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香蕉、咖啡、全脂乳粉为主要原料,加入乳酸菌进行发酵制备复合酸奶。以感官评分为指标,考察香蕉汁添加量、咖啡添加量、复原乳奶粉和水的比例、发酵剂添加量、发酵时间等因素对香蕉咖啡酸奶感官评分的影响,从而确定各因素的最佳添加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香蕉咖啡酸奶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香蕉咖啡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香蕉汁添加量15%,咖啡添加量0.4%,复原乳奶粉和水比例1︰8,白砂糖添加量9%,发酵剂添加量10%,发酵时间8 h。研制出的产品组织状态细腻、酸甜适宜、口感舒适,同时具有香蕉和咖啡风味。  相似文献   

2.
以小米、酸浆果汁和牛奶为主要原料,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定为指标,确定其添加的最佳比例。以核桃汁、燕麦、果葡糖浆、食盐对其风味进行调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运用模糊数学评定方法进行模糊评分,确定其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牛奶、小米汁和酸浆果汁体积比为5︰4︰1,核桃汁、燕麦、果葡糖浆、食盐最佳添加量分别为5%, 6%, 6%和0.05%,用此配方制出的饮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3.
灵芝普洱茶复合饮料是以灵芝和普洱茶为主要原料所制作的营养饮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灵芝汁添加量、普洱茶汁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以及柠檬酸添加量等影响复合饮料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优化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灵芝普洱茶复合饮料最佳工艺参数为灵芝汁、普洱茶汁、柠檬酸和白砂糖添加量分别为6%、12%、0.13%和6%,在此条件下,灵芝普洱茶复合饮料经过感官检验员感官评价得到最终分值为96.83分。此灵芝普洱茶复合饮料口感好,风味协调、纯正,状态均一、稳定、透明,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4.
橄榄果醋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橄榄果为原料,经取汁、酒精发酵后,采用分段发酵法进行醋酸发酵,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初始酒精度、醋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橄榄果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酿制橄榄果醋最佳条件为初始酒精度14%vol、醋酸菌接种量6%、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3d,可得产酸量为1.87%,澄亮透彻,醋味清香甘醇,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橄榄原果醋.  相似文献   

5.
以女贞子、黄芪为原料,经煎煮、过滤,制取女贞子汁和黄芪汁;以甜菜为原料,经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及澄清处理,制取甜菜果醋;将女贞子汁、黄芪汁和甜菜果醋进行混合调配、均质、杀菌,制取复合果醋,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女贞子汁、黄芪汁、甜菜果醋的体积比为2∶1∶10,β-环糊精添加量为0.25...  相似文献   

6.
液态深层发酵型木瓜果醋的发酵生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云南药木瓜为原料,沪酿1.41醋酸菌为菌种,液态深层发酵酿制木瓜果醋.研究分析了温度、醋酸菌接种量、初始酒度、初始酸度、通风量对产酸发酵的影响,确定了木瓜果醋酿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35℃、接种量11%(V/V)、初始酒度4.7%(V/V)、初始酸度1.8g/100ml(以醋酸计)、通风量200r/min(以摇床转速计),最终酸度达到4.96g/100ml,发酵率为67.23%.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醋酸菌在发酵第6d达到对数生长期.酿制出来的木瓜果醋颜色金黄、澄清透亮,醋味浓郁,同时具有木瓜的特殊清香味.  相似文献   

7.
以火龙果、木瓜为原料发酵生产复合型果醋,果醋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火龙果汁∶木瓜汁为2∶3;酒精发酵2天,酵母接种量10%,温度26℃,糖度14%;醋酸发酵1天,温度30℃,醋酸菌接种量10%;添加400mg/L果胶酶澄清,透光率为88.51%。  相似文献   

8.
荸荠皮果醋饮料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将废弃荸荠皮加工成果醋饮料,以蜂蜜、荸荠皮果醋、荸荠皮提取液和白砂糖等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的方法对荸荠皮果醋的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荸荠皮果醋的添加量对产品风味有显著影响.荸荠皮果醋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荸荠皮果醋添加量13%,蔗糖添加量10%,蜂蜜添加量12%,荸荠皮提取液添加20%.杀菌条件为100℃保持5min.  相似文献   

9.
果醋是一种具有独特口感和风味的发酵型饮料或调味品。该研究以新鲜喀什榅桲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测定果醋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榅桲果醋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醋酸菌接种量1.0%、初始酒精度8.0%、发酵温度34℃,此时果醋总酸含量为4.05 g/dL,感官评分为89.87分,颜色呈亮黄色,澄清,酸甜爽口。榅桲果醋中共鉴定出33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醇类6种、酚类3种、酮类2种、醛类3种、酸类5种、酯类11种和其他类3种,酯类和醇类相对含量较高,赋予榅桲果醋独特的风味。该研究结果为新型果醋风味饮品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誅橙汁储藏期非酶褐变控制与感官评定誅磁性固定化酶技术制备微孔淀粉的工艺优化研究誅苦荞麦中芦丁的提取工艺研究誅火麻仁饮料的研制誅云南酸木瓜风味果醋的研制  相似文献   

11.
液态深层发酵型木瓜果酒的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药木瓜为原料,安琪高活性干酵母为菌种,采用液态深层发酵酿制木瓜果酒。研究分析了温度、酵母接种量、加糖量、初始酸度、发酵时间对产酒发酵的影响。确定了木瓜果酒酿制的工艺参数为:温度28℃、接种量0.3g/100mL、初始酸度(以柠檬酸计)2.3 g/100 mL、加糖量15%、发酵时间4 d,发酵率达到66.7%。在该工艺条件下发酵,酵母菌在发酵第3天达到对数生长期。酿制出来的木瓜果酒颜色金黄,澄清透亮,酒味浓郁,酒体丰满,同时具有木瓜的特殊清香味。  相似文献   

12.
由于仓储环境的差异,普洱茶在贮藏过程中偶尔会产生"金花"。以金花普洱茶(熟茶)为实验材料,并以同批次普通普洱茶(熟茶)为参照,对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咖啡碱、水溶性糖、儿茶素类等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平板划线法对"金花"菌进行分离和菌落数量测定,并结合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金花"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金花普洱茶(熟茶)和普通普洱茶(熟茶)在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总量、EC、EGC、茶黄素、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含量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金花普洱茶(熟茶)中茶红素、水溶性总糖、没食子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普通普洱茶(熟茶),EGCG、茶褐素含量略低于普通普洱茶(熟茶);在普洱茶贮藏过程中分离出3株"金花"菌,分别鉴定为Aspergillus pallidofulvus(相似度99.9%)、Aspergillus sesamicola(相似度99.8%)、Penicillium manginii(相似度99.6%)。其中Aspergillus sesamicola为优势"金花"菌种,占"金花"菌群数量总量的66%。首次对普洱茶贮藏中的"金花"菌进行了鉴定,初步分析了"金花"菌对普洱茶(熟茶)品质的影响,为"金花"菌在普洱茶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普洱茶中转化茶多酚的优势菌株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普洱茶是以晒青毛茶为原料,采用独特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发酵性茶叶,其中微生物的发酵对普洱茶的品质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提高普洱茶品质和缩短发酵周期,本研究对普洱熟茶样品中转化茶多酚的微生物进行筛选与鉴定。经过固体平板初筛和液体茶汤培养复筛,得到3株氧化茶多酚形成茶褐素能力较强的菌株。将这3株菌回接普洱茶固态发酵,明显促进了茶多酚转化为茶色素,并改善了3种茶色素的比例。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这3株菌分别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布朗克假丝酵母(Candida blankii)和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制能保留普洱茶营养价值和风味的蛋黄酥。方法以云南普洱茶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分析普洱熟茶粉添加量、水油皮油面比、烘烤时间和糖粉添加量对普洱茶蛋黄酥感官分数的影响,筛选出普洱茶蛋黄酥的最佳制作工艺。结果最佳工艺参数为:普洱熟茶粉添加量2.5 g/100 g面粉、水油皮油面比40 g/100 g、烘烤时间25 min、糖粉添加量15 g/100 g面粉。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为88.69。结论此工艺生产的普洱茶蛋黄酥具有茶叶特有的微弱苦味,使得蛋黄酥甜而不腻,增添风味的同时也具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普洱茶品质形成影响关系。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普洱茶发酵阶段样的微生物总DNA,并进行基因扩增,基于illumina Miseq技术测序平台进行双末端测序分析,研究普洱茶发酵过程中不同层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首次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发现了雪黄散囊菌,且各发酵层间和各发酵阶段均有存在,但由于发酵堆温和其他优势菌群的影响,雪黄散囊菌生长随发酵进行受到了抑制。结论在普洱茶生产过程中控制发酵条件,使其有利于雪黄散囊菌的生长,并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产生特色新风味的普洱茶。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普洱茶品质变化情况,利用分光光度计法对不同年份普洱茶抗氧化能力、清除NO2 - 能力、抑制α - 淀粉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洱茶抗氧化能力与VC 相当,各茶样对NO2 - 均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大于50%);随贮藏年份的延长,普洱茶抗氧化性、清除NO2 - 能力未呈现明显增强规律性,而对α - 淀粉酶抑制作用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普洱熟茶在不同溶剂(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中儿茶素和黄酮醇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的差异,构建一种有效提取普洱熟茶中儿茶素及黄酮醇类物质的方法.方法 以普洱熟茶(2008年生产)的水提物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溶剂萃取的萃取层为分析供试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  相似文献   

18.
魏东 《食品工业科技》2011,(11):397-399
利用大白鼠进行动物实验,研究沂州木瓜汁的抗氧化、降血脂保健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沂州木瓜汁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减小动脉硬化指标,对大白鼠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沂州木瓜汁还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大鼠的肝系数、肝脏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缓解肝脏的脂肪病变;沂州木瓜汁能提高大鼠红细胞内SOD活力、降低红细胞中MDA含量、提高血液中GSH-Px活力,从而清除机体内的超氧阴离子,减少机体受自由基的攻击。  相似文献   

19.
吕海鹏  王梦琪  张悦  朱荫  林智 《食品科学》2018,39(23):306-312
普洱茶产于云南,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黑茶的典型代表之一。微生物参与的后发酵过程使晒青毛茶中的多酚类成分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诸如氧化、聚合、缩合、分解等为主的电化学变化,奠定了普洱茶的化学物质基础,赋予了普洱茶特殊的风味品质和保健功效。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在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作用下,糖基化、甲基化以及其他类型取代方式的化学结构修饰也是多酚类成分生物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此形成了众多多酚类成分的化学结构修饰产物。现有研究表明,这些结构修饰产物对普洱茶的风味品质和生物活性产生重要影响,是普洱茶中潜在的重要品质化学成分和标志性成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综述了普洱茶中多酚类成分化学结构修饰产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来判断普洱茶的发酵程度。方法 使用目标容量的发酵罐, 对普洱茶原料进行接种发酵, 收集多组茶叶pH, 没食子酸(gallic acid, GA)和茶褐素(theabrownin, TB)含量的动态变化数据, 基于上述数据分别进行线性拟合并组合, 得到TB含量随茶叶pH变化的回归模型。结果 在普洱茶发酵过程的特定阶段, 分别建立了TB-GA、GA-茶叶pH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然后将两个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线性组合, 最终建立了TB含量与茶叶pH的回归模型, 只需根据测得的茶叶pH, 即可快速对普洱茶发酵体系中TB含量进行预测, 从而判定普洱茶发酵程度。结论 基于pH定量高效判断普洱茶发酵程度, 保证了发酵过程参数调控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使产品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