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徐俊东 《中国陶瓷》2008,44(3):63-65
明代德化瓷塑大师、瓷圣何朝宗的瓷塑艺术具有独特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它达到了中国古代瓷塑艺术成就的高峰。何朝宗鬼斧神工的瓷塑艺术将宗教精神、人生哲学、审美情趣融入德化的白瓷,创造出了一件件不朽的瓷塑艺术品,他的艺术风格一直影响到数百年后的今天。现存福建泉州海交馆的何朝宗瓷塑艺术代表作品《渡海观音》,就是一尊何氏精湛的雕塑艺术语言和艺术家心目中的“世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何朝宗的瓷塑艺术凝铸着一个时代的智慧,它将永恒的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相似文献   

2.
前期研究发现,添加木块填料可有效弱化管式反应器中的振荡行为,并推测其机理可能与酵母细胞的固定化、酵母细胞生长微环境的改变和管式反应器中稀释速率的改变三方面因素有关。本文实验证明了木块填料反应器的稀释率的改变不是导致振荡弱化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表明:一方面,与其他填料体系相比,木块填料体系不仅维持了较高的生物量浓度,而且维持了较高的细胞活性,从而具备了弱化振荡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与无填料体系培养出的酵母细胞相比,木块填料体系培养的酵母细胞具有较高的乙醇耐受性,从而弱化了乙醇浓度变化导致的发酵参数的大幅度波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快速发展的道路上,积累了不少问题,其中一些问题是中国特有的,它是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化潮流中不可避免的遭遇,例如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移植时的前后衔接的尴尬,本土化、后殖发主义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4.
采用混合法制备磷钨酸质量分数不同的Y型分子筛负载催化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和结构,并用催化法脱除芳烃中微量烯烃的烷基化反应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220 ℃焙烧的磷钨酸为Keggin结构,550 ℃焙烧的磷钨酸为Dawson结构,Dawson结构的磷钨酸催化烷基化反应的性能优于Keggin结构的磷钨酸.随着磷钨酸量的增加,催化剂中B酸量先增加后减少,L酸量减少.550 ℃焙烧的磷钨酸质量分数为5%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较长的寿命.  相似文献   

5.
"你好,欢迎欢迎!".作为拉法基瑞安水泥的CEO,华顾思微笑着向<中国水泥>的记者们一一握手打招呼,尽管他的发音还带着外国的语调,但听起来非常亲切.陪同我们采访的公司负责企业传播的副总裁乔天云告诉记者,与我们见面之前,华顾思刚刚从法国总部开会回来.他的工作很忙,日程安排满满的,许多时间都是在国内国际航线上度过的.但他依然神采奕奕,目光敏锐,嘴角带着可亲的笑容.华顾思热情随和,采访中始终带着微笑,有时还开个玩笑.他给<中国水泥>记者的印象--身材魁梧,天庭饱满,浓而密的眉毛下面有一双睿智的眼晴,这是一位具有很强亲和力和感染力的企业领导人.  相似文献   

6.
1 对蒸骨制胶过程的认识 蒸骨制胶的过程也就是用蒸汽使骨料块在密封的锅内受热、受压,使骨质疏松,由生胶质热解转变为可溶解于热水的动物胶质(习惯上称之为"骨胶")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从内胎生产所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对内胎质量的影响进行了阐述.着重介绍了内胎生产所用设备的结构、工艺流程及经常出现的质量缺陷、造成的原因和防治办法.对内胎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硬度是衡量超硬材料烧结体的主要特性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超硬材料烧结体硬度测量的统一的标准.文章通过硬度计测量标准块的硬度值总结如下:施加相同力而采用不同形状的压头所得结果不同,采用相同的压头而施加不同的力所得结果也不一样;随着施加负荷的增大,压痕周围产生的破碎形变也在增大,这将影响测量值的准确性.因此,压头的形状和所施加的负荷是影响硬度值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得知,在测试中应采用努普压头并且施加小负荷的力.[1,3]  相似文献   

9.
景德镇的高温颜色釉瓷器以其丰富多彩的釉色、精致完美的器物、风格迥异的造型、清亮耀眼的光泽,而成为世界工艺美术史上一颗闪烁着夺目光华的明珠.本文从颜色釉的形成和发展、颜色釉的工艺特色以及颜色釉的运用及创新等方面作了些浅显论述,以求证颜色釉的灿烂成就.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民间陶瓷的丰厚文化遗存再现了其悠远的历史,它庞大的产量不仅曾服务历代民众而且大额外销,在各个历史时期,民间陶瓷造型、装饰、工艺等的成就卓然。它的传统深植于民众之中,是历史传承积累的智慧和经验,也是现代陶瓷文化民族性的渊源以及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1.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体系及其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化学共聚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体系及其制备工艺,将体系分成非交联型、合成交联型、成膜交联型和互穿网络型四种类型,将制备工艺分成种子乳液法聚合法、原位聚合法和溶液聚合相转化法三种方法,以此综述了PUA复合乳液的制备进展,指出原位法与相转化法制备交联型PUA复合乳液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复合乳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宁香  叶代勇  陈焕钦 《化工进展》2007,26(10):1419-1424
总结了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PUA)复合乳液(包括PUA共混乳液、PUA共聚乳液、PUA核壳结构乳液、PUA互穿网络乳液)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特点,详细介绍了近年来PUA复合乳液的新进展,并对PUA复合乳液的发展作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3.
张旭东  陈焕钦 《化工进展》2004,23(4):380-384
综述了聚氨酯一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进展,包括乳液的稳定性、流变性.胶粒的粒径、结构形态、胶膜的表面结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和耐化学品性能等;讨论了PUA复合乳液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因素,指出PUA复合乳液的优异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粒的核壳结构,深入研究结构与配方、合成工艺,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将会大力促进PUA复合乳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潘红霞  肖明宇  陈大俊 《化工进展》2006,25(9):1064-1068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制备方法:物理共混、种子乳液聚合法、原位聚合法等;评述了聚氨酯的结构、聚丙烯酸酯、引发剂以及制备方法等因素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对目前常用的无机纳米粒子和交联等对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改性方法进行了讨论;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制备聚氨酯一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物料与工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适合于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的常规物料及新近开发的物料,包括多异氰酸酯、聚多元醇、乙烯基单体、亲水性物质、中和剂、交联剂、引发剂等。介绍了种子乳液聚合法、原位乳液聚合法和溶液聚合转相法三种典型的制备PUA复合乳液的工艺及其最新进展。指出开发功能性原材料、完善原位乳液聚合法和溶液聚合转相法以及探索新的合成工艺将成为今后研制高性能PUA复合乳液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聚氨酯一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研究进展,包括制备方法、乳液粒径大小及分布、粘度、乳胶粒形态结构,胶膜的表面结构、形态结构、热性能、热稳定性和物理机械性能等。探讨了影响PUA复合乳液结构与性能的主要因素。最后指出,深入研究PUA胶膜微观结构,制备纳米级、高固含量PUA复合乳液是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亲水单体对聚氨酯丙烯酸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瞿金清  陈焕钦 《精细化工》2004,21(4):292-296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二元醇(N210)、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聚氨酯丙烯酸(PUA)复合乳液。考察了DMPA对PUA乳液的制备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DMPA的添加工艺及中和度。发现随DMPA添加量增加,PUA乳液的外观变好,乳液粒径变小,乳液黏度增大,乳液凝胶量降低,稳定性变好。随DMPA添加量增大,PUA乳液涂膜的吸水率增大,涂膜的耐水性越差。综合得到w(DMPA)=7 5%,采用后添加DMPA的工艺,且DMPA的中和度90%~100%,可得到性能优异的PUA复合乳液。  相似文献   

18.
蓖麻油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蓖麻油水性聚氨酯乳液共聚反应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研究了蓖麻油水性聚氨酯性能、MMA添加量、引发剂种类和聚合温度对PUA复合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并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定反应产物的结构.研究发现,用外观半透明或微透明的PU-M分散液制备的PUA乳液及涂膜性能优良.油溶性引发剂(AIBN)比水溶性引发剂(K2S2O8)更适合本体系的乳液聚合.随着MMA含量增大,PUA复合乳液胶粒粒径增大,黏度减小,涂膜光泽度下降,机械性能变好,耐水性增加.合适的MMA含量为体系总固含量的20%~30%.提出了PUA复合乳液胶粒形成及粒径长大机理.  相似文献   

19.
复合薄膜用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文静  傅和青  黄洪  陈焕钦 《精细化工》2007,24(10):1022-1025
以聚醚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原料合成了聚氨酯预聚体,用丙烯酸羟丙酯(HPA)将其部分封端,制得一种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分散体,再加入乙烯基单体进行自由基引发聚合,制备出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用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量热扫描仪(DSC)、热重分析(TG)、马尔文粒度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研究了软硬段质量比、亲水基团含量、丙烯酸酯单体的加入对PUA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软段)∶m(硬段)=2∶1,m(PU)∶m(PA)=4∶1,—COOH质量分数为2.8%,以该乳液配制的胶粘剂应用于包装用CPP/CPP薄膜、OPP/VMOPP薄膜的剥离强度分别达31.9N/m和28.1 N/m。  相似文献   

20.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水性聚氨酯乳液共聚反应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研究了MMA添加量、引发剂种类和聚合温度对PUA复合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PUA复合乳液合成的工艺参数。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测定反应产物的结构。研究发现油溶性引发剂比水溶性引发剂更适合PUA体系的乳液聚合。随着MMA添加量的增大,PUA复合乳液胶粒粒径增大,黏度减小,涂膜光泽度下降,机械性能增强,耐水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