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田娟  陈彪  吕浩  吴志兵 《陕西化工》2014,(2):346-352
综述了近年来以1,8-萘酰亚胺-罗丹明为母体的FRET机理阳离子探针的研究进展.介绍了Hg2+,Al3+,Fe3+,Sn4+,Cr3+和H+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性质及其应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文旭  袁泽利  胡庆红  江波 《广州化工》2014,(22):54-56,110
以罗丹明6G、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中间体N-罗丹明6G内酰乙二胺,将中间体分别与吲哚-3-甲醛、2-苯甲酰基吡啶、吡咯-2-甲醛、2-羟基-1-萘甲醛反应,合成了合成了四种罗丹明衍生物,即探针IR、 BR、 PR、 NR。在乙醇/水(1:1, V:V)混合溶液中,考察了四种探针对Fe3+的选择性识别及不同Fe3+浓度对四种探针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测试范围内的18种阳离子中,探针IR、 BR、 PR、 NR均能选择性地识别Fe3+,引起荧光强度和吸收强度的显著增加,随着Fe3+浓度的增大,探针IR、 BR、 PR、 NR溶液的颜色逐渐加深,荧光强度逐渐增大,实现了裸眼及荧光对Fe3+的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3.
【摘要】设计合成了新型禽吡啶盐结构的褥驻素类Cu2+荧光分子探针CCu。在中性缓冲溶液中,CCu在常见碱金属离子(K+,Na+)、碱土金属离子(Ca2+,Mg2+)、过渡金属离子(Cd2+,Ag+,Fe3+,Pb2+,Hg2+,Cr3+,Co2+,Ni2+,Cu2+,Zn2+)中能够专一性的识别Cu2+。滴加Cu2+后引起吸收光嘴蓝移27nm,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淡绿色,荧光光谱蓝移18nm,荧光增强8.3倍。  相似文献   

4.
孙林  柴兰兰  郝扶影  王鹏阳  金凤 《应用化工》2014,(11):2019-2022
以对二乙氨基苯甲醛和丙二酸为原料合成β-对二乙氨基苯丙烯酸,研究其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对常见过渡金属离子的识别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蓝移;该化合物荧光性质强,荧光量子产率大;可以作为猝灭型荧光探针分子,对Fe3+、Cr3+有优良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5.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荧光素类Ca2+荧光探针,其结构经IR、1HNMR、MALDI-TOF MS测试得以证实.同时,对该目标探针进行了FS测试,结合杂环Ca2+荧光探针的结构特点分析,为合成新型Ca2+荧光探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醛胺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萘酰亚胺席夫碱荧光探针(L)。探针L的分子结构通过1H NMR进行了鉴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探针L可选择性识别Fe~(3+)离子,并且具有可视化识别特点。  相似文献   

7.
任海晶  吉跃英  陈强  马兰  任颖 《广东化工》2014,(18):243-244,222
合成了一种菁染料-β-环糊精化合物(Dye-β-CD),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探讨了以这种菁染料-β-环糊精作为带有荧光探针的主体化合物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菁染料-β-环糊精能够在pH=7.2的缓冲溶液介质对Cr3+进行定量识别,根据Benesi-Hildebrand方程确定该菁染料-β-环糊精与硝酸铬包结比为1,其包合常数为5.47×104 L/mol,合成的菁染料-β-环糊精化合物是一种优良的带有荧光探针的主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以对氨基酚和3-溴肉桂酸为原料,以4-溴-1,8-萘酰亚胺为荧光母体设计合成了一例用于检测细胞内肼的荧光探针NH1。该探针能够对肼产生特异性响应。利用1H NMR、MS对NH1进行了结构确证。在体外测试中,探针NH1最大发射波长处(λem=535 nm)的荧光强度随着肼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并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检测限为0.23 μmol/L。该探针有着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在广泛pH范围内(4.5~10.5)均能够特异性检测肼。该探针能够染色到细胞内对细胞内的肼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了基于萘胺为荧光团的的氟离子荧光探针。通过核磁表征了荧光探针的结构。研究了该探针在加入F-前后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F-的加入,探针有明显的荧光增强。另外,探针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加入其他阴离子不影响其光谱性质。以上性能证明,该探针有望应用于检测F-的荧光传感器。  相似文献   

10.
以3-甲酰基-7-二乙胺基香豆素和2-氨基烟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席夫碱结构的香豆素类荧光探针,该合成方法简单,收率较高,产物易提纯。研究结果表明,当往探针中加入Cu2+时,探针的荧光强度急剧升高,而加入其他金属离子时,探针的荧光强度变化较小,Cu2+浓度在0~5.0×10-4mol/L范围内,探针的荧光强度随着Cu2+溶度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1.
用溶胶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了YVO4:Eu^3+,Bi^3+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研究了合成产物的结构、表面形貌,分析了在Eu3’含量一定的情况下掺杂Bi^3+的浓度的变化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合成的YVO4:Eu^3+,Bi^3+荧光粉为单相结构、粒径在1um左右、无团聚现象;Bi^3+对Eu^3+离子有敏化作用,在一定浓度下使荧光粉的发射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以菲醌和对苯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以菲并咪唑荧光探针。由于荧光探针中的醛基与HSO_3~-发生加成反应,产物的得失电子能力发生改变,分子内电荷转移(ICT),从而引起吸收光谱的变化。采用该机理测定HSO_3~-,具有反应快速、操作简便等特点,可用于海产品中HSO_3~-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菁染料-β-环糊精化合物(Dye-β-CD),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探讨了以Dye-β-CD作为带有荧光探针的主体化合物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Dye-β-CD能够在pH=7.2的缓冲溶液介质中对Cu^2+进行定量识别,根据Benesi-Hildebrand方程确定Dye-β-CD与硫酸铜包结比为1,其包合常数为5.47×10^4L/mol,表明Dye-β-CD是一种优良的带有荧光探针的主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设计合成了Cu~(2+)种新型的Cu~(2+)荧光探针NPE,并利用元素分析、核磁、质谱等方法对探针结构进行表征。室温下,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的荧光性质研究发现,探针NPE对于Cu~(2+)表现出荧光淬灭效应,而在相同测试条件下其他金属离子对此探针的荧光则没有影响,因此该探针可对Cu~(2+)选择性识别。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重金属排放对人们的危害日益增加,因此对于它的检测很重要,而1,8-萘酰亚胺化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在这一方面研究中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本论文设计合成萘酰亚胺的目标荧光探针来对金属离子进行响应。首先是合成含有萘酰亚胺的目标荧光探针,然后通过核磁表征目标产物进行紫外吸收光谱测试,最终通过荧光光谱分别测试对Cu2+,Fe3+,Ni2+,Hg2+等离子的响应情况。  相似文献   

16.
以邻氯苯甲酸、邻苯二胺及水杨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离子荧光探针AS(4-(2-羟基苯亚甲基)氨基吖啶酮),化合物的结构通过红外、核磁进行确认。由选择性实验、竞争性实验、荧光滴定实验得出,在乙腈溶液中该化合物AS对Cr3+具有优良的专一识别能力。当Cr3+与Cu2+共存时,AS不能有效地监测Cr3+;当Cr3+在0.5×10-5~7×10-5mol/L的浓度范围内,体系的荧光强度ΔF与Cr3+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拟合系数为0.973 67。  相似文献   

17.
根据荧光探针设计原理和香豆素及喹啉类化合物的特性,以7-二乙基氨基香豆素-3-醛和4-(4-甲基喹啉-1-烯-1-基)丁烷-1-磺酸盐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香豆素-喹啉类荧光探针XDS-1,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了XDS-1的结构,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测试了其光谱特性。结果表明合成的XDS-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波长长,荧光发射波长长,Stokes位移大。  相似文献   

18.
区别与传统意义的合成方法,本实验采用微波的条件下把Fe3+和Cr3+加入到碱性溶液中制备出Fe-OH和Fe-Cr-OH聚合羟基阳离子,并制备出不同Fe3+/(Cr3++Fe3+)比值的柱撑蒙脱土。另外还利用本实验合成的改性蒙脱土对40mg/L模拟污水茜素红溶液进行吸附实验,并研究了各测试条件的改变对其吸附去除率影响,并从柱撑蒙脱土的结构改变加以了证明。结果表明:Fe-OH和Fe-Cr-OH聚合羟基阳离子柱撑蒙脱土的层间距离明显增大使其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好于单纯的钠基蒙脱土)。  相似文献   

19.
通过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功能化的介孔材料SBA-15(SBA-15/560)和多羟基碳点(CDs)之间形成共价键,合成一种新型复合荧光探针(SCDs)。通过TEM、FT-IR和XPS对SCD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多羟基CDs已成功组装到SBA-15 / 560中,表明该复合探针不仅具有优异的多羟基CDs的荧光性能,而且还具有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随后,将该复合荧光探针用于2,4,6-三硝基苯酚(TNP)的检测可以发现该复合荧光探针对TNP具有选择和敏感的响应性。对TNP的分析表明,该复合荧光探针在1~8和10~70 μmol/L范围内显示两个线性范围,检测限为0.17 μmol/L。该复合探针可望用作为TNP检测传感器。  相似文献   

20.
刘庆宇  姜娜  刘乐乐  郑庚修  魏琴 《精细化工》2020,37(9):1806-1811,1832
以对氨基酚和3-溴肉桂酸为原料,以4-溴-1,8-萘酰亚胺为荧光母体设计合成了一例用于检测细胞内肼的荧光探针NH1。该探针能够对肼产生特异性响应。利用1HNMR、MS对NH1进行了结构确证。在体外测试中,探针NH1最大发射波长处(λ_(em)=535 nm)的荧光强度随着肼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并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检测限为0.23μmol/L。该探针有着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在广泛pH范围内(4.5~10.5)均能够特异性检测肼。该探针能够染色到细胞内对细胞内的肼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