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提出用分离出的邻位甲苯二胺(TDA)替代焦油中的间位TDA,来回收间位TDA的新工艺,并运用系统综合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与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流程,使间位TDA排放的质量分数从30.0%减少到0.8%,解决了传统的TDA分离工艺存在着间位TDA的排放含量较高、损失率大等缺点,提高了间位TDA的收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胺光气化法副产焦油的分离工艺及邻、间位甲苯二胺(TDA)组成,采用降膜蒸发技术考察了压力、温度、转速、滴速对焦油中邻、间位甲苯二胺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对焦油轻重组分中的TDA进行鉴别,优化分析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分离条件为温度200℃、压力15 k Pa、转速参数30 r/min、进料速率1.5m L/min,该条件下甲苯二胺分离效果最佳,相对标准偏差为1.1%~1.5%.  相似文献   

3.
微电解/H2O2工艺预处理TDA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微电解法、Fenton法以及微电解,H2O2法三种工艺的比较,试验确定采用微电解,H2O2工艺对TDA废水进行预处理,得出最佳工作条件:pH为4~5、n(铁):n(炭)=1:1、HRT为70~80 min、V(Fe2+):V(H2O2)=7:1~9:1.经其处理后出水TDA浓度能够满足后续生物处理系统的要求,保证生物系统的出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了寻找简便环保、成本低廉的芳纶染色方法,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法(XRD)等方法,考察了避蚊胺N,N-二乙基-间甲基苯甲酰胺(DEET)对间位芳纶结构的影响,并将DEET用于间位芳纶分散染料染色,测试了染色条件对分散染料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DEET处理后,间位芳纶的玻璃化温度降低,结晶度和纤维强力基本不变;DEET可以使分散染料对间位芳纶的染色上染率达到85%~90%,DEET用作间位芳纶分散染料染色是可行的。间位芳纶分散染料高温高压DEET载体染色的较佳工艺为:染色温度130℃,染色时间60 min,DEET质量浓度3 g/L,浴比1∶20。  相似文献   

5.
随着石灰石地域的限制和品位的降低,有些水泥厂不得不使用高硫石灰石,其含硫量为0.2%~2.0%不等,造成国内部分水泥企业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超标。本文介绍了几种脱硫工艺,提出需评估和优化脱硫方案,并尽量从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SO_2排放量及浓度,提出了三种减排方案,对比工艺、安全、投资、运行成本因素,优选出了将液硫池脱气尾气引入克劳斯反应炉反应的回收处理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可降低净化厂烟气中SO2排放浓度,每年减少SO_2排放117.38 t。  相似文献   

7.
陈月巧  李平 《山西化工》2008,28(1):16-17
通过在(65±0.1) ℃恒温水浴中测定VAc的引发时间(即活度),探讨了TDA质量浓度、TDA加入后放置时间、温度等对VAc活度的影响,确定了TDA的合适加入浓度和测试温度.结果表明,TDA质量浓度每提高1×10-6,VAc的活度升高约18.8 s,基本呈线性关系;TDA加入后放置时间对VAc的活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混硝基氯苯(间位油)为原料氯化制备3,4-/2,5-二氯硝基苯。通过工艺优化,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FeCl3作为催化剂,水与FeCl3的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100℃,时间为4 h。在上述条件下,间位油转化率为78.8%,3,4-/2,5-二氯硝基苯选择性为83.0%。  相似文献   

9.
王坤  郑世清  李玉刚 《现代化工》2004,24(Z1):186-189
采用双效节能原理对传统的甲苯二胺(TDA)分离工艺进行改进.用Aspen模拟软件对全流程进行模拟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过程的约束条件,以能耗最小为目标对分离全过程进行优化,得到各塔的最优操作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过程进行热集成得到新的热集成流程.该流程在最优条件下操作时,产品浓度可达到生产要求,公用工程费用比原流程减少了67.7%.  相似文献   

10.
降低硫酸装置尾气排放中的SO_2浓度、减少SO_2排放总量,既能保护环境,又节约宝贵的硫资源。通过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优化工艺控制、挖掘设备潜能,将尾吸塔吸收率由40%提高到85%以上,尾气中排放的ρ(SO_2)降到150 mg/m3以下,实现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分离柱中,利用13X分子筛吸附分离二硝基甲苯(DNT)氢化焦油中的间位二氨基甲苯(m-TDA),考察了吸附温度、解吸温度、停留时间、氢化焦油初始量、分子筛用量等因素对m-TDA吸附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氢化焦油初始量为40g、无水乙醇用量为170mL、分子筛用量为85g、吸附温度为60℃、解吸温度为75℃、停留时间为2.5h时,DNT氢化焦油中m-TDA的吸附效果最佳,收率可以达到70.56%。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研究了二硝基甲苯氢化焦油中的相关组分。结果表明,氢化焦油中间位TDA含量约为30%,固相催化剂含量3.44%,Ni含量0.437%。  相似文献   

13.
煤质及粒度对层燃过程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煤在层燃锅炉中燃烧性能的测定,研究煤变质程度和粒度对煤炭燃烧过程中烟尘排放浓度、着火时间、燃烬时间、燃烧火焰长度、灰渣含碳量的影响规律。为降低层燃锅炉中煤炭燃烧细微颗粒物的排放、有效提高不同煤质的清洁、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钢铁酸洗废液资源化的膜处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钢铁酸洗废液具有腐蚀性,其中含有可回收利用的大量酸和铁资源.作者就酸洗废液中酸的回收、浓缩和含酸废水达标排放涉及到的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渗析法、电渗析、纳滤、气升式膜反应器和减压膜蒸馏技术在钢铁酸洗废液资源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滚动轴承是一种标准化程度很高的机械部件。该部分内容的教学一直是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归纳了滚动轴承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逻辑:以三个教学难点和重点问题为对象,介绍了如何通过对滚动轴承的力学分析和图形示意,使学生有效掌握滚动轴承的接触应力变化的规律;介绍了如何讲解疲劳寿命的内在原理,通过对疲劳寿命公式的深入解剖,介绍了如何使学生掌握寿命计算的方法;结合当量动载荷部分的计算方法进行讲解,使学生有效掌握了当量动载荷的计算。详述了上述每一部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新型填料塔技术和新的工艺流程,对原环己烯分离塔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环己烯分离塔塔顶环己烯从6.5%下降到4.0%,环己烯回收塔塔顶环己烷从3.5%~4%下降到2.5%,环己烯纯度从95%提高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17.
阳离子化羟乙基纤维素醚的合成与溶液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工业羟乙基纤维素(HEC)和N-(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原料,在碱催化剂下干法制备不同取代度季铵盐型阳离子羟乙基纤维素醚。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合成条件,并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得到优化工艺条件,通过实验验证得到阳离子醚化试剂的反应效率达到85%以上,取代度达到0.49。同时探讨了阳离子羟乙基纤维素醚(QHEC)在不同介质中的黏性行为。结果表明,阳离子羟乙基纤维素醚在纯水中具有典型的聚电解质黏性行为,随着QHEC浓度减小,比浓黏度增大。同一QHEC质量浓度下,NaCl溶液中QHEC的比浓黏度总大于KCl溶液中QHEC的比浓黏度;随着外加盐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其比浓黏度减小。  相似文献   

18.
王羽 《辽宁化工》2014,(1):16-18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四甲基氢氧化铵的电解工艺。以钛基镀铱板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在电解槽中恒电流密度电解提纯四甲基氢氧化铵,主要考察了电解工艺中离子交换膜种类、原料浓度、电解温度和电流密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当采用上海上化水处理厂3361为阳离子交换膜,在原料室四甲基氢氧化铵浓度25%、电解液温度50℃、电流密度8 ASD(A/dm2)时,电流效率可达66.74%,产品中金属离子杂质总含量从25×10-6降至0.8×10-6,氯离子浓度从0.65×10-6降至0.01×10-6。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分光光度计对产品四甲基氢氧化铵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9.
柠檬酸钠表面改性重钙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永  陈丽莎  成琳 《应用化工》2011,(9):1540-1543
研究了柠檬酸钠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浆料浓度对重钙粉体表面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钠用量为重钙粉体的6.0%(质量分数),改性温度65℃,改性时间45 min,浆料浓度为12.5%时,重钙粉体沉降体积降为0.65 mL/g,活化度可达到67.9%,吸油值降为230 mg/g,粘度值降低为120 mPa.s,pH值8.50。  相似文献   

20.
Solvent extraction of phosphoric acid with Alamine 336 and tri-n-octylamine in toluene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activity of phosphoric acid is expressed as a polynomial of ionic strength and Bromley's model for electrolyte solutions is employed for calculation of ionic activity coefficients. Three species R3N (H3P04) n with n = 1, 2 and 3 in the organic phase ar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explan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equilibria. The extraction constants have been determined as log K11 = 2.05, log K12 = 3.61 and log K13 = 3.84 respectively. Aggregation and other non-ideal behaviour in the organic phase are described by letting the corresponding activity coefficient quotients be a function of the total concentration of acid in the organic ph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