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禹晓峰  袁媛 《山西建筑》2007,33(16):27-28
介绍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对生态旅游和传统旅游进行了分析比较,结合望京楼生态旅游区,探讨了其规划原则和生态设计原则,详细介绍了其生态能源的利用,从而推广可持续性旅游。  相似文献   

2.
五龙潭旅游区是宁波市重要的山地型风景旅游景点,其游览设施的规划建设对于旅游区的景观、游览、生态保护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景区游览设施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旅游区游览设施开发进行科学规划,提升旅游区游览设施系统,促进旅游区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旅游活动的深度拓展。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区容量控制的三维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光全  张骁鸣 《规划师》2004,20(11):101-105
设计生态旅游区容量控制体系需正确处理旅游区内自然生态本底特征与居民基本利益的相互关系,以及正确处理旅游区经营主体基本利益和游客基本利益的相互关系。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县韶石山生态旅游区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一方面要从区域合作的角度出发,考虑整个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整体特色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从旅游营销的角度准确定位目标市场,确立“独特卖点”。  相似文献   

4.
《风景园林》2005,(2):113-114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旅游局对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21条规定,其中专门提到,编制旅游开发建设规划要做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天津滨海旅游区市政基础设施设计为例,总结了旅游区排水设计在参数选择、排水设施选择及施工方法中的特点和创新点,同时介绍了防沉降井盖、防堵收水井等在旅游性质城市功能区中可以采用的排水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人韦  杭小强 《规划师》2004,20(6):40-41
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应以旅游区的运行为切入点,研究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上旅游区运行的规划控制要素,其主要内容包括功能定位、旅游区形象规划、旅游项目规划、旅游服务设施体系规划、游览线路与道路交通规划等。  相似文献   

7.
邓舒  吴越 《中外建筑》2012,(4):70-72
摘 要:旅游空间布局规划是旅游专项规划中的重点,在浏西新区旅游空间布局的规划中,通过对区域自然地理以及旅游现状的分析,根据需求导向、因地制宜等多个原则,选择了“四区一轴一中心”发展模式,并在该模式基础上,划分出田园休闲旅游区、浏阳河生态旅游区、乡村风情体验旅游区、珍稀植物保护旅游区四个旅游功能区,浏阳河东西向旅游发展轴以及浏西新区旅游核心区的旅游空间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8.
顾志凌 《中国园林》2006,22(7):67-72
替代性旅游(非大众旅游)的核心是它的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基础上,旅游的生态原则是贯穿各种产品链的主线。提出了替代性旅游(非大众旅游)产品规划设计这一概念,并从管理体制、前期调查分析、规划方法、设计理念、规划设计等环节做了全面的探讨和总结,以倡导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并以2006年ASLA获奖项目——广州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规划设计、卧龙大熊猫生态旅游区等案例来阐述替代性旅游(非大众旅游)的可实施性和操作方略。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现有经济发展背景下迎来了新的生活模式。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空前满足时,会投入时间和精力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旅游业应运而生,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旅游区建筑整体规划与人流吸引力密切相关,建筑是景区不可或缺的硬件设施,其作为文化、生态载体能够展示旅游特色,并且具备旅游接待、景区管理等综合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德祥 《城乡建设》2014,(11):47-49
正甘肃省清水县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旅游产业基础设施有了长足发展,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关联带动作用有所显现,但开发建设不够系统,旅游资源保护尚须加强。为进一步开发清水县旅游资源,实施"旅游富县"战略,本文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保护、旅游发展总体布局、旅游区开发进行规划,为今后更加合理有序开发旅游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一、主要旅游资源(一)自然旅游资源1.温泉生态旅游区。清水温泉位于县城东北约13km的  相似文献   

11.
文彤  陈南江  张益清  方泽君 《规划师》2003,19(11):44-46,61
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区规划越来越需要新理论的支持和指导。西藏尼洋河生态观光旅游带的规划运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把河流、植被、村镇、交通等作为整体规划关注对象,注重自然生态系统与人文生态系统的健康,在空间布局的基础上注重各个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平衡,力求实现生态健康与旅游发展并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蚌埠市大禹文化旅游生态示范区位于蚌埠市天河湖周边,规划定位为皖北城市群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和以大禹文化为核心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该文深入剖析旅游区的旅游交通需求特征,以满足游客高标准的出行与游览需求为核心目标,提出构建以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为主、铁路为辅的对外旅游交通系统,以环湖公共交通、慢行交通为主,私家车为辅的低碳环湖旅游交通系统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3.
周志红 《规划师》2011,27(6):64-71
山地风景旅游区依托其独特的山地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而成为旅游目的地,因其地形条件复杂、建设容量较小,再加上很多山地旅游区亦是生态保护区,因而对山地风景旅游区的规划设计及开发建设存在较大的限制作用.广西大明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充分挖掘大明山的山水资源和龙母文化潜力,秉承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的理念,通过"一带八区"的功能区划定...  相似文献   

14.
曹磊  陈天 《城市规划》1996,(2):36-39
常州龙城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探索曹磊,陈天一、概括历史相传常州为“六龙城”(也称“龙城”),今天在常州建设龙城旅游景区既结束了常州无重要旅游设施的历史,又为常州增添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龙城旅游区选址几经周折,最后选定的基地位于常州高新技术开...  相似文献   

15.
生态敏感性分析能够促使旅游小城镇生态有序发展,能够提升生态系统抵抗来自人类活动和自然活动的干扰能力,发挥旅游小城镇的生态资源优势,对建设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旅游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GIS等相关软件,通过对二道白河镇生态因子的系统分析,得出对未来景观规划具有一定价值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18)
餐饮设施是旅游区规划的重要内容,就餐位数量是其中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很多规划凭借规划者的经验或投资者的意愿,往往造成旅游区就餐位数量不足或过剩。在旅游区规划中,就餐位需求研究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以旅游承载量和游客规模预测为基础;二是满足旅游旺季的平均日需求量;三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和周边的餐饮设施。旅游区就餐位需求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是,依次进行如下6项的调查和测算:即(1)游客就餐率;(2)餐厅座与包间座需求比例;(3)就餐持续时间;(4)游客平均就餐时间;(5)就餐位周转率;(6)餐厅座与包间座需求数量。  相似文献   

17.
刘晋媛  汪侠 《规划师》2006,22(8):42-44
道家生态美学以自然美为核心,并关注审美过程中自然带给人的精神收益.将道家生态美学运用于旅游规划是对传统旅游业进行哲学反思、适应国际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传承中国旅游文化的需要.老子山旅游区规划将道家生态美学思想系统运用于旅游地形象设计、空间布局、景区策划中,形成"一带、两园、五区"的总体格局,有效地诠释了旅游区的原生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依托旅游资源带动周边地产发展,是在世界旅游发展中旅游地产开发长久不衰的原因。阜新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而本案有自然山水环境优势和城郊区位优势,因此旅游地产开发通过打造集商务休闲、娱乐运动、度假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的城郊生态旅游区。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4月15日下午,2016年全国媒体聚焦"世界长寿之乡·最美生态费县"采风团参观了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的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天蒙旅游区位于沂蒙山山脉东段,拟投资50亿元建设为集山地生态旅游、运动休闲旅游、民俗体验旅游、生态农业旅游以及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区。另外,天蒙旅游景区依托于沂蒙山区的人文和生态环境优势,投资10亿元重点打造沂蒙山小调诞生地活态博物馆、标志性文化景观建筑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建设生态、宜居的旅游城市的政策的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针对煤炭工业生产加工难以为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从居民生活环境恶化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和旅游城市的目标,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保护目前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环境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双赢的战略目标。但是小城市居住区跟旅游区与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