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信息技术》2017,(8):90-93
GPSR路由协议在车载网络的应用中,因使用贪心算法而采用边缘节点进行数据转发,在转发过程中容易造成数据包丢失、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文中针对原GPSR协议在数据转发模式上的缺陷,提出选取众多车载网节点中移动速度缓慢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以减小选取移动速度过快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出现的概率。通过仿真对比原协议和改进后协议前后端到端延时、不同移动速度下的数据包接收的成功率、抖动率以及吞吐量等方面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提高了协议的工作效率,优于原GPSR协议,更加符合车载网络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2015,(12):150-153
针对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路由器等网络核心设备的带宽和业务多样性提出了全新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处理器的多协议路由转发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一款异构的网络处理器,结合IPv4、IPv6和MPLS(Muxtiprotocol Label Switch)路由转发规则,将路由转发任务合理分解到该网络处理器的四类微引擎上。实验结果证明,此实现方法能同时实现支持以上三种协议的路由转发应用,且能获得10Gbps线速级别的转发效率,满足人们对接入层面的路由转发需求。  相似文献   

3.
网络编码技术的本质是在中间节点上对多条输入链路的数据信息进行线性或非线性处理转发。网络编码技术应用于IMT—Advanced系统中时,不仅可用于提高中继转发效率,还可用于设计干扰利用传输策略,以节约小区内的时频资源。文章针对多址接入中继信道模型,讨论了几种可提高中继转发效率的网络编码传输策略,研究了基于网络编码的干扰利用传输策略,分析了网络编码标准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指出引入网络编码技术对中继传输协议、控制帧格式以及用户调度和资源管理算法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下一代网络路由交换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一代网络是近来业界积极讨论的一项崭新网络技术,简要分析了下一代网络的特征,进而说明了下一代网络对路由交换技术的基本需求。着重针对几项路由交换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证和阐述,包括技术体制、宽带路由交换平台、大容量交换,高速数据转发、路由协议、MPLS协议以及业务服务质量保证等,并且概要设计了下一代宽带路由交换平台的整体框架,提出了一种高速数据转发技术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5.
针对SPB协议网络中的分布式设备在发生故障时引起的用户数据转发中断的问题,文中采用NSR技术,将主控板上的SPB协议数据进行报文封装,利用高可靠性机制进行板间通信,实现实时数据备份。模拟实验表明,当主控板发生故障时,备用主控板升级为新主控板,恢复备份数据,不会引起用户数据转发中断。  相似文献   

6.
现有网络设备支持的协议体系庞大,导致高度复杂,不仅限制了IP网络的技术发展,更无法满足当前云计算、大数据和服务器虚拟化等应用趋势。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 Network,SDN)作为一种最新网络架构,对网络设备控制面、转发面和应用层功能进行重新定义抽象,使得网络设备可编程,有望改变上述局面。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有关SDN中转发技术的专利申请情况,从申请的年度分布、申请人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关专利技术的一些规律,为我国SDN中转发技术的发展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7.
廖海宁  卢锡城 《通信学报》2007,28(4):114-122
从数据转发策略、服务模型、优化目标、优化技术和容错机制等5个维度综合研究分析了应用层多播领域的主要协议,并针对应用层多播协议设计过程中所需考虑的协议开销、可靠性、拓扑适配性、可伸缩性和优化目标等若干问题给出建议,最后对未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SDN)中OpenFlow协议匹配字段固定且数量有限,数据流转发缺少有效的转发验证机制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平面可编程的软件定义网络报文转发验证机制。通过为数据报文添加自定义密码标识,将P4转发设备加入基于OpenFlow的软件定义网络,在不影响数据流正常转发的基础上,对网络业务流精确控制和采样。控制器验证采样业务报文完整性,并针对异常报文下发流规则至OpenFlow转发设备,对恶意篡改、伪造等异常数据流进行转发控制。最后,构建基于开源BMv2的P4转发设备和基于OpenFlow的Open vSwitch转发设备的转发验证原型,并构建仿真网络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有效检测业务报文篡改、伪造等转发异常行为,与同类验证机制相比,在安全验证处理开销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更细粒度的业务流精确控制采样和更低的转发时延。  相似文献   

9.
李广鹏  蒋胜  王闯 《电信科学》2019,35(10):13-20
通过对现有网络协议技术演进历史的分析,试图提出适用于未来数据网络统一协议体系的创新指导原则。通过将网络功能本质划分到网元和网元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数据面、控制面、用户面、管理控制类与内生网络安全等协议创新的 5 个领域,并分析了该协议体系在众多异构场景网络中的体现与应用。最后,通过分析确定性网络转发技术中的协议创新过程验证了协议体系创新指导原则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MANET网络激励节点协作的信任评估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移动自组网(MANET)中自私节点可能不愿意协作并拒绝为其他节点转发数据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任评估的路由协议(TDSR)以激励节点协作并参与数据转发。信任值被用于评估节点的转发行为,低转发率的节点将被信任评估机制排除出网络,并被屏蔽一定时间后才能复活。仿真结果显示,在存在不协作节点的网络中,TDSR仅付出一定的延时开销就可具备明显高于DSR的数据分组转发率。  相似文献   

11.
一种集成ad hoc与蜂窝的4G新型网格(IACG)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4G)中,采用ad hoc网络为核心技术,以满足2 0 1 0年后市场对大容量、高带宽、无缝漫游的需求,是近一两年来全球业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技术思路和发展方向。本文根据4G工程原则和ad hoc网络框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集成ad hoc与蜂窝网格( Integrated Cellular and Ad hoc Grid,IACG)。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其容量提高方案、移动预测模型、网络动态变化中的容错设计、基于代理的可靠路由协议以及低功耗无线多层优化协议,解决了当前ad hoc网络如何在移动通信领域走向实用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解决以太网在工控领域的实时性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通过软件和硬件的方法来改进,另一种是通过修改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MAC或在此之上增加确定性调度层.文章就每一种方案详细分析说明.提出将两者结合使用的解决方案,并依此对交换式以太网技术存在的问题,运用EPA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基于SMAC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的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MAC协议进行了相关介绍。然后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竞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协议S-MAC协议。其核心是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设计方案。基于动态调整占空比的思想,提出了ATC-SMAC协议。该协议在S-MAC协议的基础上改进了固定占空比的劣势,根据每个节点上的数据包的平均延迟调整占空比。通过动态地调整每个节点的占空比,使不同流量的节点拥有不同的工作时间,协议根据不同节点的流量情况自适应地对其占空比进行调整。经过仿真试验,得到ATC-MAC在网络端对端延迟、能量消耗以及吞吐量方面较S-MAC协议都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王晶  郭剑 《数字通信》2012,39(1):55-58
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视频传输问题进行了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输视频数据的难点,在于如何在节点资源有限的网络中确保视频业务的质量。分析并比较了基于单层协议的视频传输技术和基于多层设计的视频传输技术2类视频传输技术,得出结论:2者各有优缺点,单层协议设计与优化简单、扩展性强,但整体性能不一定最佳;跨层优化设计难度较大,但设计得当,性能优于单层协议。  相似文献   

15.
何丰  杨浩 《数字通信》2009,36(2):15-17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是3GPP标准化组织在TD-SCDMA UTRAN TDD R6版本中提出的一种新技术。介绍了TD-SCDMA系统中HSUPA物理层协议结构,重点分析了物理层信道结构。  相似文献   

16.
The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can improve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Discussed are the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Proposed is a remote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scheme using Xilinx Virtex-II FPGA and SMCS Ethernet Physical layer transceiver(PHY).The hardware of the system is designed with Xilinx Virtex-II XC2V30P FPGA that embedds MicroBlaze and MAC IP core,and its network communication software based on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TCP/IP) protocol is programmed by loading LwlP to MicroBlaz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mote FPGA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system(RFDRS) can switch freely in the eight lighting modes of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and that,using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technology,FPGA resource utilization can be reduced remarkably,which is advantageous in the system upgrade and software update.  相似文献   

17.
以高度概括来观察MAC协议,分别从APON承载的业务、带宽分配的对象、承载请求信息的通道和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当前MAC协议研究的进展。最后,提出了一个有待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DSRC协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用短距离通信(DSRC)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ITS)中的一个核心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但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分析了DSRC协议的结构,协议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列出了DSRC协议的六类控制信息,并阐述了DSRC链路建立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介绍了RSA算法和ECC算法(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接着介绍了RSA算法在传输层安全协议中的应用情况,并以身份认证系统为例,原有身份认证系统采用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协议,通过对协议的修改,完成协议对椭圆曲线的支持,提出了改进的支持ECC算法的传输层安全协议,协议内容参照传输层安全协议(RFC4346TLS1.1),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在TLS1.1的握手协议中增加了ECC的认证模式和密钥交换模式,取消了DH密钥协商方式,修改了密码套件的定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终端协议繁多、不统一且复杂等问题,本论文采用了NIO、NoSQL、XML和JavaEE等技术,对物联网广泛协议的标准化适配进行了研究与实现。研究结果阐明了物联网广泛协议标准化适配的重要意义,为物联网上层应用提供了简单、快速、高效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