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了探讨风险偏好对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基于条件风险值(CVaR) 准则建立双渠道供应链定价决策模型, 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和最优解. 研究表明, 根据不同风险偏好程度, 供应链成员会采取不同定价策略; 当制造商风险偏好程度确定、零售商风险规避度增加时, 最优零售价降低, 最优批发价升高, 直销价不减; 当零售商风险偏好度确定、制造商风险规避度增加时, 各最优价格均降低; 风险偏爱的影响则与风险规避相反.

  相似文献   

2.
张鹏  张杰  马俊 《控制与决策》2015,30(10):1820-1827

在加法需求情形和乘法需求情形下研究损失规避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定价联合决策问题. 基于前景理论, 建立损失规避零售商的期望效用函数, 并通过模型推导得到损失规避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定价决策的关系表达式, 发现库存因子满足特定条件时, 最优决策的关系表达式一定存在. 同时, 讨论零售商的损失规避行为对最优决策和期望效用的影响. 通过数值算例, 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有效性, 发现商品定价较高时, 损失规避行为驱使零售商采取保守的订货策略, 使得最优订货量趋于均值需求.

  相似文献   

3.
许民利  李舒颖 《控制与决策》2016,31(8):1435-1440

针对产量和需求都随机的供应链, 在条件风险值(CVaR) 的度量准则下, 建立具有风险规避型零售商的供应链最优决策模型, 探讨收益共享契约下供应链协调的条件, 并进行了数值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零售商的风险规避以及产量的不确定性将降低最优订购量及供应链效益; 收益共享契约可以优化产量和需求随机条件下的供应链运作效率, 并在一定条件下使供应链达到协调.

  相似文献   

4.

针对消费者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大的特征, 采用延迟定价策略应对需求波动和实现产品售罄. 基于供应商和零售商的两级供应链, 探讨最优零售价格的确立, 分别建立分散决策下的零售商利润函数模型和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系统利润函数模型, 通过函数单峰性分析证明最优订货量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并求得最优解. 比较和数值分析表明, 在分散决策下, 采用延迟定价策略虽然未必能达到集中决策时的供应链系统最优, 但相比固定售价, 可以显著提高供应链的总利润.

  相似文献   

5.
徒君  黄敏 《控制与决策》2016,31(8):1429-1434

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构成委托代理关系, 信息不对称与风险规避为第四方物流配送时间契约设计带来了难题. 对此, 分别在集中式决策、对称成本信息和不对称成本信息3 种情景下进行研究, 给出最优配送时间契约, 并对最优契约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最优契约能够实现对第三方物流的激励, 有效地管理物流配送时间; 同时, 不对称信息与风险规避均会降低系统表现. 数值实验说明了不对称信息与风险规避对最优配送时间契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英  慕银平 《控制与决策》2016,31(9):1561-1568

分析由零售商和银行组成的供应链系统, 在零售商面临资金约束的条件下, 通过引入期权采购和信用融资的组合方式, 实现企业的资金风险降低和运作效率提升. 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得出零售商的最优实物产品采购量和最优期权采购量的显性表达式, 证明银行的最优信用借款利率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条件. 通过比较存在资金约束情形下的其他运作方式, 发现信用融资是最有效的决策方式, 可以提升零售商的绩效, 最大可能实现全局最优.

  相似文献   

7.
黄晶  杨文胜 《控制与决策》2016,31(10):1803-1810

受自由现金流的限制, 中小企业需要外部融资来实现良性运营, 供应商信用担保贷款是一种有效手段. 考虑银行下侧风险控制的担保贷款模型, 根据供应链购销过程中的订货量和批发价参数决策, 评价供应链内部无风险资本转移过程. 通过建立供应商担保费率、风险担保比率设计和银行利率组合模型, 确定贷款担保系统的最优决策. 研究结果表明: 在具有贷款可获得性的资金约束供应链中, 存在最优订货量与批发价的组合, 且供应商销售收入存在最值; 在担保贷款过程中, 存在最优风险分担比例, 通过设计合理的风险控制模型, 可提高零售商资金水平, 达到供应链的协同.

  相似文献   

8.

研究高科技产业背景下三级供应链系统中原材料供应商的最优定价决策、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和订货决策. 围绕高科技易逝品的售价和零部件购买价格随时间递减的特点, 分别建立以零售商和供应商为主导的三层联合定价和订货模型, 并设计了三层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数值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对模型特点的分析结果表明, 零售商主导下的三层供应链系统能更好地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禹海波  杨风杰 《控制与决策》2015,30(12):2219-2224

考虑由单个风险中性供应商和?? 个风险偏好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 假设市场需求是随机的, 且每个零售商面临的需求与其订货量成正比, 采用平均CVaR 准则刻画零售商的风险偏好. 当零售商对称时, 得到系统总的均衡订货量关于零售商数量和风险偏好系数的单调性; 证明当风险偏好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 批发价契约可以使供应链协调; 随机大需求导致系统较高的均衡订货量. 最后通过数值例子表明了需求可变性对系统总的均衡订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不完全市场下, 研究基于随机基准的动态均值-方差投资组合选择问题. 该问题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跟踪误差动态投资组合问题, 并将之转化为一个等价的考虑风险调整的期望相对收益最大化问题. 利用随机动态规划方法, 给出了最优投资策略和有效前沿的显式表达式. 最后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了不完全市场和完全市场下最优投资策略和有效前沿的变化, 并对相关结论进行了经济解释.

  相似文献   

11.
罗春林  柳键  李杰 《控制与决策》2011,26(1):141-144
研究了风险中性的供应商与风险厌恶的零售商所构成的二阶供应链的定价与订货策略,零售商的风险厌恶由条件价值风险来度量.研究结果表明,当供应商不确定零售商的风险厌恶因子时,一定会造成其期望利润的下降,从而也体现了信息的价值.特别地,当风险厌恶因子服从均匀分布时,其期望订货量正是需求的截断随机变量的期望.  相似文献   

12.
王宜举  孟凡秀 《控制与决策》2014,29(8):1413-1418
在延期支付及价格折扣策略下,建立以供货商为主导的主从斯坦伯格模型,从供货商的角度研究基于价格折扣的有条件延期支付策略设置问题.通过对模型的理论分析和模型求解,给出了各情形下供货商的延期支付策略、零售商的最佳订单量和货款的最佳支付时间.数值结果表明,此策略在激励零售商加大订单量的同时,还能吸引其尽早交付货款,从而加快供货商的资金周转,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3.
江文  陈旭 《控制与决策》2016,31(3):477-485

研究由一个受限额与交易政策约束的制造商和一个面临同质战略顾客的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决策与协调问题. 分别研究得到了限额与交易政策下一体化(包括理性预期均衡和数量承诺两种情形) 和分散化供应链最优决策和最大期望利润, 并与不考虑限额与交易政策的情形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限额与交易政策使得供应链最优产量降低、最优价格升高、碳排放量减少. 最后, 以数量承诺情形为基准, 基于收益分享合同设计了供应链协调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CARA效用函数的报童决策偏差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报童模型假设决策者为风险中性, 但决策者的实际订购行为受风险偏好的影响, 导致实际订购行为与报童模型最优解之间存在偏差. 为此, 基于常绝对风险厌恶(CARA) 效用函数构建库存决策模型, 从风险偏好的角度解释报童决策偏差的形成机制. 行为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产品的相对成本增加, 决策者的订购行为将出现风险逆转; 在高(低) 利润产品中, 决策者分别表现出风险规避(风险追逐) 的订购行为, 且订购行为受风险规避的影响更为显著. 报童决策偏差现象揭示, 库存管理实践中考虑决策者的风险偏好, 有利于缩小理论模型与管理实践之间的差距, 提高库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考虑损失规避型供应商的VMI 供应链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损失规避型供应商和风险中性零售商组成的二级VMI供应链批发价格契约与协调的理论分析.主要结论是:损失规避型供应商的最优产品生产量可能小于(等于或大于)风险中性的供应商的最优产品生产量,且最优产品生产量为单位剩余产品净残值(单位缺货成本)的增函数、单位库存成本的减函数、一定条件下的单位批发价格(单位生产成本)的增函数或减函数;批发价格契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使二级VMI供应链达到协调.  相似文献   

16.
何娟  黄福友  黄福玲 《控制与决策》2018,33(10):1833-1840
针对一个考虑风险规避供应商与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二级VMI供应链,应用条件风险价值(CVaR)准则刻画供应商的风险规避行为,提出由期权和成本分担构成的组合契约,构建以零售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探讨供应链协调策略以及风险规避对供应链协调和利润分配的影响.研究表明,供应商的最优生产量随着其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最优质量和服务水平与风险规避程度无关;当且仅当供应商风险规避程度较低时供应链才能实现协调,且供应商风险规避程度是影响供应链契约设计和利润分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汇率和需求风险聚集在零售商的情况下,建立并求解了制造商与零售商的非合作和合作博弈模型,获得了如下结果:合作的方式能够提高供应链的生产水平和汇率风险对冲水平,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影响着整体利益的分配;相对讨价还价能力适中时,合作是一种更有效的供应链风险管理方式;汇率和需求的不确定性对供应链运作变量的影响方向不同;"风险聚集下的合作"策略能够实现供应链盈利水平与风险承担之间的权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