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合成树脂及塑料》2005,22(4):85-86
本发明提供聚合催化剂化合物催化剂体系和它们在乙烯和至少一种共聚单体的聚合中的用途。尤其,本发明涉及鉴别茂金属聚合催化剂化合物的共聚单体引入行为。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鉴别微量引入共聚单体的茂金属催化剂化合物。优选此类茂金属催化剂化合物含有至少一种取代的或未被取代的稠环环戊二烯基型配位体。本发明还涉及这些低的共聚单体引入型茂金属催化剂化合物在生产聚合物的催化剂体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茂金属催化剂和Z—N催化剂结合在一起制成的新型复合催化剂具有双活性中心,用于乙烯聚合可得到双峰分子量分布的聚乙烯,并且聚乙烯具有优良的综合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新型复合催化剂以氯化镁为载体,以茂金属化合物和四氯化钛为双活性中心,解决了茂金属载体化后聚合活性大幅度下降的难题,相对地减少了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的用量,克服了由茂金属催化剂制备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窄、加工困难的弱点,为茂金属催化剂的开发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分子量宽峰分布聚乙烯茂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复合茂金属催化剂和双载体茂金属催化剂乙烯聚合、考察聚乙烯(PE)分子量分布变化情况。结果发现两者都使PE分子量分布加宽,其中复合茂金属催化剂Cp2ZrCl2/YB3使分子量分布从2.37增至9.18。分子量分布增加幅度与不同复合茂经剂、催化剂配比、2载体量之比负载催化剂用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北京化工研究院合成了50余种新型茂金属化合物,在茂金属催化剂均相乙烯聚合的系统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载体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等因素与载体催化剂性能的关系,研制出性能优异的载体茂金属催化剂。采用载体茂金属催化剂进行了浆液法和气相法乙烯聚合中试研究,还进行了茂金属聚乙烯树脂的加工应用研究,树脂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5.
中国专利     
《合成树脂及塑料》2004,21(6):80-81
改善茂金属聚乙烯加工性能的方法与设备,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茂金属钛化合物,用茂金属自由基聚合催化剂制备乙烯基单体聚合物,高浓度聚烯烃白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6.
茂金属催化苯乙烯苯体间规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茂金属催化剂体系进行苯乙烯本体间规聚合。研究了催化剂浓度,聚合温度和时间对聚合速率,聚合物分子量和颗粒形态的影响,成功地制得了高转化率下外观满意的粉体间规聚苯乙烯,避免了聚合过程中的凝胶或结块。  相似文献   

7.
茂金属催化剂及其聚烯烃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导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近两年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催化烯烃聚合技术的研究进展,间规选择性复合型茂金属论剂技术已开发成功;用基催化珙烯聚合,在国内首次得到合格的商业用间规聚丙烯;完成了限制几何构型复合型茂金属的合成探索,获得具有较好活性的系列催化剂。实现了茂金属催化剂的负载化为茂金属催化剂在相烯烃聚合工艺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茂金属聚丙烯催化剂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丙烯是一种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材料,其中丙烯聚合催化剂的进步是聚烯烃工业蓬勃发展的关键。具有独特性能和优势的茂金属聚丙烯催化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综述了茂金属聚丙烯催化剂的结构、组成,助催化剂以及茂金属催化丙烯聚合机理。重点介绍了非桥联茂金属催化剂以及桥联茂金属催化剂,其中桥联茂金属化合物因桥基的刚性骨架结构,使得其与聚丙烯规整度紧密相连。还详细介绍了C_2、C_(2v)、C_s、C_1不同对称性对聚丙烯规整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专利     
《合成树脂及塑料》2004,21(4):85-86
聚酰胺-聚烯烃阻燃组合物,复合型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用茂金属自由基聚合催化剂制备乙烯基单体聚合物的方法,新型茂金属钛化合物催化剂,改善茂金属PE加工性能的方法与设备  相似文献   

10.
茂金属加合物技术首次工业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金属加合物技术制备茂金属加合物,并进行负载化研究;完成了茂金属加合物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以及乙烯与α-烯烃共聚合的淤浆、环管淤浆、气相流化床工艺的中试;在中试的基础上,茂金属加合物催化剂于60kt/a气相流化床聚乙烯生产装置上成功进行了工业试验。探索了茂金属催化剂与Ziegler催化剂的切换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组成和聚合工艺参数对聚乙烯树脂性能的影响。用所得茂金属聚乙烯树脂加工成的薄膜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并表现出了优异的落镖冲击强度和撕裂强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把茂金属催化剂负载在Ziegler-Natta催化剂上制备了ZM复合催化剂,在单一聚合反应器内研究了ZM催化剂用于乙烯聚合制备双峰聚乙烯的性能。考察了催化剂中茂金属化合物的含量、聚合过程中反应温度、助催化剂的用量和共聚单体1-己烯的用量对催化剂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ZM催化剂可以在单反应器内催化乙烯聚合得到分子量分布呈双峰的聚乙烯,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布达到155,聚合活性可达2.52×107 g/molMt·h。  相似文献   

12.
茂金属化合物中两个茂环可以通过一个或两个桥基相连接,形成各种桥联茂金属催化剂前驱体。对不同桥基原子分类综述了桥联茂金属化合物催化烯烃聚合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各种桥联茂金属催化剂对丙烯的立体定向聚合,阐述了各种桥基和茂环配体上取代基对催化聚合性能和产物立构规整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专利     
一种烯烃聚合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烯烃聚合方法包括:将一种或多种烯烃与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接触。所述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包括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茂金属化合物和烷基铝氧烷;所述载体为棒状大孔介孔二氧化硅。由于所用催化剂中的茂金属化合物具有夹心结构,且环戊二烯基上具有取代基,其中,所述的棒状大孔介孔二氧化硅载体具有高度有序的孔结构、大孔径(11~12nm)和孔体积、良好的机械强度以及良好的大分子催化吸附性能,因此,具有较高的聚合效率。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以硼化合物为助催化剂的离子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用不同催化体系制备的不同结构的聚丙烯的性能及用途,并对聚合机理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15.
茂金属聚乙烯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烯烃(PO)工业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工业家们为增加产品竞争能力和利润,占领市场,开发了“第二代”(SG)LLDFE技术,茂金属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是其中的主要部分,茂金属催化剂和茂金属聚烯烃(mPO)的发展已成为聚烯烃工业的热点问题,是90年代聚烯烃工业中最引人注目的进展,是人们考虑下一步发展密切注视的焦点。茂金属催化剂是由过渡金属的环成二烯基络合物和甲基铝氧烷或离子活化剂组成,属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过渡金属(如:锆、铪、钛、钴、铁等)夹在两个环戊二烯基之间,第一例茂金属于1951年发现,为双(环戊二烯基…  相似文献   

16.
茂锆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考察了含锆的茂金属催化剂中催化乙烯反应条件优化研究,在最优条件下催化聚合反应所得的产物与吉林石化公司聚乙烯厂聚乙烯产品进行分析对比.对茂锆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反应条件研究表明,适宜的助催化剂[Al]与主催化剂[Cat]的摩尔比在1 500左右,适宜的主催化剂浓度在1.5×10-4 mol/L左右,最佳聚合温度60℃,此时催化剂的活性可达到106 gPE/(molCat·h).从物理性能、热性能、相对支化度、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分析可知,制备出的负载茂锆金属催化剂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催化乙烯聚合所得的产物与吉林石化公司聚乙烯产品性质基本一致,符合产品的指标,支链分布均匀,分子量分布更窄.同时对茂锆金属催化剂主、助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作用和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烯烃聚合反应茂金属催化剂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茂金属催化剂烯烃聚合技术的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制备各种优质聚烯烃材料的结构及性能。  相似文献   

18.
高分子化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高分子化的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在高压下对催化剂进行乙烯聚合的研究,这个茂金属催化剂进行乙烯聚合活性较高,活性可达107 gPE/molZr.h,并可控制聚合物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茂金属及非茂金属催化剂引发丁二烯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茂金属与非茂金属催化剂引发丁二烯聚合的研究进展,茂钒催化剂在丁二烯聚合中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聚合物顺-1,4-结构摩尔分数约为80%,1,2-结构摩尔分数约为20%。  相似文献   

20.
介绍茂金属催化剂负载的活性中心的形成机制,详细阐述了几种载体的负载方法和特点,阐述了表面处理剂对烯烃聚合的影响,概括了茂金属负载化后的特点,并对茂金属催化剂负载化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