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继增压技术是改善船用柴油机低负荷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1TC/2TC切换时机与切换过程对相继增压柴油机的瞬态性能有较大影响.建立了船用相继增压柴油机的准稳态数学模型,对典型船用相继增压16PA6STC柴油机1TC/2TC切换过程的动态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相继增压柴油机1TC/2TC切换过程而言,比较合适的切换时机是在打开受控增压器的燃气阀后,待受控增压器的转速略超过基本增压器时即打开受控增压器的空气阀.16PA6STC柴油机1TC/2TC的切换延迟时间选择2.7 s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2.
基于dSPACE的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柴油机相继增压控制系统的开发进度,降低开发成本,选用dSPACE实时仿真平台作为相继增压系统控制原型,在TBD234V12相继增压柴油机试验台上进行了相继增压稳态性能试验和动态切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dSPACE实时仿真平台开发的相继增压控制软件及自制硬件电路可以实现对相继增压系统的有效控制,确定以经济性最优为原则的相继增压切换边界。根据动态切换试验数据,确定TBD234V12柴油机相继增压切换延迟时间合理范围为0.5~1.0s。  相似文献   

3.
首先根据内燃机进排气系统一维非定常流动模拟计算"有限体积法-总变差减少"程序,建立了三级大小相继涡轮增压系统柴油机模拟计算程序。利用该模拟计算程序,在切换点调整时,对三级大小相继增压系统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与切换点固定的柴油机相比,选用可变切换点的三级大小相继涡轮增压系统的柴油机,更能改善各工况下发动机性能。  相似文献   

4.
主要使用GT-power软件,根据设计要求对柴油机新选用的相继增压系统进行模拟仿真计算,通过使用相继增压系统的方法来提高柴油机在低工况下的动力性能,并使经济性能得到改善。增压系统提高功率后,采用优化燃烧的方法有效地解决缸内燃烧压力和温度偏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一台12V280ZJ型柴油机上进行的相继增压系统的开发和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相继增压系统的设计技术,确定了合适的运行切换点及增压器切换过程中的时间控制参数,对相继增压系统对柴油机的性能影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高增压系统相继增压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在一台MWMTBD234V8柴油机上所进行的相继增压试验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相继增压系统不但可有效解决高增压后的柴油机低工况性能问题,而且能改善标定点的运行性能,从而可在整个运行范围内改善高速高Pme柴油机的工作性能。本文关于高增压系统相继增压技术的研究成果可用于高速高Pme柴油机增压系统的开发,提高高增压柴油机的性能指标与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相继增压系统切换过程中压气机喘振和倒流问题,建立了GT-Power/Simulink相继增压系统耦合仿真计算模型,并对切换过程压气机动作延迟时间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压气机延迟关闭可以避免压气机的喘振现象;压气机延迟开启可以避免压气机的倒流现象。合理的阀门控制策略可以使切换过程增压压力的波动减少9.3%~21.6%。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采用4台增压器相继增压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TBD234V12柴油机的低负荷性能,对其进行4台增压器相继增压的设计和改造,并进行试验研究。针对试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提出三阶段相继增压的方案,确定三阶段相继增压的切换边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4台增压器相继增压能明显改善原柴油机的低工况性能,燃油消耗率最高降低了9%,涡前排温最高降低了25%,扭矩范围最大提高了12.6%。  相似文献   

9.
相继增压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某型柴油机的结构特点、总体布置和计算结果,在现有该型柴油机结构上进行增压系统的改进设计,采用相继增压技术,改善了常规并联增压系统在柴油机低工况运行时出现的燃烧恶化、油耗升高,功率下降的现象,低工况性能得到了提高,降低了燃油耗率、排温及烟度,功率范围有较大扩展,使得低工况限制特性曲线更加丰满,额定工况时单缸功率达到140kW,油耗值198.2g/k矾,达到了优化全工况性能的目的.满足了该型柴油机低速时的扭矩特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一台6缸中速船用柴油机上进行了相继增压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配有两台不同尺寸增压器的相继增压系统能显著改善柴油机的低转速性能。本研究设计加工的两个相继增压切换阀由微机根据运行工况自动控制,运作良好。一个经改善的“特征线法”程序被用以模拟计算所研究的相继增压排气管系,所得计算结果与实测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