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电路静态电荷放电的三种模型,并对组件充电模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电路的失效现象进行分析,失效原因在于电路在组件充电模型下抗静态电荷损伤能力较弱,并提出了新的防电路静态损伤结构来解决组件充电模型下电路防静电能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InGaAs近红外线列焦面阵的研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制出光谱响应为0.9~1.7μm的256×1、512×1元InGaAs线列焦平面组件,和光谱响应延展至2.4μm的256×1元InGaAs线列焦平面组件.焦平面组件包括光敏芯片、读出电路、热电制冷器以及管壳封装.光敏芯片在Inp/InGaAs/InP(p-i-n)双异质结外延材料上采用台面结构实现,并与128×1或512×1元CTIA结构的读出电路耦合.焦平面器件置于双列直插金属管壳中,采用平行缝焊的方式进行封装.介绍了高均匀性长线列InGaAs焦平面组件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性能结果,为更长线列焦平面组件的研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光伏组件与电力电子变换电路的连接方式、电力电子变换电路自身特点以及电路隔离性质三个方面出发,研究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电路拓扑结构分类及其相应的优缺点,给出了各种电路结构的适用场合以及一般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4.
陈荻  黄晓华  梅亮 《电子与封装》2012,(10):31-33,36
为了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从电路原理、工艺装配、调试测试等方面考虑,对放大组件中正交桥、限幅器、偏置电路、电压转换、放大电路和结构工艺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ADS和HFSS优化电路拓扑,采用表面贴装技术实现组件装配。有自适应功能的偏置电路稳定了FET的工作电流和工作电压,有效地简化了调试和工艺步骤。经试验验证,组件调试简单、一致性好,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稳定的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5.
128×128元氮化镓紫外焦平面读出电路的设计与封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GaN基紫外材料的成熟,GaN基紫外探测器迅速发展,半导体紫外探测技术成为继红外和激光探测技术后发展起来的又一新型光电探测技术.GaN基紫外探测器以其固有的量子效率高、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等特点,将在紫外探测、预警、天际及地空通信和紫外弱光成像系统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读出电路作为紫外焦平面信号调理与输出部分对紫外焦平面组件性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封装是通用传感器组件应用前的一道重要工序,合理的封装结构对组件及系统是必要的.描述了128×128元紫外焦平面读出电路与封装的设计过程,用Cadence与Hspice软件仿真分析了3×3元读出电路的工作点以及封装要考虑的热耗散问题,最后给出了读出电路的工作点与合理封装形式的建议.文中提到的128×128元50 μm×50μm紫外读出电路已设计完成并采用Charter线宽为0.35 μm的2P4MCMOS工艺流片.  相似文献   

6.
清卓 《电子世界》2010,(12):52-57
<正> 电路原理概述T14的电路比较复杂,限于篇幅,这里将整机电路分成若干部分,分别简述之,部分电路有省略,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参阅后附的整机电路原理图。就信号通道而言,T14的AM波段没有什么需要特别说明的,因为它的AM波段采用了高频头组件,这个组件包含了  相似文献   

7.
《电子设计技术》2007,14(6):22-22
在传统的电路保护组件中,经常采用齐纳二极管来防止电路中的极性反转,但是齐纳二极管也同时面临被反向电压击穿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制冷型288×4长波焦平面红外探测器组件PLUTON LW K508的特点,设计了一个驱动模块,为探测器组件提供了时序与控制信号、模拟与数字电源、参考电平、制冷模式控制信号等.重点介绍了上电控制电路、GpoL电压产生电路、制冷模式控制电路等关键电路的设计原理与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采集到的红外图像具有噪声低、精度高、稳定性强等特点.当探测器在293 K和353 K之间的黑体照射下,并且积分时间为19μs时,整个红外图像采集系统采集到的图像噪声电压均值保持在0.4 mV以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GaN 功率器件调制电路的设计方法。该调制电路广泛用于T/ R 组件发射链路的大功率 GaN 功放,具有高电压工作、大电流供给以及尖峰电压抑制等功能。文中重点论述了调制电路的原理,指出尖峰电 压抑制功能是实现该调制电路的难点。经仿真分析实现了延时在500 ns 以内、负压检测电平在-4. 2~ -3. 8 V 的关 键指标。最后选用聚四氟乙烯印制板设计出GaN 功率器件调制电路实物,在T/ R 组件中进行了应用验证,测试结果 与仿真结论相符。该调制电路体积小、可靠性高,可用于高功率GaN 功放的设计,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自动测试系统利用LabVIEW控制接口仪器,对PWM电路关键点波形进行自动测量并保存输出,从而判断电路组件是否达到预定功能.一方面代替了人工操作仪器,使之加智能化;另一方面还把仪器的测量结果返回到电脑上,对测量结果进行智能判断,对测量数据集中显示和判断,从而实现自动测试.本文对PWM电路组件功能测试系统的硬件等主要环节进行了详尽的叙述.  相似文献   

11.
高密度通孔薄膜电路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薄膜电路制作工艺的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制作高密度通孔薄膜电路工艺方法,克服了高密度通孔薄膜电路对溅射用金靶、喷雾式涂胶和反应离子刻蚀等工艺技术和设备的依赖,降低了高密度通孔薄膜电路研制成本.该新型工艺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延时电路、变频电路和低噪声放大器等微波组件中高密度通孔薄膜电路基板的研制.  相似文献   

12.
480×6红外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480×6红外探测器的结构特点及输出信号的特点,设计了由阻抗变换电路、单端转差分电路、差分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FPGA数据处理电路构成的信号处理电路,其中FPGA数据处理电路中,重点针对480X6红外探测器的拓扑结构介绍了奇偶校正电路的设计思路.在详细介绍信号处理电路各组成部分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后,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了仿真及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案正确可行,满足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3.
殷建玲  刘军  程群 《半导体光电》2011,32(3):432-435,438
针对光源与温控电路匹配问题,开展了光源组件特性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分析了影响两者匹配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研究结果表明:光源内部组件——半导体制冷器等效内阻RTEC、温控电流ITEC、TEC制冷/加热效率ε和热敏电阻温度系数β,是影响光源与温控电路匹配的主要因素;光源内部各组件特性受自身特性、工艺、散热条件和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光源与温控电路的匹配也受相应因素影响;当散热充分时,光源与温控电路的匹配特征可近似用RTEC、β、SLD功率PSLD和ITEC表征;在接近光源实际散热条件下进行匹配测试,可提高光源与温控电路的匹配度,减少后期不匹配几率;不同批次、不同厂家生产的光源的组件特性差异较大,重新匹配和调整温控电路参数,可大幅提高光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使用简易装置,通过划分电路组件功能区域的方法,顺次压缩检测功能区电路激励响应以确定电路性能和连接是否失效。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微组装电路组件在微波功放控制电路中的应用, 介绍了微组装电路组件的散热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功率固态发射组件已不断运用于星载产品,而真空微放电现象使得星载固态大功率技术受到了限制.本文在二次电子倍增效应的机理和电磁场仿真的基础上分析了固态平面电路易发生微放电的部位,并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印制板拼接结构避免了微放电缝隙的产生,同时在印制板的表面真空镀PARYLENE膜,降低了微带传输线的微放电阈值.采用这些技术研制的大功率固态发射组件,真空环境下输出的最大峰值功率超过350W未发生微放电.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成熟的激光器驱动芯片均为针对数字光输出的数字驱动芯片,无法满足卫星通信、雷达等领域对于宽带模拟激光器驱动的要求.采用蝶形封装分布反馈式激光器组件,通过对自动功率控制(APC)电路、自动温度控制(ATC)电路和工作参数检测电路的改进,设计了适用于模拟激光器的驱动电路.实验结果表明:驱动电路的幅度响应增益均值为2 dB...  相似文献   

18.
线性脉冲调制器是整个雷达发射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线性脉冲调制器在放电触发脉冲作用下,形成调制脉冲并可以实现调制脉冲宽度的变化。针对某型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发射分系统的技术要求,对线性脉冲调制器中的可控硅、PFN、均压电路、反峰电路、阻尼电路等进行了相关设计。放电开关可控硅组件体积小,工作效率较高;PFN形成特定脉冲宽度、脉冲幅度和重复频率的调制脉冲;均压电路对可控硅组件进行均压,保证各个可控硅分担的电压相同,防止可控硅出现过压击穿现象;反峰电路消除PFN上的反向电压。通过在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上进行连续使用及测试,该线性脉冲调制器满足雷达发射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并具有性能稳定可靠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9.
S波段1kW固态功率放大组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工作在S波段,频带宽度为400MHz,平均占空比≤10%,脉冲宽度≤200μs的1kW固态功率放大组件。组件采用四级放大结构,将5mW左右的激励信号放大到1kW,通过优化晶体管输入/输出匹配电路,应用三级Wilkinson功分/合成器,改善了组件增益平坦度和效率。测试结果表明,该组件在工作频率范围内输出功率≥1.2kW,效率≥30%,增益平坦度≤1.2dB。  相似文献   

20.
微波集成二极管倍频组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微波集成二极管倍频器作了简单介绍,并以微波集成17次倍频组件为例,论述多次倍频器的原理、设计、电路结构和测试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