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一起板式换热器微变形导致机组跳闸事故,分析了板式换热器微变形特性,并提出了油系统应用板式换热器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火电厂回热系统换热器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突破了以往建模中认为换热器汽侧空间存水都是饱和水这一假定,提出了不同类型换热器动态过程中汽侧空间饱和水份额的概念,并经现场试验验证,从而使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动态仿真计算结果更符合于现场实际。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湿表面热交换器的传热性能简化计算方法。文中应用饱和线的线性简化理论,导出了湿表面传热的有关方程组。在引进了湿表面温度、湿态放热系数和湿态比热等概念后,得到了与干表面换热器微分方程类似的形式,从而看出完全可以用干表面换热器的计算方法近似计算湿表面换热器的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4.
循环流化床锅炉安装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回料阀、外置式换热器安装的难点、重点及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化床锅炉紧凑式分流回灰换热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外置换热器是CFB(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的关键技术。为发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CFB锅炉技术,针对国产200 MWCFB锅炉及大型化的需要,开发了一种新型外置换热器——紧凑式分流回灰换热器(CHE)专利技术,该换热器采用气动方式控制循环灰的分流量,同时兼有循环灰的冷却和回送功能,且为整体化结构。在一台4MW循环流化床热态试验台上对紧凑式分流回灰换热器的分流、调节、传热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建立了传热计算模型,可用于实际锅炉的设计,为实现锅炉的模型化设计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国产200MWCFB锅炉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式换热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过程中,外置式换热器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报告对外置式换热器的发展及现状、采用外置式换热器的必要性、国外几家主要公司外置式换热器的设计特点、外置式换热器设计运行中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文章最后提出了发展外置式换热器需引起重视的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制大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研究构建了CFB锅炉“复合炉型”技术体系,建立了热循环回路传热计算模型和炉膛高度计算模型,开发了带有外置床的CFB锅炉热力计算软件、旋风分离器设计计算软件和紧凑式分流回灰换热器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带有紧凑式分流回灰换热器的210MW及330 MW CFB锅炉.工程应用表明,...  相似文献   

8.
紧凑式换热器的应用,有利于减少制冷空调装置的体积、提升性能。本文的目的是总结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紧凑式换热器的发展动态。本文介绍了板式换热器的研究进展,包括新型高效板片结构的开发、新型流路的设计以及作为经济器的应用。介绍了印刷板路换热器主要研究进展,包括制作工艺、流道设计及换热阻力特性等。介绍了插片式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特点,以及相比于常规微通道换热器的性能优势。还介绍了微管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特点,以及适合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9.
该文介绍了在换热器内冷热流体出口温度未知条件下,利用对数平均温差法求换热器的换热量及冷热流体出口温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几种流动型式换热器与逆流式换热器的热力学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几种流动型式换热器相对于逆流式换热器进行了熵产生数相对值的比较,得到了熵产生数相对值随传热单元数、入口温度之比和热容量之比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吴双应  曾丹苓  李友荣 《热力发电》2004,33(9):30-32,45
污垢是影响换热器传热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分析现有换热器冗余面积计算式存在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换热器冗余面积计算式;对洁净换热器总传热系数与污垢换热器在不考虑污垢热阻时的传热系数之比,以及洁净换热器总传热系数和污垢热阻等参数对换热器冗余面积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国产210 MW CFB锅炉的研制及330 MW CFB锅炉的技术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总结国产100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设计制造与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210MW CFB锅炉。较详细地介绍了该炉型的特点及关键部件的设计情况,开发了紧凑式分流回灰换热器,并提出了复合炉型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即在炉内布置适量的层式过热器,其余部分受热面布置在分流回灰换热器内。该锅炉研制和投运后运行性能良好。文章还简要介绍了国产330MW CFB锅炉技术开发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表面式换热器设计计算较繁缛且复杂,本程序运用BASIC语言对表面式换热器设计计算进行了开发,并且把常用介质的物性表拟合成多项式,具有简易,方便,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邓成刚 《电力建设》2008,29(2):64-66
通过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水- 水换热器的选型, 详细论述了管壳式与板式换热器的结构性能。根据海门电厂的实际厂址条件, 从7 个方面对上述2 种换热器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5.
邓成刚 《广东电力》2007,20(12):38-41
换热器是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一种装置。通过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水-水换热器的选型论证,详细分析管壳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技术性能、经济效益,可为相似工程的水-水换热器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阐述了涡流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利用双频涡流检测技术对电厂部分换热器管进行了实际检测,结果比较可靠,为分析换热管的损伤原因提供了有效依据。实践证明,它是监测电厂换热器设备运行状况的一种行之有效,先进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铝制扁管换热器和铜铝复合管换热器应用于家用空调在焊接、耐蚀、耐压等方面的可靠性问题,对两大类铝制换热器应用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并探讨了铝制换热器今后的发展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铝制换热器的耐腐蚀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民  蒋金龙 《电器》2012,(Z1):269-276
本文探讨了铝制换热器在家用空调耐腐蚀性方面的问题,通过对铝制换热器腐蚀机理的分析,说明空调企业通过合理选材、完善工艺、加强检测和生产控制,铝制换热器耐腐蚀性能可以达到与铜换热器相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强化传热的途径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厂中的凝汽器、高低压回热加热器、热网加热器、蒸汽暖风器等统称为换热器 ,合理选择换热器可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 ,提高设备利用率。1 强化传热的途径提高换热器综合效率、降低其寿命周期费用的最有效措施是强化传热。传热强化技术就是当高温流体和低温流体在某一传热面两侧流动时 ,使单位时间内两流体间交换的热量 Q增大 ,从传热速率方程式 Q=KA△ tm 可知 ,扩大传热面积A、加大平均温差△ tm 和总传热系数 K均可提高传热速率 ,在换热器的研究、设计和使用操作中 ,大多均从这三要素来考虑强化传热过程。1 .1 采用高效能传热面为…  相似文献   

20.
波纹管换热器作为较新型的换热器具有高效、节能、节省投资、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供热系统中使用具有较大优势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