。专网软交换系统建设有其不同于公网的特殊性,具有优先服务于主业的特点。文章简单分析了专网软交换通信系统的特点、现状、建设需求,并对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负荷开关批量控制技术可实现批量控制负荷序列的维护管理、智能选线、快速并发控制及操作统计等功能,利用现有的遥控点表信息及数据传输通道实现对变电站断路器远方操作控制,并向省调系统传送实时可切负荷及控制结果数据。在电网稳定运行中变电站施行无人值班和强直弱交大受端电网严重故障时,负荷开关批量控制技术可以通过并行的方式批量控制电网负荷,并提供控制过程的可视化和交互操作,大大缩短故障处理时间。负荷开关批量控制技术对提升电网重、特大事故快速反应能力和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具有良好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传统的APFC软开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电感的APFC软开关技术,它既能实现主开关管的ZVS,又能使辅助开关管实现零电流关断。详细介绍它的工作原理,并制作了一台800W的样机,实验证明所提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调度指挥系统的开发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规则的调度自动指挥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特点、实现架构以及调度自动指挥的原理和过程.通过本系统定制的智能规则实现调度自动指挥功能和其他管理业务功能,大大提高了调度指挥工作的效率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电力调度软交换通信网的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调度交换网是调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电力调度交换系统现状,并指出以硬件交换方式为主的电力调度交换系统已无法满足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通过对软交换系统功能和网络结构的介绍,文章重点分析了调度软交换网络建设方法,并对不同组网方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调度软交换系统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