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对物理隔离技术和物理隔离网闸进行了分析介绍,提出了基于总线双通道循环缓冲区实时开关技术,该技术克服了原有技术的不足,大幅提高了网闸内外网间数据的交换速度和数据的实时性.给出了利用FPGA在网闸系统的SDRAM总线上实现该技术的设计,结果表明系统的数据交换速度和实时性满足了千兆级网络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LVDS技术在GAP网闸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VDS技术解决GAP网闸系统数据"摆渡"的速度瓶颈问题.数据高速传输是LVDS最重要的应用之一,也是GAP网闸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本文介绍了LVDS技术及网闸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部分利用FPGA避免了复杂的接口设计.LVDS技术在GAP网闸系统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物理隔离网闸是一种应用级的安全隔离系统,主要用来解决网络安全所带来的问题。基于双端口SRAM的物理网闸隔离系统采用双端口SRAM作为数据交换区,内外网处理单元通过设备驱动接口实现交换区数据的同步访问。该系统具备数据交换快,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绝对保证安全性的角度,结合围绕绝密网普遍的应用需求,锐安推出了一种基于新工作模式的安全接入系统——光闸。该系统采用了旁路分光采集还原技术,将外网数据或文件以单向方式安全传输至内网,并可保持稳定的高带宽实时传输。同时,光闸系统还集成了加密模块和业务扩展模块,提高了安全度和可扩展陛,适用于涉密网从互联网采集信息的普遍需求。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是对民航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加固,提高内网保护等级,对外网的入侵实施有效隔离。改进的方法是针对外网航空公司等VPN用户,使用网闸进行物理隔离,防火墙进行逻辑隔离,并增加IPS入侵防御体系。根据气象网络服务的用户不同,将气象网络划分内网和外网,分段隔离。所有气象资料数据经网闸传输。网闸实现内外2个网络安全区之间的非网络方式的安全单向数据传输,并保证安全隔离装置内外两个系统无电气物理连通。外网经过防火墙和IPS双重过滤,保障内网终端不受侵入,有效地保护民航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内网的民航气象资料从服务器经网闸以千兆带宽高效、实时传输,此次优化调整提高效能促进气象业务的可持续发展。IPS、防火墙和网闸的建设投入,使民航气象内网的设备安全得到加固,外网的病毒感染隐患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6.
梁浩 《电子技术应用》2023,(S1):161-165
当前核电厂工控网络边界所用网闸采用两个处理器进行数据摆渡的方式来实现,数据通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据回包的情况,理论上无法做到真正的物理隔离。针对当前隔离网闸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单向隔离系统,通过本系统研究方案的技术路线实现传输链路完全的物理隔离与数据传输的单向性;同时通过对数据冗余容错性、数据出错后的恢复性、数据压缩传输等方面进行完善,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7.
王婷  顾海霞  吴锵 《测控技术》2017,36(9):151-154
在核电厂实时信息监控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存在网闸运行不稳定而造成系统数据传输不稳定的情况.为此,依托实际的工程项目,策划一套切实可行的测试方案,围绕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核电厂实时信息监控系统数据传输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测和记录,基于关联分析技术对报警信息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原因并提出技术改进方案.通过对实际项目的测试和验证,提出的技术改进方案不仅提高了网闸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OPC技术的三层实时信息系统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PC技术能提供管理网与控制网之间的平滑过渡。通过OPC技术能够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现场网络系统中的实时数据通信,连接管理网与控制网。在应用OPC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层实时信息系统方案,以及现场实现的关键技术。该系统具有支持QoS实时信息转发、实时数据存储及网络对象管理等功能。该方案解决了可靠性、实时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内存交换的网闸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理隔离网闸是一种应用级的安全隔离系统,主要用来解决网络安全所带来的问题。文章重点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内存交换的物理隔离网闸系统的工作原理、主控FPGA芯片的架构以及设备驱动如何控制硬件操作等。主控FPGA芯片采用ATA协议中UDMA 5实现主机间的通信,采用独立控制逻辑设计,还支持CRC校验以保证板间数据可靠传输,CRC校验出错支持数据重传。数据传输率是网闸系统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文章同时分析了数据包长对数据传输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涉密网希望访问互联网信息,这种需求和呼声越来越高,但安全和保密方面的要求和挑战一直无法很好地解决。现在,利用中网物理隔离网闸(X-gap),可以实现涉密网和互联网的物理隔离.并且涉密网可以向互联网实时发起服务请求,但互联网无法访问涉密网。本文探讨物理隔离网闸在涉密网中的应用。一、概述 传统的网络安全是通过限制边界来执行安全政策完成的。内网和外网、专  相似文献   

11.
基于OPC的MATLAB与MCGS实时通讯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文阐述了开放式标准接口OPC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OPC技术的MATLAB与MCGS实时通讯的实现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过程。该方案利用MATLAB集成的OPC toolbox实现MATLAB对MCGS实时数据的读取和写入,完成MATLAB与MCGS数据的实时通讯。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省去了复杂的语言编程,简化了开发过程,是实现MATLAB与MCGS数据实时通讯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速CCD信号采集系统中数据传输量大的特点,介绍了一种简单易用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的PCI总线接口解决方案,论文采用FPGA实现PCI总线接口和PCI用户逻辑,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和可移植性,使高速的A/D转换器有高速的总线与其相匹配,有效的解决了数据的实时高速传输问题,为信号的实时处理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3.
JPEG2000遥感图像实时压缩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遥感技术发展,传输型空间飞行器系统中传输大量遥感数据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图像压缩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今相对落后的遥感图像压缩设备与海量数据压缩需求形成了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遥感图像实时压缩系统的设计实现方法.此方法基于先进的JPEG2000图像压缩标准,使用专用协议芯片,结合高速的CompactPCI内部总线和可编程逻辑芯片,搭建了硬件压缩系统,并在工控机终端建立软件解码单元,实现了大量遥感数据的实时传输压缩与解码显示,提供了实验结果,并针对实验图像数据,给出了适合于遥感图像压缩的参数设置情况.测试证明,该遥感图像压缩系统能够实时连续压缩数据,图像压缩效果达到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朱精果  王宇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33):230-232
简要介绍了实时总线及具有其典型特征的MIL-STD-1553B总线的特点,提出并分析了超宽带(UWB)用作近距实时总线物理媒介的应用方案,并结合超宽带和1553B进行无线实时总线应用的预研。  相似文献   

15.
谢杨  张任 《现代计算机》2013,(11):57-60
以模糊控制技术为核心,阐述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道路交通实施调控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控制端,以红外线矩阵检测技术为基础,通过多种模块的相互协同作用,实现实时智能调控。该设计理论依据强,可行性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若将该单片机连接到交通控制终端,更是可以对其实施多方位的实时调控。  相似文献   

16.
基于PCI总线和DSP的实时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开发的实际系统为背景,论述了基于PCI总线和DSP的实时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系统以数字CCD相机为图像采集设备,利用PCI总线的高速数据传输能力和DSP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实现了图像的实时采集、处理和传输。  相似文献   

17.
徐宏  王建华  耿英三 《计算机工程》2005,31(17):100-101,107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组件/XML的P2P分布实时数据交换系统PeXChange,系统使用XML实现面向多接口的通用数据交换,通过多事件通道和主动发现失效结点实现系统负载均衡和容错处理,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以加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PeXChange在设计和实现上采用组件的大粒度对象化没计范型,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容错性。广域网络环境下系统运行表明,PeXChange能够以对等模式提供高质量实时数据交换和共享,各Peer结点在异种数据模式映射、系统负载均衡与容错处理等方面能够满足企业级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C104Plus总线和DSP系统的高速数传系统,它是空间数据传输标准AOS(高级在轨系统)的仿真和验证系统。该系统采用DSP对高速信号流进行实时的信道编解码,并且通过DSP作为桥接芯片实现了与PC104Plus总线的高速数据交换,从而实时地将数据送到嵌入式计算机中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较好地模拟了AOS的数据传输体制,验证了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是进行高精度检测的主要方法和关键技术。因为有些数据融合算法过于复杂 ,或者假设条件过多 ,阻碍其在工程的应用。针对微惯性传感器检测系统的特点 ,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信息分配原理的一致性检测方法 ,该算法具有简单、实时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