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产品在发电机领域的制备工艺及应用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电机设计及制造工艺要求,指导了鞍钢高牌号无取向硅钢50AW310产品的优化升级。50AW310DF专用钢电磁性能、磁化特性及产品综合质量的改进,进一步提升了鞍钢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并以此明确了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品种今后研制及发展的路径及方向。  相似文献   

2.
黄徐晶 《四川冶金》2009,31(1):26-28
通过对无取向电工钢的市场调研,认为攀钢本部现阶段重点应结合现有工艺布置可生产中、低牌号硅钢。在西昌基地建设中应将电工钢作为主要产品纳入规划,近期主要生产高、中、低牌号的无取向硅钢,远期可以考虑生产取向硅钢。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从青岛捷能发电机有限公司传来喜讯——鞍钢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产品50AW310JN一次通过用户认证,制造的发电机整机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这标志着鞍钢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产品拿到了发电机行业的"首张"通行证。鞍钢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于2008年开始批量生产,但至今在大型水利、火力、风力发电机应用上没有突破,制约了该类产品市场进入。2017年,鞍钢改造时采购的发电机应用了鞍钢自产高牌号无取向硅钢  相似文献   

4.
本钢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生产没有电磁搅拌和常化退火设备的情况下,利用罩式炉退火设备,通过制定合理的化学成分和工艺制度,生产出高牌号50BW350无取向硅钢产品,磁感达到1.70 T,铁损达到3.1 W/kg,满足标准要求,实现了高牌号无取向硅钢50BW350的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5.
1974年6月,武钢从日本新日铁株式会社引进了具有当代冷轧硅钢片先进生产技术水平的成套设备和专利技术,并于1978年10月正式生产。截止1987年底,共生产取向硅钢片148,347t,无取向硅钢片266,210t。产品牌号有取向硅钢片DQ_(13)~DQ_(09),DQ_(09)G~DQ_(08) G,无取向硅钢片DW_(60)~DW_(09)和其它电工钢。说明武钢已经掌握和消化了全部  相似文献   

6.
高冲片性50BW600无取向硅钢是专门为高速冲床设计的一种高强度与硬度无取向硅钢,用于西门子工业电机的生产,其电磁性能与冲压性能要求同样较高。通过对高冲片性50BW600无取向硅钢化学成分、热轧和冷轧工艺进行研究,分析了产品的组织结构及性能,找出影响产品电磁性能的因素,通过生产工艺控制提高了产品的实物质量,保证了产品的性能指标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7.
无取向硅钢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凤喜 《武钢技术》2005,43(6):55-58
1 前 言无取向硅钢主要被用作旋转电机如马达和发电机的铁芯,1924年新日铁作为热轧板开始生产,1956年用冷轧无取向硅钢替代了热轧硅钢。为降低发电机和马达的铁损需要用无取向硅钢制造铁芯。控制晶体取向以改善磁性,跟用作变压器的取向硅钢一样,降低无取向硅钢的铁损也非常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移相变压器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及其对硅钢质量的要求,提出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制作移相变压器铁心的方法。实践表明,使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替代取向硅钢产品制作的移相变压器,性能差异不大,完全能达到国家标准和用户使用要求,特别是材料成本大幅下降、噪声下降、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无取向硅钢常化工艺对改善产品电磁性能的影响机制,综述了国内外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常化工艺和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高温卷取工艺的研究结果,总结了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余热常化工艺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的应用特点,并针对武钢目前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生产工艺和装备的特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无取向硅钢技术的发展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硅钢主要用作变压器和电机的铁芯,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在介绍无取向硅钢生产现状及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生产无取向硅钢现有生产工艺的技术关键及其所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无取向硅钢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指出了该工艺流程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结果表明,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无取向硅钢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冷轧无取向硅钢是太钢的战略产品之一,RH是其炼钢生产的关键设备。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冷轧无取向硅钢的“转炉-RH-连铸”炼钢工艺过程中,RH处理时间较长成为生产效率的瓶颈。本文分析了RH辅助生产时间,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取向硅钢的生产现状和取向硅钢渗氮工艺的进展,分析概括了主要生产企业的技术特点与专利储备情况。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取向硅钢产能中高磁感取向硅钢占比越来越高,生产企业的专利布局也转向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开发,环保型产品的开发也成为了新的热点。薄板坯连铸连轧和双辊薄带连铸工艺在高磁感取向硅钢上的开发已有很大进展,但商业应用仍有相当距离。同时,展望了高磁感取向硅钢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王强 《安徽冶金》2007,(1):27-31
针对马钢CSP的工艺现状,结合无取向硅钢生产的工艺特点,主要从加热和轧制两方面入手,进行无取向硅钢生产的工艺控制研究,并结合实际试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提出解决措施,为实现马钢CSP大规模生产无取向硅钢提供技术参考和支撑。  相似文献   

14.
电磁搅拌工艺参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开煜  杨焕祥 《炼钢》1994,(3):47-52
利用电磁搅拌装置对3C船板钢、09CuPTiRe钢,取向和无取向硅钢,尤其是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进行了电磁搅拌,找出上述各钢种合适的搅拌工艺参数应用于连铸生产。电磁搅拌后的冶金效果和产品的实物质量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掌握CSP热连轧工艺生产无取向硅钢的工艺特点,分析了热轧无取向硅钢边降形成的机制,指出了热轧控制无取向硅钢边降的必要性。最后基于大量的现场跟踪测试及试验数据,提出了一套CSP热连轧工艺生产无取向硅钢的边降控制技术方案,并应用于工业现场,取得了明显效果,满足了下道冷轧工序的边降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16.
李永全 《钢铁》2004,39(Z1):376-379
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的工艺特征.通过试样分析和对比工艺条件,研究了这一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生产硅钢的不同点.指出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硅钢具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王杰 《武钢技术》2002,40(2):22-26
4 工厂的平面布置和物流4.1 平面布置的原则硅钢改扩建工程所增加的机组都是依据产品大纲增设的 ,平面布置的原则是原有厂区为取向硅钢生产区 ,新厂区为无取向钢生产区。取向硅钢工序多 ,流程长 ,占有的机组数量多。CP - 1 ,ZR - 1 ,ZR - 2 ,CW - 1 ,CW - 2 ,CA - 1 ,CA - 3,CA- 2 (第二步改造为取向硅钢脱碳退火机组 ) ,CB ,ROF ,CT - 1都处在老区 ,新区的CP - 2 ,ZR - 3,CA - 4主要承担无取向钢的生产任务。新区的CA - 5每年生产无取向中低牌号硅钢约 2 1万t。4.2 平面布置及钢卷中间库堆场根据各钢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利用六西格玛质量分析方法对硅钢热轧生产工艺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加热温度、精轧机侧导板开口度余量为影响无取向硅钢热轧边部裂口缺陷的关键因子,通过使用响应曲面回归分析方法,对无取向硅钢热轧生产过程相关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大幅减少了无取向硅钢生产过程中的热轧边部裂口缺陷。  相似文献   

19.
从生产组织、原辅材料准备到工艺过程、成分控制,全面介绍了涟钢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50W350的炼钢生产控制情况,并对钢包顶渣、连铸保护渣、夹杂物做了简要分析研究。生产实践表明:涟钢具备生产高牌号无取向硅钢50W350的能力,所试制产品达到了预期目标,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的工艺特征。重点比较了这一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的不同点。指出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硅钢具有天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