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砂文化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时至今日,紫砂陶刻已经成为了紫砂装饰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装饰手法。因为紫砂材质的特殊性所以紫砂壶的外表有着丰富的肌理效果,并且可塑性非常强,有千姿百态的造型。陶刻这种装饰手法的工艺优势就在于不需要上釉,也不需要颜料,只需要一把刻刀,通过紫砂匠人刻绘时的深浅力度来掌握线条的虚实,就可以像在画布上用笔作画的效果,而且这与传统的绘画艺术也是一脉相承的,早在紫砂盛行的明清朝代,紫砂陶刻就已经融入了传统国画艺术所使用的技法,都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紫砂文化与佛文化也是有紧密联系的,在佛教文化中是很看中"缘分"这两个字的,能够有缘结缘就意味着形成了联系,只要有时间来维系这一联系,就能够深入了解,紫砂和佛正是有着这样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紫砂陶刻是指用刻刀在紫砂坯体上刻划文字或图案的一种装饰技法。这种装饰技法是有着早期文化传承的,在我们通常的印象中,紫砂陶刻会选在一整个块面上进行刻画,所以一些带有宽阔壶面的紫砂光素器就常常使用紫砂陶刻来进行装饰或意蕴的补充,而随着紫砂陶刻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例子证明,紫砂陶刻具有独立发展的潜力,且跨越块面结构上的刻划方式亦显现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冯超 《江苏陶瓷》2020,53(2):62-63
正众所周知,宜兴紫砂文化源远流长,伴随着真正具有文人气息的"文人壶"的出现,紫砂陶刻技艺才真正展露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风华。紫砂陶刻的题材又是在不断汲取传统文化艺术精髓中,开辟了一条属于紫砂语言与陶刻语言相融合的手艺之路。无论是陶器装饰、青铜器铭文、玉器、木雕、石雕、宗教壁画等文化符号的内容,还是书法、绘画、彩绘、金石篆刻等的运用,宜兴紫砂陶刻已然是  相似文献   

4.
庄青 《江苏陶瓷》2021,54(3):21-22
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性表现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这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都是独树一帜的,紫砂陶刻艺术创作就依托于这宏大的文化背景而产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紫砂陶刻创作可以拥有极为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尤其是传统水墨构图所带来的图像世界观与紫砂本身的材质相结合就拥有了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这种艺术形式下,如何将陶刻塑造得更为有趣就成为了当代陶艺创作者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业内有句行话,紫砂装饰艺术中最有人文底蕴的非陶刻莫属。由此可见,"陶刻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对紫砂艺术的日益精进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作品"紫砂陶刻插屏"为例,浅析传统手工艺插屏和紫砂陶艺的结合,以及紫砂陶刻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6.
紫砂陶刻作为紫砂器的重要装饰手段,书法和绘画是其中两大重要表现形式,如何更好的刻画出传统式书画的韵味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在一般性的紫砂陶刻作品中,单纯的复刻仅仅是刻刀娴熟与否的区别,只有在刻画之上融入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才能够表现出更高艺术品位的陶刻内容。  相似文献   

7.
紫砂陶刻艺术是紫砂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紫砂陶刻装饰也是紫砂壶艺装饰技艺之一。紫砂陶刻装饰是通过钢刀雕刻,将中国传统诗、书、画、印集于壶上,通过毛笔画稿、或者捉刀直接刻(称之为“空刻”),采取阴刻、阳刻、琢砂等技法技艺,表现出具有浓郁的文人情怀、深厚的书画陶刻功底、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自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供春竹刀留名,明代万历年间时大彬竹刀代笔以“大彬”落款,清代金石篆刻家陈曼生连同文人加入紫砂壶艺的设计、创作、装饰等,进一步推动了紫砂壶艺陶刻装饰的系统化与理论化,深化了紫砂文化艺术的文人气息与金石趣味。  相似文献   

8.
紫砂陶刻是紫砂艺术装饰中的一种常见的装饰手法,自问世以来就受到许多文人雅士的喜爱.和其他装饰手法不同,陶刻与中国传统的书画相结合,创作者以刀为笔,以紫砂壶面为画卷,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紫砂陶刻的趣味.紫砂壶《志在四方》将陶刻技巧运用得炉火纯青,将文化内涵以外露的方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王俊锋 《江苏陶瓷》2021,54(1):64-65
紫砂陶刻装饰不仅仅追求艺术表现的力度和效果,对于手艺人而言,对所要传达的文化进行解读和构思其实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整体而言,紫砂陶刻的内容集中于"书"和"画"两个方面,由于题材独具人文内涵性,所以这一装饰技法十分考验手艺人的文化解读能力和技法体现水准.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陶瓷史上,正是"字随壶传,壶随字贵"的紫砂印记,成就了紫砂陶刻艺术装饰的经典与文化精髓,或者说提升了紫砂文化的艺术水准、文化内涵、金石韵味。也正是这样一种陶刻装饰艺术,开创了紫砂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开阔了紫砂语言的表达方式,使之成为陶瓷艺林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相似文献   

11.
赵辉 《江苏陶瓷》2021,54(1):71-72
许多的壶友在喝茶品茗之中找到了慢下来的生活节奏和愉快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在紫砂文玩赏器等器具中感受到紫砂艺术无穷的魅力,在当今人人都在快起来的时代,紫砂艺术品成为了抚慰我们心灵的良好载体,让我们在传统文化中感悟过去、期翼未来.众所周知,紫砂陶刻融合了书法、绘画、篆刻等等的技艺手法,以刀为笔、以坯为纸,创作起来具有非常立体逼真的艺术效果,紫砂作品"降龙罗汉四方赏瓶"就是把陶刻装饰艺术完美地和紫砂赏器结合起来,让我们在欣赏紫砂艺术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其中浓浓的佛教文化和传统韵味.  相似文献   

12.
陶刻之形生艺术之韵,紫砂陶刻与生俱来的魅力需要通过合理的刻画来生发内涵,塑造主题.在紫砂器上,紫砂陶刻已然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更是一件作品的灵魂,对于当代紫砂陶刻创作者来说,紫砂陶刻早已经成为了紫砂文化的一部分,整体性的形体塑造正越来越紧密地跟紫砂器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3.
紫砂陶刻可以说一路伴随着紫砂艺术的发展,刻绘也逐渐衍生出自身的艺术价值,紫砂陶刻能够充分的利用紫砂泥材质本身的质感,将书画陶融为一体,从各个方面阐述创作的主题,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气息,对于古典美的呈现有着非常特殊的效果。当代紫砂陶刻的创作不仅仅是对于传统的继承,更是一种装饰上的开拓,以陶刻本身为主题,营造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在紫砂品类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装饰技艺,而陶刻在其中是最为常见的,甚至是一种主流的装饰技艺,它是从我国传统文化之中诞生的。紫砂陶刻这一种技法与艺术表现形式,它的载体是以壶、瓶、盆等坯体为主的,在对实物表面经过一定的设计和布局之后,便用刻刀在上面进行书画的镌刻,在整体的造型特征之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尽管已经经过了几百年的历史发展,直到今日,紫砂陶刻仍然是应用的最为广泛的,在历史传承和发展之中始终都保持着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状态。本文便主要以紫砂"花鸟四方对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装饰特征以及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5.
正陶刻装饰的发展与文化息息相关,其刻画的题材可谓多种多样,既能崇古复古,也能彰显时代情趣,是一种纯粹发乎于心的艺术创作形式,当代的陶刻艺术也同样如此。紫砂陶刻与紫砂陶艺可谓是相辅相成,紫砂陶艺中运用陶刻装饰,不单能增加紫砂艺术的多样性,更能拓展艺术题材,使得造型艺术所不能表现的某些局限得以弥补,使内涵更加深邃,甚至更优秀的陶刻,已然能凌驾于紫砂造型本身,成为不朽的传世经典。当代的紫砂陶刻,由于带有着鲜明的民俗文化特  相似文献   

16.
何震 《江苏陶瓷》2010,43(2):47-47,49
追溯悠久的宜兴紫砂发展史.早在清嘉庆年间,紫砂陶刻装饰艺术便开创了艺术的鼎盛时期,文人壶与陈曼生在紫砂艺术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紫砂陶刻装饰艺术曾经如此辉煌,当“字随壶传、壶随字贵”成为佳话.剩下的就是需要我们思考现代紫砂陶刻装饰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紫砂陶刻集金、石、书、画于一体,是紫砂艺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装饰艺术,也是紫砂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它不仅丰富的作品的内容,提升了其观赏价值,更提升了作品整体的人文意境,使之超越传统实用器皿的局限,承载了更多的文化价值。紫砂作品"双兽耳玉成对瓶"通过造型与陶刻装饰的双重呈现,丰富了作品的文化意境,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宜兴紫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紫砂陶刻凭借独特的文化积淀与艺术内涵成为紫砂艺人、爱好者、藏家等人群对紫砂的收藏标准之一。历史上,紫砂陶刻的装饰、语言和表现形式拓展了紫砂艺术的创作空间,丰富了紫砂艺术的语言、风格和效果。同时,也为紫砂艺人开启了一个新的领域,不再将创作的视野局限于紫砂壶本身,而更关注紫砂壶身上的“减法”艺术装饰——指的是以陶刻琢去部分紫砂,留下书法、绘画、印章、篆刻等文化艺术痕迹。  相似文献   

19.
紫砂陶刻是随着紫砂的发展而衍生出的另一种艺术形式,是装饰紫砂最普遍的方法之一,紫砂陶刻的出现更为记录紫砂的发展留下了考证数据,它是融入了文学、书法、绘画、金石为一体的陶刻艺术。本文以紫砂陶刻作品"花鸟四条屏"壁饰为例,浅谈其整体创作及其体现出的格调韵味。  相似文献   

20.
张宝东 《佛山陶瓷》2012,(12):68-68
紫砂陶刻艺术伴随着紫砂造型艺术发展,融合多种传统文化为一体,推动了紫砂陶刻艺术的发展和紫砂陶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