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活性炭性能的因素如活化剂、添加剂、微波功率及处理时间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磷酸-微波法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将松木屑浸渍于添加有2%~6%硫酸及2%~4%盐酸等添加剂,浓度为20%~35%的磷酸溶液中,浸泡48h后,在微波功率为600~800W条件下处理10~20min。用典型工艺条件制得的活性炭的产率为44%,亚甲基蓝脱色力可以达到18~24mL/0.1g  相似文献   

2.
浸渍活性炭脱除低浓度H_2S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谭小耀  吴迪镛 《化学工程》1996,24(6):21-25,46
应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活性炭种类、改性剂、添加剂种类、改性剂及添加剂组成等五种因素对改性活性炭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和改性剂种类是决定改性活性炭硫容量的关键因素。最优的改性活性炭脱硫剂组成是ZL-30B活性炭担载6%的Na2CO3改性剂,并以0.1%的TS3作为添加剂,这样制得的改性活性炭硫容量可达53%以上。  相似文献   

3.
改良硫酸法制取糖醛添加剂成分对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稻草(或麦杆)为原料,用改良硫酸法制取糠醛,试验了添加剂各成份的含量对出醛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添加剂(I)中磷磷酸占80%,磷酸占5-10%,重钙占5-10%,亚硫酸氢钠占3-5%,碳酸钙占2-3%,其他助剂占3-5%,添加量为原料量的20-30%,出醛率以干稻草计为9.6%;采用复合添加剂Ⅱ,其最佳配方为:重钙80%,磷酸5-10%,其他助剂10-15%,添加量为原料的15-20  相似文献   

4.
唐安江  张林生 《贵州化工》1999,24(1):20-22,37
利用磷酸二氢钙,磷酸氢钙二者之间可相互转化的性质,在CaO-P2O5-H2O体系等温相图上,分析反向将低浓度的泥磷磷酸加入固相物料碳酸钙中,生成磷酸二氢的过程,拟下试验方案,试制出钆料添加剂磷酸二钙产品。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磷酸微波活化法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制备秸秆基活性炭,探讨了最佳预处理温度、磷酸的浓度、微波功率和微波辐照时间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预处理温度为500℃,磷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微波活化功率为450 W,微波辐照时间为5 min。对所制得的活性炭进行苯酚吸附、亚甲基蓝吸附和红外光谱及电镜等分析检测。实验最终产率达到35%以上,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50 mg/g以上。  相似文献   

6.
牛磺酸及其功能性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磺酸与聚丙烯酰胺在微波场下反应得到一种含 CONH2 、 COOH 、—SO3 H 基团的功能性絮凝剂,它对w (P2 O5) = 27 % 湿法磷酸具有降低相对黏度ηr7-5 % 、增比黏度ηsp12-5 % 、改变石膏晶型的性质,从而使石膏与磷酸分离的过滤速度提高22% 。  相似文献   

7.
活性炭在印染废水脱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印染废水采用混凝沉淀及砂过滤前处理工艺,可去除几乎全部浊度及部分色度。剩余色度活性炭吸附处理后,能达到回用于生产的水质要求。采用V2O5-Ca(Cl2O)2催化氧化法再生活性炭效果良好,再生率可达97%以上。在常温(25℃)下,也可达89%。  相似文献   

8.
磷酸活化粘胶基活性炭纤维的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粘胶纤维(或布)为原料,通过采用独特的磷酸浸渍、离心甩开、晒干技术,控制合适的炭化活化工艺条件,成功地生产出公斤规模的磷酸活化粘胶基活性炭纤维,纤维的手感柔软性、强度与水蒸气活化的粘胶基活性炭纤维相近。本工艺炭化活化温度低,产品收率高(36%-46%),磷酸活化比水蒸气活化消耗更少的资源和能源。产品比表面积达737-1033m^2/g,对苯蒸汽和水溶液中碘有较好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9.
天然高分子物质与无烟煤混合制备活性炭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以天然高分子物质与无烟煤混合物为原料进行制作活性炭进行了研究。实验验证了原料中添加天然高分子物质量、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升温速度和活化剂KOH与原料配比等对制得活性炭性能产生影响,并通过实验找到了理想的活化条件;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为60min,升温速度为5℃/min-10℃/min,天然高分子添加剂占原料质量百分比为50%-70%,活化剂KOH对原料煤粉的适主.宜质量比例为1:1-2:1,同时分析了各因素影响碘值的原因,探讨了高分子添加剂改进煤基活性炭的原因,在一定的活化条件下,制得活性炭碘值为1580mg/g,比表面积1750m^2/g,活性炭表面基团主要为酚羟基。  相似文献   

10.
以梧桐树叶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微波辐照的方法制备活性炭,设计正交实验以考察微波功率、活化时间、磷酸浓度、液固比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640 W,活化时间280 s,液固比7∶1(mL/g),磷酸浓度为60%。该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的碘值为451.88 mg/g,亚甲基蓝值为15.126 2 mg/g。用其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磷酸活化微波辐照花生壳制备活性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花生壳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微波加热制备活性炭。研究了活化剂浓度、料液比、微波功率、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及收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以活性炭的亚甲基蓝脱色力为考察指标,确定了微波辐照花生壳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剂浓度为40%,料液比为1∶3,微波功率为462 W,活化时间为20 min。  相似文献   

12.
添加剂种类对活性炭纤维的中孔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纺制了含不同种类添加剂(金属氧化物,聚合物及炭素颗粒)的PAN原丝,经预氧化,炭化活化,制得了中孔含量不同的活性炭纤维,考察了添加剂种类对活性炭纤维中孔结构的影响,发现金属氧化物TiO2,MgO,聚合物PVA,PVAc及炭黑均可明显提高最终活性炭纤维的中孔率。  相似文献   

13.
硫酸铁改性活性炭催化微波降解甲基对硫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硫酸铁改性活性炭存在下,微波照射能使溶液中的甲基对硫磷迅速降解。对25、100mg/L的甲基对硫磷溶液,改性活性炭0.4g/L,微波照射3.0min,降解率达77.18%。适当提高改性活性炭加入量,同样照射时间即可达96.90%。而采用未改性活性炭甲基对硫磷降解率为93.20%。结果表明,微波照射下改性活性炭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未改性活性炭。另外,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离子色谱技术探讨了微波照射时间、甲基对硫磷初始浓度和酸度、活性炭用量、改性液硫酸铁浓度和酸度对改性活性炭催化微波降解甲基对硫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巴旦杏核壳为原料,采用微波辐照法制备活性炭。考察了活化条件对活性炭得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活化剂种类、活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和辐照时间4个因素中,微波辐照时间对活性炭质量指标影响最大,延长时间可以提高其产品的得率和吸附性能。巴旦杏核壳基质活性炭的最佳制备工艺:巴旦杏核壳10g,固液比1:3(g:mL),磷酸质量分数40%、浸溃24h,微波功率640W、活化时间16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31.5mg/g,活性炭得率为56.8%。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的描述巴旦杏核壳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大分子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方程。  相似文献   

15.
张晓慧 《湖北化工》1996,13(4):60-63
合成了三(2-氯环己基)磷酸酯,2-氯丙基二(2-氯已基)磷酸酯,二(2-氯丙基)-2-氯环己基磷酸三析的化合物,用元素分析、FT-IR和H-NMR表征了这些化合和的结构。在实验条件下,产物收经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介绍利用玻璃坩埚过滤BaSO4沉淀,微波加热恒重,测定磷矿石、湿法磷酸及合成标样中的SO42-,利用提高酸度和一次性加入 BaCl2溶液减少干扰离子的共沉淀现象。通过试验确定了微波恒重时间 45 min即可,并推荐磷矿试样采用酸溶分解法,好于熔融法。  相似文献   

17.
以矾土熟料为骨料和掺合细粉,加入适量辅料及添加剂,12.2%的水及0.2%的减水剂,配制出的压入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及可泵性。其体积密度为2.35g/cm3,常温耐压强度22.67MP8,烧后线变化率(1200℃,2h)-0.1%。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漂珠砖的生产依据其坯体强度低、烧成温度窄等特点,大多在倒焰窑、推板窑、小断面隧道窑中烧成。由于产品结构及市场变化的需求,我们尝试了用大断面隧道窑生产漂珠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生产工艺1.1 原料选用漂珠为主要原料,粘土熟料为填充料,以结合粘土和磷酸或硫酸铝为结合剂。其原料指标见表1。表1 部分原料的性能指标原料漂珠粘土熟料结合粘土添加剂Al2O3/%33~3845~4833~3555~58SiO2/%56~6046~50--Fe2O3/%1.5~2.51.4~1.51.3~1.50…  相似文献   

19.
低毒稳定型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古绪鹏 《粘接》2000,21(1):32-34
在尿素与甲醛加成-缩合反应中,分2次加入自制PQ复合添加剂,可明显降低游离甲醛的含量,提高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稳定性。添加剂的最佳用量为UF胶总量的1.0%-1.4%。  相似文献   

20.
魏青  许保恩 《河北化工》2004,27(3):42-42,46
对磷酸法活性炭研制中磷酸的消耗量、回收磷酸的再循环使用情况进行研究。本法制备活性炭时,85%磷酸用量与产品的比值不超过0.3:1,且回收磷酸可循环使用,不影响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