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草莓叶水提物(Strawberry leaf water extract,SLWE)制备基础上,测定SLWE成分,抗氧化活性、抑制非酶糖基化(NEG)能力,及SLWE对正常生长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FF-1)细胞活率、透明质酸(HA)、人I型胶原蛋白(COL I)、羟脯氨酸(HYP)、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评价SLWE延缓皮肤衰老功效。在中波紫外线(UVB)致HFF-1损伤模型基础上,测定SLWE对保护组活性氧(ROS)、丙二醛(MDA)、MMP-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探讨SLWE对UVB致HFF-1损伤保护机制。结果表明:SLWE富含Vc、槲皮素、绿原酸、没食子酸及儿茶素类物质,其中槲皮素含量12.86 mg/L,表儿茶素含量10.13 mg/L。SLWE自由基清除能力良好,清除不同自由基能力依次为O2-?>DPPH>ABTS>亚铁离子螯和>?OH;水溶液体积分数为1%的SLWE非酶糖基化抑制率为87.17%;体积分数大于3%的SLWE可提高HFF-1中HA、COL I和HYP含量(p<0.05),体积分数为6%的SLWE可降低MMP-1含量(p<0.01),说明SLWE具有提升皮肤含水量,增加胶原含量,抑制胶原降解,实现延缓衰老的功效;在SLWE对UVB致HFF-1损伤保护模型中,SLWE可有效降低因UVB刺激而产生的ROS,体积分数6%的SLWE可显著降MDA,抑制MMP-1表达,提高SOD活力,说明SLWE有助于缓解氧化应激造成的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2.
采用体外评价方法对白梅花提取物进行抗氧化及美白功效研究。通过测定白梅花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及羟自由基清除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及在H2O2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株(HFF-1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中,考察白梅花提取物对细胞形态学、细胞存活率、丙二醛(MDA)含量、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GSH)活力、Ⅰ型胶原蛋白(ColⅠ)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含量的影响,评价其抗氧化功效。采用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以及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B16-F10细胞)黑色素含量测定实验评价白梅花提取物的美白功效。结果表明白梅花提取物具有自由基清除作用,且白梅花60%醇提物、白梅花90%醇提物可明显提高HFF-1细胞活力、SOD活力、GSH活力以及ColⅠ含量,下调ROS、MDA及MMP-1含量,并明显降低B16-F10细胞中的黑色素含量,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及美白功效。  相似文献   

3.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用白色茶多酚中的多种活性成分。色谱柱:HypersilBDSC184 6×200mm;流动相:梯度洗脱,A相为0 5%HAc水溶液与乙腈体积比为95∶5,B相为甲醇与乙腈与0 5%醋酸水溶液体积比为50∶30∶20;流速为0 8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同时测定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右旋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咖啡因,这8种组分的质量分数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 9982~0 9999),加样回收率为86 9%~106 6%(n=5)。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参苓白术散中人参皂苷和甘草黄酮的含量,为下一步探究参苓白术散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做准备。方法:采用HPLC法(反相高效液相法),目的:为测定参苓白术散中的甘草黄酮、人参皂苷含量,进行线性范围的考察和实验方法学研究,同时测定参苓白术散中人参皂苷对羟自由基的抑制情况。结果:人参皂苷Rg1、槲皮素、人参皂苷Re、芦丁分别在0.625~5.000μg、0.250~1.000μg、0.375~3.000μg、0.250~1.000μg内对羟自由基的抑制作用显著;芦丁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295 5 mg·g~(-1);人参皂苷Rg1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193 mg·g~(-1);槲皮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243 9 mg·g~(-1);人参皂苷Re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074 7 mg·g~(-1)。参苓白术散的抗氧化能力经验证也较为明显,人参皂苷对羟自由基的抑制率为79%。  相似文献   

5.
鱼腥草中槲皮素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鱼腥草中的槲皮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5 min、乙醇体积分数80%.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不同产地鱼腥草中不同部位槲皮素并进行含量测定及对比.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鱼腥草中槲皮素的含量差异较大,且鱼腥草叶中槲皮素的含量明显较高,是根茎中的6~17倍.高效液相色谱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草药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以水或不同体积分数乙醇为萃取溶剂得到的山楂叶提取物(HLE)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抗光老化功效及作用机制,应用DPPH、ABTS和FRAP法评估HLE的抗氧化活性;HLE的总酚含量采用福林酚法进行测定;采用MTT法评估HLE对Ha Ca T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检测山楂叶95%(体积分数)醇提物对Ha Ca T细胞DNA损伤和光老化相关蛋白表达影响。结果发现,各HLE均表现出抗氧化活性,以95%醇提物活性最高;各HLE中的总酚含量与其抗氧化性呈正相关关系,以95%醇提物的总酚含量最高;HLE能减弱UVA辐射诱导抑制Ha Ca T细胞增殖的影响;山楂叶95%醇提物能够显著降低UVA辐射诱导Ha Ca T细胞内γ-H2AX、HSP90、p-p38/MAPK、MMP9、COL1A1等蛋白分子表达。因此,HLE具有抗光老化作用,与其抗氧化活性、调节热休克应激反应和P38/MAPK介导的MMPs信号通路、抑制胶原蛋白和纤维蛋白的降解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红景天药材中山萘酚和槲皮素的提取工艺,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山萘酚和槲皮素含量为检测指标,以提取溶剂、液料比、提取方法、提取时间为因素,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_9(3~4)正交设计优选出山萘酚、槲皮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结果:最佳提取条件:用液料比为10:1的甲醇-盐酸混合液(甲醇体积分数为50%,盐酸浓度为2.0 mol/L)在恒温水浴(90℃)中回流提取60 min,得到山萘酚含量为1.25mg/g,槲皮素含量为0.75 mg/g。结论:提取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含量测定方法重现性好,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酸(AA)、聚乙二醇(PEG)和腐植酸(HA)为原料,N,N-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法合成了不同HA含量的AA-PEG-HA 三元共聚复合吸水树脂.最佳的实验条件为:APS用量占AA质量的4%,MBA用量占AA质量的0.500%,AA中和度为60%,V (H2O)/V(AA)为6.2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0 h.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当HA用量占AA质量的75%时,所合成的树脂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液率为310 g/g,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的吸液率为38g/g.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BP)对小鼠肝脏和肾脏的氧化损伤,将4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分别为25mg·kg-1、50mg·kg-1、100mg·kg-1、200mg·kg-1的4个MBP染毒组、1个100mg·kg-1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染毒组、1个空白对照组、1个溶剂对照组。染毒期间对小鼠的体征进行观察;14d后取其肝脏和肾脏组织,制作小鼠肝脏和肾脏组织的切片,对肝脏和肾脏的组织学形态进行观察;制作组织匀浆液用于检测肝脏和肾脏组织细胞的ROS、GSH、MDA的含量,以了解MBP对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结果显示:各剂量组小鼠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核固缩、细胞水肿、空泡样变、脂肪滴增大融合等症状;ROS和MDA的含量与MBP的染毒剂量呈正相关,GSH的含量与MBP的染毒剂量呈负相关;相同剂量的DBP与MBP染毒组相比,MBP染毒组的ROS和MDA含量较高、GSH含量较低。表明,MBP的暴露与小鼠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氧化损伤存在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HPLC-MS/MS法测定美白类化妆品中4-甲氧基水杨酸钾(4-MSK)和苯乙基间苯二酚(377)含量的方法.样品经过质量分数40%乙腈水溶液超声提取后,以甲醇/水(体积分数80%)为流动相洗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监测.结果表明,4-MSK和苯377在5~500 ng/mL浓度范围内与其响应值均呈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燕麦作为培养基,通过双向发酵法提取燕麦中的β-葡聚糖,进行化妆品护肤功效研究。选用黄伞、大杯伞和灰树花3种真菌与燕麦进行双向发酵,实验结果表明,燕麦发酵后细胞毒性明显的降低。通过对成纤维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含量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含量进行测定发现,与发酵前相比,发酵液及纯化燕麦β-葡聚糖所作用的成纤维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相对降低,Col I含量相对升高,MMP-1含量相对降低,证明发酵液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功效,且比未经发酵处理的燕麦效果要好。通过对小鼠黑素瘤细胞(B16细胞)内黑色素含量及酪氨酸酶激活率的测定发现,发酵液处理后的细胞内黑色素含量更低,其中黄伞燕麦发酵液的效果最好。Franz扩散池透皮吸收实验证明发酵液的累积透过量更高。  相似文献   

12.
《广州化工》2021,49(12)
优化黔产八角莲超声提取工艺。以甲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4′-去甲基鬼臼毒素、槲皮素、山奈酚、鬼臼毒素总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方法。最佳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10,提取时间40 min, 4′-去甲基鬼臼毒素、槲皮素、山奈酚、鬼臼毒素总含量为13.15 mg/g。该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超声提取八角莲。  相似文献   

13.
农药三氟羧草醚是一种原卟啉原氧化酶的抑制剂。为了探究三氟羧草醚对小鼠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氧化损伤,将24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1个生理盐水对照组和3个剂量水平为0.1 mg·kg~(-1)、5 mg·kg~(-1)、250 mg·kg~(-1)的三氟羧草醚染毒组,14d经口灌胃染毒。制备组织匀浆液并测定组织中细胞色素c(cyt-c)、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结果表明:三氟羧草醚剂量为250 mg·kg~(-1)时,肝脏和肾脏组织的脏器系数、ROS、MDA和8-OHdG的含量均有明显上升(P0.05);细胞色素c和GSH的含量有显著下降(P0.05);表明较高剂量(≥250 mg·kg~(-1))的三氟羧草醚能够降低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以及可造成小鼠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确保葡萄籽提取物(GS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基于中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和美国药典USP43标准,对GSE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原花青素值、儿茶素与表儿茶素含量和作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首先优选提取溶剂,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建立了葡萄籽提取物的设计空间与优化空间。结果:单因素实验提示,丙酮对原花青素的提取效率最高,且儿茶素、表儿茶素在提取物中的含量显著低于乙醇、甲醇等提取溶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通过Box-Behnken设计建立的提取工艺模型具备统计学意义(P<0.000 1),葡萄籽提取物的优化提取工艺为丙酮体积分数40%~48%,料液比1∶10 g/mL,提取时间1.5 h,提取1~3次,以优化工艺参数提取,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值为1.8079%~1.9643%,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和不高于0.8131%(RSD<5%),此优化工艺可为GSE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抑制非酶糖基化试验以及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活性试验,研究桂花提取液在抗皮肤老化方面的功效。结果显示,桂花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抑制非酶糖基化及抑制MMP-1活性,且呈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桂花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随受试浓度的提高而上升,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为0.44%(质量分数);质量分数为1.00%的桂花提取液,经过孵育5天后,对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率达到71%;桂花提取液对MMP-1活性抑制率随着受试浓度的提交而上升,MMP-1活性抑制率的IC50值为0.40%(质量分数)。因此,桂花提取液作用于肌肤,预期可发挥良好的抗老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基质,丙烯酸(AA)为单体,凹凸棒黏土(APT)和腐植酸(HA)为复合组分,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酸/凹凸棒黏土/腐植酸(CMC-g-PAA/APT/HA)环境友好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用红外光谱(FTIR)进行了结构表征。考查了APT和HA含量对树脂吸水倍率和吸水速率的影响,研究了树脂在不同pH溶液中的溶胀行为以及反复吸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APT和HA通过其表面的活性基团参与了接枝共聚反应,在体系中引入HA和APT能够显著提高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能力。在HA含量为5%(质量分数),APT含量为30%(质量分数)时,树脂可达到最优吸蒸馏水倍率为582g/g。该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在pH值在4~11范围内时具有较高的吸水性能,表现出优异的pH稳定性。经过5次反复溶胀后,该复合吸水树脂仍能达到424g/g的吸水倍率,较不含APT和HA样品提高了近44%。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22,(10):2068-2071
以黄腐酸(HA)、烯丙基磺酸钠(SAS)和苯乙烯(St)为单体,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利用热引发自由基共聚,制备出具有双亲性质的低分子量水溶性三元聚合物水煤浆分散剂HA/SAS/St,探讨HA含量、分散剂用量、制浆浓度对水煤浆浆料的分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A含量30%,分散剂用量1. 3%,制浆浓度30%时,水煤浆有最好的分散效果,最佳的稳定体系。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茶多酚的经皮渗透特征,探究茶多酚对长波紫外线(UVA)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机理。采用Franz扩散池,以大鼠皮肤为屏障,建立了完善的检测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茶多酚中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经皮渗透指标;通过建立UVA损伤HSF细胞模型,探究了茶多酚对细胞活性氧含量、丙二醛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专属性、精密度和加样回收率,且茶多酚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4种物质均可较好地作用于皮肤,其中表儿茶素在透皮释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茶多酚通过降低UVA辐照后HSF细胞中的ROS含量和MDA水平,可提高细胞内SOD和GSH-Px活力,对UVA诱导的HSF细胞氧化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将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8×10~4的聚丙烯腈(PAN)溶于硫氰酸钠(NaSCN)水溶液中制备了PAN质量分数为13.5%,NaSCN质量分数为44.1%~49.3%的PAN/NaSCN水溶液,采用高级旋转流变仪,研究了NaSCN含量对PAN/NaSCN水溶液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N/NaSCN水溶液中NaSCN含量升高,溶液黏度升高,松驰时间略有增大,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增大;在40℃时NaSCN质量分数为49.3%的PAN/NaSCN水溶液的零切黏度可达91.6 Pa·s;30~60℃时,不同NaSCN含量的PAN/NaSCN水溶液的黏流活化能约为28 kJ/mol;在0~60℃,不同NaSCN含量的PAN/NaSCN水溶液均匀稳定,呈溶液状态。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水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制备丹参水提液和丹参发酵液,在生化水平、细胞水平、转录水平上探究二者抗氧化和美白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二者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能力,丹参水提液清除率达到50%时的体积分数(IC50)为10.3%,丹参发酵液IC50值为2.9%,在相同体积分数下,丹参发酵液清除能力更佳。在细胞水平上,二者均表现出对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相对于损伤模型,细胞总抗氧化能力提高、丙二醛(MDA)含量和活性氧(ROS)含量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提高。在转录水平上,相对于损伤模型,二者作用于细胞后CAT表达量均提高。在黑色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力抑制作用实验中,丹参水提液和丹参发酵液相对于空白对照均表现出良好的美白作用。总体而言,相对于丹参水提液,丹参发酵液在抗氧化功效和美白功效方面均表现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