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制造业组装线需求个性化,组装线提供商企业模式的转变。针对组装线提供商的特点,基于某企业实地调研与需求分析,建立组装线提供商个性化定制系统,同时对系统进行功能模块分析与设计,采用Power Designer建模软件设计了系统的物理数据模型,利用J2EE技术对组装线个性化定制平台的系统结构及模块进行设计开发;通过组装线企业的实际应用,个性化定制系统的设计极大的满足了客户对个性化设计的体验,进一步推进企业与客户的实时交互,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2.
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学进行一次性输液顺针头自动组装线的开发。这里重点是用系统分析的观点,应用功能分析法进行原理方案设计及总布置设计与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针对混合装配模式下数据信息割裂、组装过程实时监控困难以及产品质量难以追溯等问题,构建了装配过程追溯物联网,实现了组装资源的全面感知、智能识别和全流程追踪。在此基础上,搭建了物联网环境下的电子装备组装线信息化管控系统技术架构,并结合多种感知技术设计了组装线信息化管控系统,优化各种组装资源的规划、配置和调度,实现精准、实时和智能的监控,并通过某组件组装线成功验证其可行性,为军工企业以及其他制造企业的信息物联管控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参考,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混合车型组装线的投入顺序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合论述在混合车型组装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投入顺序问题。对混合车型组装线中的车辆 人的移动轨迹进行模型化,介绍投入顺序问题中的几种主要目标函数的来源,并给出了计算复杂性的结论,评价几类主要算法,分析和比较各种目标丞数及各类算法的性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精益生产方式之一就是要用一切办法来消除、减少一切非增值活动,推行“零返修率”,必须做一个零件合格一个零件,第一次就做好,更重要的是在生产的源头就杜绝不合格零部 件、原材料流入生产后道工序,追求零废品率.作为组装线,也是最容易暴露不良品的一道关键工序.应用精益生产方式在偏航齿轮箱组装生产线进行重新布局与改进,及时有效地解决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同时,把更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运用于生产流程中.  相似文献   

6.
张冯军  于刚 《汽车零部件》2010,(1):65-67,86
通过策划轻型汽车断开式转向驱动桥组装过程,提出在关键工序配备在线检测系统的方法。指出组装线工艺方案,提高了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及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动力电池组装线卷绕段至平压段输送线之间需要人工搬运电芯,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的现状,文中提出将自动化搬运机械手引入到动力电池组装线的生产过程中,使用机械手代替人员简单重复的搬运劳动。搬运机械手将卷绕段输送线上的电芯,自动取料放置到平压段输送线上,实现两段输送线间的自动化连接,提高电芯搬运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王永亮  廖新明 《机电工程技术》2021,50(1):160-162,209
目前市场中多数企业的微型步进总工程组装作业都是手动完成,整体效率较低,又因工人离职造成产品品质不稳定,为此专门设计了微型步进马达总工程自动组装线.结合现阶段的先进工业技术,采用回转式轮带、振动盘分离区分进料、多机构精密并联、可编程三菱PLC及威纶人机界面触摸屏研发了此自动组装设备.该设备解决了微型步进马达因工人不足而导致产能降低和品质问题多发等问题,减少了企业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9.
轻型汽车整体式驱动桥柔性组装生产线设计方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轻型汽车整体式驱动桥产品组装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合理布置各组装线顺畅衔接形式,达到了在线检测、标准化组装、非同步积放式输送、多种类产品共线一个流柔性生产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铁路车体翻转机的主要结构和总体设计及其在大组装线中的柔性、高效等重要作用;具体介绍了翻转机的主体结构及升降台、有限元分析、同步控制、可控固接和自驱行走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汽车变速器同步器总成装配线的设计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目前的人工手动装配过程,设计了同步器总成自动装配线,实现了装配过程的在线测量和分选,可以方便地记录总成偏摆量(倾斜量)的真实数据,对人工易出现差错的卡环滑块可实现防错功能和自动记录功能。该方法有助于量产产品的质量监控,也为产品分析提供了有效和快速的数据支持;同时,该方法适用于弹力较大且装配困难的弹簧滑块式同步器的装配,大大减轻了装配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零件在不同方向上的装配偏差对接头形式具有敏感性。以搭接接头形式为例,采用最坏情况法分析了装配顺序对最终装配偏差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车身装配过程中,在不增加额外费用的前提下,零件之间采用合理的接头形式和装配顺序,同样能达到降低最终装配偏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侧围总成装焊线是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自行设计、制造的集机、电、液为一体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装焊线。本文着重从焊接夹具方面对侧围总成装焊拼台的设计作介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质量监控系统中智能决策代理的结构、功能、控制策略及实现方法,并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实现的决策Agent,通过对装配工艺参数的调整,能有效地控制发动机的重要性能指标,尤其对于装配过程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如泄漏不合格等,具有很好的预见性,对改进产品的装配质量能提出建设性意见。本文将智能Agent引入装配生产线质量监控系统,建立了基于多代理的装配生产线在线质量监控系统。该系统已在某汽车发动机装配车间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地制定适合柔性焊装线的车间生产计划以及掌握计划执行的实时数据信息,提出了一种面向柔性焊装线的计划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产品结构、工艺数据以及车间生产能力数据,通过多数据耦合机制,制定柔性焊装线的生产计划,并通过OPC、N-Ring环网总线等技术,构建实时数据采集与信息交互平台,实现车间计划信息的集成化管理,为现场操作工提供实时的工作状况信息,同时也为上层ERP生产任务的制定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汽车冲压线端拾器设计过程中的经验依赖性和装配过程中的调整繁琐性问题,分析了组成端拾器的标准件数字化模型、端拾器的空间结构和装配关系。分别在标准件建模、模型简化、装配数学模型方面,进行了关键技术的研究。基于CATIAV5虚拟装配环境,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实现了端拾器的自动化虚拟装配。为现场的实物装配提供了操作指导,也为不同行业中同类装配体的自动化装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轻型汽车断开式转向驱动桥柔性组装生产线工艺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策划轻型汽车断开式转向驱动桥产品组装过程,提出在关键工序实施过程能力控制的方法。指出柔性组装生产线工艺方案,实现了标准化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文吉  丁杰雄  张步良 《机械》2000,27(5):35-37
研究了汽车后桥装配生产线上小型PLC双机数据交换的问题。根据实际生产要求构造了数据交换模式,介绍了其具体的实现方法,提供了交换控制程序梯形图。所提出的交换模式和据此模式编制的程度已用于东风QM及QB车轿生产线,结果证明可靠、有效,大大提高了后桥总成的装配效率,完全可以满足实际需要。该交换模式可推广于各类需要数据交换的小型PLC双机系统。  相似文献   

19.
Mass production system design is a key for the productivity of an organization. Mass production system can be classified into production line machining a component and production line assembling a product. In this paper, the production line assembling a product, which is alternatively called as assembly line system, is considered. In this system, balancing the assembly line as per a desired volume of production per shift is a challenging task.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e assembly line design are to minimize the number of workstations for a given cycle time (type 1), to minimize the maximum of the times of workstations for a given number of workstations (type 2), and so forth. Because this problem comes under combinatorial category, the use of heuristics is inevitable. Development of a mathematical model may also be attempted, which will help researchers to compare the solutions of the heuristics with that of the model. In this paper, an attempt is made to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the assembly line balancing. The assembly line balancing problems are classified into eight types based on three parameters, viz. the number of models (single-model and multi-model), the nature of task times (deterministic and probabilistic), and the type of assembly line (straight-type and U-type). The review of literature is organized as per the above classification. Further,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0.
基于RFID的汽车总装物料配送过程的Petri网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准时化生产环境下汽车制造企业总装现场物料配送过程.将射频识别技术融入准时化生产管理模式,研究了基于射频识别技术且与装配流程协同运作的总装现场物料配送过程.用赋时着色Petri网对该过程建立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所获得的结果可为描述与分析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汽车总装现场物流配送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