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的产生是从饮食开始的……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礼义之邦,历来崇尚礼仪,包括饮食礼仪。其实,礼的产生乃是始于饮食。古时候。把黍米、切割成块的猪肉烤熟而吃,用双手捧着小坑的积水喝,都是饮食礼仪的原始体现。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食不语,寝不言”,即吃饭时不交谈,睡觉时不说话;“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吃糙米饭菜汤时也须得先祭,表现也斋戒般的恭敬;“席不正,不坐”。是说坐席不端正就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意思是说。同本地方的人一道饮食,要等老人都离席而去,自己才最后告退。中国饮食礼仪由来之久,在世界饮食文化史是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
北方佳厨     
北方佳厨“夫妻已人到中年,应尤其注意补钙,比如每天喝奶,吃紫菜;孩子15岁,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应注意多种营养元素的吸收,所以我们培养他喝奶的习惯,当然也要多吃蔬菜。”贾群娜女士北京市人生杂志社贾女士的拿手菜、特色菜、待客必备菜是──红烧鸡翅、清蒸妒鱼、糖醋带鱼、拨丝山药!贾女士不仅厨艺高超,而且细心周到,极会照顾、体贴家人。考虑到丈夫、女儿也都是脑力劳动者,贾女士在每天的饮食中尤其提倡喝牛奶,喝玉米粥,喝紫菜虾仁汤。一月食讪:早餐:牛奶、面包、鸡蛋、牛肉汉堡,有时也吃包子、米粥、豆浆等,周末也可…  相似文献   

3.
健康谚语     
刘扬 《烹调知识》2009,(7):62-62
1.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2.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3.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4.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5.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相似文献   

4.
正因为吃的重要性.人们在遣字造句、日常用语中,吃字出现频率极高,凡是动嘴的喝、吸均为吃.如吃老酒、吃开水、吃香烟、吃菜、吃野味、吃零食、吃素、吃荤等等。  相似文献   

5.
朋友的宝宝自从生下来后就比别的宝宝能吃.别的宝宝喝100毫升奶时.她的宝宝要喝150毫升.别的宝宝吃150毫升奶时,她的宝宝就要喝250毫升。朋友曾试图故意少给宝宝喂一些.结果宝宝“哭死相拼”,非得喝到心满意足.嗝声连连。朋友又担心又不解,难道自己的宝宝是个“大胃王”?  相似文献   

6.
无不是茶     
春上,我到长满茅草与马鞭草的山上植树,银锄落下,吃进黄土,往上一提,纵横交错的草根与马鞭草根就被翻了出来。小时候,我是小小的放牛郎,生来十分馋嘴,却无物供应,于是便趁放牛的闲散时光,手持一把盈盈一尺的小锄,专门挖茅草根和马鞭草根吃。茅根生长于地下.从没有见过阳光.滚壮肥硕。雪白透亮.尤其是那黄鳝怀孕样子的茅草根+水汁充沛,一嚼下去,滋滋出水,清甜醇厚.比糖果还甜蜜。再见茅根.如见故乡物.便挖了一大把.有大姐见此相问:”你是拿回去煎茶喝吧?”这也可做茶喝吗?大姐说:”茅根当茶.特别清火,对牙龈炎有奇效。”生活在纷繁的世界中,我经常是一肚子火的.于是把茅根带回去.用砂罐子煎茶,茶昧不甜了,倒略略有点苦.吃那么三五次,牙龈炎果然好了。这茅篓裉有中药味道。  相似文献   

7.
酝酿芬芳     
我们医院的医生护士都喜欢喝葡萄酒,全院职工几乎家家都酿葡萄酒,少的一年酿80多斤,多的酿200多斤,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还把自酿的葡萄酒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喝。医院的“葡萄酒热”,缘于一位叫郎丽萍的护士,该小女子很会享受美食,在吃的方面,从不亏待自己,凡是她想吃的东西她都要买来尝一尝,说是要把过去的损失补回来。有一次我跟救护车送病人到南华,她托我们给她带回一只一人多高的大瓦缸,原来她是用此缸酿葡萄酒。葡萄酒酿好后,  相似文献   

8.
一位妈妈在我的博客里留言:"宝宝七个月,从四个月开始吃了辅食就不喝奶。我非常困惑,狠心光给她喝奶又怕她营养不够。但宝宝只要吃牛肉饭之类就一口奶都不肯喝,很饿时也只喝二三十毫升。我该怎么办呀?"  相似文献   

9.
在他生命的末期,他平均每天只睡三个小时.毫无节制地暴饮暴食.一天喝两瓶威士忌.再加上酒精成分极高的血腥玛丽,在拍摄现场吸食大麻.并开始吃一种叫Mandrax的强烈安眠药。他曾向同事炫耀自己神经系统忍受药物的能力,同事看着他吸食古柯碱.服用三颗强力安眠药,并喝下整整三大杯威士忌。“要是我在十五分钟之内还睡不着的话,”法斯宾德说.  相似文献   

10.
常听到一些孩子的父母发愁地说:“我们的孩子太喜欢吃零食,每到吃饭就挑三捡四的。什么都不愿意吃。”也有的父母说:“我们的孩子只喜欢吃肉,就是不爱吃蔬菜。”的确.在平时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偏食、挑食的不良行为,如喜欢吃肉、吃零食、吃甜食,吃水果、喝饮料等,而不喜欢吃蔬菜、喝白开水.这让很多父母感到头痛和担忧。  相似文献   

11.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以食为天,餐桌礼仪自然也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的餐桌礼仪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民族性格。俄罗斯:弹颈部表示要酒喝俄罗斯人吃饭讲究很多。比如,吃面条时,要右手拿餐叉叉起几根面条,旋转后将面条卷在餐叉上,再放到嘴里,切不可用嘴吸食面条;吃鱼时,要左手拿一小块面包按住鱼块,  相似文献   

12.
蔡源霞 《饮食科学》2008,(11):56-56
说到茶饼.许多爱茶喜茶的人,就会想到制成饼状的茶叶,可我要说的九江的茶饼.却是当地特有的一种茶后点心。九江茶饼是要配茶吃的.如沏的庐山云雾,当然要配“云雾”馅的茶饼.小姑娘们喜欢喝茉莉花茶,那就可以吃“茉莉花”味道的茶饼……茶与茶饼相得益彰.增色添香。  相似文献   

13.
绿豆糕     
记忆中一年有两个节日,母亲是要忙上一阵的。一个是春节。另一个是端午节。春节时难免慌张一些,一家老小吃的喝的要备齐,总让母亲费神费力。而到了端午节.母亲就从容多了。收收割割.油菜下来了,小麦归仓了.家里的坛坛罐罐该满的都满了.屋子里到处飘着清香。这时找个理由过个节.让肚子尽情地享受一下也就理所当然.翻了翻日历,就端午节挨着近,于是大张旗鼓、理直气壮地忙碌起来。  相似文献   

14.
虽地处两端.中国与法兰西却习性相通。勾连两国的渠道之一便是吃、用法国总统希拉克的话来说,全世界只有两大菜系,一是法看,二是中餐。的确,我们两国人都重吃,而且,吃得绚丽,吃得精彩,吃出了迷人的文化,只不过当吃足于文学,现于字里行间时,我们在共性之中往往能发现某些有趣或发人深思的差异。我曾撰文论述了西方作家写吃的特征。总体上说,洋人在吃上费的笔墨要少得多,而且,用意常常不同。试举莎翁的名作《哈姆雷特》,该剧译成中文约12O页。主题为复仇.3巨吃迢遥.与吃沾了走边的仅三句话:“你会绝食吗?你会喝一大缸醋…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保健食品》2009,(2):96-96
你在运动前后都吃什么东西?喝果汁还是运动饮料?你在吃饭多久后才运动?你知道怎么吃才不会变胖呢?许多人常常受此困扰,因为怕运动后乱吃东西会变胖。那么.运动前后该如何吃才最恰当,  相似文献   

16.
吃茶     
《食品指南》2009,(9):24-25
到湖南、江西人家里俪季.茶也是吃.烟也是吃但是此吃非彼吃。湖南,江西人之所谓吃茶者.喝也,湖南江西人之所谓吃烟者.吸也。古吴楚方言之遗韵.常弄得许多初来乍到的外乡人头晕脑胀。本文所要说的倒是真正的吃茶——喝完茶汤后.再将茶叶吃到肚子里。  相似文献   

17.
《饮食科学》2009,(11):34-34
盈盈的食欲一直不错,这几个月尝试吃辅食也顺利得很。每次喝完150毫升奶粉后.再给她吃点面包之类的小零食,她绝对不会拒绝,香香美美地吃下去。虽然盈盈每次喝奶量不算多.但一天下来总奶量有600多毫升.也不算少了.所以我们继续给她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18.
《食品与生活》2011,(6):45-45
有人在吃了半块豆腐乳后,用酒精检测仪测出的酒精浓度为每百毫升102.4毫克,吃一块豆腐乳后测出的酒精浓度为每百毫升335毫克,均达到了酒驾标准。也有人仅仅喝一瓶藿香正气水,酒精浓度就达到了每百毫升300毫克。  相似文献   

19.
去澳大利亚旅行.我从曼谷转机。在空中飞了十个小时.尝过了空中快车提供的餐点甜食.那味道实在不敢恭维.只能满足基本的充饥需要。飞机到墨尔本.已经过了吃中午饭时间.我们马不停蹄地跟当地导游东走西逛.开始观光。到当地时间晚7点就餐前.肠胃早就打起小报告了。还好,导游说不惜血本让我们吃好喝好在澳大利亚的第一顿晚餐。我们到了自助餐厅.  相似文献   

20.
洪涛 《饮食科学》2000,(11):29-29
在对我国的河北、河南、山西省和北京市的食管癌高发区进行调查时,发现该地居民多喜欢吃热食、喝热粥、喝滚烫的开水,或喜欢蹲着吃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