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微型烧结试验,测定、比较和分析了国内某钢厂烧结生产常用6种铁矿粉的同化性和液相流动性等高温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根据其高温特性提出相应互补优化配合原则,设计了4组烧结优化配矿方案并进行了烧结杯试验。结果显示,优化配矿方案的烧结矿产量、质量指标均比基准方案优良,烧结成本比基准方案低,这表明基于铁矿粉同化性和液相流动性对所研究的6种铁矿粉能够进行有效的优化配矿,也为该钢厂烧结优化配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刘彦征 《山东冶金》2002,24(Z1):26-27
巴西 CVRD矿具有含铁品位高、有害杂质少、烧结性能良好的特点。采用 CVRD矿作为烧结配矿的主矿 ,经合理配比和优化工艺参数 ,烧结生产率提高 ,烧结矿质量改善 ,冶金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高铝矿物理化学性能,为了降低烧结矿成本,将其配入到山钢集团莱芜分公司炼铁厂265 m~2烧结机上使用。介绍了高铝矿对烧结矿的影响,通过优化配矿、端部料返回、提高Fe0值、增加布料料层厚度等措施,使烧结机平稳生产,满足了高炉对烧结矿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2005年首钢北京地区烧结生产依靠提高澳大利亚矿粉和巴西矿粉配比,实现了全进口粉烧结,烧结矿产量和质量稳定、成本降低、可利用资源范围扩大,保证了高炉生产稳定顺行。同时,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烧结生产配料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鞍钢西区烧结投产以来,烧结矿的转鼓强度始终较低,不能满足大高炉的生产需要,通过对影响烧结矿转鼓强度的主要因素分析,采取优化配矿,加强生产操作等措施,使烧结矿的强度大幅度提高,转鼓强度达到83%。  相似文献   

6.
通过烧结杯配矿实验,寻找出了外矿巴西卡拉加斯矿、PB澳矿、纽曼与麦克矿配比高、质量好的配矿烧结参数。实验表明,烧结矿质量可满足特大型4770m^3高炉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鞍钢烧结优化配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最优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烧结合理配矿的统计模型,对该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可以解析各矿种对烧结矿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运用最优化理论在烧结统计性模型上寻优,得出了获得最佳烧结指标值时的各种矿的定量搭配关系。模型较正确地反映了各种矿不同搭配后烧结的规律性。研究得出:将D精矿用于烧结,将A精矿用于球团配矿,可使鞍钢铁矿资源实现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8.
铁矿粉供应的复杂多变加剧了烧结配矿的难度,易导致烧结生产及烧结矿性能的不稳定。传统的烧结杯试验配矿方法费时费力,研究开发新的优化配矿方法替代传统烧结杯试验配矿方法是钢铁企业提高配矿效率、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详细介绍了铁矿粉常温性能、铁矿粉高温性能、热力学计算等指导烧结配矿的方法,分析了主要烧结配矿方法的技术特点,对烧结配矿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铁矿粉的高温性能是基于铁矿粉基础工艺性能的烧结优化配矿方法的核心。查明铁矿粉关键基础工艺性能与烧结产质量的关系,是解决烧结优化配矿可靠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巴西CVRD矿粉在莱钢的使用情况,并对各种矿粉的烧结性能及对烧结矿产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巴西CVRD矿粉作为莱钢原料的主导矿石,可以优化烧结矿化学成分,改善烧结矿产、质量,是一种烧结性能较好的矿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碱度烧结矿和酸性烧结矿的冶金性能测试及烧结杯试验数据的分析,确定天铁高炉炉料结构为R=1.8度烧结矿和R=0.7酸性烧结矿搭配,为指导高炉生产,进一步优化高炉炉料结构提供理论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改善5 500m~3特大型高炉精料入炉水平,首钢京唐炼铁作业部在停配白云石熔剂实现自然镁烧结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烧结杯试验做了微观组织结构研究。根据生产实际,通过采取优化配矿结构以及调整过程控制参数等措施,逐步降低烧结矿SiO_2与MgO质量分数生产低硅低镁烧结矿。通过低硅低镁烧结技术的应用,首钢京唐炼铁作业部在改善烧结矿品位稳定强度、粒度的基础上保证了入炉精料水平,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首钢京唐5 500m~3特大型高炉提高综合入炉品位、降低渣比以及喷煤降焦创造了良好的原料条件。  相似文献   

12.
裴元东  吴胜利  赵志星  安钢  苏博  潘文 《钢铁》2014,49(11):14-19
 烧结矿靠液相固结形成,烧结过程中液相的形成和流动对烧结矿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资源的劣质化,烧结矿TFe品位呈现下降趋势。与Al2O3和SiO2等相比,MgO属于在烧结中主动性配加的成分,其大小影响着烧结液相的熔点、流动性和烧结矿品位。针对京唐混合料,首次采用高温共焦显微镜原位观察了MgO质量分数对烧结液相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不含MgO的混合料相比,配加质量分数为1.7%~2.0%的MgO后,混合料的液相初始形成和大量形成温度均高出50 ℃以上;液相流动速率也显著降低;烧结基础特性测试表明,混合料中MgO质量分数从2.3%降到0.3%后,流动性指数从0.7增大到1.9。在京唐烧结的工业实践表明,烧结实现烧结矿MgO质量分数从2.0%降至1.5%后,烧结矿指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3.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目前年产铁水400万t,由1台烧结机对应2座高炉生产,烧结矿入炉配比只能满足62%,铁烧产能不匹配。通过采取合理配矿,稳定配矿结构;加强生石灰入仓、燃料、块矿筛下粉粒度管理;加强烧结过程控制,稳定混合料水分,稳定布料等以减少生产波动;增加烧结料层厚度,提高烧结成品率,降低固体燃料消耗及推行自主管理活动;同时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操作水平等措施,稳步提升烧结产能。  相似文献   

14.
烧结矿是现代高炉生产的主要含铁原料。合理控制入炉烧结矿的理化性能与冶金性能对高炉生产和稳定操作是很必要的。铁矿粉是烧结矿的主要原料,其化学成分和烧结料层内的热量条件在烧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化学成分等参数也决定着烧结矿矿相结构和质量。由于含氧化铝原料的低反应性及其液相的高粘性,因此在人们的预料中高铝矿石对烧结矿结构组成的影响并不好。烧结混合料中的氧化铝在同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热量,延迟烧结过程。在确保高炉渣的流动性方面,氧化铝也需要消耗较大热量。不论是烧结还是高炉的生产实绩均表明,氧化铝是有害的。一般而言,高含铁量与低脉石的印度矿与其他矿石的不同特点就是氧化铝含量高。由于高品味铁矿石的消耗殆尽,使用可利用的烧结原料成为生产必需。因此,必须要掌握氧化铝的作用及其对烧结矿质量和生产过程的影响。实验室完成了不同氧化铝含量水平(2.00%~5.46%)的实验,可从中了解氧化铝在烧结矿矿物学、生产率、物理性能和冶金性能方面的影响。随着烧结矿中氧化铝含量的增加,残存赤铁矿、复合铁酸钙(SFCA)和孔隙率增加,而磁铁矿和硅酸盐比例下降。烧结生产率和烧结矿转鼓强度(TI)随着氧化铝含量上升而下降,反映烧结矿冶金性能的诸如低温还原粉化率(RDI)和还原率(RI)提高。  相似文献   

15.
库粉具有含铁品位高、含SiO2和Al2O3低、价格低等特点,为了充分利用库粉,针对其粘性差、含结晶水影响烧结料层透气性的问题,进行了优化配料结构和烧结工艺参数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烧结矿产量、质量的基础上,可以配加12%库粉,既满足了高炉的需要,又可降低原料成本。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铁矿粉基础性能进行研究,比较了加拿大矿粉与其他5种矿粉的理化性能和高温烧结特性。依据基础研究结果进行了烧结杯试验,研究配用17%~25%加拿大矿粉的烧结指标变化和搭配矿粉的配比调节范围,得到烧结指标好的加拿大矿粉配用比例和使用方案。结果表明:加拿大矿粉配比在21%左右,火箭A粉配比在30%以下时,烧结矿性能指标较优。  相似文献   

17.
孙艳芹  杨松陶  吕庆  李福民 《钢铁》2011,46(3):9-12
目前承钢烧结生产主要以钒钛磁铁精矿为含铁物料,但其成品烧结矿强度低、低温还原粉化严重.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承钢烧结原料烧结性能、烧结过程、烧结矿性能,得出海砂配比为0,黑山钒粉配比为14 %,普通精粉配比为20 %,钢渣配比为1%时为最优配矿,为承钢提高烧结矿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龚方泉  刘康 《江西冶金》2014,34(4):12-14
总结近年来九江萍钢公司在烧结、高炉配矿结构优化方面所做的工作。九钢铁前配矿的原则是以优化烧结配矿结构为主,稳定高炉配矿结构为辅,同时考虑改善烧结矿质量。  相似文献   

19.
何志军  金永龙 《钢铁》2012,47(3):11-14,24
通过小型烧结试验装置对低品质WPF澳矿粉的高温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应用WPF的配矿方案进行了烧结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WPF的同化性较高,但是液相流动性较弱,因此可以利用其高温特性与其他矿粉搭配烧结,弥补其SiO2和Al2O3含量较高的缺点。WPF矿粉配比在10%~15%时有利于烧结矿取得良好的冶金性能,同时增加烧结矿中还原性能良好的针状铁酸钙含量。  相似文献   

20.
添加巴西MRB矿对烧结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模拟生产现场的方式,研究了添加巴西MBR矿代替部分武钢自产精矿对烧结技术经济指标及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认为,添加10%MBR矿对烧结指标基本无影响,配比增至15%时,部分指标开始变坏,配比大于15%以后,各项指标及冶金性能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