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曲霉固态培养生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黑曲霉突变株DM-1是一株产纤维素酶菌株,其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特别高。采用粗纤维原料固体培养,发酵96小时(培养温度31℃),其滤纸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活分别为95和1200mg葡萄糖/gDMh。本试验系统研究了各种营养成份和培养条件对DM-1菌株产纤维素酶的影响。最适发酵培养基为:稻草杆(或麦杆)∶麦麸为60∶40、硫酸铵3.0、硫酸镁0.3、玉米浆3.0,加水200%,自然pH;环境湿度85%-90%。酶反应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55℃-60℃和pH5.0。酶pH稳定性较好,在pH3.0-8.0范围内处理1小时,残余酶活力在85%以上,该酶经55℃处理30min,剩余酶活力为86.0%。  相似文献   

2.
里氏木霉突变株RM-27是一种高产纤维素酶生产菌。本文对里氏木霉RM-27摇瓶发酵产酶条件及小型自动发酵罐工艺条件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通风量0.2-0.6vvm,搅拌转速为250-400rpm、发酵温度29℃及控制发酵液pH在5.0-5.5的条件下,在25L发酵罐上发酵104小时左右,其滤纸酶活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分别为31.8和5160mg葡萄糖/ml,发酵滤液用硫酸铵盐析沉淀得固  相似文献   

3.
黑曲霉纤维素酶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黑曲霉突变株DM-1所产生纤维素酶中,β-葡萄糖苷酶活力较高。采用固体发酵培养,其滤纸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分别为95和1200mg葡萄糖/gDMh。本试验系统研究了该酶的固体发酵培养过程,最适反应温度,热稳定性,最适反应pH以及pH对酶稳定性的影响,为该酶在酿造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黑曲霉液体发酵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黑曲霉DM—1液体深层发酵所产纤维素酶系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特别高。系统研究了DM—1菌株的摇瓶产酶条件及25L发酵罐发酵工艺。25L发酵罐试验结果表明,在通风量0.4~1.0vvm、搅拌转速250~500r/m、发酵温度31℃及控制发酵液pH在4.0左右的条件下,发酵104小时,其β-葡萄糖苷酶活和CMC分别为330和241mg葡萄糖/ml。发酵滤液经硫铵盐析沉淀、过滤或离心及干燥等过程得固体纤维素干酶粉。其中β-葡萄糖苷酶活为13500mg葡萄糖/g,平均收率80.2%。  相似文献   

5.
几丁质固定化无花果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载体几丁质通过甲酸和戊二醛活化共价偶联无花果蛋白酶,固定化反应在给酶量为1.0mg/g载体,pH7.5,4℃进行15h。制备的固定化酶表观Km值(酪蛋白)为0.95mg/ml,溶液酶的Km值为0.38mg/ml,固定化酶的最适pH范围变宽,由溶液酶的最适pH7.5-7.8变为在pH6-8范围内酶活性保持稳定;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由溶液酶的60℃变为37℃。重复水解酪蛋白7次后,固定化酶保持原酶活性5  相似文献   

6.
里氏木霉91-3纤维素酶产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A_3经亚硝基胍和紫外线复合处理,获得一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91-3。该菌株在最适固态发酵条件下,纤维素酶滤纸酶活力为170u/g曲,产酶水平是出发菌株的1.6倍。酶作用的最适条件为pH4.8,50℃;pH稳定范围为3~7;90℃处理7min,酶活保存率为91.64%;室温放置半年,酶活保存率在90%以上,室温放置一年,酶活保存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7.
里氏木霉91-3纤维素酶产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A_3经亚硝基胍和紫外线复合处理,获得一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91-3。该菌株在最适固态发酵条件下,纤维素酶滤纸酶活力为170u/g曲,产酶水平是出发菌株的1.6倍。酶作用的最适条件为pH4.8,50℃;pH稳定范围为3~7;90℃处理7min,酶活保存率为91.64%;室温放置半年,酶活保存率在90%以上,室温放置一年,酶活保存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8.
黑曲霉HD9478纤维素酶固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激光诱变筛选,获得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突变株HD9478,在以稻草,麦麸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发酵培养,所产纤维素酶的固体曲,以羧甲基纤维钠为底物的纤维素Cx酶活力为3500Ug,以滤纸为底物的纤维素CL的酶活力的260U/g,以水杨素为底物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1200U/g,发酵培养的条件是培养基起始pH6.0~7.0,培养温度28~32℃,培养时间72h。三种酶作用的最适pH分别为3  相似文献   

9.
耐热性纤维素酶的研究及在酒精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谷海先  李迅 《酿酒》1998,(6):16-19
耐热性纤维素酶的生产、性质及在酒精生产中的初步应用,采用粗纤维原料固体培养,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为30℃,自然pH。酶作用的最适pH为4.6,稳定性较好,反应最适温度为55℃~60℃,该酶经60℃处理90min,剩余酶活力达80%以上。最适发酵培养基为:玉米芯∶麸皮=2∶4,加水比是1∶1.5,发酵周期为4天左右。在此条件下,其滤纸酶活为284.9u/g。纤维素酶应用于以瓜干为原料的酒精生产,在其最适使用工艺条件下,原料出酒率达35.3623%,比对照提高1.26%。  相似文献   

10.
里氏木霉液体发酵法生产纤维素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通过比较几株霉菌产纤维素酶活力,发现里氏木霉RutC-30活力最高;采用Avicel与麸皮复合碳源,以及使用KH2PO4-K2HPO4缓冲系统控制发酵液pH,28℃摇瓶发酵6d,最高酶活达到CMCase100-125U/ml,FPA9-12U/ml。采用2.5升发酵罐培养,通过控制pH和溶氧,纤维素酶活力为CMCase133.4U/ml,FPA11.67U/ml。用硫铵盐析法提取制得纤维素酶干粉,其活力为CMCase3074.9U/g,FPA166.7U/g。  相似文献   

11.
短小杆菌酶促合成二肽甜味剂Aspartam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多种因素对短小杆菌酶催化L-天冬氨酸(L-Asp)和L-苯丙氨酸甲酯(L-PheOMe)合成二肽甜味剂Aspartame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40℃,反应10h,催化能力为0.475gAPM/g菌体,产率80.5%,收率81.05%。  相似文献   

12.
酶法水解文蛤肉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黄筱萍  刘兰 《食品科学》1996,17(9):21-24
以海产文蛤肉为原料,用酶水解获得复合氨基酸水解液。水解液中含有18种氨基酸,牛磺酸,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酶水解的最适条件为:水解时间4-6h、温度50-55℃,初始pH7.0,酶添加量1.5-2.0%。酶解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可达54.62mg/g鲜文蛤肉,其中必需氨基酸占50%以上,牛磺酸为266mg/g鲜文蛤肉,蛋白质的水解率为56.78%。  相似文献   

13.
对苯醌活化法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对苯醌活化法在纤维素滤纸膜载体上固定化猪胰脂肪酶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对苯醌浓度为0.01g/ml,活化60min,与浓度为0.005g/ml的酶的pH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于4℃交联24h,获得的固定化酶活最高,为0.44U/cm^2。固定化酶最适温度35℃,最适pH9.0。  相似文献   

14.
里氏木霉纤维素酶在酒精生产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肖冬光  王德培 《酿酒》1997,(3):12-16
本文探讨了里氏木霉纤维素酶的生产、性质及在酒精生产中的应用。采用固态培养法生产纤维素酶,最佳培养条件为:pH4.4 ̄4.6,温度28 ̄30℃,物料水份68 ̄70%,培养4 ̄5天,在此条件下,其CMCNa酶活可达9000 ̄12000mgG/g·h。纤维素酶应用于以玉米为原料的酒精生产,其最适使用工艺为:添加量每克原料12单位,1/3的纤维素酶在调浆时加入,2/3的纤维素酶在糖化后加入。在此试验条件下  相似文献   

15.
雪菜中芥子苷酶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借助于硫脲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雪菜中的芥子苷的酶解性质进行了研究。经检测,实验用雪菜中芥子苷含量为0.07%。单因素实验显示,芥子酶的最适pH6.0~7.0,最适温度70℃,Vc对芥子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0.5%NaCl对芥子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正交试验表明,pH是影响芥子酶活的高度显著性因素,NaCl浓度为显著性因素。RSA优化试验得出,在室温20℃下20%雪菜汁中芥子苷酶解的最佳条件为:pH6.56,NaCl浓度3.47%,冷冻干燥芥子酶粗酶粉添加量5.37mg(5ml20%雪菜汁中),反应1h,最大酶活可达7.67u。研究结果可供腌制雪菜加工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6.
饲用β—葡聚糖酶固体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黑曲霉G-415固体发酵中碳氮比例,无机氮源,大麦粉及发酵时间对β-葡萄糖酶酶产量的影响,该菌在28℃培养50h,β-葡聚糖酶活力可达62688u/g(干曲),酶最适反应温度40℃,最适pH5.5。  相似文献   

17.
圆弧青霉PG37碱性脂肪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圆弧青霉突变株PG37是一株高产碱性脂肪酶生产菌,摇瓶酶活为5052u/ml,作者对PG37发酵产酶工艺及脂肪酶的酶学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圆弧青霉PG37的摇瓶最适工艺条件为:装液量50ml/500ml三角瓶;摇瓶转速250rpm;培养温度及时间分别为28℃和96小时;起始pH7.5;发酵过程中第36、54和72小时洛流加0.4%棉籽油。PG37肥肪酶的最适作用pH为10.0-10.5  相似文献   

18.
β—葡聚糖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样中筛选到一株产β-聚精酶的曲霉FS68野生菌株,经UV,NTG等五代诱变,获得变株FSUN-51。对该菌株产酶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大麦粉5,黄豆饼粉 2, FeSO_4· 7H_2O 0. 01, Na_2HPO_4 0. 1, CaCO_3 0. 5, MgSO_4 0. 03, NaNO_3 0. 4;最适的发酵条件为产酶pH为6.5,温度为31℃,在250ml三角瓶中装量为25ml,发酵周期为72h,摇瓶相对酶活比野生菌株提高69%。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以纸纤维素为载体,对-β-硫酸酯乙砜基苯胺(SESA)为活化剂共价偶联法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条件及固定化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醚化反应最适pH为10.0,偶联最适条件为pH8.0,酶量控制在800μmol/(min·g),所获得固定化脂肪酶具有较高的酶活和酶回收率,且有较好的稳定性,其半衰期为375h.  相似文献   

20.
长梗木霉ANU3—958菌株原生质体诱变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是以在食品工业生产中有较广泛应用前景的纤维素酶的产生菌--长梗木霉ANU3-958为出发菌株,探讨用溶壁酶对菌丝体进行破壁,提取原生质体再用秋水仙碱进行诱变处理,再生后经多次筛选,从中选育出三株酶活较高的菌株,提高最多的与出发菌株相比,FP酶活提高77.2%,酶活达237.6mg/g.h;CMC酶活提高17.5%,酶活达2457mg/g.h。并有高峰期提前,产孢子较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