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分析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盘条的质量控制因素,讨论SWRH82B的化学成分、轧后控冷工艺、金相组织以及索氏体片间距等对盘条强度的影响,为SWRH82B盘条化学成分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SWRH82B盘条拉拔断丝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镜、大型金相显微镜观察分析SWRH82B盘条拉拔断丝样,结果表明:造成断丝的主要原因是盘条中的网状渗碳体、马氏体超标.根据这一结果,提出了改善SWRH82B盘条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发生杯锥状断裂的SWRH82B盘条进行分析发现,中心缩孔、中心碳偏析和疏松是导致SWRH82B盘条断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利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对宣钢SWRH82B盘条的CCT曲线进行测量绘制,采用金相法进行验证,研究了冷却速度对SWRH82B组织相变的影响。结合宣钢设备现状,确定适用于宣钢Φ12.5 mm规格的SWRH82B盘条生产的控冷工艺为相变前冷速控制为7~10℃/s为宜。  相似文献   

5.
SWRH82B是日系牌号的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用钢,而目前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实施的JIS G3506日系标准,已无法满足SWRH82BΦ13mm盘条抗拉强度≥1180MPa的市场要求,因此需要在此标准的基础上实施微合金化,以提高盘条抗拉强度.本文对SWRH82B硬线钢的微合金强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SWRH...  相似文献   

6.
分析SWRH82B盘条拉拔过程中出现笔尖状断口的原因,指出网状渗碳体、芯部马氏体是产生笔尖状断口的主要原因,提出改善SWRH82B盘条网状渗碳体、芯部马氏体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SWRH82B盘条试样在拉拔过程中发生断裂,通过对SWRH 82B盘条试样的分析,发现试样中心碳含量高、存在脆性相—网状渗碳体是造成82B断裂的主要原因,而试样中心碳含量高的根本原因是连铸坯存在严重的中心偏析。  相似文献   

8.
对四个生产厂家SWRH82B盘条的拉拔情况及钢绞线产品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分析了各厂家盘条的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微观组织等。分析结果表明,保证SWRH82B盘条化学成分均匀、氮含量控制在45ppm以下、索氏体化率达到92%左右、抗拉强度目标值控制在1180MPa将有利于拉拔和捻股,钢绞线成品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邢钢预应力SWRH82B盘条的生产工艺,盘条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显微组织等均达到了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天钢原150mm小方坯连铸工艺生产出的盘条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对SWRH82B高碳钢盘条的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创新。采用复吹转炉冶炼、LF、VD炉外精炼、Ф150mm小圆坯连铸生产高速线材的短流程工艺,并对钢水洁净度、铸坯中心偏析、盘条的组织改善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经生产实践验证,该工艺生产出的SWRH82B盘条性能稳定,盘条整体水平提高,达到钢绞线用盘条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SWRH82B盘条的化学成分,在生产中采取加Cr微合金化处理。精轧温度950~990℃,吐丝机温度850~890℃。生产预应力钢绞线用SWRH82B盘条,抗拉强度1150~1240MPa,断面收缩率31~42%。产品性能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SWRH82B盘条断口的分布,探讨了导致盘条发生脆断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手工定量金相的方法,测出SWRH82B盘条的索氏体含量,并利用SEM对其拉伸断口进行了观察.分析认为SWRH82B盘条索氏体含量偏低是造成其抗拉强度Rm偏低的主要原因,索氏体含量每增加1%,Rm约增加20MPa.由于非金属夹杂物的有效截面积远小于盘条的有效截面积,较大颗粒的非金属夹杂物对Rm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针对SWRH82B盘条在拉拔过程中出现的拉拔断裂,通过断口形貌分析、成分分析和金相组织分析等方法对SWRH82B盘条笔尖状断口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该盘条心部存在碳偏析,形成网状碳化物等硬脆相,在拉拔过程中硬脆相易与基体形成微裂纹,随着加工的深入,萌生裂纹扩展并最终断裂。  相似文献   

15.
张弛  华蔚  周金芳 《宝钢技术》2002,(Z1):14-18
介绍了宝钢用电炉连铸坯生产SWRH82B加钒高碳钢盘条过程中,减少芯部马氏体组织和保证盘条抗拉强度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通对SWRH82B预应力钢丝用热轧盘条拉断试样进行理化分析并自查炼轧钢工艺,分析了轧制过程中网状渗碳体的产生原因,通过风冷工艺改进,有效地解决了82B热轧盘条心部产生网状渗碳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SWRH82B盘条表面氧化铁皮的剥离性,满足客户机械除鳞的要求,易于后续拉拔,本文对氧化铁皮的厚度,形成机理等进行了研究。在保证盘条各项性能的前提下,制定新的控冷工艺使得氧化铁皮厚度增加了8.5μm,氧化铁皮更易于剥离。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油污、锈蚀、磁化等损坏盘条氧化铁皮的剥离性。最终生产出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拉拔性能,氧化铁皮剥离性等指标良好的SWRH82B盘条,下游用户使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8.
刘莹  田庆荣  陈国庆  张慈 《天津冶金》2011,(4):61-63,70
利用扫描电镜、高温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不同断裂形态的SWRH82B盘条和过程线的断口进行形貌观察和金相组织检测。经过分析,造成82B盘条和过程线在拉拔过程中发生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盘条中的不良组织和表面缺陷。  相似文献   

19.
通过扫描电镜对280 mm×380 mm连铸坯生产的SWRH82B钢盘条(%:0.80~0.84C、0.75~0.85Mn、0.18~0.22Cr、0.015~0.035Al)冷拔断裂的断口显微组织和成分进行观察和能谱分析,得出碳的富集、氧化物、硫化物夹杂和显微空洞是冷拔盘条断裂源。采用二冷区末端电磁搅拌等技术控制连铸坯夹杂物、成分偏析和组织,可保证SWRH82B钢盘条冷拔质量。  相似文献   

20.
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维氏硬度、扫描电镜配合能谱仪分析高碳盘条SWRH82B内异常组织马氏体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高碳盘条SWRH82B内存在异常组织马氏体,呈针状特征,主要分布在1/2半径区域内;C、Cr、Mn偏析是马氏体形成的根本原因。连铸过程控制元素偏析,以减少马氏体的形成;优化轧制工艺,可控制马氏体的尺寸和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