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鹤林  于水 《上海化工》1997,22(5):8-10
通过酯交换法,以甲醇和碳酸丙烯酯(PC)为原料,反应精馏合成碳酸二甲酯,筛选出最佳催化剂,确定了其用量,考察了原料配比等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CHS-1和CHS-2催化效果较好,其较佳用量为0.4%~0.5%(相对于甲醇的质量)甲醇与PC的质量比为8~10,反应停留时间为40min~60min本文报道的酯交换工艺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1—溴化十二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彩荣  李惠萍 《精细化工》2000,17(7):417-420
以十二醇为主要原料,研究与含溴物质反应,在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作用下制备1-溴代十二烷,制备出适于溴代反应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TiO2/SO4^2-;探讨出适于合成1-溴代十二烷的工艺控制指标;反应温度100 ̄110℃,反应时间8h,n(C12H25OH):n(HBr)=1.0:2.2,催化剂(cat)用量为m(C12H25OH):n(cat)=1.000:0.125,收率为80.05%。  相似文献   

3.
(三缩水甘油基)异氰尿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聚氰尿酸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三缩水甘油基)异氰尿酸酯,较优工艺条件为:反应物配比CA:ECH=1:17 ̄20(mol),催化剂用量为0.04 ̄0.06mol,NaOH为3.4mol,溶解促进剂为2.2 ̄4mol,合成反应时间为2.5h。反应收率约70%。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固体超强酸T:O_2/SO_4 ̄(2-)为催化剂,水杨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水杨酸乙酯,并考察了醇酸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杨酸用量为0.1mol的情况下用固体超强酸T:O_2/SO_4 ̄(2-)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1.0克,乙醇与水杨酸的摩尔比为3:1或4:1,反应时间为5小时,反应温度95一100℃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产率达89%。并且同硫酸相比,固体超强酸T:O_2/SO_4 ̄(2-)有许多优点:产品容易从催化剂中分离,后处理方便,减少废液,降低动力消耗,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以烷基苯乙酮为原料,工业废氯气的回收碱液次氯酸钠溶液为氧化剂,在相转移钠化剂聚乙烯醇(PEG)作用下,合成了4-烷基苯甲酸R=CH3,CH3(CH2)n,n=1 ̄4)。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n(次氯酸钠):n(烷基苯乙酮)为4.0:1.0,反应混合液pH≥13,相对1mol烷基苯乙酮PEG-400用量为200mL,烷基苯甲酸收率大于90%,质量分类大于95%。  相似文献   

6.
在V—Sb—O催化剂上丙烷氨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自制的V-Sb/Al催化剂(VSb5WP0.5Sn0.5Ox)上,系统地考察了原料气中氨比(NH3/C3H8)为1~2.5、氧比(O2/C3H8)为2~4和水比(H2O(g)/C3H8)为0~5对丙烷氨氧化制丙烯腈反应结果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确定了该反应体系的网络模型,并用氧化-还原机理建立了丙烷氨氧化反应制丙烯腈的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三氯化磷、一氯化硫为原料合成O (1,2,2,2 四氯乙基)硫代磷酰二氯的工艺,讨论了温度、催化剂、反应时间、原料摩尔比等对反应的影响,获得了较好的工艺条件为:原料摩尔配比PCl3∶S2Cl2∶CCl3CHO∶催化剂B=31∶2∶1∶075;反应温度-8~-4℃;反应时间9h;收率达6653%。  相似文献   

8.
以烷基苯乙酮为原料,工业废氯气的回收碱液次氯酸钠溶液为氧化剂,在相转移催化剂聚乙烯醇(PEG)作用下,合成了4-烷基苯甲酸RCOOH(R=CH3,CH3(CH2)n,n=1~4)。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n(次氯酸钠)∶n(烷基苯乙酮)为4.0∶1.0,反应混合液pH≥13,相对1mol烷基苯乙酮PEG-400用量为200mL,烷基苯甲酸收率大于90%,质量分数大于95%。  相似文献   

9.
Ti(OC4H9)4催化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指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梅付名  李光兴 《化学试剂》2000,22(4):193-195
研究了以Ti(OC4H9)4为催化剂,苯酚与碳酸二甲酯(DMC)经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苯酯(DPC)的工艺。在常压下,160~190℃,当n(Ti(OC4H9)4:n(PhOH)=0.012:1,n(PhOH):n(DMC)=4:1,反应时间8h,总转化率为28.3%,DPC的产率为25.3%,碳酸甲苯酯(MPC)的产率为3.0%,产物中无苯甲醚,DPC的选择性为89.4%。  相似文献   

10.
相转移催化合成1-辛氧基-4-硝基苯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氢氧化钾碱性介质中,以四丁基溴化铵Bu4 N+ Br- (TBAB) 为相转移催化剂,由对硝基氯苯(PCNB) 和辛醇(C8 H17 OH)反应合成了1 辛氧基 4 硝基苯醚,研究了催化剂、碱、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n(PCNB)∶n(C8 H17 OH)∶n(KOH)∶n(TBAB)= 1∶1.2∶1.5∶0.03,反应温度为100℃,产品收率为85 .0 % ,经液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为95.5% 。  相似文献   

11.
以间甲苯胺和乙醇为原料,在反应温度250 ̄270℃、空速0.75h^-1、乙醇/间甲苯胺(摩尔比)为2.5 ̄3.1,SNCOZ或CEY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了N-乙基间甲苯胺。并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杨小钢  邓兆群 《精细化工》2000,17(4):208-210
以氰乙酸乙酯和多聚甲醛为原料合成α-氰基丙烯酸乙酯,无催化合成的最优反应条件是:n(CNCH2COOC2H5):n「(HCHO)n」=1.00:1.05、反应温度82~85℃、溶剂(乙酸乙酯)用量200mL/mol氰乙酸乙酯、反应时间3h,合成收率58.2%(质量分数≥99.0%)。  相似文献   

13.
催化合成水杨酸酯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李秀瑜 《精细化工》2000,17(2):94-96
芳基磺酸(ASA) 催化水杨酸(2 羟基苯甲酸) 和C4 ~C5 醇的酯化反应,性能优于磷钨酸等其他4 种催化剂。探讨并找到了ASA催化合成水杨酸丁酯、戊酯的优化反应条件:原料配比n(C7H6O3)∶n(ROH)=1∶1-8,催化剂ASA的用量为酸质量的5 % ~7% ,反应温度110 ~140 ℃,反应时间4~7 h,转化率达92% ~97% ,产品纯度大于99% 。  相似文献   

14.
对含铁过渡金属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CF-16对苯酚羟基化反应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双氧水用量、酸介质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苯酚(重量比)为0.05,过氧化氢/苯酚(摩尔比)为0.49,反应温度为60~70℃,反应时间0.5小时,苯酚转化率大于26%,苯二酚选择性大于94%。相对钛硅分子筛TS-1、TS-2而言,含铁复合金属类氧化物催化剂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5.
合成2,6-二甲基苯胺的催化剂及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实验筛选出该反应的催化剂为V2O5 - Cr2O3 - Al2O3 ,确定了浸渍法制备的浸渍液质量分数为13-2% ,催化剂中主催化剂V2O5 的最佳质量分数为10 % ,最佳改性金属氧化物为Cr2O3及最适宜比例为n(V2O5)∶n(Cr2O3) =10∶1 。通过工艺条件考察,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70 ℃,原料配比n(C7H7NH2)∶n(CH3OH)∶n(H2O)= 1∶3∶1,液时空速0-5/h,原料中加入水可明显提高目的产物选择性。反应转化率为74-29 % ,目的产物选择性为51-24 % 。  相似文献   

16.
以十二醇和ε-己内酯为原料,钛酸四正丁酯为催化剂,合成了端羟基聚己内酯(HTTPCL)、1molHTPCL与0.5molP2O5反应后即生成端磷酸酯基 内酯(PTPCL)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时、生成的PTPCL降粘效果最好,其最佳用量的ATH 1.2%。  相似文献   

17.
以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La~(3+)为催化剂,富马酸和甲醇为原料合成富马酸二甲酯,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n(醇):n(酸)=6:1;催化剂用量为对0.1mol富马骏耗1.0g催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在回流温度下反应4h,酯化率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氧气液相氧化对硝基甲苯邻磺酸(NTS)制取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DNS)的影响。发现在水介质中以价廉易得的模拟酶催化剂,在其最佳用量w(底物)=1%、c(NaOH)=1.0mol/L、c(NTS)=0.38mol/L时,60℃下反应18h,可以获得81.8%的粗品收率,其纯度可达96.7%。DNS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谱得以确认。  相似文献   

19.
聚(2,5—二甲基)对苯硫醚合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吉星 《塑料工业》1998,26(1):78-80
介绍以硫磺、氯和对二甲苯为原料,无水三氯化铁(FeCl3)作催化剂,三氯甲烷(CH3Cl3)作溶剂,合成聚(2,5-二甲基)对苯硫醚(DMPPS)。最佳反应条件为:最佳投料摩尔比:对二甲苯/SCl2/FeCl3=1.0/1.02/0.10,反应温度20~80℃,反应时间5~6h。收率为62.5%。产品经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激光拉曼光谱和差热分析验证,为线型结晶性,无双硫键,熔点Tm为306℃(美国RytonV-1型PPS熔点为275~285℃的工程高聚物。所述合成方法原料和催化剂价廉易得、合成工艺简化、无副产物NaCl产生、操作易、周期短、成本比PPS低。其不足之处是产品收率不够高,有待在溶剂和催化剂选择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以稀土固体超强酸 SO_4~(2-)/TiO_2/La~(3+)为催化剂,异丁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异丁酸丁酯,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醇酸比为 1. 8∶ 1,催化剂用量为 0. 5g,带水剂甲苯为 15ml(异丁酸为 0.2mol的情况下),反应时间为 2.0h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化率达97.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