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烯酰吗啉在橙子和芹菜中的基质效应,以准确测定橙子和芹菜中的烯酰吗啉。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测定。橙子和芹菜样品利用乙腈提取后直接进样分析,并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比较了甲醇-水、甲醇-0.1%(V:V)甲酸水溶液、甲醇-1 mmol/L乙酸铵水溶液3种流动相组成对烯酰吗啉基质效应的影响情况。同时也比较了纯甲醇溶剂和样品空白基质配制的标准对烯酰吗啉基质效应的影响。结果利用样品空白基质配制的标准能够有效地抑制烯酰吗啉的基质效应,而测定橙子和芹菜基质中烯酰吗啉时,使用甲醇-0.1%(V:V)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烯酰吗啉的基质效应。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为烯酰吗啉在其他果蔬中的基质效应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基于QuEChERS与液相串联质谱(liquidchromatographytandemmassspectrometry,LC-MS/MS)联用技术快速测定蔬菜水果中氟吗啉和烯酰吗啉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用QuEChERS法净化, Symmetry C18色谱柱分离, LC-MS/MS外标法定量。结果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氟吗啉和烯酰吗啉的检出限为0.05μg/kg,定量限为0.1μg/kg;在0.1~25μg/kg浓度范围,线性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9963,回收率在82.4%~106.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5%~8.8%,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回收率和良好的再现性,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结论该方法处理过程快速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用于辣椒和土壤中烯酰吗啉和唑嘧菌胺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辣椒和土壤样品采用乙腈和水提取,盐析后取上清液,通过优化色谱分离等条件,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结合目标物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经过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实验,所建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在85.2%~97.8%,相对标准偏差0.1%~2.2%(n=5)。烯酰吗啉在辣椒的定量限为0.04mg/kg,在土壤中定量限为0.01 mg/kg;唑嘧菌胺在辣椒和土壤中的定量限均为0.01mg/kg。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操作简便,分离净化效果良好,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达到农药残留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烟草烯酰吗啉顺反异构体的立体选择性分离和测定,研究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SFC-MS/MS)快速分离和测定烟草中烯酰吗啉顺反异构体的方法。样品经QuEChERS方法提取净化后,在Chiralcel OD-3色谱柱上以CO_2-甲醇为流动相,流速为2.0 mL/min,采用基质匹配标准工作曲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该方法可以快速实现(E)-/(Z)-烯酰吗啉异构体的基线分离,分离时间仅为5 min。(2)在各异构体质量分数为0.02、0.20和2.00 mg/kg水平下,各异构体的回收率为87.3%~102.3%,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5.9%。在烯酰吗啉异构体浓度为2~100 ng/mL范围内,烟草基质中两种异构体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4 3),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006~0.008和0.021~0.026 mg/kg。(3)采用该方法检测10个烟草实际样品,仅在1个样品中检出(E)-烯酰吗啉(1.18 mg/kg)和(Z)-烯酰吗啉(1.22 mg/kg)。该方法快速、环保、稳定、可靠,适用于烟草中烯酰吗啉异构体的立体选择性测定。  相似文献   

5.
建立分散固相萃取(DSPE)-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MS)测定海红果中9种杀菌剂(嘧霉胺、百菌清、稻丰散、甲霜灵、三唑酮、五氯硝基苯、烯酰吗啉、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匀浆粉碎后经乙腈提取、氧化铝萃取剂净化后,采用Atlantis T3色谱柱分离,LC-MS/MS测定。结果表明:9种杀菌剂在5.0μg/L~5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99 3;检出限为0.03μg/kg~1.0μg/kg,定量限为0.1μg/kg~3.0μg/kg;回收率在80.4%~102.3%,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5.8%之间。  相似文献   

6.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快速测定食品中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双炔酰菌胺、噁霉灵3种杀菌剂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含0.1%乙酸)提取,Hypersil GOLD C18(100 mm×2.1 nm,1.8μm)分离,用甲醇和10 mmol/L乙酸铵(含0.1%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扫描。化合物一级质谱的分辨率为70000。通过高分辨质谱Full-MSdd MS~2正离子扫描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3种目标化合物在(5~500)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LOD)分别为8、1.5、1.5μg/kg,定量限(LOQ)分别为25、5、5μg/kg。平均回收率为75%~106%,相对标准偏差为2.1%~5.9%,该方法具有准确、简便、快速的特点,可用于食品中3种杀菌剂的快速定性筛查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QuEChERS-亲水作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QuEChERS-HILIC-MS/MS),建立1种测定多种蔬菜水果基质中吗啉胍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吗啉胍的检出限为0.5μg/kg,定量限为1.5μg/kg,在0.50~100.00μ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9种蔬菜水果基质中吗啉胍的加标回收率为74.08%~113.12%,相对标准偏差为1.70%~4.95%(n=6)。本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灵敏度和准确度较好,可满足多种蔬菜水果中吗啉胍残留量测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建立花生油和玉米油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等13种真菌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提取、Multi Sep 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后,分别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检测。经优化,正离子模式流动相为含2 mmol/L甲酸铵的0.1%甲酸-甲醇溶液,负离子模式流动相为0.1%氨水-乙腈溶液。该方法对花生油和玉米油中13种真菌毒素的检出限为0.05~3.00μg/kg,定量限为0.10~10.00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6.6%~114.9%。所建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花生油和玉米油中多组分真菌毒素的协同测定。  相似文献   

9.
建立蔬菜和水果中啶酰菌胺和环酰菌胺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将试样中残留的啶酰菌胺和环酰菌胺用含1%乙酸的乙腈溶液均质提取,提取液混合使用乙二胺-N-丙基硅烷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基质分散净化,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和确证,外标法定量;方法通过空白基质溶液稀释标准建立校正的标准曲线,以消除基质效应。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和环酰菌胺在1~1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和0.9997;在5~50μg/kg范围内,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7.7%~93.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1%~6.3%之间。啶酰菌胺和环酰菌胺方法定量限分别为1.32μg/kg和1.20μg/kg,检出限分别为0.395μg/kg和0.361μg/kg。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农药残留的色谱分离效率和降低基质效应,本研究提出亲脂性匹配色谱分离,选取三唑类杀菌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果蔬中21种三唑类杀菌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盐析分相,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选用与三唑类杀菌剂具有相近亲脂性的色谱柱进行分离,探究不同亲脂性烷基键合相对基质效应、回收率以及三唑杀菌剂和基质组分色谱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亲脂性匹配色谱分离能够提高色谱分离效率,改善三唑杀菌剂和基质组分的色谱分离,21种三唑杀菌剂的基质效应为-8.3%~4.7%,在5~25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0.999,平均回收率为91.4%~108.1%,定量限为0.5~3.5μg/kg。该检测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基质效应,使用溶剂校准曲线进行定量即可获得满意的回收率,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具有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适用于果蔬中三唑杀菌剂的检测。所述亲脂性匹配色谱分离,为农药残留的液相色...  相似文献   

11.
建立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鲜食辣椒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烯酰吗啉、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5种杀菌剂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经2.0%乙酸乙腈提取分离, 50 mg C18和20 mg GCB净化,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 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 5种杀菌剂在0.01~1.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 峰面积与对应的质量浓度间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均大于0.989; 5种杀菌剂在0.01、0.1和1.0 mg/kg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4%~105%, 相对标准偏差为2.07%~9.61% (n=5), 方法定量限均为 0.01 mg/kg。贵州辣椒中5种杀菌剂的残留量为<0.01-0.092 mg/kg。结论 本方法满足农药残留检测分析要求, 适用于5种农药在鲜食辣椒中的多残留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市场监督抽查等。实际样品检测显示5种杀菌剂在贵州辣椒上的使用是安全的, 不会产生相关膳食风险与危害, 不影响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分散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酵素中14种常见杀菌剂残留。方法酵素样品经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除去色素、多糖等干扰物。采用C_(18)色谱柱分离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于电喷雾正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下进行测定,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 14种目标化合物在20、50、100mg/kg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81.0%~100.3%,相对标准偏差在5.7%~12.3%之间。14种目标化合物的检出限在0.2~0.7mg/kg之间,定量限在0.5~2.0mg/kg之间。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包含种类较宽,具有一定的拓展性,适用于酵素中杀菌剂残留的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13.
建立GC-ECD(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检测人参提取物中五氯苯胺、腐霉利、烯酰吗啉3种农残的方法。人参提取物样品用水溶解,环己烷萃取,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五氯苯胺和腐霉利在范围为0.01μg/m L~1.0μg/m L(n=5),烯酰吗啉在范围为0.1μg/m L~10.0μg/m L标准曲线范围内线性良好,加标回收率平均值为97.71%~107.45%,RSD为1.61%~5.09%(n=9),检测限为1μg/kg~20μg/kg。该法可用于准确检测人参提取物中五氯苯胺、腐霉利、烯酰吗啉3种农残含量。  相似文献   

14.
烯酰吗啉在人参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膳食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王春伟  高洁  崔丽丽 《食品科学》2014,35(14):170-17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研究质量分数80%的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在人参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并对其可能产生的膳食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样品经丙酮提取,GPR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液相色谱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源,以质谱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在0.01~0.20 mg/kg添加范围内,烯酰吗啉在人参根、茎、叶及土壤中的回收率为82.0%~95.5%,相对标准偏差为5.01%~7.67%。施药剂量为800 g a.i./hm2时,烯酰吗啉在人参根、茎、叶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9.13~16.35 d。在一个生长季节使用1 次,施药剂量为533.33~800 g a.i./hm2时,烯酰吗啉在人参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未检出~0.024 5、0.023 3~0.138 7、0.121 5~0.618 2 mg/kg和0.008 4~0.073 8 mg/kg,风险商值为3.56×10-7(远小于1),风险较低,处于安全水平。建议我国烯酰吗啉在人参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可暂定为0.05 mg/kg,安全间隔期为28 d。  相似文献   

15.
王永芳 《中国粮油学报》2023,38(11):218-222
本文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大豆油中苯并烯氟菌唑残留量的方法。选择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方法进行样品提取、净化,经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选择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1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方法的定量限为5μg/kg。在空白大豆油基质中添加5μg/kg,10 μg/kg,50 μg/kg三个浓度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72.1-92.6%范围内, 相对标准偏差在5.3-12.1%范围内。该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大豆油中苯并烯氟菌唑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马铃薯中氟吡菌胺、噻呋酰胺和双炔酰菌胺3种酰胺类杀菌剂残留的方法。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10-500 ng/mL浓度范围内,3种杀菌剂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1;在0.01 mg/kg、0.1 mg/kg、0.2 mg/kg三种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82.7%-117.0%,RSD1%(n=6),定量限分别为0.036 1μg/kg(氟吡菌胺)、0.1676μg/kg(噻呋酰胺)、0.021 1μg/kg(双炔酰菌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满足马铃薯中多种酰胺类杀菌剂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方便面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了方便面中丙烯酰胺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用水提取,酶解,净化.以水(0.1%甲酸):乙腈=90:10(V/V)为流动相经反相色谱柱分离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检测,丙烯酰胺定性定量离子对为m/z72.10/55.00,同位素内标物定性定量离子对为75.00/58.00.空白样品及其添加实验结果表明,特征离子相对强度比值稳定,无基质干扰,结合保留时间可实现准确的定性定量,方法检出限为25μg/kg(S/N=3),样本添咖水平在5~200μg/kg时,平均回收率为68.1~90.1%,相对偏差(n=6)为4.3%~6.1%.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精密度好,可满足方便面中丙烯酰胺的确证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QuEChERS一种分散型固相萃取(QuEChERS)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联用测定水产品中二甲戊灵的方法。样品采用含0.1%(体积分数)甲酸的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经0.6 g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和0.2 g乙二胺-N-丙基硅烷分散固相萃取净化,40℃下氮吹浓缩近干,加入乙腈1.0 mL复溶,经0.22μm滤膜过滤,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目标化合物采用Kinetex C18色谱柱(100 mm×2.1 mm,2.6μm)分离,采用乙腈和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ESI)、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下进行测定,基质匹配内标法定性定量。结果表明,目标物在2~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5,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5μg/kg和1.0μg/kg。以鲤鱼、克氏原螯虾和中华鳖为样品基质,在3个不同的添加水平下,二甲戊灵的平均回收率为78.9%~110.6%,RSD为3.8%~6.8%。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度与灵敏度高的优点,满足稻田水产品中二甲戊灵的残留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大米和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单端孢烯族化合物、玉米赤霉酮和玉米赤霉烯酮等11种真菌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检测方法。样品通过不同净化方式后,在0.1%氨水-乙腈的流动相下进行正负离子扫描,其中Prime-HLB对大米及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以及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类真菌毒素的提取效果较好,加标回收率为88.2%~107.5%,相对标准偏差在0.9%~5.9%,检出限范围在0.1~6μg/kg之间。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食用油和大米中多组分真菌毒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0.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肉中13种磺胺类药物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刚 《肉类研究》2013,27(2):13-17
利用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建立猪肉中13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同时、快速分析方法.猪肉样品中的残留药物用1%乙酸-乙腈均质提取,浓缩后用0.1%甲酸-乙腈定容,并用正己烷液-液分配除脂后,用Kinetex C18色谱柱(100mm×2.1mm,2.6μm)分离,以0.1%甲酸-乙腈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13种磺胺类药物在1~3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均小于10μg/kg.在1、2μg/kg和10μg/kg这3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在60.0%~78.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24%~8.88%之间.此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均满足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