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贵州省织纳煤田煤层特征及煤层气资源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中西部织纳煤田煤层气资源丰富,但煤层气的系统评价工作比较薄弱,为全面分析、评价该区煤层气资源状况、赋存条件,以煤田地质钻孔、煤层气参数井获取的原始资料为基础,对织纳煤田煤层气地质条件,特别是储层含气特征及煤层渗透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采用体积法对煤层气资源进行了计算和评价。结果表明:①该区煤层主要为中-薄层、中等灰分、低挥发分、相对富氢无烟煤,除了煤层气勘探主力煤层6号煤煤体结构较大程度地受到构造破坏外,其余煤层原生结构较完整;②虽然该区煤储层渗透性相对较低,但区内含煤面积大,煤层气资源丰度较高,含气量较高,煤储层厚度较大,可采性好,具备较有利的煤层气勘探地质条件与可采性;③煤层气总资源量为1 852.91×108 m3,其中埋深1 000 m以浅煤层气资源量为1 436.59×108 m3,大于15 m3/t含气带资源量为1 484.34×108 m3,潜在煤层气可采资源量为747.65×108 m3。结论认为:比德向斜化乐勘探区在煤层气资源丰度、平均含气量和试井渗透率3个方面优势相对明显,可作为煤层气勘探最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2.
全球低煤阶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厚度大、含气量偏低、渗透性好、单井产量高,成为煤层气地质评价与产业发展的重点。国外低煤阶煤层气产量已占煤层气总产量的80%,而中国仅为1.8%。通过国内外低煤阶煤层气资源分布、勘探开发进展、地质差异性、成藏共性特点及聚气模式等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低煤阶煤层气资源丰富,主要赋存于新疆侏罗系、内蒙古东部白垩系及中国东北地区古近系煤层;在以挤压、碰撞为主的构造演化背景下,中国低煤阶煤层物性显著变差,湿润气候区降雨或干旱气候区山前冰川融水的补给使煤层产生次生生物气,但区域动力变质、岩浆接触热变质所产生的热成因气,使新疆、中国东北地区低煤阶煤层含气量普遍偏高;地质差异性导致中国低煤阶煤层气风化带深、聚气模式多样、产气量偏低;气候条件、构造演化对低煤阶煤层气聚集影响显著,“淡水补给生气”、“圈闭聚气”是国内外低煤阶煤层气成藏且气井高产的共性主控因素,但生气、聚气阶段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特点的煤层气藏;中国低煤阶煤层气“甜点”区评价应注重一定埋深、高煤层水矿化度、单斜/向斜的承压水滞留区或断块、背斜等圈闭部位。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方法与结果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新一轮的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是迄今为止评价规模最大、范围最广、资源系列最全的一次,其成果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详细介绍了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采用的方法,并与我国历次煤层气资源评价进行了对比。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采用了以体积法为主的评价方法体系,以煤层含气量、可采系数、煤层气资源类别评价标准等为关键评价参数,系统评价了全国42个主要含煤层气盆地(群)、121个含气区带的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全国埋深2 000 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36.81×1012 m3,可采资源量为10.87×1012 m3;煤层气资源集中分布在鄂尔多斯、沁水、准噶尔等大型盆地,在层系、深度和地理环境的分布上具有很强的不均衡性,资源品质较好,以Ⅰ、Ⅱ类为主。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东部低煤阶含煤盆地群的煤层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具有煤阶低、煤层含气量低、含气饱和度高、煤层厚度大和资源丰度大特点的美国粉河、尤因塔盆地的煤层气成功勘探经验基础上,重新认识了我国内蒙古东部低煤阶含煤盆地群的煤层气资源潜力。指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是我国内蒙古东部重要的聚煤期,且热演化程度低、煤阶低、含气量普遍不高,但地层厚度大、煤层厚度大,资源丰度高,初步预测煤层气资源量超过2万亿m3。认为在内蒙古东部低煤阶含煤盆地开展煤层气勘探,必须加强保存条件研究,加强高含气饱和度地区预测研究,重视二次生物成因气和加强盆地的水动力因素的研究,才能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地区是中石油对煤层气近期勘探中发现的一个高饱和煤层含气区,钻探的吉试1井、5井在煤层段试气获得了工业性气流,对今后我国中煤阶煤层气的勘探方向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该区煤层厚度、煤层埋深、煤岩煤质特征、煤层演化特征、煤储层物性、煤层含气量、煤层气保存条件及资源量等条件,基本证实了大宁—吉县地区是一个整装的煤层气大气田,初步控制含气面积717 km2,控制煤层气地质储量1500×108m3。  相似文献   

6.
����ˮú������̽����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以六盘水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获得的实际资料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成果,对其勘探开发前景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该区具有煤层多,累计厚度大,煤阶类型多样;煤层含气量较产,煤层气资源量丰富;含气饱和度、临界解吸压力与地层压力的比值中等;煤层渗透性非均质性较强;煤层单层较薄,煤体结构较差;煤层地应力较高,杨氏模量较低及地形条件较差等特点。通过对上述特点的综合分析,章认为六盘水煤层气地质特征总体表现为煤层气资源条件优越,煤层气可采性较差;目前制约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问题是选层技术、压裂技术和形成井网技术。建议继续六盘水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并重点开展选层技术、压裂技术和形成井网技术的攻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沧县隆起中南段煤层气勘探前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国内外煤层气研究的新思路,按照煤层气地质选区评价标准,从该区含煤性、含气性和可采性三个层次展开研究。在含煤性研究中从大华北煤层对比开始,分析沧县隆起中南部煤层展布特点,并结合常规地震资料,研究地震相的变化规律,预测煤层分布;运用等温吸附曲线并结合测井资料特殊处理进行煤层含气量预测;在构造分析中,从该区基底结构研究入手,分析构造演化史对煤层气藏的形成和影响。最后计算了该区煤层气资源量,指出了煤层气勘探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8.
沁水盆地樊庄区块煤层气资源与探明储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含气量法对沁水盆地樊庄区块主要目标煤层的煤层气资源量和探明储量进行了计算。通过采用块段划分、平均取值、统一求和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为:该区块煤层气资源丰富,总资源量达735.32×10^8m^3,资源丰度大,为2.32×10^8m^3·km^2;煤层气探明储量高,3号、15号煤层累计探明储量349.05×10^8m^3,累计探明可采储量174.53×10^8m^3。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块的煤层气资源量和探明储量之大,在我国尚属首例,可以称之为煤层气高富集区。  相似文献   

9.
煤层气探井的地质录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层气探井的地质录井秦正伟(地质矿产部华北石油地质局第九普查勘探大队)主题词煤层,煤成气,探井,录井钻探煤层气探井的目的是为评价煤层气(以煤层甲烷为主)的资源远景提供地质依据,要获取的最主要参数是煤层的含气量和渗透性。因此,煤层气探井的地质录井重点是...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预测1500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9×1012m3,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为弄清该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前景,在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系地层,主力煤层的构造、分布,煤储层的物性、饱和度等煤层气基本地质条件及煤层气资源情况的基础上,认为该区的煤层具有较好的含煤性、含气性和可采性;结合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区进行了整体评价,提出了渭北区块的韩城—合阳井区、临汾区块的午城—窑渠井区、吕梁区块的柳林—三交井区、吕梁区块的保德—神府井区是4大煤层气富集区。结论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资源探明率和资源转化率、勘探程度均较低,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广阔,具有商业化产气能力和形成大型煤层气田的条件,必将成为全国煤层气规模化、产业化、商业化运作的"甜点"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然气资源研究   总被引:29,自引:9,他引:20  
中国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天然气远景资源量为47万亿m^3,最终可采天然气储量14万亿m^3。天然气资源量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柴达木、东海、莺歌海、琼东南、松辽、珠江口、渤海湾、准噶尔等11个盆地中。西部地区的资源量约占总量的80%左右;东部占8%;海域占12%。中国天然气资源的勘探程度仍然很低,勘探潜力大,勘探领域多,中国陆上主要天然气勘探领域以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四大气区和松辽深层为主;海上以东海、莺歌海、琼东南以及珠江口盆地为主。中国煤层气资源也较丰富,煤层气远景资源量为27.3万亿m^3。图3表1参21  相似文献   

12.
沁水盆地煤岩储层单井产能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沁水盆地煤层气资源丰富,最新一轮的资源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埋深2 000 m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可达3.98×1012 m3。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蓝焰公司等单位相继在盆地南部的潘庄、寺庄、樊庄等区块获得了煤层气产能;然而该盆地目前煤层气井年产能仍小于20×108 m3,距煤层气大规模产能建设目标差距甚远。由于影响煤层气高产的因素较复杂,导致各井排水采气生产特征差异较大,稳产周期与产能也复杂多变。基于此,重点分析了煤层气井单井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盆地煤层气产量较高的井主要分布于煤层厚度大于5 m,含气量大于19 m3/t,含气饱和度高于70%,渗透率为1.0×10-3 μm2左右,临界解吸压力大于1.8 MPa且地层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陕甘宁盆地是一个大型聚煤盆地,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和中生界侏罗系是其两套主要的含煤层系。石炭—二叠系煤层镜质组含量高,热变质程度较高,含气量大,煤层气资源量为68×1012m3,有利勘探部位主要位于盆地东缘和西缘;侏罗系煤层镜质组含量较低,热变质程度低,含气量相对较小,煤层气资源量为42×1012m3,有利勘探目标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指出了上述两套层系的6个勘探目标,其中侏罗系煤层气有利目标区为:正宁地区、乌审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气有利目标区为:吴堡—永和地区、韩城地区、银洞子地区、横山堡地区。  相似文献   

14.
浅议我国西北低煤阶含煤盆地煤层气的勘探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国内外实例,分析含气量和含气饱和度在煤层气勘探评价中的作用,认为在低煤阶含煤盆地中进行煤层气勘探很有前景。美国的粉河、尤因塔盆地和我国的铁法盆地的煤阶都为低煤阶,含气量也不高,但都获得了商业气流,勘探见到了成效。其主要原因在于它们都具有较高的含气饱和度,加之煤层巨厚和渗透率较高,这些有利因素弥补了其它方面的不利。在我国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分布中,西北地区低煤阶煤占了相当的比例,结合实例和分析西北低煤阶盆地的特点后认为:在西北含煤盆地进行煤层气勘探必须重视生物成因气的研究,加强盆地的水动力因素及保存条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合阳地区是我国煤层气勘探的重要区块,在该区进行煤层气赋存特征研究并预测煤层气资源量,对其进一步的开发十分必要。 为此,从地质条件、储层特征(煤层分布、煤层埋藏深度、煤岩特征、煤储层吸附性、煤储层压力、煤储层渗透性及煤层含气性)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该区煤层气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煤层气的保存条件优越;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山西组和太原组,含煤层 11 层,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 4 层,煤层累计厚度为 11 m 左右,主力煤层为 5 号煤层,单层厚度超过 3 m;煤质以中-高灰分、低挥发分的贫煤为主,受构造活动破坏的影响较小,煤岩的原生结构较完整,煤储层含气量高且吸附性强。煤层气资源量预测结果表明:该区煤层气主要分布在埋深小于 1 600 m 的范围内,煤层气资源量约为 442.72 亿 m3,其中埋藏深度小于 1 300 m 的煤层气资源量约为 335.01 亿 m3。 由此可见,合阳地区煤层气具有很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西北低煤阶盆地生物成因煤层气成藏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美国粉河、澳大利亚苏拉特等低煤阶盆地煤层气勘探取得突破以前,一直认为具有商业价值的煤层气资源主要存在于中煤阶的煤层中,煤阶太低,一般含气量不高,不具有勘探价值。但是近几年来的发现证实,低煤阶盆地煤层厚度大,渗透率高,资源丰度大,含气饱和度高,同样可获得商业性气流,而且从其气体的成因来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生物成因的煤层气。利用煤层气成藏模拟装置对低煤阶含煤盆地的煤岩样品开展成藏模拟,从实验角度证明了中国西北地区虽然煤层煤阶较低,热成因气较少,但是却存在着具有商业价值的二次生物成因的甲烷气,再加上含煤层系众多,煤层厚度大,资源丰度极高,仍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7.
鹤岗盆地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勘探开发潜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鹤岗盆地煤层气勘探程度很低,目前仅有3口煤层气参数井,对该区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的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区域构造特征、含煤地层特征、储层特征(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煤岩特征、煤变质程度、煤层气含气量)3个方面入手,分析了该区煤层气的赋存特征。结果显示:主要含煤地层为白垩系城子河组,含煤40余层,可采或局部可采36层,煤层累计厚度为30~70 m,主力煤层为15#、18#煤层,单层厚度超过10 m;煤质主要以气煤为主,受岩浆岩作用,煤变质程度由南往北逐渐增高。煤层气资源量预测结果表明:该区煤层气资源量主要分布在1 500 m以浅的范围内,煤炭储量有48.12×108 t,煤层气资源量为496.4×108 m3。其中南山-新一矿为鹤岗矿区的主要含气区,含气量介于7~16 m3/t,煤层气资源量为352.4×108 m3,占总资源量的70%,说明该区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8.
�й�ú������Դ�ֲ�����̽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煤层气资源潜力巨大,埋深1500 m以浅的资源总量约为27 ×1012m3,广泛分布于五大聚煤区六大含煤层系,但其分布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本文在分析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煤层气地质选区条件,通过优选,提出了沁水、鄂尔多斯、宁武、沙尔湖等煤层气有利勘探方向,并对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煤层气是中国二十一世纪现实的能源补充新领域。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二叠系发育中二叠统海相碳酸盐岩和上二叠统海陆交互相碎屑岩两套烃源岩,由于其热演化程度高,造成对烃源岩原始生烃潜力及天然气资源潜力认识不清。为此,通过研究该盆地内探井及盆地周缘剖面大量二叠系烃源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随成熟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二叠系烃源岩的原始生烃潜力以及在地质历史时期生排烃量、干酪根与原油裂解生成天然气的资源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上二叠统龙潭组泥岩和碳质泥岩总有机碳含量高、原始生烃潜力大,是二叠系中最主要的油气烃源岩,龙潭组煤层也是非常重要的气源岩,上二叠统大隆组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力也很高,是四川盆地北部重要的油气源岩,中二叠统碳酸盐岩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与原始生烃潜力低,是次要的油气源岩;(2)二叠系烃源岩在地质历史时期生成原油3 290×10~8 t,生成天然气420×10~(12) m~3,龙潭组烃源岩对原油和天然气的贡献率分别为80%和85%;(3)二叠系烃源岩形成的古油藏原油资源量为580×10~8 t,原油裂解气资源量为4.45×10~(12) m~3,干酪根直接生成的天然气资源量约为2.10×10~(12) m~3,天然气资源总量可达6.55×10~(12) m~3,其中原油裂解气占70%。结论认为,四川盆地北部和中部—东南部是二叠系的两个生烃中心,也是最有利的二叠系油气成藏和天然气勘探区域,古油藏是最具天然气资源潜力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