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二氧化硅(SiO_2)纳米微球为模板制备能够装载DNA的微胶囊。首先,利用硅烷偶联剂在SiO_2表面引入氨基吸附DNA,氨基能使SiO_2与DNA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增强;继而通过静电吸引力逐层交替吸附聚乙烯亚胺(PEI)和聚丙烯酸(PAA)进行层层自组装,形成以SiO_2纳米微球为模板的包覆多层高分子的载DNA微球,利用Zeta电位测试逐层吸附后微球表面的电位来确定组装的进行。溶出SiO_2后,可以获得载DNA的多层高分子材料包覆的微胶囊。最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粒径分析、凝胶电泳和转染实验发现,微胶囊是具有中空结构的球形胶囊,分散性良好,能够阻滞DNA并可以实现基因转染。  相似文献   

2.
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载盐酸小檗碱的海藻酸钙/壳聚糖盐酸盐(ALG-Ca/CHI)模板微球,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CHI逐层络合制得载盐酸小檗碱微球。通过CLSM、FT-IR、SEM、溶胀实验和体外释药实验对载药微球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MC与CHI通过静电作用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成功包覆在ALG-Ca凝胶表面,微球剖面边缘出现层层膜结构且膜层总厚度约为20.26μm,载盐酸小檗碱ALG-Ca/(CHI/CMC)3微球释药发现,在37℃,pH越高,累计释放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以硝酸钙和碳酸钠为原料,通过结晶生长制备了掺杂羧甲基纤维素钠的CaCO3微球,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CaCO3微球模板上交替自组装正负聚电解质壳聚糖(CS)和海藻酸钠(ALG),然后除去模板后得到空腔微胶囊,并以盐酸阿霉素为例对微囊的缓释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胶囊载药量可达61.15μg/mg,胶囊对药物具有显著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ZnO微球为模板,利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壁材为鱼精蛋白(PRM)和硫酸葡聚糖(DXS)的生物可降解聚电解质胶囊. ZnO微球呈良好的单分散性,具有5 nm以上的中孔,装载荧光素后生成荧光微球. 在ZnO微球外交替吸附鱼精蛋白和硫酸葡聚糖,制得核-壳型ZnO/(DXS/PRM)8复合微球;采用稀HAC溶液去除ZnO模板后,可生成(DXS/PRM)8胶囊. 以水溶性多柔米星药物分子作为目标物,研究了该胶囊的载药和释放行为. 结果显示,该(DXS/PRM)8胶囊对多柔米星药物分子具有明显的缓释性.  相似文献   

5.
以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构成的囊泡为模板,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模板取出剂,实现了在温和条件下利用壳聚糖(CHI)和海藻酸钠(SA),通过层层组装法制备生物相容性微胶囊。实验表明通过控制模板囊泡粒径和聚合物覆盖层数可以控制微胶囊的粒径在220600 nm之间的变化,且所制备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和抗团聚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YBO3微米球。利用XRD、FESEM、TEM、XPS和UV-Vis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在紫外光照射下,采用CHI660E电化学系统研究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并通过罗丹明B的降解反应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YBO3微米球由纳米片自组装形成;与YBO3微米颗粒相比,YBO3微米球的吸收光谱发生明显红移,在紫外光范围内有较强的吸收;并且YBO3微米球具有较高的光电流和较小的载流子迁移阻力,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40 min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90.9%。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YBO_3微米球。利用XRD、FESEM、TEM、XPS和UV-Vis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在紫外光照射下,采用CHI660E电化学系统研究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并通过罗丹明B的降解反应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YBO_3微米球由纳米片自组装形成;与YBO_3微米颗粒相比,YBO_3微米球的吸收光谱发生明显红移,在紫外光范围内有较强的吸收;并且YBO_3微米球具有较高的光电流和较小的载流子迁移阻力,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40 min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90.9%。  相似文献   

8.
水介质中以表面引发ATRP法在单分散的二氧化硅微球表面接枝了一层PMMA聚合物刷,然后通过水解得到PMAA聚电解质刷。通过控制ATRP的反应时间得到了不同分子量且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电解质刷。结果表明,接枝硅烷偶联剂APTES的最佳反应方式为静置反应,对于1 g微球最佳接枝量为4 mL,聚电解质刷的分子量随ATRP反应时间增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应用层层自组装技术(LBL)构筑聚电解质多层膜的过程中,组装溶液的离子强度对组装过程有特殊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与椭偏仪同时监测聚电解质沉积时间,聚阳离子(PDDA)浓度,特别是添加氯化钠(NaCl)对聚电解质成膜的影响。聚电解质分别沉积在石英基底和硅基底上,聚电解质膜厚度与聚电解质层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随着聚电解质沉积时间的增加,聚电解质膜厚度逐渐增加,沉积时间为10min时聚电解质膜厚度最大;聚电解质膜的厚度随着PDDA浓度的增加呈现增长趋势;聚电解质溶液中加入NaCl,组装层数不大于10层时,聚电解质膜厚度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呈现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10.
将酶与带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在单分散疏水多孔St/DVB共聚微球表面交替吸附静电自组装多层脂肪酶膜. 确定了静电自组装单层酶膜的最佳条件为酶与载体的质量比3:1,吸附时间0.5 h, pH 5.5. 在上述条件下静电自组装3层脂肪酶膜,结果表明,当最外层为酶层时,组装2层酶的活性比单层酶提高24%,组装3层酶的活性比2层酶的活性稍有增加. 在酶液pH 7.5的条件下,考察了聚电解质中的离子强度对静电自组装各层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最外层为酶层或聚电解质层时,酶的活力随层数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将聚酰胺-胺(PAMAM)树形大分子、聚对苯乙烯磺酸钠(PSS)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DMAC)在三聚氰胺甲醛(MF)微球上进行静电自组装,制得聚电解质壳层的核壳式微球. 通过反应沉积吸附方法生成具有稳定荧光性能的CdS/聚电解质核壳式复合微球. 用透射电镜表征复合微球形貌,用反射紫外和荧光表征了CdS/聚电解质核壳式复合微球的光学特性.  相似文献   

12.
层层自组装制备阿维菌素微胶囊及其释药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木质素磺酸钠和壳聚糖为囊材,阿维菌素为模型化合物,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阿维菌素微胶囊;通过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微胶囊的表面形貌;采用体外释药实验研究了微胶囊的释药行为。SEM显示:阿维菌素原药表面光滑,而微胶囊表面粗糙且无明显孔隙。微胶囊的体外释药实验结果表明:与阿维菌素原药相比,层层自组装制备的微胶囊具有一定缓释能力,随组装层数(0~32层)的增加,微胶囊的释药速率显著降低,释药中值时间(t50)在2.41~133.7 h内可调控。利用通用模型Mt/M∞=ktn对微胶囊体外释药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处理表明,阿维菌素从层层自组装木质素磺酸钠/壳聚糖微胶囊的释放属于不规则(anomalous)释放机理。  相似文献   

13.
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AB)为结构导向剂、Brij-56为助表面活性剂,成功合成了一种两亲性介孔二氧化硅颗粒,通过XRD、FTIR、TEM、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其为乳化剂稳定皮克林乳液自组装得到水包油型微胶囊。结果表明,该两亲性介孔二氧化硅颗粒表面具有大量的孔道样结构,大小较为均一,平均直径约100~110nm;自组装微胶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直径约100~500μm。  相似文献   

14.
以低度交联的单分散三聚氰胺甲醛(MF)微球作为胶体模板,采用逐层静电自组装技术,交替组装正负聚电解质,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然后利用盐酸溶液分解掉模板MF,从而形成均匀的空腔胶囊;并以盐酸阿霉素为例,对空腔胶囊的载药量及缓释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显示,胶囊载药量可达27.07 μg/mL,胶囊对药物具有显著的缓释作用,释放半衰期t1/2=17.5 h.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高分子链之间可通过次价键而聚集 ,形成高分子复合物 (polymer polymercomplex) .其中 ,研究最为深入的是基于库仑力的聚电解质复合物 ( polyelectrolytecomplex ,PEC) .近年来一种继L B膜技术之后 ,被称为“层 层”自组装 (layer by layerself assembly)的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自组装技术所组装的分子大多是聚电解质 ,通常是将带不同电荷的聚电解质分子在水溶剂中交替地组装到片基上 ,实际上就是在固液界面一层一层地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 .通过其它…  相似文献   

16.
以碳酸钙微球为模板的生物相容微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aCl2和Na2CO3为原料,通过结晶生长制备了掺杂聚苯乙烯磺酸钠(PSS,直径为4~5 mm)的CaCO3颗粒,探讨了PSS功能团与钙离子的摩尔比([PSS]/[Ca2+])对其形貌和晶型的影响,并以合成的CaCO3微球为模板,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具有相反电荷的鱼精蛋白和硫酸葡聚糖交替组装到微球表面,除去模板后得到了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空腔胶囊,并以绿原酸为缓释物对微胶囊的缓释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微胶囊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3.55%和37.41 mg/mg,对绿原酸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硅壁材、氧化钛或氧化铁为芯材的微胶囊具有吸附恶臭的功能,而且胜过活性炭。微胶囊制造技术是日本大阪工业技术试验所开发的。采用界面反应法,通过液相沉淀反应制成中空、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然后包复芯材。具体操作是把氧化钛或氧化铁悬浮分散水玻璃溶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调制成W/O(水/油)型乳化液,再加入硫酸铵或碳酸铵水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微胶囊后的单位表面积吸附量比单一的氧化硅  相似文献   

18.
新型核壳型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乳液聚合法成功合成了一种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该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由核、壳两部分组成:核为直径320nm的聚丁二烯胶乳微球,壳为在其表面接枝的长度和接枝密度可控的线性聚丙烯酸链.分别比较了不同反应温度和引发时间对聚电解质刷接枝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粒径(D)和离子强度(C<,I>)之间在实验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单分散羧基功能化的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纳米粒子以液滴为模板自组装成三维胶体光子晶体微球,并层层自组装(LBL)包覆上支化的聚乙烯亚胺(PEI)和聚苯乙烯磺酸钠(PSS)高分子聚电解质对,加以戊二醛(GA)交联。制得的三维胶体光子晶体微球结构有序稳定,可用作性能稳定的编码载体。  相似文献   

20.
两相溶胶-凝胶法制备微米二氧化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两相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氨水、乙醇、水、微量电解质为原料,制备出微米级单分散性二氧化硅微球,着重研究了微量电解质加入量、加料时间、加料方式、不同溶剂配比对二氧化硅微球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微球粒径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加料时间的延长,二氧化硅微球粒径逐渐增大;连续加料比间歇加料制得的二氧化硅微球单分散性好;溶剂类型对二氧化硅微球粒径有很大影响,通过不同溶剂配比调控二氧化硅微球粒径,最终制备出单分散性好的微米二氧化硅微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