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雷达装备在转场或者运行中保持测量雷达的精度,在运行雷达装备前和过程中,需要对雷达技术状态进行测试。文章分析了测量雷达扫描技术要求的通用测试独特优势,从中筛选多种测试其先进技术的各类测试仪器,其中包括:示波器测量、频谱仪测量和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等。最后对装备技术状态测试系统开发和装备远程测试系统开发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纺织导报》2003,(3):100
Uster Technologies(乌斯特)公司的USTER TESTER 4 - SX型测试仪器是一种尖端的成套实验室用测试仪。采用新的传感技术,这种仪器可以同时测量均匀度、疵点、毛羽度、纱线支数、含杂质和棉籽皮率、直径、密度和纱线结构。这些测量都是以同样的纱线长度,以400 m/min的测试速度进行的。USTER HVI SPECTRUM(图)代表了束纤维测试方面最新一代测试仪器,它将先进的测量技术与以解决方案为基础的应用结合在一台新的、全自动仪器中。该系统可在很短时间内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析棉包中的棉样,并对其进行分级。USTER HVI SPEC-TRUM能…  相似文献   

3.
刘凤 《轻工设计》2014,(33):20-20
位移测试是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材料、测量、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传统测试方法的局限性变得日益明显,难以满足结构工程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位移测试技术。文章主要介绍了几项当前被广泛研究和关注的新技术,包括工具式表面位移传感器应用技术、和数字图像相结合的摄影测量技术以及分布式应变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2003年4月25日的《德国印刷者》杂志中.有观点提出要在输墨装置中采用色度测量方式,并将这种技术定位为超级技术。布鲁纳系统公司认为,利用这种像人眼感知颜色一样的方法也就是利用色度方式感知颜色,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印刷机的油墨调整的提法并不准确。为此.布鲁纳系统公司撰文说明了在印刷厂目前无需用到色度方式对油墨进行测量。目前采用的密度计测量应该还是胶印中保证印刷质量所必须使用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5.
采有学滤光技术对纱结质量进行在监控,这种技术能够测量纱线主体的尺寸和沿纱线长度方向上毛羽的变化情况。实验证明,这项技术是完全令人满意的,因为它同步记录了两组参数。文中描述了一种样机装置,它有许多优点,诸如在线记录结果、测量简单、速度快、体积小。并介绍了几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折皱是影响织物美观性的重要因素。工厂对折皱性能的测试多是在AATCC和ASTM D-123的基础上,通过多人的目测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虽然简单。但受主观影响,耗时长,敏感.且易产生主观偏差。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开发出一种能够客观评定织物折皱性能的理论方法采用该技术评定了多种织物试样,并将测试结果与传统的AATCC方法进行对比后发现,这种新技术方法与传统评定方法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粗纱锭翼扩张量进行测试,提出了一种新型测试毛纺锭翼扩张量的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机械传动、控制和信号处理3部分,可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和实施数据采集、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技术达到了设计要求,设备运转平稳,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及测量精度均较高,可为锭翼检验和设计提供依据.此技术可为同类产品设计借鉴,该测试技术在本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纺织品4-氨基偶氮苯的测量不确定度,运用SQC技术思路基于质控数据采用自下而上控制图法,基于GB/T27407统计原理,参考GB/T27411—2012和CNASGL34,根据Gg/T23344—2009测试标准对纺织品中4-氨基偶氮苯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研究,在95%的置信概率下,4-氨基偶氮苯测量不确定度U=4mg/kg。这种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经济、实用、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9.
图像分析技术在研究纸页Z向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纸页结构分析技术,只是对纸张XY和Z向进行表面的观察、测量和判断,但对纸页的内部结构与组成及其对成纸性能的影响却无能为力。正是基于这种考虑,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分析软件的开发,利用高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纸页的Z向结构进行观察,并利用软件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的技术日渐成熟,本文主要介绍这种基于SEM的图像分析技术在纸张Z向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土地测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精度、更高质量的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比例尺与铜尺相结合的测量方法、钢尺与经纬仪相结合的测量方法、全站仪测量方法三种常规土地测量技术,其次,从GPS全球定位技术、测量软件的研发、遥感技术RS系统、建立信息数据库、空中摄影测量技术等方面分析了空中摄影测量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三维人体测量技术的现状和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服装定制过程中的人体尺寸提取技术,介绍了国内外非接触式人体测量方法,分析了各类测量方式的原理、特点及发展趋势。比较结果显示:被动式非接触测量方法简单易行,但测量误差难以确定,不适用于标准测量或精确测量;主动式测量方法中基于白光和激光的扫描技术测试速度高且精确度高,但操作复杂,设备昂贵。通过对测量方式及仪器的比较发现,基于红外深度传感的测量方法和毫米波技术已有一定的市场接受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代雪梅 《国外丝绸》2006,21(4):16-17
决定通过不同种类的布料对香烟烟雾进行吸收。被测试的织物包括羊毛、麻、棉、丝、人造丝和涤纶,当多种因素影响吸收时,发现涤纶织物吸收的烟雾要比其它被测布料少。并介绍了测量这种吸收的一种简单又快捷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食品科学》2005,26(5):240-240
最近,美国马里兰病原体迅速测试技术开发人员宣布推出一种新的迅速、超敏感测试食品中大肠杆菌技术,不到5分钟可测出肉类制品中的病原体。美国开发的这种测试新方法与目前需要48小时的测试体系不同,通过新开发的设备只需要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能检测出肉类加工中的病原体。马萨诸塞技术学院开发出的生物传感技术化验过程非常简单,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和简单的操作指导就可以了。大肠杆菌会引起严重的食品来源疾病,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差动技术的由来和分类,并就利用差动技术改善测量精度的问题,介绍了其在机械、电子领域测量环节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粉体粒度测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粒度是粉体产品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粒度测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出现了多种新型的、集多门现代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粒度测量仪器,比如激光粒度分析仪、库尔特计数器、颗粒图像处理仪等。本文介绍和探讨现代粒度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各种常用的现代粒度测试仪器的原理和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6.
德国Atlas材料测试技术公司开发出两种用于测量和校准的新型XenoCal传感器。XenoCal发光传感器采用独立的发光测试原理,而XenoCal温度传感器是采用独立的温度测试原理。两种传感器都处在小样试验阶段。XenoCalBB300400BST的特点是将300~400nm波长范围内的辐射光和黑体标准温度组合运用在一个独立的传感器中。  相似文献   

17.
测量不确定度在检测、校准和合格评定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于1999年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并实施了由全国法制计量技术委员会提出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标准。该标准适用范围包括:国家计量基准、标准物质、测量及测量方法、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测量仪器的校准和检定、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和产品的检验和测试、贸易结算以及资源测量等测量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8.
水压下的应变测试中测试系统的密封防护是应变测量成功与否的关键。针对在水压及大应变条件下,常规密封防护方法易出现密封防护剂松脱,难以保证绝缘和密封性能的情况,文章提出了水压下大应变测试的密封技术。通过试验研究了环氧树脂+硅橡胶、硅橡胶对大应变的适应性,设计了压力温度的补偿方法和应变测试系统的密封工艺。水压为2.0 MPa,应变为4.5%的实验案例表明,文章提出的水压下大应变测试密封技术可行并且有效。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5):22-22
最新研究显示Soleris技术在确定巴门氏灭菌牛乳保质期方面的效率是传统测试方法的5倍。Cenmls公司还指出,研究结果证实,这种技术可以在38h内提供迅速、准确的测试结果,而传统方法需要8~9d时间,这有助于乳品生产商通过保质期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消费对新鲜度的要求驱动了对用于测试牛乳保质期的更迅速测试方法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张湘英 《中国纤检》2003,(4):27-27,29
棉花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棉花生产、流通到消费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对其性能的检测。检测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是要准、二是要快。所谓要准,就是要求测试结果与被测量的客观值一致性要好。它一方面要求测试结果中的系统误差小;另一方面要求测试的随机误差小,精密度高,重复性好。要使测试结果又准又快,惟一的办法就是要提高测试技术水平,提高纤维测试技术水平的途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检测仪器的研制与改进提高纤维的测试技术水平,最根本的办法是不断研制、开发新的检测仪器设备。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