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云硫露天矿维修机构现状,对分散、集中两个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比较,认为采用集中管理模式结合市场化管理最有利于矿山的减员增效,值得实践。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表移动观测站和InSAR技术手段在矿山开采沉陷监测的局限性,利用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采集沉陷区三维点云数据,通过多时相点云构建地表数字沉陷模型(沉陷DEM),获取地表的移动变形特征。然而构建的沉陷DEM包含多种来源复杂且难以去除的噪声,限制了该技术在矿山开采沉陷监测的应用。提出将机载LiDAR点云直接比较的算法(Cloud to Cloud, C2C)进行矿山开采沉陷监测,以榆神矿区某工作面为研究区,将同期水准观测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并与三种主流点云插值算法构建的沉陷DEM进行对比,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和精度。结果表明,C2C算法能够快速获取高精度的沉陷值,其沉陷精度明显优于通过点云插值算法获取的计算结果,下沉曲线符合矿山开采沉陷的一般规律。该算法可以达到厘米级的精度,为矿山地表移动变形监测和生态环境修复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3.
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矿山上的应用为主线,保障矿山安全、持续、高效生产为最终目的,对矿山灾 害监测数据特征及“云”技术在矿山上的应用进行分析,归纳已有云平台的潜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现场监测和 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矿山灾害监测预警云平台。研究表明:传统的数据管理方法不足以处理离散化、多元化及动态化的 矿山灾害监测数据,云计算必将成为矿山灾害监测预警的重要手段,但已有平台很难实现实时监测预警的理想化状 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一种以云端数据库为纽带,定时任务为核心方法的“一主+多辅”的平台布置方式,构建了 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矿山灾害预警云平台,实现了灾害时空多维度预测,为灾害的防治及传感器的布设提供 一定的参考,为矿山安全、持续、高效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铜陵有色某矿山硫矿物以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为主,其中黄铁矿可浮性较好,磁黄铁矿可浮性相对较差,在浮选过程中容易氧化、掉槽,且磁黄铁矿与脉石矿物可浮性相近,采用浮选工艺很难获得高品质的硫精矿。根据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可浮性的差异、及其磁黄铁具有弱磁性的性质特点,采用分步浮选工艺,优先回收可浮性较好的黄铁矿,中矿以“强磁+浮选”工艺回收可浮性相对较差的磁黄铁矿,实现了对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的综合回收。闭路试验指标为:以黄铁矿为主的“硫精矿1”含硫47.78%、含铁43.83%,硫回收率为57.11%;以磁黄铁矿为主的“硫精矿2”含硫36.40%、含铁55.60%,硫回收率为22.12%;总硫精矿含硫43.94%、含铁47.80%,“全硫+铁”品位为91.74%,硫回收率为79.23%。总硫精矿经烧酸后,硫酸烧渣中铁品位在65%以上,附加值大大提高,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超声雾化抑尘技术在选厂除尘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超声雾化抑尘技术在新桥硫铁矿选矿厂除尘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述。具体阐述了该技术的空气动力学与“云”物理不原理,系统设计,系统控制以及技术经济效益等,为类似化工矿山除尘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安徽铜陵新桥矿床是一多金属铜硫矿床,铜、硫元素存在结构的变异性。为此,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通过分析铜、硫品位的统计分布特征,进行变异函数计算及结构分析,以便分析铜、硫品位各自相关性和矿化程度,为研究矿床的成因提供一份佐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勘探网度的分析与选择,指导矿山下一步的勘探。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矿山采空区、矿山边坡、矿 山爆破、矿山开采沉陷、矿山储量5个领域的应用现状,着重 分析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点云数据获取高质量 化、点云覆盖范围最大化、点云数据处理高精度化的发展趋 势,指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新型测量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 相结合,开发数据处理软件融入矿山数据管理平台是实现智 慧矿山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云南某铜锡共生多金属矿矿石性质复杂,以回收金属铜、锡和硫为主。随着矿山的不断开发,铜的氧化率升高,铜的可选性变差,导致铜硫浮选系统精矿中铜的回收指标不理想。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详细分析铜硫浮选系统存在的问题,现场采取优化旋流器选型与工作参数、改进铜硫混合粗扫选设备配置与药剂制度、调整铜硫分离药剂制度和塔磨磨矿介质添加量等措施,使得铜精矿中铜品位提高了3.34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了3.76个百分点,实现了铜硫浮选系统达产达标,为矿山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金属矿山在地下开采过程中,如何保证矿区采空区的稳定性成为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本文以赣南某钨矿采空区为研究对象,进行采空区探测、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技术方案研究。研究在对该矿山开采历史及空区现状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整理的基础上,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采空区得到其点云数据,结合3DMine软件建立该采空区的三维形态,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多指标综合评定体系,确定该矿区采空区的稳定性等级,并结合矿区采空区治理技术条件,提出了相应的空区治理技术方案,为矿山空区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复杂矿体三维建模精度与矿山基础地质数据的存储效率,以青海省洪水河铁矿为例,提出了利用SQL Server云数据库实现矢量与栅格数据一体化云存储的矿山三维地质建模方法。首先利用矿区55个勘探钻孔数据、5条勘探平硐数据以及物探数据,采用SQL Server云数据库设计了新的云存储空间架构和交互方式,利用HDFS文件系统与ACID分布式图形数据库实现了数据云同步功能,用户权限保证了数据安全性;然后设计了三维地质数据录入平台,界面友好,简化了地质数据录入和建模难度;最后对于零厚体和透镜体,设计出遍历法和裁切功能对已构建的矿山三维地质模型进行修正。研究表明,所构建的矿体三维地质模型较精确模拟了洪水河铁矿矿区地质体三维分布规律,建模效率和地质数据安全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赵彬  狄广礼 《中州煤炭》2022,(8):132-136,142
为准确捕捉矿山地质与环境情况,提出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矿山地质勘查中的应用。以河南省某石灰岩矿山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搭载四镜头倾斜相机的多旋翼无人机,采集研究区域的矿山地质数据。运用Photoscan软件处理矿山地质图像数据,生成密集点云以及研究区域地物剖面线。将剖面线导入3D Mine软件中,构建研究区域的三维模型,反映矿山地质情况与问题,实现矿山地质勘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捕捉矿山地质与环境情况,且所勘查结果与实际环境结果吻合,勘查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铜矿中含有磁黄铁矿,使硫铁分选困难,常造成铁精砂含硫过高,影响铁精砂质量和硫、铁的回收率。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有关矿山选厂为提高含磁黄铁矿铜矿的硫轶分选效果,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为了科学判定硫化矿山开采中炸药自爆危险性的等级,选取水溶性铁离子含量、硫化矿石的含水量、黄铁矿的含量、矿石水分的p H、采场的环境温度、炮孔温度、炸药类型、装药时间等影响因素,建立基于云模型的炸药自爆危险性评价模型。将硫化矿山炸药自爆测定指标与分级标准转化为正态云分级标准,采用熵权法对各指标的实测值进行权重计算;以模糊子集B的最大隶属度原则为依据,判定各矿山的炸药自爆危险性等级。利用国内4个硫化矿山的实际生产条件对该模型进行可行性检验,所得的分类结果与矿山实际生产情况相符。该模型能够提高硫化矿山自爆危险性等级划分的准确性,并为指导硫化矿山炸药自爆的防治工作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三维激光扫描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技术,近年来在我国矿山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涉及了矿区边坡监测、露天矿储量管理、地表沉陷监测等方面。结合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我国矿山测量领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矿山测量工程应用及科学研究中使用的三维激光扫描设备与配套软件以国外进口为主,国产设备与软件较少;从数据采集、处理、成果应用等方面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采集数据质量不佳、点云数据匹配精度有待提高、点云数据滤波算法精度不高、特殊监测领域的应用成果不明显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①高精度的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采集方案,如InSAR、LiDAR、倾斜摄影测量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相结合;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点云数据处理软件开发,包括点云数据智能匹配算法、智能化高精度点云数据滤波算法等;③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后期成果应用,包括面状地物变形监测理论与方法、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三维激光扫描实时动态监测方法。总体来说,进一步推进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我国矿山测量领域的应用,有助于大幅提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空间三维数据处理能力,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安全地用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高硫发火矿体,矿山采取控制崩矿量、爆前降温、快速装药、强通风、强出矿、强喷水降温等多项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矿山的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到928t/d。  相似文献   

16.
赋税过重资金困难地方中小铁矿生产形势严峻冶金部生产协调司潘咏文,吴力忠,李燕云[编者按]根据1994年全国冶金工作会议精神和部领导的指示要求,冶金部生产协调司矿山办公室着重就新税制出台对地方中小矿山的影响,于1994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河北、山西...  相似文献   

17.
GIS在矿业系统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雷鸣  尹升华 《金属矿山》2015,44(5):122-128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等功能,作为一门融合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在矿业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结合近年来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围绕矿山地质勘查与评价、矿山机械及工作人员定位、矿井通风网络模拟、矿山边坡稳定性与采空区塌陷等灾害的监测与预警、矿区环境监测及矿山复垦等方面对GIS在矿业系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大型矿山GIS空间数据库与云GIS的构建,矿区环境与稳定性监测过程中“3S”等多元技术的融合,构建Interoperable GIS以实现矿山数据库共享,以3D/4D GIS为代表的GIS多维化发展,矿山生产管理过程中空间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有机结合等方面对GIS在矿业系统中的应用方向进行展望,为矿山数字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资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战略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实现社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矿产资源是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将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以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环境中,矿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宏观与微观层次上建立两大支柱:以科学决策为基础的行业宏观调控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矿山优化开采。本文就计算机与优化在中国矿山的应用现状、作用、发展途径及前景作简要描述与探讨。1计算机在矿山生产中的作用概述纵观矿业发达国家的应用实践,计算机在矿山生产…  相似文献   

19.
小型试验、半工业试验及工业生产实践表明:采用重浮联合流程可成功地从江西某铜矿尾矿中回收硫。该工艺流程简单;无需添加硫酸或其他活化剂即可实现黄铁矿的浮选;投资省、见效快;按日处理选铜尾矿1000t、入选硫品位2%、硫精矿品位40%、硫回收率58%计,年经济效益为62万元左右,在中小有色矿山具有普遍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估国内矿山项目并购风险,首先对国内矿山项目并购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通过Delphi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其次将云模型引入到物元分析中,建立了基于云物元模型的国内矿山项目并购风险评估模型;最后以国内A矿山集团并购B公司钨矿项目为例进行应用,利用Matlab软件计算了各评估指标对属于各风险等级的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风险、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等级评估为一般;矿产资源风险等级评估为低;该项目总风险等级评估为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