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支承松动的质量慢变转子系统混沌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建立了带有支承松动故障的质量慢变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积分和Poincare映射方法,对该转子系统由于支承松动故障而导致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给出了系统响应随转子转动频率变化的分岔图、最大Lyapunov指数曲线图、典型的Poincare截面图和幅值谱图等,以及质量慢变系数对系统响应影响的分岔图。结论表明:转子的横向均为多周期运动,纵向响应几乎均为混沌运动;随着转动频率的增加,转子的振动幅度出现波动,而在2倍固有频率处达到极小值;质量变化幅值系数的增加致使混沌运动的频率区间增大等。  相似文献   

2.
以刚性 Jeffcott转子为研究对象 ,借助一种新的油膜力模型和数值积分法研究了非线性油膜力作用下转子的一些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作出了系统运动随某些参数变化的分岔图及部分点的 Poincare映射图。结果表明 ,系统中存在着倍周期分岔、概周期及混沌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转子系统松动与碰摩耦合故障非线性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建立了带有支座松动故障的非线性刚度转子系统局部碰摩动力学模型 ,利用数值积分和 Poincaré映射方法 ,对转子系统由于支座松动与局部碰摩耦合故障导致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 ,给出了系统响应随转子转动频率和偏心量变化的分岔图和一些典型的 Poincaré截面图、相平面图、轴心轨迹和幅值谱图等 ,以及非线性刚度对系统响应的影响。从中发现此类非线性振动系统具有周期、倍周期和混沌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速动车组列车的轴箱轴承,建立一种含外圈故障的滚动轴承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分析轴承在正常状态和故障状态下模型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该轴承为高速列车圆锥滚子轴承,模型考虑了轴承间隙、滚子和滚道之间的非线性赫兹接触力、由于转子质量偏心引起的不平衡力等因素。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通过对比仿真和实际求得的变刚度频率外圈故障特征频率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得到系统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分析转子速度、故障尺寸等因素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随着转子速度和故障尺寸的增大,系统会逐渐偏离稳定的运动状态,更早地进入混沌。通过频谱图、相平面图、分岔图以及Poincare映射图进行系统分岔和混沌特性分析,发现了通往混沌的拟周期运动、阵发性和倍周期分岔途径。分析结果对研究列车轴箱轴承故障的产生机理和演化规律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激励幅值慢变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宗勇  龚斌  闻邦椿 《中国机械工程》2007,18(24):2969-2973
建立了激励幅值慢变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渐近法对其动力学行为进行解析研究,得到了用显式形式表示的近似解析解,给出了系统响应的时域波形图和轴心轨迹图,分析了激励频率和系统阻尼对最大轴心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励幅值慢变转子系统的振幅会产生相应的慢变波动,此类转子系统为多周期运动,周期数取决于激励频率和幅值慢变系数组合关系,且振动周期具有参数慢变敏感性等。  相似文献   

6.
含Alford力的非线性转子-滚动轴承系统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非线性滚动轴承力模型与Alford力模型相结合,建立了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研究了Alford力和非线性滚动轴承力共同作用下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其中,将滚动轴承的实际接触角考虑进滚动轴承的模型中,并将改进后的滚动轴承模型与已有的结论作比较,达到了较好的一致性,说明用该模型来分析转子系统的动特性是可行的。继而针对角速度等因素对耦合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进行了仿真计算,给出了系统响应随转子角速度变化、滚动轴承间隙变化和转子偏心变化的分岔图,以及一些典型的Poincare截面映射图和功率谱图。数值仿真表明,在Alford力与滚动轴承力的共同作用下,系统呈现了复杂的动力学行为,产生了周期、拟周期和混沌等丰富的振动现象。  相似文献   

7.
建立含转子不平衡/松动耦合故障的转子-滚动轴承-机匣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模型中,考虑转子不平衡和轴承座松动故障的耦合、滚动轴承间隙、滚动轴承滚珠与滚道的非线性赫兹接触力以及由滚动轴承支撑刚度变化而产生的变柔性振动.运用数值积分方法获取系统响应,并利用振幅-转速曲线、分叉图、相平面图、频谱图、Poincaré断面图和轴心轨迹图研究系统的分叉与混沌运动,分析旋转速度、轴承座质量、转子偏心量、轴承座与机匣间的连接刚度以及机匣与基础间的连接刚度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得到了在不平衡/松动故障耦合下的转子-滚动轴承-机匣系统动力响应规律.  相似文献   

8.
有摩擦的非线性多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家德 《机械强度》2002,24(4):620-622,598
用近代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弹性支承有间隙和摩擦的非线性刚性多转子系统的复杂运动,建立支座松动和有摩擦的弹性支承的力学模型,导出这类多转子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组,用数值方法得到系统在某些参数区域内的轴心轨迹图、Poincare映射图和分岔图等。以转子转速、刚度、阻尼、摩擦系数、轴承间隙或时间等为控制参数讨论了进出混沌区的不同路径和系统各种形式的拟周期、倍周期和混沌运动。分析结果为定性地改善转子系统的稳定运行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恩利  王洪礼  何田 《机械强度》2007,29(3):387-389
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支承松动故障是旋转机械故障中常见且危害较大的故障,针对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支承松动故障,考虑轴承松动间隙的非线性情况,以转子动力学、Hertz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含支承松动的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转子系统在松动间隙扩展时显示的分岔和混沌运动等复杂动力学现象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支承松动的转子系统在较低的转速和较小的间隙下也会出现混沌运动.这些结论为该类故障的工程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立旋转机械一侧基础松动拉杆转子动力学模型,利用Wilson-θ法分析该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将考虑基础松动与不考虑基础松动的转子动力学行为进行比较,分别以转子转速和松动质量为控制参数分析了转子动力学行为,同时对比了转子松动端与未松动端的运动轨迹.研究发现,转子基础松动对其动力学行为有很大影响,考虑基础松动后,其分岔点后移,且运动行为更为复杂丰富;转子的运动行为非常丰富,主要表现为周期、倍周期、周期三、周期五、准周期、混沌等,且松动质量块也具有与转子相同的运动行为;转子松动端的振幅比未松动端的振幅大,且轨迹形状也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1.
松动对碰摩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同时考虑轴承油膜力和碰摩发生时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相对滑动速度对非线性摩擦力的影响基础上,构造了含有松动和碰摩故障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转子 轴承系统由松动和碰摩耦合故障导致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发现该类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周期运动、拟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等丰富的非线性现象,研究结果为转子 轴承系统故障诊断、动态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含松动与碰摩的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含松动与碰摩的转子-轴承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新的短轴承非稳态油膜力公式和非稳态油膜转子-轴承系统碰摩的刚性约束非光滑模型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利用4阶Rounge-Kutta法求解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运用Mat-lab对系统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相图、分岔图、Poincare截面图以及幅值谱图,得出系统丰富的非线性特性。结果表明含松动与碰摩的转子-轴承系统在工作转速较低时,轴承支座作微幅振动,随着转速增加,振动幅度也增加,在高速运转下系统处于混沌运动状态;含松动与碰摩的转子-轴承系统中松动端轴承支座在拟周期和混沌运动状态下的轴心轨迹松散,呈“柱状”结构,而未松动端在相同状态下轴心轨迹图结构紧凑,由此可以判断转子-轴承系统的松动故障。  相似文献   

13.
松动-裂纹耦合故障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现代非线性动力学和转子动力学理论,采用Newmark-β法和Poincaré映射对裂纹和一端支座松动耦合故障转子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给出了系统响应随转速比、松动质量和裂纹深度变化的分岔图,分析了一些主要参数变化的影响以及典型的Poincaré截面图。研究发现,系统存在拟周期环面破裂、阵发性分岔和多倍T周期运动失稳进入混沌三条混沌道路。这些结论为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松动—碰摩耦合故障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有限元法,建立考虑松动、碰摩及松动—碰摩耦合故障的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其中松动故障采用分段线性刚度和阻尼模型,转定子碰摩采用点—点接触模型。通过增广的拉格朗日方法来处理接触约束条件,修订的库仑摩擦模型来模拟转定子之间摩擦。考虑不同转速对松动、碰摩及松动—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对比三者之间的异同点。研究表明,碰摩在耦合故障中处于主导地位,而松动主要影响松动端局部振动处于从属地位;松动—碰摩耦合故障响应在低转速和高转速与单一碰摩故障类似,在中间转速存在一些差别,但总体运动趋势基本一致;与单一松动故障相比发现,碰摩能够减小松动引起的低频振动,主要激发高频振动。研究结果可为转子系统耦合碰摩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海军  祝长生 《中国机械工程》2012,23(12):1400-1403
针对微气体轴承,基于1阶速度滑移边界,推导得到修正Reynolds方程,然后采用双向隐式算法(ADI)求解动态Reynolds方程,得到轴承非线性气膜力,并结合刚性转子运动方程,计算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得到了转子轴心轨迹、时间历程、功率谱和Poincare图等,分析了微气体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分析表明,随着转子转速的升高,转子系统运动表现出倍周期和概周期等复杂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两端支座松动转子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转子-轴承系统中两端支座发生的松动故障,建立了带有非线性油膜力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发生故障的转子系统进行模拟,得到了系统的频率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当支座发生松动振动时,若振动位移小于最大间隙值,则它的频谱除了1倍频分量外还有丰富的且相对幅值较大的低频成分;若振动位移大于最大间隙值,则它的频谱会出现非常突出的较高倍频的分量, 而1倍频却消失了。得出的结论有助于对该类故障的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使用Poincare型胞映射方法对非线性不平衡轴承转子系统的全局特性及其稳定性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求得了系统存在的周期解及其在各不同Poincare截面上的吸引域,并通过这些吸引域的分析,揭示出系统受扰运动的衰减规律将随扰动作用时系统所处极限环上位置的不同而不同,且具有和系统此时周期运动同周期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广泛适用于线性系统的对数衰减率准则难以直接推广应用于非线性不平衡轴承转子系统的结论,为建立适用于不平衡轴承转子系统的非线性稳定性准则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