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强化混凝与人工湿地的处理机理;采用强化混凝—人工湿地相结合解决了小城镇污水处理率低的问题.为小城镇污水处理提供了技术要求和保证。最后指出强化混凝—人工湿地具有的各种优缺点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厌氧生物滤池(AF)—人工湿地—生态塘工艺处理养殖废水。结果表明:AF设置在人工湿地的前端能极大地降低SS的含量,有效预防人工湿地的堵塞。人工湿地采用跌水曝气方式,节约了能源及建设维护费用;采用波式潜流的流态,为氮的去除创造了较好的条件。生态塘设置在波式潜流人工湿地后端,它能强化对氮、磷的处理;工艺对CODCr的去除率约为80.30%,SS去除率约为94.69%,NH3—N去除率约为73.39%,TP的去除率约为86.78%。  相似文献   

3.
强化沟渠是通过合理改造排水沟渠而达到污水净化处理目的的设施,其主要特征是在原有人工砌筑排水沟渠的基础上,利用渠底坡降形成的高度差和隔墙设置将处理渠分为若干处理段,结合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和稳定塘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在重庆忠县石宝寨镇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强化沟渠表现出了较强的有机物去除能力,对氮磷也有相当的去除效果。系统出水的CODCr、TN分别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和一级B标准,NH3—N和TP达到二级标准,适合在三峡库区山地小城镇推广。  相似文献   

4.
采用厌氧生物滤池(AF)—人工湿地—生态塘工艺处理养殖废水。结果表明:AF设置在人工湿地的前端能极大地降低SS的含量,有效预防人工湿地的堵塞。人工湿地采用跌水曝气方式,节约了能源及建设维护费用;采用波式潜流的流态,为氮的去除创造了较好的条件。生态塘设置在波式潜流人工湿地后端,它能强化对氮、磷的处理;工艺对CODCr的去除率约为80.30%,SS去除率约为94.69%,NH3—N去除率约为73.39%,TP的去除率约为86.78%。  相似文献   

5.
三峡工程的兴建及其带来的移民、城镇化工程加剧了库区污水的排放力度,也加剧了其对环境的压力。现有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多采用一级、二级生物处理,处理能力有限,处理费用也较高。结合三峡库区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现状、问题及人工湿地处理工艺特点,提出用人工湿地处理三峡库区小城镇污水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昆山千灯印刷电路板(PCB)工业园区废水排放特性和原废水处理厂现状,设计新建规模为8 000m3/d的火炬废水处理厂,用以处理PCB工业园区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综合考虑,新老废水处理厂相结合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工艺。其中预处理主要针对酸洗、碱洗以及企业内部预处理后的络合废水,采用调节—破络—混凝沉淀的处理工艺;生化处理采用以投药式活性污泥法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后续辅以人工湿地深度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废水处理厂尾水可稳定达到《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T1072—2007),经人工湿地处理后出水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V类水体标准,可为今后电路板产业基地的废水综合处理及回用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7.
在上海市崇明县森林旅游园区建成郊区污水处理示范工程。采用生物强化絮凝+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充分发挥了物化与生态工艺的互补优势,其中人工湿地占地近6000m2;通过强化预处理对SS和P的去除削减污染负荷,使湿地水力负荷提高到0.6m3/(m2·d);通过优化湿地浸润线使NH3-N、TN同时达标。人工湿地利用林间空地布局,采用自主开发的模拟软件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工艺并优化运行,实现污水污泥同步资源化利用。工程已运行一年,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863示范工程要求,出水水质可达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混凝沉淀-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再生纸废水。监测表明,生化处理出水CODCr、BOD5、SS分别为81.8mg/L、25.1mg/L、64mg/L,达到《河南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389—2004)。冬季运行时人工湿地系统对CODCr、BOD5、SS的去除率分别为17.4%、38.2%和23.4%,运行一年多来,系统处理正常,水质稳定,废水全部得到回用,水生植物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强化脱氮除磷一体化人工湿地系统,包括表面流人工湿地池以及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池。表面流人工湿地池内由下到上分别设有第一防渗层、强化脱氮介质层、第一卵石层和第一壤土层;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池内由下到上分别设有第二防渗层、强化除磷介质层、第二卵石层和第二壤土层。通过构建强化脱氮区与强化除磷区,对低碳氮比且氮磷污染的污水具有较为理想的同步处理效果,出水氮、磷指标可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从农田(源头)—沟渠(过程)—水塘/湿地(末端),构建了"控制灌排—生态沟渠—仿生增氧人工湿地"农田面源污染全流程控制技术.通过控制灌排、基于基底功能强化的沟渠生态化改造、多功能仿生增氧湿地构建等单元治理技术耦合,形成了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技术体系,并在南京市八卦洲街道PY农业园区进行了中试示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流程耦...  相似文献   

11.
杨云华 《东北水利水电》2004,22(7):13-14,17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水旱灾害各因素的发生发展规律、特点及物理成因,对今后一段时间洪旱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辽宁省防灾减灾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态环境恶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改善人类与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提高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过程中,必须讲求科学,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的防治措施,以"防重于治"为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地解决淤泥质基础大荷载下的稳定问题,出现了一种适合淤泥质滩地建筑的新桩型-夯扩桩.文中对夯扩桩的特点、施工工艺;设计和计算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夯扩桩在设计施工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黑土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肥沃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然而由于每年的自然侵蚀和过度的人为开垦,黑土区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不少地方的黑土已完全丧失了生产能力,因此加快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抢救性地治理和保护黑土资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生物选择器与除磷脱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各种生物选择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指出好氧选择器是利用丝状菌和菌胶团细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反应动力学参数来工作的 ;而缺氧、厌氧选择器是利用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在不同的环境化学条件下独特的代谢功能来工作的。另外 ,缺氧、厌氧选择器同除磷脱氮所设置的缺氧池和厌氧池虽然在机理上相同 ,但在目的和结果上具有根本的不同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中应采用不同的形式和参参数  相似文献   

17.
据2005年完成的《绥宁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资料表明:该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为70690人。该县把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做为落实省政府八件实事后,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做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2004年以来,共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4处,解决3.32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总投资1141.245万元。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张家口、承德地区风沙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防沙治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河北省不同类型区的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风沙治理模式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对沙尘暴的形成、土地沙化、荒漠化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大水土保持力度、严格执法等防止土地进一步沙化、荒漠化的措施,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影响工程质量的诸因素,提出了控制工程质量,创造精品工程的工程质量评定和工程验收的具体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