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从水产调味品的生产工艺出发,将水产调味品分为抽提型调味品、分解型调味品和反应型调味品,并对三类调味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论述,同时分析了国内市售水产调味品的主要产品和发展趋势,介绍了应用于水产调味品生产中的现代高新技术,旨在为开发水产调味品及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子感官科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感官品质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技术,它是以检测分析手段为基础,结合感官评价技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评价食品的感官质量。调味品的风味主要指气味和滋味,文章针对分子感官科学技术在调味品活性气味物质与活性滋味物质上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分子感官科学技术在调味品风味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饮品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系统是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的对饮品质量评价的数学模型及软件。该系统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确定综合评价因素如色、香、味及组织形态,并对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先对感官因素集色、香、味及组织形态的评判指标做出单层次综合评判,再应用综合评判结果进行方案比较;最后进行权重向量选择。该系统的主要数据文件有评价因素集合表、评价对象表、数据表、评价结果表。该系统包括基本数据处理、评价数据处理、模糊评价、结果显示、文件整理、退出系统。以新啤酒开发中配方选择评价为例,进行了实际数据计算,结果效果明显。(孙悟)  相似文献   

4.
日本流行复合调味品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升 《中国调味品》2007,(8):20-22,41
对日本流行复合调味品进行了综合介绍。分别介绍了复合调味品的分类和制造方法等,如汤料汁、沙司、调味汁、调味酱、烤肉佐料汁等,对复合调味品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中日调味品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复合调味品在餐饮中的应用有指导作用,对新型调味品的开发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调味品是中国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调味品的主要作用在于赋予菜肴更好的色、香、味。以味为核心是中国烹饪的显著特征之一。中国菜制作的关键就在于调味。调味品离不开烹饪业,烹饪业是调味品最大的应用市场,更是对调味品进行评判打分的最主要权威。同时,烹饪的发展和创新也必须依靠现代调味品的有力支撑及帮助,两者互为依靠。在实现我国烹饪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现代调味品的作用和优势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6.
模糊综合评判在化学成分评价烟叶可用用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简要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讨了该方法在2004年6个申豫烤烟基地点的中部烟叶可用性的化学成分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模糊综合评判评价烟叶可用性效果良好,是一种定量、客观、运算量小、针对性强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豆腐感官质量的灰色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灰色综合评判在豆腐感官质量检验中的应用:克服一般文献中对豆腐感官质量检验常采用单一质量指标的不足。本文以番茄黄瓜复合菜汁豆腐为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本方法使用方便,评判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一种浓香型白酒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浓香型白酒的色、香、味、格的定性描述.根据粗集理论,定义了色泽、香味、口味、风格在白酒评价中的重要性因子.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数学模糊推理,提出了一种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白酒的评价中避免了对白酒色谱骨架成分和微量成分的复杂分析.根据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泸型白酒的模糊综合评判,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到精制糖厂能效评估中,系统地对影响精制糖厂总体能效状态的指标进行综合评判。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模糊评价集、评判主因素集和子因素集,建立完整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结合指标体系对能效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精制糖厂能效评估,有助于企业直观了解生产过程能效状态,对于企业能源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选取色泽、组织状态、香气、口感、滋味和残留肉滋味为评价因素,通过计算确定各因素合理的权重,对七种具有代表性的酱牛肉产品进行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客观而准确的区分出不同产品的优劣程度和等级,七种产品中以香港酱牛肉综合评价最高。模糊综合评判法可以广泛应用于酱牛肉等传统中式肉制品感官品质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