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邱彩琳 《安徽建筑》2014,21(6):13-14
宋代中国古典园林发展逐渐完善,尤其是文人园.从唐代的形成到宋代的成熟,无不体现中国园林的多样性.文章从宋代文化绘画的发展与文人园的关系,以及宋代文人生活思想等方面,以北宋司马光独乐园、南宋吴兴章参政嘉林园、丁氏园等私家园林为例,主要论述了宋代文人园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2.
傅文武 《中国园林》2022,(12):133-138
北宋洛阳司马光独乐园是宋代文人士大夫园林的典范,实物虽不存,却留有大量文献和图像资料。许多学者以此为基础展开了独乐园的复原工作,然而由于考古资料的匮乏而难以形成相对统一的论断。通过论证宋人《画司马光独乐园图》的地图学价值,再借由隋唐洛阳城里坊遗址考古勘察成果分析再现了独乐园在尊贤坊中的整体空间格局,后经由绘画过程的还原,结合相关文本的考察,采用图式语言方法重新梳理了独乐园的空间结构,并分析了其轴线式结构、自然性空间和以“分水流觞”为代表的生活化理水3种独特的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人写意园中绘画与园林两种艺术形式的密切联系之叙述,揭示出古典文人写意园所具有的“以画入园“这一美学规律,进而说明古典文人山水园与绘画是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共生关系,中国古代的山水园强调与绘画的互渗与交融,将绘画原则转借到园林的建造上,使园林艺术与山水画艺术有机地统一起来,二者互为依存,携手并进,形成一种有机互动之结构,从而创造出独特的中国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4.
谢洋 《山西建筑》2009,35(29):345-346
介绍了宋代司马光独乐园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从古籍文献中探寻了独乐园的面貌,分析了其造景手法和艺术特色,望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借鉴,同时积累造园艺术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几千年来,人们建造园林的目的在于享受生活、陶冶精神,也在于追求健康。中国古代文人大多兼学医理和药理,不少文人的私家花园中都种有草药。杜甫的草堂里就有一片药圃,并曾写过《高柟》一诗:"柟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司马光的《独乐园记》描述了其宅园中水池东面的药圃,圃中种植草药120畦,并分别标记了各种草药的名称。明代画家仇英依  相似文献   

6.
雪意象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造园意象。探析古典文人园林中的雪意象,有利于了解古代文士阶层的造园美学思想,为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提供参考。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和实地调研法,对文人园林中雪意象的表达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对其背后的精神内涵以及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人园居的生活美学和造园思想进行探究,从中考察文人精神和生活方式与造园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长春园在圆明三园中建造较晚,建造这座皇家园林目的明确,是专供皇室优游而设的园林。它总结圆明园造园中的优点和缺点,仍承继中国山水园林布局以水为主体的形式;山环水抱,景中设景,园中有园,点面呼应,注意时间、空间、境界互相之间的构成关系,有所创新。在具体空间安排上,克服北海、福海、昆明湖等园林水面过大、景点分散、缺乏有机联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中国古典园林的优秀技法与人文精神,本文以苏州沧浪亭为例,通过对其园址变迁、空间布局、园中建筑、造景与意境的结合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及特征,为现代园林的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中自成一体,体现了"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造园手法。这些可以通过对比法国古典园、英国风景园、意大利台地园中得到印证。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结构特性包括:结构的整体性,把空间转化为时间,自由而流动。结构的曲折性,高低变化、柳暗花明而让人一唱三叹。对这种结构物质的认识是理解中国古典园林许多外在表象和内在涵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下,尝试梳理文人园林的起源发展脉络、内涵与特点,阐明文人园林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松江方塔园、苏州园林博物馆、上海世博会亩中山水园、北京亦庄京东总部4个文人园林的发展案例,阐明当代文人园的内涵,点明其当代性的要旨,以此来探索当代文人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南京郊区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郊区和郊区化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工业和人口两方面对南京的郊区化水平做出评价.通过分析,以期能对南京郊区化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全新认识,从而有助于新时期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2.
赵诗佳  陈蛟 《山西建筑》2011,37(18):189-190
从现象学的角度,以体验者的观察感知与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理论相互博弈,逐步展示江南园林的点点滴滴意蕴,规避对造园具体手法的详细认知,由体验出发,结合现象学理论,再辩证地回归园林体验,以实现对江南园林意蕴本质感知.  相似文献   

13.
张霞 《山西建筑》2012,38(2):123-125
通过了解运城市区的气候特征、地表水含量及排水现状,总结出市区排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市区排水工程规划思路,以期建设一个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市区排水系统,实现市区洪水、雨水、污水的安全有序排放。  相似文献   

14.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1999-2004年硕士研究生的95篇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的趋势、规律,分析热点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德鲁克-普拉格准则解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考虑到巷道围岩屈服与中间主应力有关,运用德鲁克-普拉格准则推出了圆形巷道塑性区半径及应力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在考虑中间主应力的情况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增大,证明中间主应力对塑性区具有一定影响。因此,该理论成果弥补了以往理论未考虑中间主应力的不足,也为巷道围岩塑性区的理论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住宅的多样性——日本集合住宅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目前住宅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为例 ,说明我国目前住宅需求的多样化和设计手法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论述了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在解决不同住宅需求时采用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集合住宅的理念 .试图以此借鉴 ,使我国建筑设计界了解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过程 ,吸取他们的经验 ,为我们在住宅多样化研究和设计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18.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理想塑性、脆性拉裂两种破坏后性状对应桩体的抗弯、抗剪承载力的进行了分析比较,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可以更好地反映桩体弯曲破坏后抗弯及抗剪承载力的降低。对于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表明,路堤荷载、桩体材料弹性模量不同时桩体受力以及路堤失稳时桩体的破坏模式并不相同,当桩体弹性模量、路堤荷载较大时,桩体发生受拉弯曲破坏,需考虑桩体的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以描述桩体抗弯、抗剪承载力的降低以及不同位置桩的连续破坏。  相似文献   

19.
材料性能的随机场特性参数的检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建议根据相关函数分析结果描述材料随机场性质,提出用曲线拟合方法检定随机场特性的分析模型参数。经过实例分析,指出指数余弦式模型的现实性及特点。  相似文献   

20.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