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稀硫酸清洗和分段还原浸出相结合的全湿法工艺对锌电解阳极泥中有价金属元素进行综合回收处理,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硫酸加入量和葡萄糖加入量等工艺参数对阳极泥中锰的浸出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稀硫酸清洗,锌电解阳极泥中锌脱除率达98.41%;在液固质量比4∶1、反应温度120 ℃、反应时间60 min、硫酸加入量1.4 g/g、葡萄糖加入量0.17 g/g的条件下,锰浸出率达97.87%;得到的残渣为富银硫酸铅渣,渣中铅含量61.45%,银含量2 224.63 g/t,实现了锰和铅、银的分离,获得硫酸锰溶液和富银硫酸铅渣。  相似文献   

2.
谭钰凡  牛向东 《矿冶》2018,27(3):65-70
使用葡萄糖还原剂,对锌阳极泥进行了还原浸出试验。通过响应曲面法的模型优化设计和分析,研究了浸出过程中硫酸用量、葡萄糖糖用量、浸出温度对锌阳极泥中锰和铅浸出率的影响,得到最佳优化还原锰的工艺条件,并获得了二阶多项式模型。在葡萄糖用量3.5 g、硫酸用量16 g、浸出温度90℃,在此优化条件下锰的浸出率为93.19%,铅浸出率为0.37%。  相似文献   

3.
铅泥中有价金属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闪锌矿经焙烧脱硫得焙烧渣,焙烧渣经硫酸浸出得浸出渣,浸出渣经高温煅烧产出蓝锌,蓝锌用稀硫酸浸出生产工业硫酸锌时,其浸出渣为含有大量铅、银等有价金属的"铅泥",通过采用碳酸钠熔融法对铅泥进行金属富集,可获得含铅90.2%、银0.1%、锌7%的铅扣,从而充分利用了二次资源,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云南个旧某铅锌尾渣含铅9.87%、含锌6.25%,铅、锌多与脉石相互包裹,导致铅、锌分离较为困难。为回收该尾渣中铅、锌,进行了硫酸浸锌-浸渣重选选铅试验。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为70 ℃、硫酸用量为15%、氢氟酸用量为3%、给料粒度为-0.5 mm、液固比为1.5、浸出时间为120 min条件下,可以获得锌浸出率为97.02%、浸渣铅品位为15.37%的指标,浸渣磨细至-0.045 mm占90%,经摇床1粗1精重选,获得的铅精矿铅品位为45.68%、含锌0.24%、铅作业回收率为89.98%,铅锌分离指标较好。铅锌尾渣浸出反应后所得浸渣结晶状态比较致密,有新物相生成;浸出过程铅转变为难溶硫酸铅,锌转变为易溶硫酸锌,从而可通过固液分离实现分离铅、锌。  相似文献   

5.
朱北平  邓志敢  张帆  魏昶  李存兄 《矿冶》2016,25(4):36-40
我国锌资源储量丰富,含锌矿物中很大一部分以高铁闪锌矿的形式存在,并且其中含有丰富的铟资源。为了综合回收高铁闪锌矿湿法炼锌过程富集于中浸渣中的有价金属,开展了中浸渣和锌精矿的还原酸浸试验研究,其主要目的是利用硫酸浸出中性浸出渣中以铁酸盐形式残留的锌和铟,同时利用锌精矿将溶液中的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实现锌精矿中锌、铟的同步浸出。研究了锌中浸渣和锌精矿的投料质量比、浸出剂浓度、液固比、反应温度、浸出时间对锌、铟浸出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初始硫酸浓度220 g/L,中浸渣与锌精矿质量比1∶0.25,粒度-74μm,液固比6,温度90℃,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锌、铟的浸出率在96%以上,浸出液中95%以上的铁被还原为二价铁离子,实现了浸出与还原的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6.
朱丽苹 《矿冶工程》2019,39(2):82-84
以锌浸出渣-富锗锌精矿为主要原料, 协同浸出物料中锌、锗。实验结果表明, 在还原浸出初始酸度70~75 g/L、高酸浸出初始酸度115 g/L、反应温度85~90 ℃、反应时间2 h条件下, 锌和锗浸出率分别可达93%和87%。该工艺简单、流程短, 不用增加复杂设备, 可为富锗锌精矿和锌浸出渣的清洁高效全湿法处理及产业化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硫化锌矿浸出渣中有价元素丰富,是重要的二次资源,但因其性质、结构极为复杂,实践中分选回收效率往往较低。深入研究浸出渣工艺矿物学性质对其高效回收具有重的理论价值。对内蒙古某中大型锌冶炼厂的氧压锌浸出渣进行了深入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锌浸出渣含硫44.33%、铅2.65%、锌4.24%、银192 g/t,主要有用矿物为单质硫(硫磺)、闪锌矿、铅矾等,银可能主要赋存于含铅矿物中;含有近20%的可溶性锌和铁硫酸盐,极少量的黄铜矿和黄铁矿;浸出渣颗粒粒度细,无典型的结构和构造;铅、锌和铜矿物主要以毗连和包裹的形式与硫磺连生,且主要集中在-10 μm粒级,该粒级中银的分布率达到86.47%,是后续分选回收需要注意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钢铁企业含锌尘泥回转窑还原挥发产出的次氧化锌是一种典型的二次含锌资源,但是该物料在湿法炼锌过程中存在浸出渣中残留锌含量高、锌回收率低、铅银富集率低等难题.以国内某厂次氧化锌湿法冶炼过程产出的酸浸渣为原料,采用氧压浸出方式实现浸出渣中难溶解硫化锌的破坏与溶出,同时降低渣率,提升浸出渣中的铅银品位.考察了温度、氧压、液固比...  相似文献   

9.
以铅、锌冶炼产出的氧化锌烟尘为原料,进行中性浸出,浸渣进行两段逆流酸性浸出,通过对温度、酸度、时间和助浸剂等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为:经过中性浸出,中浸渣于160 g/L下低酸浸出,浸渣在200 g/L硫酸、添加0.8 g/尘的软锰矿粉、温度70~80℃、时间1 h的条件下高酸浸出,锌、铟的总浸出率分别达到99%和96%。  相似文献   

10.
用浸出工艺回收酸性矿山废水沉淀渣中金属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亮  麦戈  陈涛  晏波  肖贤明 《金属矿山》2016,45(10):177-180
酸性矿山废水沉淀渣的处置一直是废水处理工程面临的难题。以广东省大宝山矿槽对坑尾矿库外排废水处理厂产生的沉淀渣为例,开展沉淀渣中有价金属元素酸浸与回收试验。淀渣铁、锰、铜、锌、镍、铅品位分别为40 919.6,14 320.6,4 681.4,7 557.4,149.3,360.9 g/t,杂质成分主要为石英、方解石。在硫酸浓度为20%、固液比为0.33 g/mL、浸出时间为8 h、浸出温度为30 ℃条件下,铜、锌、镍、铅、锰和铁的浸出率分别为99.49%、21.41%、51.21%、4.45%、55.86%、34.25%。采用硫酸浸出工艺回收沉淀渣中有价金属元素在技术经济上可行,同时可缓解废水处理厂的环保压力。  相似文献   

11.
以含铅锌烟尘为原料, 采用机械活化-硫酸浸出的湿法冶炼工艺分离铅锌烟尘中的金属铅及锌。着重研究了机械活化前后不同的硫酸浓度、液固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等工艺条件对原料中Zn浸出率及Pb入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机械活化前, H2SO4直接浸出铅锌烟尘的最佳工艺参数为H2SO4浓度175 g/L、液固比7∶1、浸出温度60 ℃、浸出时间6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 Zn浸出率达92.47%, Pb入渣率为90.30%。原料机械活化30min后, 最佳工艺条件变为H2SO4溶液浓度150 g/L、液固比5∶1、浸出温度50 ℃、浸出时间40 min。此时Zn浸出率达91.52%及Pb入渣率为95.36%。机械活化后铅锌烟尘的Zn浸出率及Pb入渣率对 H2SO4溶液浓度、液固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的依赖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在密闭鼓风炉熔炼过程中锗铟的富集及综合回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密闭鼓风炉炼铅锌过程中 ,锗和铟富集于真空炉渣中 ,铟富集于B塔底铅和粗铅中 .先采用氯化蒸馏从真空炉渣中回收锗 ,再从其残液中用TBP和P2 0 4 萃取回收铟 ,锗、铟的回收率分别高于 78%,83%;采用碱熔造渣捕集铟、水洗除碱、混酸浸出铟的工艺从B塔底铅中回收铟 ,回收率85 %;采用硫酸熟化浸出、铁屑置换除杂、P2 0 4 萃取富集的工艺从反射炉烟尘中回收铟 ,铟的回收率约 85 %.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综合回收锌浸渣中的有价金属,进行了弱酸渣酸浸减量化研究,减量后的渣进回转窑处理,酸浸混合液采用锌精矿还原处理-铁粉置换沉铜-锌焙砂预中和-氧化锌粉中和沉铟工艺来分离回收有价金属。采用酸浸工艺和回转窑工艺联合处理锌浸渣,可减少入窑渣量,降低能耗。结果表明,锌浸渣经酸浸可减量50%以上,锌粉中和沉铟工艺可实现锌回收率大于90%,铜回收率大于99%,沉铟后液铟小于5 mg/L。减量后的渣可富集铅、银等金属,该渣送回转窑挥发处理,产出的氧化锌烟尘可用于中和沉铟,中和过程既可使氧化锌中的锌预先浸出,又可进一步富集铟。该工艺可实现锌浸渣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4.
以选矿尾矿经二次选矿获得的铅锌混合精矿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其含铅高、铁较低的特点。对比研究了不同硫化锌精矿的氧压浸出效果,分析了高铅低铁硫化锌精矿的氧压浸出行为。结果表明,低铁锌精矿需在二段补加5 g/L的铁传递氧,锌浸出率达99%以上,铜浸出率约90%。铁大多以二价铁的形式随锌进入到浸出液,少部分入渣,以黄铁矿的形式存在,并有少量的铁氧化物;铅、银、硅沉淀入渣并在渣中富集,浸出渣可实现铅、银等有价金属的回收,精矿中的硫主要以单质硫的形式入渣。在两段氧压逆流浸出中,二段浸出液中铜会沉淀进入一段渣,在系统里循环累积,直至平衡,终渣含铜0.16%,一段浸出液含铜1.00 g/L,具有较高回收价值。  相似文献   

15.
每年因铜冶炼会产生非常多的脱硒渣浮选尾矿,其中含铅量很高,铅是有毒性金属,若直接作为废渣处理不仅污染环境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本研究以云南某企业的脱硒渣浮选尾矿为原料,利用湿法冶金的原理进行浸出实验,使矿料中的铅得到合理的回收利用。研究了在矿浆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OH、以及改变实验温度、固液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铅浸出效果的影响;同时探究了C还原预处理对铅浸出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C还原预处理之后的矿料的铅浸出率有明显的提高,碳还原预处理时的最佳条件为: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6h、碳粉与物料的比例为5:100;浸出实验的最佳条件为:浸出温度为90℃、固液比为1:10、NaOH浓度为180g/L、反应时间为1h。在此条件下矿料的浸出效果最好,最高浸出率为95.8%。  相似文献   

16.
张少博  沈强华  朱云  陈雯 《矿冶》2013,22(3):51-53
某厂高温高酸锌浸出渣含银401.6 g/t、锌3.37%、铅20.41%、硫12.52%.分析浸出渣的性质和银的物相,研究用硫化钠预处理渣,加入丁基黑药和乙硫氮组合药剂来提高银浮选指标.锌的浸出渣经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及三次扫选流程,得到了银品位为2017.45 g/t、银回收率达到78.44%的银精矿.  相似文献   

17.
湿法炼锌企业每年产生大量锌浸出渣,直接渣场堆放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矿产资源浪费。开展浸出渣中银经济高效回收工艺研究对最大程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重大意义。某锌浸出渣中有价金属银嵌布粒度细、银赋存形态复杂且水溶锌含量高。为回收浸出渣中的有价金属银,降低水溶锌对含银矿物浮选的不利影响,开展水浸-分段硫化浮选回收银工艺研究。结果显示:水浸后锌浸出率达38.3%,银品位提升至205g/t,水浸-浮选试验银精矿回收率相较于直接浮选可提高8%,再通过快速浮选-两粗两精一扫的闭路浮选工艺获得银精矿1#银品位为4128.19g/t、银回收率62.17%,银精矿2#银品位为1101.56g/t、银回收率18.19%。XRD、EPMA及EDS分析结果表明,银精矿中银主要分布于石膏、硫酸铅、铁酸锌及闪锌矿等矿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