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5 毫秒
1.
对以往黄河高含沙洪水"揭河底"冲刷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从"揭河底"冲刷发生的机理﹑河床边界条件﹑水沙条件﹑判别指标﹑试验研究﹑数值模拟等有关方面给出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今后"揭河底"冲刷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①黄河"揭河底"冲刷发生时的水沙条件、河床边界条件和河床淤积物分层问题;②黄河"揭河底"冲刷的判别条件和指标问题.  相似文献   

2.
黄河高含沙洪水"揭河底"冲刷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江恩惠  曹永涛  张清 《人民黄河》2004,26(7):6-7,11
对目前黄河高含沙洪水“揭河底”冲刷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认为:在目前黄河水量显著减少、河道淤积萎缩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开展高含沙洪水“揭河底”冲刷机理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该课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其成果对丰富河流泥沙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加深对高含沙洪水特殊造床机理的认识,完善黄河等多泥沙河流的综合治理方略和防洪工程的安全措施等具有重大意义。要使本项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必须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力学分析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发生“揭河底”冲刷河段的来水来沙情况及“揭河底”冲刷过程中有关水文泥沙资料,建立清晰的“揭河底”过程的物理图形,并借助实体模型开展高含沙洪水“揭河底”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针对砾质土蠕变特性的研究成果较少,原因在于砾质土含有大量渗透性较低的细粒,大试样固结排水效果差,难以获得较好的蠕变试验成果。采用在砾质土大型三轴试样中钻孔灌砂以加速试样的排水固结的方法,进行了某高土质心墙堆石坝砾质土心墙料的蠕变试验,获得了砾质土心墙料的蠕变模型及参数,建立了高心墙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研究了砾质土心墙料蠕变特性对坝体应力变形的影响。研究成果表明:九参数幂级数蠕变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砾质土的蠕变特性;上、下游坝壳的蠕变对心墙自身变形的影响较小,需要在坝体应力变形计算中考虑心墙料蠕变的影响;当心墙料的蠕变速率快于周围堆石体时,蠕变效应会进一步增加心墙拱效应,反之,蠕变效应会减小心墙拱效应。  相似文献   

4.
“揭河底”现象是黄河高含沙洪水特有的一种泥沙运动方式.本文通过对历史“揭河底”水文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提出了历史“揭河底”发生的水沙条件、河道边界条件、河床淤积物组成,总结了其发生的规律.该研究进一步探讨了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揭河底”冲刷现象的运动机理,充分发挥冲刷塑造窄深河槽的积极作用,减小了冲刷造成的危害,对在治黄中如何利用“揭河底”规律,趋利避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库岸边坡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其变形往往和自身蠕变特征关系密切。文章以辽宁省白石水库右岸岸坡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岩耦合以及岸坡蠕动特性,利用DDA方法从变形量、变形形态以及变形过程等方面对岸坡倾倒变形进行研究,结论显示利用DDA方法获得的计算结果与现场观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说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水库岸坡倾倒蠕动变形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6.
揭河底冲刷现象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高含沙水流的揭河底冲刷,是黄河中下游的一种特殊现象,这种现象多见于黄河中游的龙门至潼关河段。在黄河下游这种现象虽较少见(据记载1933年曾发生过揭河底现象,1977年又在黄河下游出现揭河底冲刷,其冲刷长度达210公里),但对黄河下游的防汛及险工丁坝带来了威胁,强烈的冲刷也使下游出现深槽。考虑到它对研究河床演变及河道整治、防洪抢险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试图通过简单的模型试验、数理及实测资料分析,对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以供进一步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黄河中游皇甫川2006年7月27日出现的洪峰流量1 650 m3/s、含沙量1 110 kg/m3的中常洪水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次洪水的形成原因,一是暴雨中心在上游治理程度较低的砒砂岩地区,二是沟道有较多泥沙使洪水期出现"揭河底"冲刷.同时指出,这种高含沙洪水在皇甫川流域出现的几率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8.
侯成波 《人民黄河》2006,28(6):17-19
在总结以往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指出黄河下游河床演变遵循着溯源冲刷与溯源淤积、沿程冲刷与沿程淤积两类基本的矛盾运动规律,演绎出河道淤积、河道冲刷以及冲淤动态平衡3类结果;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升的根源在于溯源淤积和沿程淤积的共同作用.据此,提出了沿程冲刷和溯源冲刷对接的基本原理,并以艾山断面为例,对对接冲刷动力注入点的布局及其动力源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黄河下游及主要干支流、美国密苏里河和密西西比河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低含沙洪水和高含沙洪水的输沙与冲淤特性。研究表明,河道沿程比降虽然变缓,但河宽变窄,流速沿程增加,是造成冲积河流保持洪水输沙平衡的边界条件。底沙的运动比洪水波传播得慢,是造成洪水在河道中长距离冲刷的根本原因,而与河道的比降陡缓关系不大。河道输沙特性呈现"多来多排",是形成河床沿程冲刷的水流动力条件。通过黄河下游河道双岸整治,河道形成窄深、归顺、稳定的河槽,使洪水造床和输沙作用增强,从而对河道冲刷作用增加。  相似文献   

10.
高含沙水流长距离稳定输送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河中游的干、支流上经常出现高含沙洪水.这类洪水,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在比降很平缓的河道中长距离稳定输送,有时还能对河床产生强烈的冲刷.不少单位曾对高含沙水流的特性和运动机理进行了研究~[1~5],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利用高含沙水流的特点治理黄河的设想~[6~9].在这里,高含沙水流在什么条件下才能长距离输送是一个关  相似文献   

11.
"四水"之辩     
刘冠美 《中国水利》2007,(22):58-59
提出由水、水利、水利人、水利工程组成的水利事业的广义架构,并从水文化学、水景观学、水生态学、水社会学角度,解读了“风水”“活水”“利水”“得水”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无人值班”梯级电站远方黑启动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灿庆 《小水电》2009,(6):21-23,29
黑启动开机是电力系统突变防治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电网发生大面积或全网停电的情况下,水轮发电机组辅助设备简单,不仅启动速度快,而且安全可靠,是电网安全恢复的首选黑启动电源,而电站首先黑启动成功保厂用电则是电网黑启动的关键。结合实例着重阐述在现场实现“无人值班”的条件下,从电站主、辅设备开始分析,探讨并制定了梯级集中监控运行模式下的远方黑启动方案,并进行了成功试验和实施。图2幅,表1个。  相似文献   

13.
杨鹏 《人民长江》2014,45(23):30-34
以长江水利委员会信息化顶层设计为根本指导,积极跟踪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围绕日益复杂的长江流域综合管理需求,提出了"智慧长江"的建设构想。初步分析了建设"智慧长江"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重大问题,提出了以"数字长江"为依托的"智慧长江"发展路径,最后梳理了当前着手筹备"智慧长江"建设应开展的重点工作。为实现"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开展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海河流域河道断流的现状,分析了思想认识不足、开发利用率高、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等原因,提出要加强理论研究、加强实践探索、制定科学指标体系、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等具体措施,并明确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初始水权"试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浙江省东阳市向义乌市有偿转让横锦水库部分用水权的实践为例,论述了“初始水权”确定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并阐述了若干重要原则和必须做细流域规划的基础工作,实现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6.
粮食少了,用设置最低收购价、扩大耕地面积和减弱退耕还林力度等传统办法来增产粮食,进而导致大规模毁林、毁草、毁湿,开荒种地;而粮食多了,又发生大规模的粮食陈化、霉变,以至谷贱伤农,伤公共财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该有更为合理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区域供水系统"与"区域水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崔延松 《中国水利》2005,(16):14-17
水利工程供水作为一项水利经济活动,主要通过水利工程的特定功能的发挥而实现供水目标,由于各类型水利工程的功能不同,形成供水过程的系统特点.研究课题对"区域供水系统"的存在形式到"区域水价"的理论范畴,以及影响因素、研究意义进行了方向性探索,提出了"功能水价""同质水价"等表现形式,并提出了"区域水价"的评价指标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滕阳  任齐  李胜阳  赵乐 《人民黄河》2003,25(8):9-10
“数字黄河”工程需求分析工作主要是针对治黄主要业务,这些业务包括防汛减灾、水量调度、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与管理、电子政务等。通过对业务组织管理、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应用系统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具体分析,提出了有关信息采集、各业务应用系统、基础设施以及标准体系等建设需求。  相似文献   

19.
"模型黄河"工程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模型黄河”工程是黄河治理开发的迫切需求。主要要求包括: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坝系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不同治理措施组合的蓄洪减淤作用研究与应用需求;三门峡水库运用及潼关高程问题研究、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研究需求;小浪底-利津河段、小北干流、宁蒙河段、渭河下游等河道治理及泥沙处理利用方案决策需求;河口治理方案决策需求;研究黄河基本规律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席晨 《红水河》2011,30(1):82-84
介绍在集控中心建立下辖所有变电站五防数据管理的专用五防服务器,巡检中心建立五防主机(与目前柳州供电局监控系统模式相同),实现网络化集中式管理.在集控模式下,集拉中心的五防服务器统一管理下辖各受拉站的五防数据.受控站通过网络上传本地的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给集控中心,并可以接收集控中心下达的操作票,实现任一点开票、任一点接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