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在检测JavaScript恶意代码时,存在提取特征过程复杂、计算量大、代码被恶意混淆导致难以检测的问题,不利于当前JavaScript恶意代码检测准确性和实时性的要求.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时神经网络(BiLSTM)的JavaScript恶意代码检测方法.首先,将得到的样本数据经过代码反混淆,数据分词,代码向量化后得到适应于神经网络输入的标准化数据.其次,利用BiLSTM算法对向量化数据进行训练,学习JavaScript恶意代码的抽象特征.最后,利用学习到的特征对代码进行分类.将本文方法与深度学习方法和主流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较低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取有效的恶意代码特征,提高恶意代码家族多分类的准确率,提出一种改进模型.该模型将恶意代码的特征映射为灰度图,使用改进的恶意样本图像缩放算法进行图像的规范化处理,基于VGG模型构建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模型ID-CNN-IMIR.实验结果表明,恶意代码特征的提取和处理提升了分类效果;对比经典的机器学习算法、二维卷积神经网络、其他基于深度学习的恶意代码分类模型,ID-CNN-IMIR分类准确率是最好的,达到98.94%.  相似文献   

3.
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存在深层次特征提取能力偏弱、模型相对复杂、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代码复用现象在同一类恶意样本中大量存在,而代码复用会导致代码的视觉特征相似,这种相似性可以被用来进行恶意代码检测。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图像视觉特征和AlexNet神经网络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待检测的代码转化为多通道图像,然后利用AlexNet神经网络提取其彩色纹理特征并对这些特征进行分类从而检测出可能的恶意代码;同时通过综合运用多通道图像特征提取、局部响应归一化(LRN)等技术,在有效降低模型复杂度的基础上提升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利用均衡处理后的Malimg数据集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平均分类准确率达到97.8%;相较于VGGNet方法在准确率上提升了1.8%,在检测效率上提升了60.2%。实验结果表明,多通道图像彩色纹理特征能较好地反映恶意代码的类别信息,AlexNet神经网络相对简单的结构能有效地提升检测效率,而局部响应归一化能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与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4.
JavaScript作为一种编程/脚本语言,已经广泛应用于Web开发,以增加更多的动态功能和效果,最终改善用户体验。然而它的动态特征在提升用户与网站的交互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问题。通过注入恶意JavaScript代码,攻击者可在网页中加入恶意内容,传播病毒、木马,实现网络钓鱼攻击。通过对大量网页恶意代码的研究,对网页JavaScript恶意代码特征进行分类,构建了基于JavaScript代码基本统计信息,基于混淆技术、基于URL重定向技术,基于恶意攻击过程四类特征的分类模型。采用多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对恶意代码样本进行检测,完成对该分类模型的验证。实验表明,基于上述特征形成的分类模型对恶意代码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快速增加的恶意代码数量中大部分是由原有家族中通过变异产生,所以对恶意代码家族进行检测分类显得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CNN-BiLSTM网络的恶意代码家族检测方法,将恶意代码家族可执行文件直接转换为灰度图像,利用CNN-BiLSTM网络模型对图像数据集进行检测分类。此方法在避免计算机受到恶意代码伤害的同时全面高效地提取特征,结合CNN和BiLSTM的优点从局部和全局两个方面学习恶意代码家族的特征并实现分类。实验对4个恶意代码家族的4 418个样本进行识别,结果表明该模型相对于传统机器学习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王博  蔡弘昊  苏旸 《计算机应用》2020,40(1):162-167
针对代码复用在同一恶意家族样本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利用代码复用特征的恶意样本分类方法。首先将文件的二进制序列分割成RGB三色通道的值,从而将恶意样本转换为彩色图;然后用这些图片基于VGG卷积神经网络生成恶意样本分类模型;最后在模型训练阶段利用随机失活算法解决过拟合和梯度消失问题以及降低神经网络计算开销。该方法使用Malimg数据集25个族的9342个样本进行评估,平均分类准确率达96.16%,能有效地分类恶意代码样本。实验结果表明,与灰度图相比,所提方法将二进制文件转换为彩色图能更明显地强调图像特征,尤其是对于二进制序列中含有重复短数据片段的文件,而且利用特征更明显的训练集,神经网络能生成分类效果更好的分类模型。所提方法预处理操作简单,分类结果响应较快,因此适用于大规模恶意样本的快速分类等即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相似文献   

7.
蒋晨  胡玉鹏  司凯  旷文鑫 《计算机应用》2018,38(10):2929-2933
在大数据环境下,针对传统恶意文件检测方法对经过代码变种和混淆后的恶意文件检测准确率低以及对跨平台恶意文件检测通用性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纹理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恶意文件检测方法。首先,使用灰度图像生成算法将Android和Windows平台下可执行文件,即.dex和.exe文件,转换成相应的灰度图像;然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自动提取这些灰度图像的纹理特征并加以学习训练,从而构建出一个恶意文件检测模型;最后,使用大量未知待检测的文件去验证模型检测准确率的高低。通过对大量的恶意样本进行实验,在Android和Windows平台下,模型检测最高准确率分别达到79.6%和97.6%,平均准确率分别约为79.3%和96.8%;与基于纹理指纹的恶意代码变种检测方法相比,基于图像纹理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恶意文件检测方法准确率提高了约20%。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避免人工筛选特征带来的问题,大幅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和效率,成功解决跨平台检测问题,实现了一种端到端的恶意文件检测模型。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存在成本过高和检测结果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多神经网络恶意代码检测模型。该模型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DSC)、SENet(Squeeze-and-Excitation Network)通道注意力机制和灰度共生矩阵(GLCM),通过三个轻型神经网络与灰度图像纹理特征分类并联检测恶意代码家族及其变种,将多个强分类器检测结果通过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融合,在提高检测准确率的同时减少网络计算开销。在MalVis+良性数据的混合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恶意代码家族及其变种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7.43%,相较于ResNet50、VGGNet模型分别提高了6.19和2.29个百分点,而它的参数量只有ResNet50模型的68%和VGGNet模型的13%;在malimg数据集上该模型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9.31%。可见,所提模型检测效果较好,且参数量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仅包含少量训练样本的图像识别准确率,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图像的特征提取器,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小样本图像识别方法。在原始小数据集中引入数据增强变换,扩充数据样本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将大规模数据集上的源预训练模型在目标小数据集上进行迁移训练,提取除最后全连接层之外的模型权重和图像特征;结合源预训练模型提取的特征,采用层冻结方法,微调目标小规模数据集上的卷积模型,得到最终分类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小规模图像数据集的识别问题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遥感图像飞机目标分类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遥感图像飞机目标分类,利用可见光遥感图像对飞机类型进行有效区分,对提供军事作战信息有重要意义。针对该问题,目前存在一些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但这些方法需人工提取特征,且难以适应真实遥感图像的复杂背景。近年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兴起,网络能自动学习图像特征且泛化能力强,在计算机视觉各领域应用广泛。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遥感图像飞机分类问题上应用少见。本文旨在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遥感图像飞机目标分类问题。方法 在缺乏公开数据集的情况下,收集了真实可见光遥感图像中的8种飞机数据,按大致4∶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对训练集进行合理扩充。然后针对遥感图像与飞机分类的特殊性,结合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相关理论,有的放矢地设计了一个5层卷积神经网络。结果 首先,在逐步扩充的训练集上分别训练该卷积神经网络,并分别用同一测试集进行测试,实验表明训练集扩充有利于网络训练,测试准确率从72.4%提升至97.2%。在扩充后训练集上,分别对经典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经典卷积神经网络LeNet-5和本文设计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在同一测试集上测试,实验表明该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准确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最终能在测试集上达到97.2%的准确率,其余两者准确率分别为82.3%、88.7%。结论 在少见使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飞机目标分类问题上,本文设计了一个5层卷积神经网络加以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能适应图像场景,自动学习特征,分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恶意代码家族变种的多样化和混淆等对抗手段的不断加强,传统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难以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鉴于此,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恶意代码家族分类模型。首先,使用逆向反汇编工具获取恶意样本的各区段特征,并利用可视化技术将各区段转化为RGB彩色图像的各通道;其次,引入通道域和空间域注意力机制来构建基于混合域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可分离卷积网络,从通道和空间两个维度提取恶意样本的图像纹理特征;最后,选取九类恶意代码家族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单一区段特征对恶意代码家族分类的准确率较低,采用融合特征能够有效地区分各类恶意代码家族,同时该模型相比于传统的神经网络模型取得了更好的分类效果,模型的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8.38%。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恶意代码变种层出不穷,恶意软件更具隐蔽性和持久性,亟需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来识别恶意样本。针对现状,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蒸馏的恶意代码家族检测方法,该模型通过逆向反编译恶意样本,利用恶意代码可视化技术将二进制文本转为图像,以此避免对传统特征工程的依赖。在教师网络模型中采用残差网络,在提取图像纹理深层次特征的同时,引入通道域注意力机制,根据通道权重的变化,来提取图像中的关键信息。为了加快对待检测样本的识别效率,解决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检测模型参数量大和计算资源消耗严重等问题,使用教师网络模型来指导学生网络模型训练,实验结果表明学生网络在降低模型复杂度的同时,保持了恶意代码家族的检测效果,有利于对批量样本的检测和移动端的部署。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飞机识别方法受模糊、遮挡、噪声以及光照等多种因素的干扰时会降低识别率,且卷积神经网络主要依赖局部特征,却丢失了轮廓特征等重要的全局结构化特征,从而导致算法对于受干扰飞机图像识别效果不佳。因此,基于密集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一种结合局部与全局特征的联合监督识别方法,以密集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得到图像特征,通过结合局部特征(卷积神经网络特征)与全局特征(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进行分类,分类器目标函数使用softmax损失和中心损失联合监督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的结合使算法更加智能化,且损失函数联合监督方法能够实现图像深层特征的类内聚合、类间分散,该算法能有效解决卷积神经网络对受到多种干扰的遥感图像识别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邱津怡  罗俊  李秀  贾伟  倪福川  冯慧 《计算机应用》2019,39(10):2930-2936
葡萄品种质量检测需要识别多类别的葡萄,而葡萄图片中存在多种景深变化、多串等多种场景,单一预处理方法存在局限导致葡萄识别的效果不佳。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大棚中采集的15个类别的自然场景葡萄图像,并建立相应图像数据集Vitis-15。针对葡萄图像中同一类别的差异较大而不同类别的差异较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多尺度葡萄图像识别方法。首先,对Vitis-15数据集中的数据通过三种方法进行预处理:旋转图像的数据扩增方法、中心裁剪的多尺度图像方法以及前两种方法的数据融合方法;然后,采用迁移学习方法和卷积神经网络方法来进行分类识别,迁移学习选取ImageNet上预训练的Inception V3网络模型,卷积神经网络采用AlexNet、ResNet、Inception V3这三类模型;最后,提出适合Vitis-15的多尺度图像数据融合的分类模型MS-EAlexNet。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学习率和同样的测试集上,数据融合方法在MS-EAlexNet上的测试准确率达到了99.92%,相较扩增和多尺度图像方法提升了近1个百分点,并且所提方法在分类小样本数据集上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与传统分类方法相比,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能够提取出高光谱图像更深层次的特征。针对现有深度学习的分类方法网络结构简单、特征提取不够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堆叠像元空间变换信息的数据扩充方法,用于解决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一种基于不同尺度的双通道3维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模型,来提取高光谱图像的本质空谱特征。方法 通过对高光谱图像的每一像元及其邻域像元进行旋转、行列变换等操作,丰富中心像元的潜在空间信息,达到数据集扩充的作用。将扩充之后的像素块输入到不同尺度的双通道3维卷积神经网络学习训练集的深层特征,实现更高精度的分类。结果 5次重复实验后取平均的结果表明,在随机选取了10%训练样本并通过8倍数据扩充的情况下,Indian Pines数据集实现了98.34%的总体分类精度,Pavia University数据集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9.63%,同时对比了不同算法的运行时间,在保证分类精度的前提下,本文算法的运行时间短于对比算法,保证了分类模型的稳定性、高效性。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模型,既解决了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又综合了高光谱图像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提高了高光谱图像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6.
图像分割任务中,传统的基于人工设计特征方法工作量大、复杂度高、分割割精度较低,现有的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FCN)的方法在分割边缘上不够精细。为了提高图像分割算法的分割精度,提出基于多源融合的全卷积神级网络模型,输入图片经过Sobel算子提取边缘特征获得特征矩阵,与RGB和灰度图像一起作为输入,将传统全卷积网络拓展成具有多种输入源的分割模型。在PASCAL VOC 2012图像分割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提高了图像分割的精度,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安卓恶意应用检测方法所提取的特征冗余且抽象,无法在高级语义上反映恶意应用的行为模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可解释性检测方法,通过社交网络检测算法聚类可疑系统调用组合,将其映射为单通道图像,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并利用卷积层梯度权重类激活映射可视化方法发现最可疑的系统调用组合,从而挖掘理解恶意应用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高效检测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发现恶意应用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现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恶意代码分类方法存在计算资源消耗较大的问题.为降低分类过程中的计算量和参数量,构建基于恶意代码可视化和轻量级CNN模型的恶意软件家族分类模型.将恶意软件可视化为灰度图,以灰度图的相似度表示同一家族的恶意软件在代码结构上的相似性,利用灰度图训练带有深度可分离卷积的神经网络模型MobileNet v2,自动提取纹理特征,并采用Softmax分类器对恶意代码进行家族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恶意代码分类的平均准确率为99.32%,较经典的恶意代码可视化模型高出2.1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