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膜分离技术对芦荟水提液进行除杂、浓缩,以提高芦荟多糖的纯度.试验比较了微滤膜10K和微滤膜20K的除杂效果,选用更合适的微滤膜20K:可使芦荟多糖透过率高达97.6%、杂质截留率达17.8%;比较了纳滤膜MWC和纳滤膜GMC的浓缩效果,选用更合适的纳滤膜MWC:芦荟多糖截留率高达98.3%,浓缩液芦荟多糖的纯度达73.6%.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纳滤技术在大豆异黄酮洗脱液浓缩中的应用。实验得到纳滤浓缩大豆异黄酮洗脱液的最佳运行条件为:纳滤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50 Da,运行温度35℃,运行压力2.5 MPa;在最佳运行条件下,可将原料液固形物含量从1.82%浓缩至11%,浓缩比达到6.04,大豆异黄酮洗脱液中85%的乙醇溶液被分离出来,并且纳滤膜可以通过无水乙醇清洗再生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3.
纳滤技术浓缩纯化玉米肽及对其醒酒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纳滤技术浓缩纯化玉米肽的过程中肽的醒酒活性的变化。本研究选用截留分子质量160D和360D的两种纳滤膜,对pH8.0玉米肽液(Mw<5kD)进行浓缩纯化,比较两种膜对其中主要成分的传质效果,并进一步探讨透析过滤过程对玉米肽醒酒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肽液浓缩过程中,相对于360D纳滤膜,160D纳滤膜对肽类、氨基酸和Na+均具有较低的传质效率,但其对玉米肽的截留率却在88.80%以上,脱盐效果与360D膜相当,经3次透析后,脱盐率达94.6%,且160D纳滤膜在透析过程中很好地保持玉米肽对乙醇脱氢酶(ADH)的激活作用。结论:宜选用160D纳滤膜对玉米肽液进行浓缩纯化,透析过滤3次。  相似文献   

4.
田龙 《肉类工业》2008,(4):39-41
初步研究了用膜分离技术提取油菜花黄色素的工艺过程及油菜花黄色素的理化性质.选用微滤膜对浸提液进行精滤,再用纳滤膜浓缩滤液,确定了微滤、纳滤膜的操作条件.研究表明,膜法提取油菜花黄色素是一种颇有前途的新技术.防腐实验表明:油菜花黄色索溶液浓度在0.05%以上对熟牛肉具有显著的防腐性,但经加热煮沸后防腐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纳滤膜技术对河豚鱼皮胶原肽螯合锌进行了脱盐浓缩试验,研究不同分子量的纳滤膜对螯合锌脱盐效果及回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纳滤除盐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最适用膜为截留分子量700 Da的卷式纳滤膜。在渗滤过程中,当加入6倍料液体积的纯水后,河豚鱼皮胶原肽螯合锌基本达到了脱盐的效果,产品的回收率为73.82%。河豚鱼皮胶原肽螯合锌经纳滤膜脱盐后,蛋白质含量从46.6%提高到82.04%,含锌量为12.8%,去除了大量的无机盐杂质,达到了分离纯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拟采用膜分离法将麦芽四糖糖浆中麦芽四糖的纯度提高到8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麦芽四糖糖浆经截留分子质量为1 000 Da的膜超滤后,大部分糊精被去除,但小分子糖含量几乎没有损失;以渗透通量、各糖截留率、分离系数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适合用于提高麦芽四糖纯度的纳滤膜的截留分子质量为150~300 Da;实验确定的纳滤膜最优工艺参数为跨膜压差1.0 MPa,操作温度35℃,进料质量浓度15 g/L,纳滤后麦芽四糖纯度由73.40%提升至78.20%;进一步采用浓缩因子为2的五阶段间歇渗滤,截留液中麦芽四糖的纯度达到87.14%。膜分离工艺不能完成相近分子质量低聚糖的绝对分离,但利用各糖截留率的差异,可以提高产品中麦芽四糖的纯度。  相似文献   

7.
灵芝多糖的膜技术除杂浓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膜分离技术对灵芝水提液进行除杂、浓缩,以提高灵芝多糖的纯度.试验比较微滤膜N30和N100的除杂效果.选用更合适的N100:可使灵芝多糖透过率高迭98.5%、杂质截留率达18.6%;比较了纳滤膜DLC和DKC的浓缩效果,选用更合适的DLC:灵芝多糖截留率高达99.5%,灵芝多糖的纯度达72.4%.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截留分子量的卷式纳滤膜对罗非鱼鳞胶原肽螯合锌进行脱盐浓缩,通过对螯合锌浓缩冻干物进行成分、回收率的测定,确定了最适宜的卷式纳滤膜。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截留分子量为700 Da的卷式纳滤膜最为节能、有效,罗非鱼鳞胶原肽螯合锌经纳滤膜脱盐后,蛋白质含量从51.3%提升至81.54%,含锌量为13.31%,产品的回收率为70.51%。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滤、超滤和钠滤技术,并结合冷冻干燥处理从蛋清中分离制备卵转铁蛋白(OVT).结果表明,经5倍生理盐水稀释,20℃和40MPa均质处理后的蛋清液黏度适宜,微滤除杂质后,通过10kD超滤膜除去大分子蛋白,再经5kD超滤膜连续处理,回收浓液经纳滤脱盐浓缩,冷冻干燥即为卵转铁蛋白混合物.混合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OVT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kD,OVT纯度为28.46%.  相似文献   

10.
赵华 《食品工业科技》2011,(4):306-308,316
利用膜技术去除大豆糖蜜发酵液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成分,并通过纳滤浓缩发酵液,提高低聚糖的纯度。通过单因素变量法,即超滤膜截留分子量、透析比、pH和反应温度的变化对大豆蜜糖发酵液中蛋白、脂肪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10000Da,透析比为3:1,pH=7.0,反应温度为室温的条件下对大豆蜜糖发酵液中蛋白质和脂肪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微滤膜技术在茶饮料澄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不同孔径的中空纤维聚偏氟乙烯 (PVDF)微波膜及截留分子质量为 5万u和 8万u的超滤膜澄清处理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茶汁。结果表明 ,PVDF微滤膜不仅能有效去除茶汁中的胶体、颗粒、细菌等杂质 ,使瓶装茶饮料在保质期内清澈透明 ,而且与超滤相比 ,能保留茶汁的有效成分。近 2年来的实际应用表明 ,PVDF微滤膜组件使用寿命均已达到 2a以上 ,微滤技术用于茶饮料澄清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2.
洪秀云  吴晓英 《食品科学》2012,33(14):251-254
为建立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福建绞股蓝中人参皂苷Rb1、Rb3、Re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人参皂苷Rb1为对照,以总皂苷含量为指标,研究不同绞股蓝提取物上样质量浓度、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洗脱剂对D101大孔树脂吸附和纯化人参皂苷的影响,并以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法检测分离产物中的人参皂苷纯度,确定以质量浓度6mg/mL进行上样,50%乙醇溶液洗脱为最佳工艺条件,得到绞股蓝总皂苷纯度最高为92.76%。  相似文献   

13.
大蒜素纳滤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蒜素纳滤纯化工艺可有效除去大蒜乙醇提取液中糖类等杂质,获得的产品中大蒜素含量比单纯乙醇浸提浓缩工艺提高了8倍,达到13.4%,大蒜素得率为0.18%。适宜的纳滤纯化工艺条件为:150 u纳滤膜,压力0.6 MPa,温度30~35℃。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滤膜浓缩乳酸菌发酵液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先进的微滤膜技术浓缩乳酸菌发酵液 ,结果表明 ,调整总通量、跨膜压力可以减少膜浓差极化及膜污染 ;对微滤膜的超微结构、菌体状态、杂质吸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 ,发现微滤膜孔径大小不一 ,呈现宽窄不同的谱图 ;微滤膜孔径分布的均一性也与膜的质量有关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等发酵菌液在微滤膜中均可以得到有效截留。颗粒及吸附的菌体会形成膜的覆盖层。微滤浓缩、超滤浓缩、离心浓缩的浓缩比分别为 1 9 1、1 6 9、1 5 9倍 ,浓缩后的菌液浓度分别为 1 1 5× 1 0 10 cfu/mL、9 79× 1 0 9cfu/mL、5 3 8× 1 0 9cfu/mL。  相似文献   

15.
应用膜分离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首先用微滤膜和超滤膜两级膜对甜菊糖水提液进行除杂,除掉果胶等大分子杂质、色素和水溶性蛋白等杂质,最后用纳滤膜进行脱盐浓缩.结果表明,进过膜处理后的液体浓缩了15倍,纯度达到87%左右.  相似文献   

16.
采用膜分离与大孔树脂联用技术纯化茶皂素。粗茶皂素经陶瓷膜和360Da纳滤膜初步分离浓缩,得率为62.1%,纯度为79%;根据静态和动态吸附筛选试验,选择大孔树脂AmberliteXAD7HP对茶皂素进一步纯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流速0.5 mL/min、上样液浓度30mg/mL;以10%,40%,70%的乙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洗脱剂流速1mL/min,洗脱液体积为3BV,该条件下纯化,茶皂素最终得率为55.3%,纯度可达95%。该试验表明膜分离与大孔树脂联用技术可得到高纯度的茶皂素,是一种可工业化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L-苏氨酸发酵液有机膜过滤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机微滤-超滤膜分离系统,两阶段截留发酵液中残留的菌体、蛋白质和悬浮固体颗粒,建立了微滤-超滤有机膜两步法过滤工艺,解决了一步法超滤过程中的膜通量低的难题。膜通量由8.25 L/(m2.h)提高至32 L/(m2.h),色素去除率、蛋白去除率及产品回收率可分别达到58.5%、97.6%和87.0%。另外,采用0.01 mol/L NaOH、自来水和0.1 mol/L HCl间歇替换清洗可有效恢复膜通量。  相似文献   

18.
绞股蓝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咀嚼片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单因素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和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绞股蓝多糖水提醇沉法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及绞股蓝多糖咀嚼片研制.实验结果表明,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6,100℃提取2次,每次1 h.绞股蓝多糖咀嚼片最佳配方为绞股蓝多糖粉20.00%、淀粉9.75%、蔗糖粉40.00%、...  相似文献   

19.
UHMWPE微滤膜技术在食醋澄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滤膜(UHMWPE)来处理食醋,能有效去除食醋中的胶体、颗粒、细菌等杂质,使瓶装食醋在保质期内无沉淀,并且微滤技术可以完好的保留食醋中有效成分,所以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20.
郭丽丽  潘道东  李敏 《食品科学》2009,30(4):127-130
采用超滤技术,对通过胰蛋白酶酶解制备的粗肽进行初步分离纯化,从而获得较高纯度的促矿物元素吸收肽。对超滤工艺中几个主要技术参数(超滤压力、料液初始稀释倍数、料液pH 值、料液温度)进行了研究,以膜通量、目标肽回收率和P/N(摩尔比)作为其结果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利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D 的中空纤维超滤膜,在超滤压力为0.125MPa、料液初始稀释倍数为4、料液pH5.5、料液温度45℃的条件下,以45min 作为一个超滤周期,能得到纯度最高和活性最大的促矿物元素吸收肽。该条件下获得的目标肽可以将NaH2PO4 和CaCl2 在体外产生沉淀的时间推迟15min,此时目标肽回收率为8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