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欧盟塑料食品接触材料新法规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塑料食品接触材料新法规修改和细化了塑料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要求,进行了更为详细、规范和合理的规定.本文介绍了欧盟塑料食品接触材料新法规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原塑料指令之间的变化,旨在全面、深入了解欧盟对塑料食品接触材料的管理模式和走向,分析其中可为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管理所用的内容,为监管部门以及相关行业、企业提供参考.我国在修订GB 9685-2008、构建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中也可以借鉴法规中的一些管理内容及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纸质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法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们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许多材料如塑料、陶瓷和纤维素薄膜均有特定的法规要求,而对于纸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法规则比较零碎。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纸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法规文件,系统梳理各国对纸质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项目、限量指标和检测标准等方面的规定,目的在于让大家更多了解国内外纸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规定要求,为加强我国对纸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安全的监管、应对技术贸易壁垒、促进纸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进出口贸易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各国食品接触材料法规体系研究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已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食品接触材料法规管理体系。本文从法规历史发展、管理部门和管理方式几方面对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法规管理体系进行了系统介绍和比较分析,旨在全面、深入了解各国对食品接触材料的管理模式和走向,比较各自优缺点,分析其中可为我国在构建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和制修订相关标准中所用的先进内容,为标准管理部门、国家监管部门以及相关行业、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欧盟与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监管体系的对比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控制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欧盟食品接触材料的标准法规和管理体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与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对比。同时就如何借鉴欧盟法规和管理体系上的优点进一步加强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质量管控和市场准入制度是该类产品质量安全基础,了解目标市场的质量管控和市场准入制度,是产品符合目标市场的前提。本文对美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进行阐述,将美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法规和标准与我国技术法规和标准进行对比,并阐述了我国技术食品接触材料技术法规和标准现状和问题,就如何借鉴美国法规和标准管控体系方面的经验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对加强和完善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质量管控和市场准入制度提出了建议,为我国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技术法规和市场准入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欧盟官方公报发布(EU)2018/213,对清漆和涂层材料中的双酚A进行限制并对(EU)10/2011食品接触塑料材料中的BPA迁移限值进行修订。这一新的法规将于2018年9月6日生效。双酚A(CAS 80-05-7)被用于生产如聚碳酸酯(PC)塑料及环氧树脂等食品接触材料,后者为常见清漆和涂层材料。法规中的特殊迁移限值如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欧盟、美国、日本以及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体系现状,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体系状况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欧盟、美国、日本以及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体系现状,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各国尤其是欧盟在食品接触材料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限量、检测方法等层出不穷。近期,欧盟发布新法规,对有关食品接触塑料材料及制品的要求进行了修订。新修订要求主要为:新增2种可用于制造食品接触材料的单体;明确双氰胺单体的特定迁移限量为60mg/kg;将原有物质1.3-苯基二甲胺的限制,由单独迁移限制改变为与新增物质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共同限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泰国食品接触材料法规体系,为我国面向泰国的食品接触材料出口业务提供支持。方法搜集泰国食品接触材料监管机构网站,查询泰国食品接触材料法律、法规及通告,学习其监管模式和管控要求。结果在泰国食品接触材料法规体系中,《食品法》对食品接触材料规定了通用原则,特定材质(陶瓷搪瓷、塑料、奶瓶和婴幼儿牛奶容器)的法规分别从基本要求、指标限量、特殊规定等方面进行管控。泰国食品接触材料的主要监管机构包括泰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泰国工业标准学会、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商务部、科学服务部。结论与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法规比较,泰国针对具体材质的法规尚不全面,且未规定标签标识、信息传递等方面的要求,但是泰国针对奶瓶和婴幼儿牛奶容器规定了较为具体的管控措施,对我国出口泰国的此类产品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聚乙烯(PE)以其优越的性能,广泛应用为食品接触材料。随着贸易的发展,国内外相关法规的差异给我国进出口企业带来一定的困扰。本文在对发达国家有关法规进行说明的基础上,系统地比较了国内外PE类食品接触材料安全卫生标准的主要差异,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规定,对我国PE类塑料成型品的卫生标准提出了修订建议,以帮助我国出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减少因国内外标准的不同而导致产品出口受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国内外罐头食品安全标准中的安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罐头行业的发展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和美国四个国家和组织制定的有关罐头食品安全指标的相关标准及法规,从组胺、污染物、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以及其他指标分别进行综述与对比分析。结果 在组胺的安全限量要求方面,美国相关的法规中并未规定,而中国和CAC在鱼类罐头相关标准中规定了其限量;在污染物安全限量要求方面,中国的规定较为完善,对各类罐头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中污染物限量规定比其他国家或组织更为全面;在生物毒素安全限量要求方面,仅中国、美国有明确要求;在罐头食品种类、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及其功能和使用要求方面,中国、CAC、欧盟类似,美国的规定完全不同。结论 过程控制是罐头食品安全控制的本质,为今后我国食品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思考,值得我国罐头食品生产行业学习和借鉴。我国应从原辅料、生产加工设备及食品接触材料等方面加强罐头食品中污染物的防控,进一步建立和健全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及追溯体系。  相似文献   

13.
由于食品接触材料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其成分可能迁移到食品中影响食品安全,因此食品接触材料又被称为间接的食品添加剂。近年来,其安全性备受关注,为保障食品安全各国政府都加强了对食品接触材料立法制修订。本文从法规形式、适用范围、时效性、风险分析、物质清单、使用规范、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各国食品接触材料法规的特点。根据国际上各国法规的优点,给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法规体系的可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对比,及时跟踪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国际标准的迚展,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国际食品法典标准的差距。方法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斱法从标准数量、标龄、发布年代、采标率、采标一致性程度、采标及时性等多个斱面,将英、德、法、俄、美5个国家食品领域的现行标准与我国现行标准迚行对比分析。结果我国食品标准的技术领域主要分布在食品综合、香料和调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实验和分析的一般斱法以及预包装食品和精制食品等斱面,我国食品标准的国际标准采标率相对较低。结论建议加强乳和乳制品、与食品接触的物品与材料、感官分析等标准研制,有敁实施强制性食品安全标准,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对饮料法规和标准管理情况,为我国饮料质量和安全标准完善提出建议,为我国饮料安全标准修订提供参考。方法梳理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澳新、加拿大、韩国等国际组织和国家与饮料相关的标准法规,对饮料类别、重金属、真菌毒素、微生物、其他指标和规定进行对比分析,对我国现行饮料标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关注和重点考虑的问题。结果国际上其他国家的饮料标准管理与我国有所不同,我国饮料安全标准的指标基本与国际接轨,今后修订时应重点考虑菌落总数指标、现制现售饮料等问题,同时完善饮料行业术语分类标准,做好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的有效衔接。结论我国饮料标准管理体系符合我国国情,安全标准制定相对合理和完善,但应适时做好饮料的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修订工作,促进行业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造肉分为素肉和细胞培育肉两类.高昂的生产成本以及尚未知的安全监管风险制约着细胞培育肉的上市销售.素肉作为一类传统而又极具市场发展潜力的人造肉产品,正成为全球食品领域研发的热点,素牛排、素鸡块等素肉新产品也不断上市销售.但是,素肉现行食品安全监管法规、标准尚不健全完善,给其合规监管和产业健康发展带来挑战.本文系统梳理了...  相似文献   

17.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为了达到应有的机械强度,韧性,常常需要在包装材料中添加一些加工助剂,但这些加工助剂在包装材料包装食品的过程中,会迁移到食品中,从而对人体产生危害。本文综述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添加的四大类受限物质,包括增塑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以及紫外吸收剂,检索了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中相关文献的信息,系统地分类分析了查阅到的文献,并且介绍了4类添加剂的作用机制和目前国内国外对4类添加剂发生迁移的研究现状,比较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关于4类受限物质的法律法规及迁移限量,提出了减少食品中受限物质迁移量的方法措施以及加强我国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受限物质使用与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乳制品质量与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问题。许多国家纷纷采取立法、行政、司法以及提高检验技术等多种措施,以提高乳及乳制品的质量与安全。近年来,我国进口乳及乳制品的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但由于国内外法规与标准检测指标差异,导致进口乳制品“安全风险难以发现”、出口乳制品“遭受贸易技术壁垒”事件频发。为维护我国进出口乳制品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亟需明确国内外乳制品法规与标准在检测指标方面的差异,提升检测方法的针对性和准确度。本文对我国乳制品的标准现状、我国与主要贸易国在乳制品质量与安全方面主要检测指标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中外乳制品法规、检测指标和限量值的不同,并对我国乳制品法规、检测指标及限量值等标准的改进给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全面科学地优化进出口乳及乳制品法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莉  李硕  王海燕  丁宏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3):310-315,321
生物毒素具有较高的生物毒性,摄入受到生物毒素污染的食品,会对大众健康会造成极大危害。由于该类物质的高风险性,许多国际组织或国家制定了诸多有关食品中致癌性生物毒素的法规,对其进行严格控制。本文梳理了主要国际组织和国家关于致癌性生物毒素限量和检测方法,并与我国现行标准进行了比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为该领域相关检测机构或企业进行致癌性生物毒素检测时选择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