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制了一台1MN静重式力标准机,该装置按国际建议R60对称重传感器要求设计,采用伺服电机控制,利用位移传感器识别位置状态,可对各级砝码进行快速独立曲线加荷;测量范围10k N~1MN,力值误差小于0.002%;该装置是国内目前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大型静重式力标准机。  相似文献   

2.
《衡器》2015,(11)
<正>12月2日,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院长秦刚华等一行来浙江省计量院考察调研。秦刚华院长一行参观了浙江院1MN静重式力标准机、液体流量实验室、50米大长度标准装置、声学计量测试分析服务平台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并听取了浙江院相关技术人员相关介绍,对浙江院能力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空气轴承技术的实例应用,提出将该技术嫁接到静重式力标准机上。通过使用空气轴承支撑为平衡力臂杠杆提供了一个单一自由度的支撑,实现了主轴方向无摩擦自由旋转,限制了主梁其他方向的自由度,减小了摩擦力,确保了砝码加卸时的准确定位。在控制系统上采用经典的"静重砝码式"的力值计量标准装置,采用微机作为中央控制器,实现对力标准机的集中控制管理。通过伺服控制系统进行精确控制调整,全部工作过程由微机集中统一管理控制,实现装置的全自动工作。整台标准装置达到0.03级的精度,其测量不确定度为U_(rel)=0.005%,也达到了对于静重式力标准的精度要求。这是一次空气轴承在力标准机上应用的创新之举,也给空气轴承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启发。其最终的成型,也将为静重式力标准机在微小力值领域上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叠加式力标准装置系统误差修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伟  杨晓翔  姚进辉  许航 《仪器仪表学报》2016,37(11):2473-2481
超大力值叠加式力标准装置是力值计量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消除系统误差对提高叠加式力标准装置的准确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叠加式力标准装置系统误差修正的方法与流程,并对本方法中系统误差的外推提出了4种不同的外推方法。通过对3台不同结构的300 k N和一台20 MN叠加式力标准装置的实验对比研究,确定最优误差外推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一台60 MN叠加式力标准装置进行力值修正,该装置修正后与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30 MN叠加式力标准机的力值比对相对偏差不超过±0.06%,E_n值小于1。研究结果表明:在叠加式力标准装置修正前示值误差方程的外推中,宜采用1次或2次多项式方程进行外推,避免因方程次数较高,导致外推结果发散;在叠加式力标准装置结构设计时,应尽量优化其线性度,减小外推误差,提高示值误差外推的准确性;本方法能有效减小叠加式力标准装置的系统误差,提高装置的力值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谢杰 《衡器》2021,50(12):46-51
本文介绍了2MN静重式力标准机的基本参数、工作原理和机器的机械结构组成。采用大型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ANSYS对机器中的主要受力组件进行详细的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6.
谢显奇 《衡器》2013,42(1):45-47
本文介绍了静重式力标准机的类型与特点,支持机构、载荷装置、加载装置的结构和技术要求,深入分析和比较了转角式、砝码串联悬挂式和砝码单独升降式加载方式及特点,并简要介绍了静重式力标准机的选择与应用等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7.
静重式微小力标准机是测量微小力的装置,以砝码的重力作为标准负荷,通过适当的机构按预定顺序自动平稳地把负荷直接地施加到被检测力仪上。论本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静重式力标准机。由砝码的重力作为标准负荷,通过适当的机构按预定顺序自动平稳地把负荷直接施加到被检测力仪上的装置。静重式力标准机通常由静重砝码、砝码吊挂系统、砝码加卸系统、加荷框架、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本文就标准装置的几个主要环节的设计做出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8.
陆晨  李婷 《衡器》2012,41(11):1-4
本文以一次静重式力标准机的改造为例,介绍了一种静重式力标准机的砝码连接方式,重点介绍了此连接方式的结构及使用装配,为静重式力标准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电动独立加码静重式力标准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以所研制的500kN静重式力标准机为例,研究了独立加码方法的运动规律,推导了驱动机构的功率、速度、扭矩的计算公式。500kN静重式力标准机已在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应用运行3年,应用实践表明,所提出的独立加码技术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独立加码力标准机具有精度高、工作可靠、结构简单、效率极高、测力范围大、自动化程度高和成本低等诸多优点,为力基准机和标准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刊 《衡器》2016,(11):8-9
近日,由浙江省计量院牵头的浙江制造《机车车辆霍尔式速度传感器》标准评审会在杭州召开。来自浙江省计量院、宁波市质监局、宁波市江北区市场监管局及相关高校、检测机构、用户单位的专家参加了评审。经现场评审,评审组专家一致认为:该标准用于中国高铁速度测量霍尔式速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1.
俞新杭  倪守忠 《衡器》2012,41(5):52-55
静重式力标准机属于实物标准,检定时用的传递标准器为非实物标准的标准测力仪。由于标准测力仪存在不稳定性、蠕变、漂移等诸多因素,检定人员即使完全按检定规程对力标准机进行操作,若操作程序不科学同样会引起非常大测量不确定度。通过分析,为静重式力标准机检定时不确定度评定估计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昊  吴书清  曾利民  曹灏 《衡器》2023,(3):17-21
力学计量中静重式力标准机、静重式扭矩标准机或活塞式压力计等都建立在专用砝码载体上,是基于重力作用由质量单位导出的其他物理量单位(如力值“牛顿”、扭矩“牛米”、压力“帕”)。文章分析标准测力杠杆中力值砝码质量标称值如何按使用地重力加速度、空气密度进行计算与其测量不确定评定。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扭矩板子检定仪检定装置、活塞式压力计等计量标准中物理量对应专用砝码计量校准。只有确保力值砝码计量准确、可靠,才能提升力值、扭矩、压力、硬度等力学计量标准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广告     
《衡器》2013,(1):38
本公司现有三台由红山试验机厂生产的力标准机出售。型号分别为600kg静重式力标准机、60kN杠杆式力标准机、300kN杠杆式力标准机。价格面议,有意向者可联系陶小姐。!!!!!!!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1MN静重式力标准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在系统中,采用PC机为上位机进行监控,通过接口电路实现与下位机的通信,达到发送指令,接受反馈信号的目的。下位机使用西门子公司S7—200可编程控制器和MCS-51单片机,一方面接收上位机发出的控制指令,实现对现场动作的控制,另一方面.将设备的状态信息及时返回到上位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为实施医药行业标准YY1045.1-2009《牙科手机第1部分:高速气涡轮手机》中关于夹持力的检测,介绍了牙科高速气涡轮手机夹持力测试方法以及一种牙科高速气涡轮手机夹持力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使用方便、数据可靠,可用于牙科高速气涡轮手机夹持力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静重式力标准机是力值计量领域迄今为止力值准确度最高的力源装置,对工况进行可靠有效的监控是保证这种复杂精密设备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论述了电动独立加码静重式标准机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点,指出这种精密仪器达到优良性能的核心控制技术是对砝码加卸驱动机构的同步运动控制。建立了这种复杂系统相应的运动和动作控制方法,采用再现型显示与性状型显示相结合人机界面设计方法,提出以表达机器工作原理、结构组成的平面图形作为界面组成部分,以表示功能部位的图形变化表示机器工作状态,开发出操作方便且友好的人机界面,实现了机器工况的实时自动监控。实验表明,所实施的监控方法对机器的监控有效、直观、形象、可靠,使机器具有精度高、效率高、操作使用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本刊 《衡器》2016,(4):7
正2016年4月19日~22日,由江苏省计量院建设的国家自动衡器型式评价实验室(江苏)应邀参加了在四川成都举办的2016中国国际衡器展览会。江苏省计量院为参加此次衡器展进行了精心准备,通过展览展柜、视频简介、现场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展示了江苏省计量院连续累计自动衡器、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重力式自动  相似文献   

18.
孙令达  孙令贻 《衡器》1995,(1):10-11
测力称重传感器通常采用静重式力标准机和比对式力标准机这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本文在分析上述两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采用静态仪表实现动态检测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在提高检测速度的同时,保证不降低精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用于称重传感器各项指标检定的新型静重式力标准机的结构特点、误差计算分析及与国家基准机比对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机电工程》2021,38(7)
针对60 MN超大力值拉向叠加式力标准机断裂保护装置的选型问题,以蜂窝铝为吸能件,对其在超大冲击能量下的吸能效率进行了研究。利用ABAQUS/Explicit对不同结构参数的蜂窝铝吸能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不同壁厚和六边形边长下蜂窝铝的平均载荷、峰值载荷和比吸能,得出了其吸能效率的变化规律;利用响应面优化方法,以壁厚和六边形边长为设计变量,建立了因变量的回归方程,采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对优化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壁厚增加以及小六边形尺寸减小,吸能件的各项指标都得到了改善;当蜂窝铝小六边形长边长为7.75 mm,壁厚为0.66 mm时有最优解;优化结果显示其各项指标误差值均控制在5%以内,该分析方法可为60 MN大型拉向叠加式力标准机缓冲装置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