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新型的电路元件忆阻器与传统细胞神经网络相结合,构建出体积小、功耗低、计算速度快的忆阻细胞神经网络。用该网络实现对车牌图像定位的预处理,对应的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提出的忆阻细胞神经网络将提高硬件电路实现的集成度,同时也有利于车牌识别速度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忆阻器(Memristor)是一种无源的二端电子元件, 同时也是一种纳米级元件, 具有低能耗、高存储、小体积和非易失性等特点. 作为一种新型的存储器件, 忆阻器的研制, 有望使计算机实现人脑特有的信息存储与信息处理一体化的功能, 打破目前冯·诺伊曼(Von Neumann)计算机架构, 为下一代计算机的研制提供一种全新的架构. 鉴于忆阻器与生物神经元突触具有十分相似的功能, 使忆阻器得以充当人工神经元的突触, 建立起一种基于忆阻器的人工神经网络即忆阻神经网络. 忆阻器的问世, 为人工神经网络从电路上模拟人脑提供了可能, 必将极大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此外, 忆阻神经网络的硬件实现及信号传递过程中, 不可避免会出现时滞与分岔等现象, 因此讨论含各种时滞, 如离散、分布、泄漏时滞以及它们混合的时滞忆阻神经网络系统更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介绍了忆阻器的多种数学模型及其分类, 建立了时滞忆阻神经网络(Delayed memristive neural networks, DMNN)的数学模型并阐述了其优点. 然后提出了处理时滞忆阻神经网络动力学行为与控制问题的两种思路, 详细综述了时滞忆阻神经网络系统的稳定性(镇定)、耗散性与无源性及其同步控制方面的内容, 简述了其他方面的动力学行为与控制, 并介绍了时滞忆阻神经网络动力学行为与控制研究新方向. 最后, 对所述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基于MNIST的忆阻神经网络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忆阻器的稳定性问题对忆阻神经网络性能的影响,基于等效电阻拓扑结构的忆阻器模型,搭建了一个将忆阻器作为突触的BP神经网络,并利用MNIST数据集对该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忆阻器的稳定性问题通过设置忆阻器参数波动来模拟,最终发现忆阻器一定程度内的性能波动会促进神经网络的收敛,但波动过大则会降低网络的收敛速度。为了表征波动的临界程度,测得了基于忆阻器模型的各参数的最大波动范围,并进一步计算出忆阻器件工艺层次参量的取值范围,为忆阻神经网络硬件化中忆阻器件的工艺制造和选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忆阻器具有独特的记忆功能和连续可变的电导状态,在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等研究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优势.详细推导了忆阻器的电荷控制模型,将纳米忆阻器与具有智能信息处理能力的混沌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忆阻器的连续学习混沌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忆阻器可直接实现网络中繁多的反馈与迭代,即完成外部输入对神经元及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时空总和.提出的忆阻连续学习混沌神经网络可以实现对已知模式和未知模式的区分,并能对未知模式进行自动学习和记忆.给出的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由于忆阻器具有纳米级尺寸和自动的记忆能力,该方案有望大大简化混沌神经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的最大频繁项集挖掘(HNNMFI)算法存在的挖掘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基于电流阈值自适应忆阻器(TEAM)模型的Hopfield神经网络的改进关联规则挖掘算法。首先,使用TEAM模型设计实现突触,利用阈值忆阻器的忆阻值随方波电压连续变化的能力来设定和更新突触权值,自适应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输入。其次,改进原算法的能量函数以对齐标准能量函数,并用忆阻值表示权值,放大权值和偏置。最后,设计由最大频繁项集生成关联规则的算法。使用10组大小在30以内的随机事务集进行1000次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HNNMFI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关联挖掘结果准确率上提高33.9个百分点以上,说明忆阻器能够有效提高Hopfield神经网络在关联规则挖掘中的结果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忆阻存储阵列的状态逻辑电路是打破“冯·诺依曼瓶颈”,实现存内计算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针对存内状态逻辑电路的研究多以二维忆阻存储阵列为基础平台,缺少对更复杂的三维忆阻存储阵列中状态逻辑实现的讨论。相比于平面二维阵列,三维忆阻存储阵列拥有更大的存储密度和更丰富的器件连接关系,能对状态逻辑门的构建提供更灵活的配型方法。因此,有必要对状态逻辑门在三维存储阵列中的配型和级联过程进行专门讨论。立足平面堆叠型三维忆阻存储阵列,从基本状态逻辑门的实现以及支持级联的综合映射方法2个方面对复杂状态逻辑计算过程实现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并总结了平面堆叠型三维忆阻存储阵列中器件的连接关系,并据此得出实现两输入布尔逻辑的状态逻辑门配型要求。其次,提出一种复合状态逻辑门,通过将逻辑输入与逻辑输出共享同一个忆阻器,来一步实现复杂逻辑功能(例如,定义为ONOR),节省复杂状态逻辑计算过程的步骤与器件数目。最后,还给出了基于三维忆阻存储阵列中复杂状态逻辑计算实现的自动化综合映射方法。对LGsynth91基准的测试结果表明,与当前二维阵列中的最优映射结果相比,提出的基于三维忆阻存储阵列的综合映射方法实现了层间的逻辑计...  相似文献   

7.
MRBF神经网络在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自适应的径向基函数(MRBF)神经网络处理纹理图像分类问题.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作为聚类网络,采用无监督学习算法对输入样本进行自组织分类,并将分类中心和相应的权值向量作为RBF神经网络隐含层的输入,来处理RBF神经网络对中心位置敏感的问题.通过对从Brodatz albums中选取了9张纹理图像作为测试图像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网络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由于忆阻器交叉阵列自身的模拟特性可高效实现乘累加运算,因此,它被广泛用于构建神经形态计算系统的硬件加速器.然而,纳米线电阻的存在,会引起忆阻器与纳米线构成的电阻网络出现电压降问题,导致忆阻器阵列的输出信号损失而影响神经网络的精度.分析忆阻器电压降与忆阻器状态、位置,输出电流和输出位置的关系,通过稀疏映射优化电压降,并采用输出补偿进一步提高输出精度.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电压降引起的问题,忆阻神经网络在手写数字数据集MNIST的识别率达到95.8%,较优化前提升了33.5%.  相似文献   

9.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图像分类任务时需要大量有标签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和聚类分析的无监督分类模型,将无监督算法引入深度学习,并将该模型应用到图像分类领域,来弥补现有分类方式的不足.首先对经典卷积神经网络AlexNet从网络结构和模型训练两个方面进行优化;然后利用改进后的自适应快速峰值聚类算法指导聚类过程...  相似文献   

10.
作为电阻、电容、电感之外的第4种基本电路元件,忆阻器自2008年被发现以来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忆阻器的阻值记忆效应和纳米工艺制造方式使其被认为可用于构建未来更大容量和密度的存储器,逐渐替代FLASH等现有存储器件.除存储功能外,HP公司在2010年《Nature》上发表的文章表明,忆阻器还可以通过以蕴含为基础的状态逻辑实现任意逻辑运算.研究了忆阻器状态逻辑的另一种操作——与操作,提出了一种更加高效的与操作实现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忆阻器,降低了激励电压的复杂性,减小了误差,使运算更加简便高效.最后通过SPICE模拟仿真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