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492Q汽油机燃用液化石油气质NOx排放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在492Q汽油机上燃用液化石油气(LPG)的台架试验结果,得到了其在中高转速下NOx排放同空燃比、负荷以及点火提前角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将试验结果同汽油机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汽油发动机机在燃用LPG燃料时,NOx排放会有所增加,需要采取某些措施来加以抑制。  相似文献   

2.
M15甲醇汽油在4G15S汽油机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4G15S汽油发动机上分别对燃用M15甲醇汽油与燃用93#汽油时的动力性、经济性、常规及非常规排放性能等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该汽油机与M15甲醇汽油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燃用93#汽油相比,动力性略有下降,燃油消耗率增加,尾气排放中CO,HC,NOx明显降低,甲醛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3.
我们以一型号为192F型汽油/液化石油气两用燃料通用小型发动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统结构,并根据此类发动机排放测试标准GB 26133-2010进行汽油和液化石油气2种燃料的排放性能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该发动机燃用液化石油气比燃用汽油CO排放量降低,NOx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4.
曹杰  玉铁  冯丹华  冯星 《内燃机》2010,(3):52-54,56
在电喷汽油机上燃用低比例甲醇汽油混合燃料与燃用93#汽油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汽油机燃用M15,M25混合燃料均比燃用93#汽油输出功率高,增幅为3.1%~7.7%;M15当量油耗率与93#汽油油耗率基本相等,M25当量油耗率降幅较为明显,最大降幅达16.8%;混合燃料有效热效率高于93#汽油;混合燃料比93#汽油CO放稍有降低,HC排放降低明显,NOx排放在中低负荷时有所改善,在大负荷时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JW491Q-ME型汽油机上分别燃用92#汽油和标号为M0、M15、M25、M35甲醇汽油,研究不同燃油燃烧的稳定性、经济性、动力性及排放性等特征指标。结果表明:输出功率恒定时,燃油油耗量(B)高低依次为M15M35M25M0,甲醇汽油较92#汽油的B值增幅在5%以内,但综合甲醇价格优势,甲醇汽油经济性优于92#汽油;且燃用M15、M25、M35的输出功率及扭矩均大于燃用M0、92#汽油,甲醇汽油动力性能更强劲;排放性方面,甲醇汽油的CO、HC排放明显低于92#汽油,NOx排放则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燃烧温度。在怠速条件下,甲醇汽油的NOx排放与92#汽油的相当,而高负荷时,甲醇汽油的NOx排放明显高于92#汽油,但经三元催化(TWC)后,NOx排放降幅可高达99.02%,甲醇汽油的NOx排放可控。可为中低比例甲醇汽油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汽油机燃用乙醇和含水乙醇与汽油的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导了在摩托车汽油机中燃用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结果,并与燃用汽油时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汽油机燃用乙醇和汽油的混合燃料,当纯乙醇或含水5%的工业乙醇在混合燃料的比例为10%的时候,即使发动机的结构不变、燃油系统和点火系统不作任何调整动的时候,发动机的全负荷输出不受影响,发动机的能耗率得到改善、HC和CO排放有所降低,但是NOx排放会有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因电控汽油机具有空燃比自适应控制功能,将中、低比例甲醇汽油用作汽油机的燃料时,电控系统可以将混合气的实际空燃比维持在理论空燃比附近,从而能够保持汽油机平稳运转。本文对电控发动机燃用M25和M50甲醇汽油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的动力性与燃用RON93汽油时基本相当,以比能耗为指标的燃料经济性有所提高,燃烧中的CO、HC和NOx生成量显著降低,三效催化转化器对燃用甲醇汽油时的CO和HC的转化效率较高,但因燃用甲醇汽油时排气温度较低导致对NOx的转化效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对125mL发动机燃用汽油、乙醇和液化石油气(LPG)时的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提前角与排放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指出了影响这三种燃料发动机排放性能的敏感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发动机燃烧乙醇可降低NOx排放浓度.发动机燃烧LPG时,低HC排放的空燃比范围比其它两种发动机空燃比范围广.研究结果可为小型汽油、乙醇和LPG发动机参数匹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比例甲醇汽油的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100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高比例甲醇汽油。通过在发动机上分别燃用93#汽油和M100甲醇汽油两种燃料,对比两种燃料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性能,并对其进行分析。试验表明,在发动机上使用灵活燃料控制器后,M100甲醇汽油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燃用93#汽油相比,M100甲醇汽油的动力性和经济型提高。常规排放的尾气中CO,HC和NOx显著降低,而非常规排放物甲醛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10.
低比例甲醇汽油在通用小型汽油机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T188通用小型汽油机未做调整的情况下,试验研究了燃用低比例甲醇汽油(M10和M20)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用小型汽油机燃用甲醇汽油后,随甲醇含量的增加动力性呈下降趋势;与93#标准汽油相比,甲醇汽油虽然油耗率有所上升,但能耗率相当;比较甲醇汽油与汽油的常规排放物发现,甲醇汽油对CO的降低有明显作用,对HC的排放有升高作用,对NOx的排放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模拟研究桑塔纳 JV4 81Q汽油机改装成汽油 / L PG两用燃料发动机后的燃烧 ,在快速压缩膨胀装置上采取改变点火时刻、混合气浓度、压缩比以及燃烧室形状等措施研究 L PG燃烧特性 ,然后将研究得出的改进措施应用在该两用燃料发动机的改装上。台架试验结果表明 ,采取上述措施后 ,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得到了提高 ,排放性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2.
对增压柴油机燃用 L PG-柴油双燃料、采用 2种机电联合控制方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对比分析了原柴油机和机电联合控制 L 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和碳烟、NOx、CO、HC排放。机电联合控制方案 1的试验研究表明 :掺烧 L PG后 ,可以显著地降低柴油机的碳烟排放 ;但在小负荷范围内 ,燃料消耗率略有增加 ,HC、CO排放增加较多。机电联合控制方案 2的试验研究表明 :双燃料发动机和原柴油机外特性相比 ,转矩几乎不降低 ,燃料消耗率略有下降 ,碳烟排放显著降低 ,NOx、CO排放变化不大 ,HC排放增加 ;双燃料发动机和原柴油机负荷特性相比 ,燃料消耗率在小负荷范围内持平而在中等以上负荷略有下降 ,碳烟排放显著降低 ,NOx 排放变化不大 ,HC、CO排放在小负荷范围内基本相同而在中等以上负荷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3.
小型点燃式发动机应用LPG的微粒排放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液化石油气(LPG)在点燃式发动机上应用时微粒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试验在一台四行程、水冷125mL单缸电喷式发动机上进行.结果表明,LPG在点燃式发动机上应用时也有大量的微粒排放,但其排放的总颗粒数与使用汽油燃料时基本相同.LPG燃料排放的微粒在粒度分布上有双峰分布的特点,但有时第1个峰的特征不明显,第2个峰对应的粒径大小同汽油机基本相同,发动机中等负荷时的微粒排放量最大,浓混合气的微粒排放量高,微粒的粒数浓度在中等转速时最大。  相似文献   

14.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emissions characteristics of lower–higher molecular mass alcohol blended gasoline fuel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alcohol component of the blends consisted of methanol, ethanol, propanol, butanol and pentanol. Apparatuses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were a single cylinder spark ignition engine, a hydraulic dynamometer and an exhaust analyzer. The variables that were continuously measured include engine rotational speed (min−1), CO, CO2, HC and NO emissions. During variable load tes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 and HC levels in the engine exhaust are reduced with the operation on alcohol gasoline blends. NO emissions with alcohol gasoline blends are higher than with gasoline.  相似文献   

15.
电喷汽油机燃用乙醇-汽油燃料的排放性能研究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研究了不同掺混比的乙醇 -汽油燃料在多点电喷汽油机上应用时的排放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在汽油机参数未做任何调整的情况下 ,在试验的掺混比范围内 ,随着乙醇 -汽油混合燃料中乙醇含量的增加 ,THC排放改善了 30 %,CO排放在大负荷时有所改善 ,NOx 排放在中、小负荷时改善较明显。排放特性的变化不仅与乙醇含量有关 ,而且与电喷发动机的空燃比控制策略有关。以质量计的燃油消耗率有所增加 ,但以燃料热值计的比能耗降低。  相似文献   

16.
姚毅  孟昭昕  李艳春 《内燃机》2005,(2):26-28,36
以桑塔纳2000AJR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在原有的汽油机基础上,增加了一套双燃料燃气喷射系统后,改为汽油/液化石油气两用燃料发动机。在几个工况下,对汽油与液化石油气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以及排放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原有汽油机结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燃用液化石油气时动力性能较原有汽油机有所下降,但是经济性能、排放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LPG点燃式发动机冷起动首循环进气富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循环控制,详细研究了LPG点燃式发动机冷起动首循环进气富氧的燃烧及排放特性。试验在一台电控LPG进气喷射单缸风冷四冲程125 mL发动机上进行,采用膜式富氧方法实现富氧进气燃烧。研究表明:当过量空气系数大于0.7时,富氧进气燃烧缸压峰值与空气相比增加不显著,此后随混合气加浓,富氧进气燃烧缸压峰值开始明显大于常规空气进气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在0.4~0.876时,富氧进气燃烧与常规空气进气燃烧相比,HC排放没有较大降低,在此范围之外,富氧显著降低HC排放;过量空气系数在0.4~0.7,富氧与空气相比CO显著降低;富氧进气燃烧,使得首循环NO排放大幅增加;计算放热率发现,富氧燃烧速度比常规空气进气燃烧更快,放热更集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液化石油气 (LPG)的理化特性和燃烧特点出发 ,阐述了LPG作为发动机燃料的优缺点。介绍了HH4 6 5Q汽油机双燃料 (汽油和LPG)供给系统 ,通过对两者排放性能和动力性能分析 ,展示了液化石油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DME-LPG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火花点火式发动机燃用二甲醚混合燃料与汽油的对比试验,评价了二甲醚混合燃料的不同组份在发动机上的应用特性,分析了由二甲醚、液化石油气和甲醇组成的两种配比混合燃料的经济性能、动力性能及怠速时的排放性能。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用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基本达到了燃用汽油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05,46(13-14):2317-2333
A quasi-dimensional spark ignition (SI) engine cycle model is used to predict the cycle, performance and exhaust emissions of an automotive engine for the cases of using gasoline and LPG. Governing equations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mainly consist of first orde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derived for cylinder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Combustion is simulated as a turbulent flame propagation process and during this process, two different thermodynamic regions consisting of unburned gases and burned gases that are separated by the flame front are considered. A computer code for the cycle model has been prepared to perform numerical calculations over a range of engine speeds and fuel–air equivalence ratios. In the computations performed at different engine speeds, the same fuel–air equivalence ratios are selected for each fuel to make realistic comparisons from the fuel economy and fuel consumption points of view. Comparisons show that if LPG fueled SI engines are operated at the same conditions with those of gasoline fueled SI engine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exhaust emissions can be achieved. However, variations in various engin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nd the effects on the engine structural elements are not promi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