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从原理、工艺及生产等各个方面对小本体PP装置作了详细的介绍,将近年开发的高效催化剂N型、CS-1型、SC型、ZH型与传统的BR-Ⅱ型的应用情况作出系统的比较,论述了丙烯原料精制的原理、方法、工艺特点及作用,分析了PP生产当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相似文献   

2.
PVC/SBR热塑性弹性体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红革  赵树高 《弹性体》1999,9(1):28-32
以ABS、氯丁橡胶(CR)、马来酸酐(MA)接枝SBR(SBR-MA)作增容剂对PVC/SBR的共混比、增容剂、增塑剂用量做了优化选择。同时对动态硫化PVC/SBR的硫化体系、硫化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并比较了动态硫化对共混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SBR为80/20,增容剂ABS/SBR-MA为5/5时,选用半有效硫化体系,165℃下动态硫化6min,共混物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国产子午线轮胎专用标准胶SCR2RT与SMR20的性能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一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配方对国产子午线轮胎专用标准胶SCR-RT的混炼工艺、物理性能及挤出工艺与进口SMR20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表明,在混炼过程中通过增大塑解剂五氯硫酚的用量以及延长混炼时间,可达到较好的混炼效果;SCR-RT的分散度比SMR20的好;SCR-RT胶料的门尼粘度,硬度比SMR20胶料大,而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比SMR20胶料小;SCR-RT胎面挤出的收缩率比SMR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CD-R生产工艺流程,阐述各工序的质量检测要素及工艺控制方法,简要分析影响盘片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周琼  魏岩 《弹性体》1998,8(3):26-31
研究了PVC/CR共混体系的工艺条件如硫化方式、共混温度、加料顺序、硫化条件、及胶种配比等对共混体性能的影响。确定有利于PVC/CR共混体系性能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与硝酸酯的相溶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离子增溶剂(ISR)对P(E-CO-T)/NG体系相溶性的影响,通过RP-HPLC测定了互溶相中NG含量。同时考察了在ISR存在下,P(E-CO-T)与硝酸酯体系在室温及低温下互溶限度。通过FTIR分析表明,在ISR存在下,P(E-CO-T)与硝酸酯体系由于氢键作用使其相溶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金属氧化物硫化体系对PVC—CR共混物热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氯乙烯-氯丁橡胶(PVC-CR)共混物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材料,但在研究中发现在某些体系中共混物的热稳性比综们各自均聚物的热稳定性差。因此,在实验中对影响PVC-CR共混物热稳定性的诸进行探讨,同时也讨论了共混物的脱HCl机理。用静态P金属氧化物硫化体系(MgO-ZnO_NA_22-HSt)对PVC-CR共混物热稳定性的影响。当PVC与CR共混时,PVC热稳定性受CR硫化体系的影响。在CR与Z  相似文献   

8.
CPE,CV及其与ACR,MBS复合增韧RPVC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军  杜跃兵 《塑料工业》1998,26(1):97-100
考察了不同CPE牌号及用CPE-PVC接枝共聚物(CV)部分或全部代替CPE对改善R-PVC冲击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复合增韧体系(CPE、CV分别与ACR、MBS并用或CPE、CV同时和ACR并用等)对提高R-PVC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PE的分子量高、氯含量分布窄和氯含量高、残余结晶度高分别对提高R-PVC的冲击和拉伸强度有利;CV与CPE并用能提高R-PVC的冲击强度,并且拉伸强度的损失较单独使用CPE为小,并用时其组成比以11为宜;CPE、CV与ACR或MBS联合使用,在适宜组成比下能对R-PVC产生协同增韧效应,改善体系的相容性,提高冲击性能并保留较高的其它力学强度,这是解决目前PVC/CPE共混材料性能缺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Rose-Wiliams汽液双循环等压平衡釜测定了二元体系R142b-DMF及三元体系R22-R142b-DMF的汽液平衡数据。并分别用UNIFAC模型和UNIFAC-MH81基团贡献型状态方程作了关联和预测,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第四次中国石化总公司硫磺回收技术协作组年会上美意德3公司交流的技术,分别为:BOCSURE富氧硫回收工艺、高转化率Claus工艺、Clinsulf-DO工艺和Clinsulf-SDP工艺,反映了目前国外硫回收及尾气处理的部分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1.
刘力 《当代化工》2014,(11):2431-2433,2436
总结了PLC在尾气干燥系统中的应用经验,较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的特点、工艺、工作原理。对系统硬件构成和软件的具体编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系统运行可能出现的常见故障,给出了程序按工艺特点进行排查故障的逻辑顺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IIR/EPDM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IIR/EPDM并用体系中共混比、硫磺硫化体系以对共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IR与EPDM相容性较好,而且可以达到共硫化;IIR。EPDM质量比为75/25时,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老化性能较好;用硫黄、低硫高促进剂和无硫硫化体系都得到性能良好的共混物,其中以前者硫化的共混物性能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程正载  王洋  龚凯  李文兵 《广州化工》2012,40(22):167-168,195
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总结了本科生导师制在管理制度、师生感情、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简单介绍了本科生导师制在我院实践的情况和所取得的成绩,提出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PC机群系统的主要特性及其相关技术。介绍了构造高可用、高流量、可扩展机群系统的硬件要求、系统软件及编程环境 ,讨论了在其上分布并行计算的一些概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霍卫  蒋琳琳 《聚酯工业》2012,25(1):52-55
介绍了横河CS3000系统在PET切片输送系统中的应用,简要说明了CS3000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切片输送系统的工艺控制要求,重点介绍了切片输送系统的控制方案、控制程序及控制画面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自制GO(氧化石墨烯)作为BCE(双酚A型氰酸酯)的改性剂制备相应的改性树脂。采用非等温DSC(差示扫描量热)法、Kissinger法、Crane法和升温速率-温度(β-T)外推法研究了GO对BCE固化动力学的影响,确定了纯BCE和GO/BCE体系的固化工艺条件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纯BCE体系的凝胶温度为180.0℃、固化温度为201.0℃和后处理温度为221.1℃;GO/BCE体系的凝胶温度为158.8℃、固化温度为195.7℃和后处理温度为214.3℃;纯BCE和GO/BCE固化体系的活化能分别为102.38 kJ/mol和81.68 kJ/mol,反应级数分别为0.93和0.91。  相似文献   

17.
黄彪  朱晓莉 《广东化工》2012,39(9):182-182,176
文章介绍了汽车空调的组成部分及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空调是现代汽车内部结构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运行环境复杂多变,针对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故障引起的制冷不足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一些故障检修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迟克夫 《广州化工》2010,38(10):192-195
介绍了UOP CRCS系统的新特点,包括主要的硬件和软件部分。以及在催化重整装置的应用情况。特别分析了闭锁料斗系统控制功能以及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CRCS系统与HONEYWELL TPS3000之间通讯功能的实现。介绍了CRCS保护系统、控制系统和操作界面之间的通讯网络。  相似文献   

19.
羧基丁腈橡胶的硫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无硫硫化体系、低硫高促进剂硫化体系、普通硫黄硫化体系、过氧化物硫化体系、金属氧化物硫化体系和硫黄/金属氧化物硫化体系对羧基丁腈橡胶(XNBR)进行了硫化,研究了XNBR的硫化性能、物理机械性能、耐老化性能、压缩永久变形和耐油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普通硫黄硫化体系、硫黄/金属氧化物硫化体系所得到的XNBR硫化胶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较好;用无硫硫化体系、低硫高促进剂硫化体系和硫黄/金属氧化物硫化体系所得到的XNBR硫化胶的耐老化性能较好;用硫黄/金属氧化物硫化体系所得到的XNBR硫化胶的耐磨性、压缩永久变形较好;用普通硫黄硫化体系和硫黄/金属氧化物硫化体系所得到的XNBR硫化胶的耐油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0.
构建清洁生产文献信息系统是为社会提供清洁生产技术服务体系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清洁生产信息的交流。阐述了构建清洁生产文献信息系统的必要性、目的及步骤。探讨了该信息系统的3个组成部分:数据输入输出模块、文献数据库模块及信息网络化模块。介绍了该文献信息系统的软硬件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