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铬铁矿无钙焙烧工艺是目前世界上铬化工行业的主流生产工艺,该工艺产出的铬渣中铬含量较高且含有六价铬,直接堆存或填埋不仅造成铬资源的浪费,还会污染环境。基于无钙焙烧铬渣的组成特点,提出了“酸浸预处理-钠化氧化焙烧-湿法解毒”的处理方法,确定了较优的工艺参数,分析了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无钙焙烧铬渣通过两级酸浸预处理除杂,提高了铬的品位;酸浸渣经过氧化焙烧,实现了铬的深度提取;全流程铬的提取率最高达到73%以上,尾渣中氧化铬质量分数降至5.60%;尾渣经湿法解毒处理,浸出毒性满足进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填埋的污染控制指标限值的要求。该研究结果可为无钙焙烧铬渣的深度提铬和无害化处理提供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2.
铬渣在水泥生产中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铬渣的综合利用不仅有经济意义,对保护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对铬渣的无害化处理,就是使铬渣中的六价铬转变为无毒的三价铬,达到解毒的目的。阐述了近年来在水泥生产中,对铬渣的无害化处理及其应用情况。通过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证明,铬渣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经济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是一种理想的处理和利用铬渣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铬渣治理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铬渣的各种无害化处理方法,即采用不同的还原方法办使铬渣中的六价铬转变为无毒的三价铬,达到解毒目的。在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阐述了对铬渣进行综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有钙焙烧生产红矾钠产生的铬渣进行理化性能分析,提出多种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的方法和措施,并从技术的可行性、操作的难易性、解毒生产的经济性方面综合分析,确定铬渣的最佳解毒方案和操作程序,想以此指导目前中国的铬渣无害化治理工作。对无害化铬渣综合利用的渠道进行了分析,诚恳地指出铬渣综合利用的方向,希望能对铬渣无害化治理企业或政府主管部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以"循环经济3R原则"为指导,以铬盐化工企业产生的铬渣无害化处理利用为目的,利用氧化还原机理,用铬渣替代部分水泥生产原料、钢铁生产原料进行了铬渣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创新了现有铬渣解毒处置利用技术,确定了铬渣在烧结炼铁生产中掺入原料的比例小于2%、掺烧粒径小于6mm、水分保持5%~7%的最佳工艺参数,解决了现有铬渣无害化处置技术处理投入大、成本高、解毒不彻底的技术难题,为铬盐化工企业产生的铬渣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无机盐工业》2008,40(4):4
近日,甘肃嘉峪关祁源化工有限公司铬渣干法解毒年处理铬渣6万t无害化工程投入生产。该项目于2006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主要包括铬渣和还原煤破碎系统、燃煤制备系统、煅烧解毒系统等9项。据了解,铬渣是铬盐厂生产重铬酸钠后排出的工业废渣,可作为水泥生产中的宽松剂。祁源化工公司采用干法解毒工艺对铬渣进行无害化处理,消除了铬渣对环境的威胁,处理后的废渣中不再含有六价铬等有毒成分。水泥厂购买经处理的废渣作为宽松剂可直接加入到水泥的熟料中,在生产过程中可节水40%,节电30%,每吨水泥可节约成本15元左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湿法解毒铬渣填埋后渗滤液进行监测,了解铬渣通过湿法解毒填埋后所渗出的渗滤液p H和六价铬特征,以反应填埋铬渣中六价铬含量情况。结果表明:渗滤液p H值在7.0~9.0之间,呈碱性,六价铬浓度值小于0.5 mg/L。  相似文献   

8.
宋玄  李裕  张茹 《广东化工》2014,(3):81-81,80
铬渣是铬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废渣,其中含有的六价铬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为了减小铬渣带来的危害,世界各国研究并开发了多种铬渣解毒技术,旨在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实现铬渣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9.
铬渣治理技术路线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培 《天津化工》2013,27(2):35-38
近年来,铬渣治理项目受到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笔者结合企业铬渣无害化处理工程运行实际经验、同行业铬渣治理运行实施现状及文献查阅,对比国内外工艺技术路线,分析各工艺路线优缺点,为铬渣治理单位选择治理路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目前铬渣无害化处理不彻底且未对其中的铬进行资源化利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铬渣处理现状,介绍了铬渣来源和成分,重点梳理和分析了有钙焙烧渣在钢铁行业的应用、无钙焙烧渣中金属回收以及液相氧化渣的资源利用。通过总结和比较,提出了采用烧结炼铁工艺处理有钙焙烧渣、采用碱浸法回收无钙焙烧渣中金属以及液相氧化渣直接用作炼铁原料的建议,指出了铬盐行业在未来发展的同时,应该加强源头创新,实现工业共生,最终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镀铬溶液中六价铬和三价铬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磷酸介质中,六价铬和三价铬都具有稳定的吸光度,用光度法测定镀铬溶液中的六价铬,镀液中的其它组分对测定无影响。用光度法测定三价铬,镀液中六价铬对测定的影响,可从六价铬含量对应的吸光度扣除,在磷酸介质中,三价铁不显色,对测定无影响,镀液中铜和镍杂质对测定三价铬的影响很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本方法简单、快速而准确,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波  赵汝鸣 《辽宁化工》2010,39(12):1266-1267,1275
比较分析了异辛酸铬的2种消解方法即湿法消解和干法消解。实验结果表明,湿法消解是通过将样品溶剂蒸干、硫酸炭化、硝酸消化等方法,使样品变成三价铬溶液;干法消解是用合适的有机溶剂稀释样品,精确吸取适量的样品稀释溶液,通过干燥、炭化和干法灰化,再选择适当浓度的硫酸溶解样品等合适的化学处理方法来制备样品试验溶液。在酸性溶液中,以硝酸银作催化剂,用过硫酸铵将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六价铬含量。2种方法所得结果误差0.2%。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种环保型的三价铬电镀工艺。讨论了电镀时间、pH、温度、搅拌方式以及阴极电流密度对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厚度增长随着电镀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pH=3.5时可以获得厚度适中、外观光亮的镀层;镀层的光亮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45℃时最佳;不搅拌;该工艺的可操作电流密度较宽,Jκ在4~6 A/dm2。  相似文献   

14.
以铬渣为主要原料,加以石英砂等矿物原料制成玻璃,采用X射线衍射仪判断玻璃化程度;采用粉末法制成玻璃水浸溶液,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玻璃中铬离子浸出率;分析温度、硅氧比fSi对浸出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铬渣玻璃化后,常温状态下,玻璃中铬离子浸出率为3.4×10-7/h左右,溶液中Cr6+浓度为2.5×10-10左右,固化效果突出,能较好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铬离子浸出率与玻璃中硅氧比有关,较小的硅氧比有利于减少Cr6+浸出率,并提高铬渣使用量,使用中fSi宜小于0.25。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在培养基中添加重稀土元素铒(Er3+)的方法制备了稀土铬酵母,研究了在培养基麦芽汁中Er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 00050%、0 00075%、0 0010%和0 00125%时对铬酵母中铬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r3+能够有效提高铬酵母中总铬和有机铬的含量,当在培养基中添加0 0010%Er3+时,所得稀土铬酵母中的总铬和有机铬含量最高,其质量分数分别达到了0 054%和0 051%,与普通铬酵母相比,其有机铬含量提高了3倍以上。通过紫外光谱分析,发现铬酵母在260nm处有特征吸收峰,而加Er3+的铬酵母样品在此处的吸收峰显著增强,说明稀土铬酵母中葡萄糖耐量因子的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三价铬硫酸盐电镀铬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三价铬镀液电镀铬特别是三价铬硫酸盐镀液电镀铬的发展现状,对三价铬硫酸盐和氯化物镀液镀铬进行了比较.对三价铬硫酸盐镀液电镀铬的特点、工艺、镀层特性进行了评述,并列出了近几年来发展的硫酸盐电镀铬工艺,还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三价铬电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三价铬电镀的工艺特点,重点介绍了三价铬电镀中杂质的去除和镀硬(厚)铬工艺。三价铬电镀对杂质非常敏感,极少量的杂质就会大大恶化镀层质量。常采用沉淀法、离子交换树脂、螯合剂等方法来除去杂质;另外,三价铬不能镀厚铬也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原因之一是因为阴极上有大量的氢气析出,pH升高,从而Cr^3 形成氢氧化物,附着在镀件表面,致使镀层不致密,易脱落而无法增厚;此外,Cr^3 氧化产物Cr^6 还会毒化镀液。因此,要镀上厚铬,就必须对镀液进行调整,如降低pH,或选择更好的缓冲剂等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用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铬废水的离子交换柱的洗脱液中Cr6 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为:洗脱液中的Cr6 经还原处理为Cr3 ,用化学沉淀法和絮凝法将其转化为Cr(OH)3沉淀,经硫酸酸化,结晶为高纯硫酸铬,作为一种铬鞣剂,应用于皮革工业的鞣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电镀三价铬镀液中Cr~(6+)的直接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三价铬镀铬液中Cr6+的测定方法.采用二苯基碳酰二肼为显色剂,对甲苯磺酸为辅助显色剂,异戊醇为萃取剂,吸收波长为540 nm,在5 mm光池中直接测量了三价铬镀液中Cr6+.操作比较简单,不需要稀释,对三价铬电镀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镀铬添加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勇  李新梅 《电镀与涂饰》2002,21(1):51-54,57
介绍了近年来六价铬电镀添加剂的发展,根据添加剂的作用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