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鸡肠与鸭肠和鹅肠中6种微量金属元素含量差异。方法 使用HNO3-HClO4体系消解样品,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鸡肠中的Ca, Fe, Mn, Zn, Cu, Mg 6种微量金属元素进行测定。结果 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 精密度、准确度和重复性良好。进一步测定了3种禽类肠组织中微量金属元素含量, 鸡肠中6种金属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Ca>Fe>Zn>Mg>Mn>Cu; 在鸭肠中则为Ca>Zn>Mg≈Fe>Mn>Cu; 在鹅肠中则为Ca>Fe≈Zn>Mg>Mn>Cu。3种家禽肠组织中, 鸡肠的Fe、Mn和Cu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鸭肠和鹅肠, 大约高2~4倍, 而Ca含量则远低于鸭肠和鹅肠, 仅为两者的1/5~1/7, Mg和Zn的含量在3中家禽肠组织中相近。结论 鸡肠中除Ca元素外, 其余5种元素都高于或等于鸭肠和鹅肠, 因此在作为动物性中药材使用时, 不建议用鸭肠或鹅肠代替鸡肠。  相似文献   

2.
以质地存在差异的“蜜脆”、“嘎拉”、“倭锦”、“鸡冠”4 个品种的苹果为材料,分析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硬度、脆度和单果质量的变化,以及细胞壁中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含量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ronase,PG)、果胶甲酯酶(pectinmethylesterase,PME)、纤维素酶(carboxymethycellulase,Cx)、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活性的变化,以期找到品种间质地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硬度降低、脆度变小、感官脆度增大,细胞壁各个组分的含量在4 个品种中均呈下降趋势;在成熟果实中,脆性较好的品种果实中纤维素含量较低,水溶性果胶(water soluble pectin,WSP)含量较高,硬度低的品种果实中离子结合果胶(ionic soluble pectin,ISP)含量较高;PG、β-Gal在高脆品种“蜜脆”、“嘎拉”中活性较高,而Cx、PME活力在各品种间无明显差异。认为WSP、ISP和纤维素含量的差异以及PG和β-Gal活性的差异是形成苹果果实质地差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将酸奶发酵剂和不同菌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接种到原料乳中,检测酸奶发酵与冷藏过程中酸奶的pH值、乳酸含量、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数以及成品酸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当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初始接种量分别为1.8×10、1.8×102cfu/ml时,在酸奶发酵与冷藏过程中均未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成品酸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活性呈阴性;当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接种量分别为8.5×103、2.7×104、2.7×105、1.8×106cfu/ml时,在酸奶发酵过程中(42℃、4~5h),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冷藏(4℃)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数呈逐渐下降趋势;对于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初始接种量为8.5×103cfu/ml的样品,在冷藏的第3d就检测不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成品酸奶中耐热核酸酶活性呈阳性。在酸奶发酵与冷藏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乳酸含量的升高和pH值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居民家庭猪肉购买、运输、存放、烹饪等相关消费行为的现状,解析家庭场景中猪肉消费行为存在的风险因素和环节。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9~11月在猪肉生产和消费大省四川、湖南、广西地区针对家庭中猪肉的主要购买者和烹饪者开展调查。通过面对面询问获得共480名受访者的人口学特征、猪肉购买、运输、存放、烹饪以及砧板刀具清洁方式等信息,从而分析居民家庭猪肉消费行为现状和食品安全风险。结果 受访者多为女性(84.2%,404/480),年龄集中在45岁及以上(78.1%,375/480)。在购买和运输环节中,56.0%(269/480)受访者仅在菜市场购买猪肉,其中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愿意在菜市场购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购买猪肉后,96.9%(465/480)的受访者会将猪肉单独放在食品袋中并在1 h内到家,但在运输过程中未见使用冰袋的方式。在存放环节中,当天食用的猪肉,有28.4%(135/475)的受访者会在室温下存放,其中存放时间超过2 h占41.5%(54/130);烹饪环节中,仅有18.5%(43/233)的受访者会在室温腌制猪肉时将容器加盖或覆盖保鲜膜,71.9%(345/480)的受访者根据猪肉的颜色和硬度判断猪肉是否做熟,没有受访者使用温度计测量的方式进行判断;在猪肉烹调后,有85.0%(408/480)的受访者不能一次食用完,且无论未食用完的部分是否会过夜存放,均存在敞口存放猪肉的行为。对于良好操作规范的评价,城市居民中有专门处理生猪肉的砧板和刀具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农村居民(P<0.05),同时45.2%(211/467)的受访者在烹饪猪肉前没有做到流水下洗手20 s。结论 南方3省中,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居民,在猪肉购买、运输、存放、烹饪等家庭消费环节中均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家庭主厨和家庭成员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与干预。  相似文献   

5.
文骅 《印刷杂志》2003,(7):10-12
在凹印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工艺故障。这些工艺不仅是发生在印刷过程中,在印前制作以及后加工领域都会出现。这些故障的发生,往往会造成:加工费用、修理费、原材料费用的损失;印刷操作顺序出现混乱;高效的生产受到阻碍,成本上涨;不能提供有价值的印刷制品,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在凹印中,出现的工艺故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印前领域:商品规划不完备;印刷物构成不良;设计不完全;制版不良;印刷材料不良等等。印刷领域:印刷效果不良;色相不符;尺寸不准;印刷适应性不良;印刷条件不良;印刷精密度不准;印刷机装备不完全;印刷机操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宝玉石》2010,(2):60-61
<正>以当代珠宝风尚,展现体育文化的璀璨魅力;以现代体育精神,缔造时尚珠宝艺术经典;在运动中炫出完美人生;在创新中开拓珠宝经典版图!体育是跃动的音符,体育是舞动的旋律,体育是运动的艺术。  相似文献   

7.
<正>缝制机械行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心态,在逆境中奋起,在反思中前行,不仅有战胜困难的激情,还有理智的思考,对行业发展道路的求索。  相似文献   

8.
<正> 在食品生产中存在着大量与物性量化相关的问题。例如,食品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寻找合适且经济的原料及进货来源,以节省成本;新产品开发部经理欲开发出能合乎消费者口味的产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农作物育种研究员在进行有关流变特性的传统实验中,常常要面对在大量的实验消耗中如何节省宝贵的新品种籽粒的问题;生产部门需要确保在不同的车  相似文献   

9.
小满 《饮食科学》2012,(4):48-49
在“水晶之恋”广告片中崭露头角的清秀女孩霍思燕,之后又在多部电视剧中有出色的表现。她在《杨乃武与小白菜》中饰演了惹人怜爱的小白菜;在(《西安事变》中扮演了端庄秀美的赵四小姐;在《我要成名》中扮演了时尚至上的吴晓菲;在《最后的格格》中扮演了娇美娴静的云香格格。这些角色跨度很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盐渍藠头提取物藠头素的特征波谱、皂苷和稳定性.利用紫外扫描仪测定藠头素在酸性水溶液、碱性水溶液、乙酸乙酯、正丁醇、95%乙醇、石油醚中的特征吸收谱线;利用特征泡沫试验,判断皂苷种类;通过考查不同pH下溶液沉淀含量和颜色变化.判断藠头素的稳定性.藠头素的特征紫外吸收如下:酸性溶液中,210 nm;碱性溶液中,205,240~300 nm;乙酸乙酯溶荆中,200~240 nm;正丁醇溶剂中,200~250,360 nm;95%的乙醇溶液中,200,265,340 nm;石油醚中,200~220,340~380 nm;藠头素中存在三萜皂苷;藠头素在酸性条件下比碱性条件下稳定.试验结果可为藠头素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黄海胆棘壳色素理化性质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海胆棘壳色素在水、甲醇等极性溶剂中溶解性较好,在石油醚、正己烷等非极性溶剂中溶解性较差;在酸性环境中显橘黄色,在碱性环境中显土黄色;耐热性较好,但耐光性较差;Na2SO3和山梨酸钾既可引起色素颜色改变,又可降低色素稳定性;H2O2和NaCl不改变色素颜色,但可降低色素稳定性;高质量浓度蔗糖可增强色素稳定性;VC对色素起到护色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庆云  罗春 《食品科学》1984,5(3):53-54
<正>现已发现在脱脂豆粕中含有大量的可在生产清凉饮料中有效利用的有机酸,在这些有机酸中主要的是柠檬酸,其次是苹果酸、酒石酸和琥珀酸等等。  相似文献   

13.
论品牌危机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企业在品牌经营中无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危机的现实状况 ,提出了品牌危机管理的概念 ,并进一步提出了品牌危机管理的方法 :1、品牌危机的防范 ;2、品牌危机的处理 ;3、在危机中树立品牌 ;4、在品牌危机中获利。  相似文献   

14.
李如平 《食品科学》1984,5(2):34-35
<正>去年,我们在蒜苔腌渍加工过程中,就保“绿”、保“脆”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我们认为蒜苔在腌渍加工过程中的变色问题,实质上是蒜苔本身内叶绿素的变化。根据叶绿素的性质、它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在不同的pH值介质中,呈现不同的颜色。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的镁可被二个原子的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食用油在中式传统煎炒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亚麻籽油4种常见食用油为原料,通过煎豆腐、炒土豆丝两种菜品烹饪过程,分析食用油在煎炒过程中酸值、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及傅里叶变换红外(FITR)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菜籽油在煎制过程中过氧化值变化最大;大豆油在炒制过程中过氧化值变化最小;花生油在煎炒过程中酸值变化最大,在煎制过程中过氧化值变化最小;亚麻籽油在煎炒过程中酸值变化最小,在炒制过程中过氧化值变化最大; 4种食用油在煎炒过程中各脂肪酸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但FTIR光谱显示有少量反式脂肪酸产生。食用油在煎炒过程中各理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均符合食用油国家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6.
<正>在制革制裘圈内,同行们为中圣皮业的管理和产品质量、规模称道;在皮衣皮鞋圈内,同行们为中圣的供货速度及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折服;在皮化圈内,化料商为中圣的诚信而津津乐道;在制革技术圈内  相似文献   

17.
2009,我们需要控制成本;2009,我们加强管理;2009,我们扩大内销,2009,我们在培养自己的人才;2009我们在思考中前行……在经历了2008的大洗涤后,一个个理智而坚定的声音在萧条的市场中响起,我们的信心在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8.
在许多啤酒厂洗涤接种酵母一般选用 H_3PO_4,以清除细菌对啤酒的污染。洗涤接种酵母不妥将使发酵特性变差,当把酸洗酵母接种到12°P 麦汁中,观测发酵特性并没有下降,而接种到20°P 麦汁中,发酵24hrs 观测酵母活性下降,把酵母继续接种到20°P 麦汁中并控制酵母用量,从检测麦汁中糖的组份可以看出,在麦汁中葡萄糖降低率变慢,从而导致20°P 麦汁利用麦芽糖滞后,而在12°P麦汁中酵母利用葡萄糖期间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再生丝素蛋白固定过氧化氢酶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治平  刘清斌  黄丹 《食品科学》2003,24(6):103-105
从莴苣种子中提取过氧化氢粗酶,利用再生丝素蛋白在甲醇作用下,其分子结构由可溶性randomcoil向不溶性β-sheet发生转变,从而将过氧化氢粗酶固定在的β-sheet所特有的分子氢键中,制得过氧化氢传感器。该传感器在pH=6.5的KH2PO4-NaOH工作介质中,过氧化氢浓度在5.0×10-5~3.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研究采用热脱附结合气质联用技术(TD-GC-MS)对冷榨法、超临界法、亚临界法和溶剂提取法所得椰子油中的挥发性成分组成与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4种椰子油中共鉴定出8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酸类、酮类、酯类、醛类、烃类等化合物;亚临界法制得的椰子油中检出醇类化合物种类最多,达8种,与其他3种椰子油几乎无共同性;辛酸在4种椰子油中均有检出,在亚临界油中含量最高,达58.75%;酮类及醛类化合物在4种椰子油中种类与含量均较少;酯类化合物在各椰子油中种类最为丰富,δ-辛醇内酯在溶剂提取油中含量最高,达21.53%;D-柠檬烯在溶剂提取油中含量最高,为2.68%;1,3,4,6,7,8-六氢-4,6,6,7,8,8-六甲基环五-γ-2-苯并吡喃在超临界油中含量最高,为2.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