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唯一的宿主,首次感染表现为水痘或呈隐性感染,病毒可延轴突上行,潜伏在感觉神经节内,通常终身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VZV可被重新激活,引发带状疱疹。Shingrix是一种新型带状疱疹重组亚单位疫苗,主要成分为重组VZV糖蛋白E(gE)和佐剂系统AS01B,美国FDA于2017年10月批准用于年龄≥50岁成年人带状疱疹的预防。Shingrix可有效强化VZV特异性免疫,预防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本文对Shingrix的药理作用、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特殊人群用药等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水痘减毒活疫苗系采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herpes zoster virus,VZV)接种人二倍体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加入适宜稳定剂冻干制成,用于预防由VZV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管理中的二类疫苗。该产品于2000年在我国批准上市,2015年首次纳入《中国药典》(Chinese Pharmacopoeia,ChP)三部收载。本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gE糖蛋白基因鉴别水痘减毒活疫苗。方法以提取的病毒DNA为模板,PCR扩增gE糖蛋白基因。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水痘减毒活疫苗Oka株VZV(病毒滴度≥2.0lgPFU/ml)通过琼脂糖电泳均可见特异性的条带。使用同样的方法检测麻疹减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联合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以及Ⅰ、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病毒滴度≥4.2lgCCID50/ml),结果均为阴性。结论gE糖蛋白基因可以作为VZV的特异性指标,进行病毒鉴别试验。  相似文献   

4.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应用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由于该疫苗的不良反应小,副作用轻微,且病毒基因组庞大,可容纳较大外源基因,因此,VZV株可作为一种安全的重组疫苗载体。由于可在VZV株的复制非必需区中插入单个或多个不同的抗原基因构建重组疫苗,VZV疫苗作为重组载体时,不仅可预防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发生,还可防治多种儿童及中老年人传染性疾病。本文就重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recombination VZV,r VZV)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84-7株)在人二倍体细胞(2BS株)上的感染活性,确定感染复数(MOI)。方法使用100 ml小方瓶培养人二倍体细胞(2BS株),待长成致密单层后,接种病毒滴度为5.5 lgPFU/ml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84-7株),每瓶接种量分别为0.02、0.1、0.3、0.5、0.8、1、1.5和2 ml,于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病变情况及病变比例,并连续记录收获时间;采用蚀斑法测定病毒滴度。结果当病毒接种量为0.02 ml时,细胞大部分生长正常,呈极性排列,无形态典型、广泛的病变,通过延长收获时间也无法获得形态典型、广泛的病变;当病毒接种量不低于0.1 ml时,呈典型、广泛的病变,随着病毒接种量的增加,收获时间逐渐缩短;仅病毒接种量为0.02 ml组细胞的病毒滴度低于3.7 lgPFU/ml;确定MOI在0.004 0~0.019 9之间,均可制备出质量稳定、符合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水痘减毒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要求的毒种。结论确定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84-7株)感染人二倍体细胞(2BS株)合适的MOI,为水痘疫苗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水痘带状孢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分别感染与共同感染二倍体细胞2BS株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电镜观察HAV单独感染21、23、25 d,VZV单独感染1、3、5 d及HAV感染21 d后再以VZV感染1、3、5、7 d的2BS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与正常对照2BS细胞相比,单独感染HAV的2BS细胞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单独感染VZV的2BS细胞的超微结构主要出现核膜破坏;HAV与VZV共同感染的2BS细胞核内出现VZV包涵体,核膜缺失,胞浆中可见HAV与VZV形态,且细胞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膨胀,内质网小池内有致密颗粒。结论HAV与VZV共同感染的2BS细胞的超微结构与两种病毒单独感染的细胞的超微结构存在不同的变化规律和形态特征,先感染HAV后感染VZV的2BS细胞比单独感染VZV的2BS细胞受到的破坏程度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2021—2022年长春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流行株进行基因型鉴定及分子特征分析。方法 选择59例2021—2022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长春市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膜抗原荧光抗体(fluorescent antibody to membrane antigen,FAMA)法对患者血清中VZV特异性抗体进行鉴定。提取确诊患者疱疹液中的病毒DNA,PCR扩增VZV的多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包括ORF1、ORF12、ORF16、ORF17、ORF21、ORF22、ORF37和ORF54,根据ORF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进行基因分型。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对多个ORF(ORF38、ORF54和ORF62)进行酶切鉴定,区分VZV临床株及疫苗株。结果 59份患者血清样本均为阳性,均确诊为VZV感染。59份疱疹液样...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培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的培养液。方法将4种不同的培养基分别与新生牛血清、人血白蛋白组合,配制12组不同的病毒培养液,培养VZV后,采用噬斑法检测病毒滴度。用筛选出的病毒培养液,对VZV进行6个40层细胞工厂的扩大化培养及连续传代培养,收获P1和P5病毒,进行ORF62核酸序列测序,利用DNAMan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实验2、4、11组培养液培养的VZV滴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选择实验4组培养液对VZV进行扩大化培养后,病毒滴度均稳定在约5.4 Lg PFU/ml;连续传代培养,ORF62核酸序列无碱基突变。结论筛选出1种不含血清及人血白蛋白的VZV培养液,可以稳定地培养VZV。  相似文献   

9.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儿童期高度传染性疾病,初次感染时引起水痘,恢复后,残余病毒可潜伏在机体内,在合适的条件下再次活跃,引起带状疱疹。目前预防水痘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是接种水痘疫苗。本文主要就水痘疫苗的使用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可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发病率。目前V-Oka减毒株是WHO推荐的唯一可用于疫苗生产的毒株。自上市以来,水痘疫苗证实了其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水痘-带状疱疹疫苗的开发及应用受到国内外生物制药企业的广泛重视。本文现就水痘和HZ的流行病学、疫苗的发展和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由潜在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复发感染导致的,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与年龄增长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有关。默沙东制药公司研发的疫苗ZOSTAVAX是目前用于预防HZ及其并发症最广泛、最有效的疫苗。本文现就HZ的全球流行情况、国内外相关疫苗的研发进展以及疫苗的免疫原性、安全性和成本效益等方面作一综述,为疫苗的使用及带状疱疹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北京株(VZV84-7)水痘病毒在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measles-mumps-rubella-varicella,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中的稳定性。方法将4批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成品分别置37℃保存4周、2~8及-15~-20℃保存24个月,采用蚀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PFU)试验检测不同时间点疫苗中水痘病毒滴度。将水痘病毒原液于-80℃反复冻融1、2、3次后,分别与麻疹、腮腺炎、风疹各单价疫苗原液按一定比例配制成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进行冻干,采用PFU试验分别测定冻干前、冻干后基础水痘病毒滴度及冻干后于37℃热稳定1周的水痘病毒滴度。结果 4批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成品于37℃保存4周后,水痘病毒滴度下降范围为0.5~0.7 lg PFU/ml;于2~8℃保存24个月,水痘病毒滴定最高达4.6 lg PFU/ml,最低为4.4 lg PFU/ml;于-15~-20℃放置24个月,水痘病毒滴度基本保持不变,均达合格标准(不低于3.6 lg PFU/ml)。水痘病毒原液经1、2、3次冻融后制备的MMRV,通过37℃热稳定1周,水痘病毒滴度分别为4.9~4.6、4.6~4.4、4.5~4.3 lg PFU/ml,均达到合格标准(不低于3.6 lg PFU/ml)。结论北京株(VZV84-7)水痘病毒在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疫苗株在Vero细胞中的传代适应及大量制备抗原的可行性。方法以VZV疫苗株在Vero细胞中传代适应,并检测适应株的生物学性状,采用15L旋转培养瓶培养,大量制备VZV ELISA抗原,并检测抗原的特异性。结果VZV疫苗株在Vero细胞中传代至第9代时,CPE明显增多,病毒滴度从2~3logPFU/ml提高到不低于4·2logPFU/ml。所制备毒种的适宜MOI为0·01,在72h左右收获的病毒滴度较高。毒种在-70℃保存1年后,病毒滴度未显著降低。抗VZV阳性血清检测证实制备的抗原具有较好特异性,抗原最适稀释浓度为1:4000。结论VZV疫苗株在Vero细胞中能传代适应,并可用15L瓶旋转培养大量制备VZV抗原。  相似文献   

14.
<正>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经空气传播,也可母婴感染。感染水痘病毒后,不仅能引起高烧、周身疱疹等临床表现,有的还可引起皮肤感染、脑炎、心肌炎、肺炎等严重的并发症。孕妇感染还可引起胎儿先天性水痘综合症。成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优化人二倍体细胞系MRC-5降低其干扰素(interferon,IFN)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以提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在该细胞系中的复制水平,并提高VZV疫苗产量。方法 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IFN受体1(interferon receptor 1,IFNAR1)沉默的MRC-5细胞系(MRC-5IFNAR1-)。采用qRT-PCR法检测MRC-5IFNAR1-细胞系IFNAR1 mRNA相对表达量,同时检测VZV感染后IFN相关基因IFNβ和OAS1 mRNA相对表达量,评价基因沉默效果。通过沉默位点的基因测序进一步鉴定基因突变序列。采用qRT-PCR法和空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ation unit,PFU)试验,对比VZV感染后168 h病毒在MRC-5和MRC-5IFNAR1-细胞系中的复制情况,评价MRC-5IFNAR1-细胞系对VZV复制的影响。结果 MRC-5IFNAR1-  相似文献   

16.
<正>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经空气传播,也可母婴感染。感染水痘病毒后,不仅能引起高烧、周身疱疹等临床表现,有的还可引起皮肤感染、脑炎、心肌炎、肺炎等严重的并发症。孕妇感染还可引起胎儿先天性水痘综合症。成年人还可诱发带状疱疹。因此,预防水痘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现有方法及新方法分别制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Oka株)毒种,比较两种方法制备的毒种对2BS细胞的感染复数及増殖动态差异。方法用现有方法(用含2%小牛血清的病毒维持液于-70℃条件下冻存Oka株毒种)和新方法(用含90%小牛血清的病毒冻存液于-196℃条件下冻存Oka株毒种)制备第47代Oka株VZV毒种,采用不同的MOI(0.000 5、0.001、0.005、0.01、0.05、0.1)感染第37代2BS细胞,观察细胞病变(CPE)情况,收获不同MOI接种和培养不同时间点病毒制备疫苗,采用噬斑法检测疫苗原液、成品滴度以及37℃稳定性,确定两种方法制备的毒种对2BS细胞感染的最适MOI。结果现有方法制备毒种以0.01~0.1 MOI感染2BS细胞72 h后,病变达到高峰期;新方法制备毒种以0.001~0.01 MOI感染2BS细胞72 h后,病变达到高峰期。两种方法收获的病毒液制备的成品疫苗的病毒滴度为4.4~4.6 lg PFU/ml,37℃放置1周,病毒滴度3.8~4.0 lg PFU/ml;疫苗原液、成品滴度以及37℃稳定性无差异,均达到本公司水痘减毒活疫苗制造与检定规程制定的相关标准。结论现有方法和新方法制备的毒种最适MOI分别为0.01~0.1和0.001~0.01,新方法制备的毒种更适合水痘疫苗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细胞工厂替代传统转瓶工艺制备水痘减毒活疫苗(VZV 84-7株)。方法分别用细胞工厂和3 L转瓶培养2BS细胞,制备水痘减毒活疫苗(VZV 84-7株)各6批,采用Countstar全自动细胞计数仪进行细胞计数,并以计数结果中的单位面积细胞数、成活率及消化后细胞的平均直径为指标,考察细胞质量,同时采用蚀斑法检测原液、成品及成品37℃放置7 d后(热稳定性)的病毒滴度。结果采用细胞工厂连续制备的6批2BS细胞的平均单位面积细胞数、细胞平均成活率均略优于3 L转瓶培养工艺,平均直径变动范围小于3 L转瓶;细胞工厂制备的6批疫苗,平均原液滴度为5.58 lg PFU/ml,平均成品滴度为4.78 lg PFU/0.5ml,37℃放置7 d后的平均病毒滴度为4.13 lg PFU/0.5ml,优于3 L转瓶。结论利用细胞工厂制备水痘减毒活疫苗(VZV 84-7株),可获得更高滴度病毒液,降低疫苗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及污染风险,并提高了疫苗产量及质量的稳定性,适合于水痘减毒活疫苗(VZV 84-7株)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Ⅰ,HSV-Ⅰ)基因突变株M3株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减毒活疫苗Oka株感染BALB/c小鼠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用不同剂量(103、104、105 PFU/只)的HSV-ⅠM3株及疫苗剂量的VZV Oka株以不同方式(腹腔、肌肉、鼻腔、足垫)感染小鼠后,对小鼠的急性临床反应、体重变化、病毒增殖、组织病理损伤及病毒重激活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结果 HSV-ⅠM3及VZV Oka组小鼠均未见弓背、倒毛、单侧眼失明等急性临床症状,体重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器官组织中病毒拷贝数均处于较低水平,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小鼠脑组织出现轻微局部炎症细胞浸润、出血、胶质小结或无异常,两组差异较小,脊髓组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神经组织与Vero细胞共培养,均未观察到细胞病变(CPE)。结论 HSV-ⅠM3株与VZV Oka株感染小鼠后的生物学特征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Oka株在人二倍体细胞株SV-1上的遗传稳定性,并对不同代次毒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及差异位点分析。方法将VZV Oka株在SV-1细胞株上连续传至48代,检测病毒滴度。对VZV Oka株33、35、38、39及48代病毒进行全基因测序,应用DNASTAR.Lasergene.v 7.1软件进行数据的拼接及序列分析。结果 VZV Oka株在SV-1细胞上连续传代获得的33~48代病毒滴度在4.000~4.625 lg CCID50/ml之间,病毒滴度的算数平均值为4.292 lg CCID50/ml;VZV Oka株基因组全长125 114 bp,GC含量46%;33、35、38、39、48代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99%,这5代病毒与标准疫苗株V-Oka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96%;VZV Oka株在MRC-5、SV-1细胞上制备的38代病毒全基因序列有1个差异位点;本研究中的各代次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与Varivax和Varilrix疫苗株、野毒株Dumas及亲本株p-Oka相比,与疫苗株V-Oka的同源性最高。结论 VZV Oka株在SV-1细胞上的适应性及遗传稳定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