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轨道交通中的轨道接缝电阻对轨道电位有着重要的影响,轨道电位过高,会影响轨道交通安全、稳定地运行。为了全面分析轨道电位的分布,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的轨道电位及接缝电阻的测量装置。测量系统由智能传感器、监测装置和PC机构成,可以测量一个供电区间内的轨道电位和接缝电阻,并且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和保存。系统携带方便、操作容易、测量精度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用EMTP程序对用不同的氧化锌避雷器限制GIS内快速暂态过电压的效果进行了计算,并给出了快速暂态过电压与暂态地电位升高的简单算式。同时对某GIS的隔离开关操作引起的暂态地电位升高数值进行了现场测量。提出了用氧化锌避雷器阀片限制GIS暂态地电位升高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以阶跃电位法测量腐蚀电流和以控制电流法测量阴极析氢电位.研究了应用离子注入技术改良铅与铅-4%锑合金在硫酸中耐腐蚀性能的能量操作条件,比较了不同的钛离子注入能量对铅和铅-4%锑合金在硫酸中阴、阳极电极过程性质的影响,指出了改良铅和铅-4%锑合金的腐蚀行为所应采用的最佳钛离子加速能量.  相似文献   

4.
提高表面静电电位测量精度,降低测量装置的安放精度要求,是表面电位测量的研究任务。本文介绍差值法表面静电电位测量电路原理和特点,测量范围为100~1500V(或-400~1000V),可用于复印机中电位测量等场合。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特高压(UHV)串补装置高电位平台上的一次设备绝缘和二次系统电磁兼容(EMC)进行优化设计,需要对隔离开关操作或旁路间隙击穿引起的瞬态地电位升(PPR)和电磁骚扰进行测量。为此,提出了高电位、强电磁环境下的瞬态地电位升和电磁骚扰测量方法。采用电磁屏蔽、直流供电、光纤通信等技术措施,研制了主要由高电位平台上的测量仪器、地面上的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组成的瞬态测量系统,该系统包含3个屏蔽区域。进行了特高压串补装置真型试验平台的隔离开关操作试验,获得了瞬态测量信号的幅域、时域和频域等特征。对瞬态测量系统的功能性测试表明:其屏蔽效能40 d B,电磁兼容抗扰度满足国标规定的3级及以上且试验评价结果均为A级,工频耐压和冲击耐压分别为4、10 kV,主要性能指标满足特高压串补装置瞬态地电位升和电磁骚扰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静态指零仪     
便携式电位计经常用作精密的信号源或测量仪器。操作通常是根据已知电压和未知电压的平衡,此平衡由指零检流计指示(图1)。例如,电位计在用标准电池平衡其测量线路电流电压以后,可用作一个已校准的信号源。类似地,可以用已校准的电源电压平衡未知电压的方式来测量电压。检流计是极灵敏的、便宜的和低功率消耗  相似文献   

7.
长间隙中操作冲击电场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燕  王文端 《高压电器》1995,31(5):18-22,56
简介了自由电位式二维暂态电场传感器的结构和标定方法。设计了当施加操作冲击电压时,在长空气间隙中,用该传感器进行电场测量的实验。定量测量了有先导出现时间隙中电场的时空变化。通过对间隙中暂态电场的测量,定性得出了先导的变化特性。测量结果与文献中的有关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8.
特高压换流阀在实际运行中往往会受到雷电冲击过电压和操作冲击过电压的影响,为了检验换流阀在电力系统过电压作用下换流阀组件的均压效果,笔者开发了一套基于光纤传输的小尺寸、便携式冲击大电流测量系统,能很好地测量悬浮电位电流,其电流探头为开口式,测量时不需断开被测导线。其频带为140Hz~19MHz,灵敏度5mV/A,能测量300A以内的冲击电流,满足对大功率晶闸管阻尼回路电流测量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很好地测量处于高电压悬浮电位的晶闸管阻尼回路中的冲击电流。  相似文献   

9.
刘凯  潘东民  陈勇  张大伟  栾涛 《电气时代》2012,(12):104-105
结合常用的水下定量检测技术中电位测试方法的要求,基于STM 32单片机设计了一套可应用于海洋环境中水下腐蚀电位检测的腐蚀电位数据采集测量系统,并对系统传感器、电位测量电路以及软件进行了详细设计。  相似文献   

10.
文中测量了某500 k V GIS变电站断路器合闸操作及断路器分闸—合闸—分闸操作时智能组件端口骚扰电压和GIS外壳地电位升,研究了GIS设备断路器操作对智能组件端口的电磁骚扰特性。结果表明,该站内断路器合闸时地电位升幅值最大不超过2 300 V,但分合分操作时有接近5 000 V;汇控柜端口处的骚扰电压不超过250 V;智能组件端口骚扰电压微脉冲波形上升沿很陡,在3.2~6.8 ns之间,小于前期试验研究结果。该站智能组件端口骚扰电压主频幅值要高于前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新型数字式MOA电位分布测量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真实反映MOA的电位分布,笔者介绍了一种新型全数字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电阻片电位分布的测量系统。该系统传感器以超低功耗MSP430微处理器为核心,采用ARM7作为信号处理单元。测量时只需将传感器安装到避雷器电阻片中间,即可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任意电压下整只避雷器的电位分布曲线与不同高度下流过电阻片中的电流波形以及畸变程度。电流波形畸变能正确反映出电位分布的不均匀性,该测量系统解决了以往避雷器电位分布测量不准确的问题。通过对实验室与现场750kV电站用氧化锌避雷器电阻片的电位分布进行测量,证明了该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静电电位动态测量波形重建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明  王书平 《高电压技术》2012,38(9):2230-2236
为解决静电电位动态测量的补偿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辨识的波形重建算法。设计了静电电位动态测量标准装置,对静电电位动态测量仪进行了校准实验,用数字存储示波器采集了标准高压方波输入信号及静电电位动态测量仪畸变输出信号,分别利用最小二乘法以及最优4阶辅助变量法,通过系统辨识得到了静电电位动态测量仪的时域传递函数模型,再用逆传递函数和静电电位动态测量仪实际输出信号恢复出原始被测静电电位信号,获得了满意的波形重建结果。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系统辨识波形重建算法的有效性,为提高静电电位动态测量的准确性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13.
氧化锌避雷器阀片电位分布测量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更加准确的研究氧化锌避雷器(MOA)阀片的电位分布,采用光纤-电流法研制了一种新型MOA阀片电位分布测量系统。此系统只需将传感器安装到MOA中即可得到任意电压下的MOA阀片电位分布曲线,大大提高了试验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用该系统测量500kV电站用MOA阀片的电位分布和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试验的MOA阀片的电位分布的结果一致性较好,证明了该测量系统实用性很好。  相似文献   

14.
梁景棠 《电气开关》2015,53(2):86-89
主变出口矩阵测量系统开发与应用,是通过研究传统的测量方法,开发以单片机为硬件载体,以C语言编程的微机测量系统。以出口压板电位变化为触发条件,配合单片机记录动作时间,同时通过液晶面板显示各出口动作情况,配合保护试验仪,试验仪输出故障时同时输出开出接点给系统,系统开始计时,压板电位变化时记录下压板动作时间。通过合理的软硬件设计,系统具有准确、全面、操作简单、结果直观可视及安全等特点。方便继保人员在对主变、母差、备自投等多出口保护装置及安自装置定检时测量出口的动作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主要通过理论分析微机保护回路中二次压板电位的情况,结合现场实际测量情况,探讨保护压板投入前测量电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刘凯  吴田  刘庭  肖宾 《高电压技术》2013,(3):568-576
为了确保±800kV特高压直流(UHVDC)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线路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对带电作业进入等电位过程中的电位转移电流特性进行研究有助于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为此,采用光纤脉冲电流测量系统对进入±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过程中的电位转移电流进行了测量,进入直流等电位过程中的电位转移电流脉冲最大幅值为149.98A,脉冲宽度为几十μs,正极性和负极性脉冲都存在。根据进入交直流线路等电位的特点,采用电磁分析软件研究了进入等电位过程中作业人员与极导线间的电位分布,计算了作业人员与极导线和杆塔等接地构件间的电容,根据这些参数建立了交直流线路进入等电位过程中的电位转移电流的分析模型,对特高压交流(UHVAC)与特高压直流线路的电位转移电流进行了计算。计算与测量结果表明特高压直流线路的电位转移电流远小于特高压交流线路,可以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方法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动车组高压电器箱放置于车顶,内部集成了多种电气设备。但集成化的高压电器箱,使得箱内设备布局非常紧凑,可能造成某些设备金具表面电场集中,导致电晕放电。为分析动车组高压电器箱内部的电场分布情况,文中建立了高压电器箱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静电场和瞬态电场有限元方法,分别在额定工作电压和标准操作冲击电压下,计算了高压箱内的整体电场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验证有限元仿真的准确性,进行了高压电器箱的电位测量试验。在额定工作电压下,测量了箱内高压隔离开关金具的悬浮电位;在操作过电压下,测量了箱外5个试验点处的电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仿真计算和试验测量数据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2.4%,建立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是合理有效的。文中的分析方法可为高压电器箱的研发及设计提供参考,并为后续的高压电器箱内部绝缘结构优化的仿真分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土壤电阻率测量中,地表电位是土壤内部结构的一种外在体现。为了得到接地测量结果对各层土壤特性的反映情况,文中以均匀土壤和水平双层土壤的地表电位分布为例探索土壤内部结构与地表电位的关系。对均匀土壤和水平双层土壤的地表电位计算公式进行理论分析与推导,发现地表电位经过处理后可以排除测量电流与电极间距的影响,提出了地表视在电阻率分布系数的概念,并利用仿真数据对均匀土壤和水平双层土壤的分布系数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利用分布系数可以有效地计算出土壤分界面反射系数、厚度等参数,为接地测量中电极间距的选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洪波  张脉松 《电力学报》2009,24(5):388-389,408
为了更有效地对接地网进行测量,引入了一种新方法。方法原理运用冲击电流注入电网作为测量电流,采用电位降法进行实际测量,能准确地测量冲击接地电阻和冲击电位分布,可有效地实现对大型接地网的测量。通过对电厂的现场实测,并对所得数据分析,证明该方法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走行轨过渡电阻的测量对杂散电流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实际运营线路、过渡电阻的测量受远端钢轨电位限制器接地等情况干扰。通过建立走行轨-排流网两层模型,求解走行轨电位和电流在线路首末端双端接地、不接地和单端接地3种情形下的分布,分析过渡电阻测量误差。走行轨平均电位测量误差随着测量区间的增大而增大,泄漏电流的测量误差随着测量区间的增大而减小。当线路两端接地时,过渡电阻测量误差最大可达到1.20■·km。建议过渡电阻测量区间长度控制在1~4 km范围内。当走行轨平均电位计算考虑其近似直线分布时,平均电位误差均小于采用算术平均值计算,可以减小过渡电阻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